连接器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3495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以及线束。
【背景技术】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连接器(外壳主体)的后端部安装了电线罩的结构。电线罩具有收纳从连接器的后表面延伸出的电线的四角箱状的电线收纳部。在电线收纳部的上下、左右的各面开口地设置有电线拉出口,在电线拉出口的前缘部经由铰接件连结地设置有能够开闭电线拉出口的开闭盖。在这种情况下,在4个电线拉出口当中,3个电线拉出口的开闭盖关闭,另一方面,1个电线拉出口的开闭盖打开,穿过该打开的1个电线拉出口而拉出从连接器延伸出的电线。因此,从电线罩处的1个电线拉出口仅向一个方向拉出电线。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93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但是,在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情况下,例如,如果从电线罩拉出的电线产生松弛(余长),则在该松弛的范围内连接器的头部进行摇摆,连接器从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位置发生位置偏移,有可能对嵌合作业造成障碍。
[0008]本发明是根据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外壳主体,收容端子配件,与所述端子配件连接的电线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延伸出来;以及引导部,配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方,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贯通的贯穿部中布线穿过该贯穿部的两端开口而向两个方向延伸出的电线而成。
[0011]另外,本发明的线束的特征在于,具备:干线部,具有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出的多根电线;以及连接器,针对在所述干线部的延伸方向中途向前方分支的电线,收容与该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所述连接器具备:外壳主体,收容所述端子配件,所述分支的电线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延伸出来;以及引导部,配置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方,具有供所述干线部的电线穿过的贯穿部。
[0012]发明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在引导部的贯穿部中布线有穿过该贯穿部的两端开口而向两个方向延伸出的电线,因此该向两个方向延伸出的电线成为轴,能够防止连接器的头部摇摆,使外壳主体的前表面正对着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
[0014]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干线部的电线穿过各连接器的引导部的贯穿部,因此该干线部的电线成为轴,能够防止各连接器的头部摇摆,使外壳主体的前表面正对着能够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顺利地进行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不困惑地进行各个连接器与对应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作业,并且能够避免两个连接器错误地与不同于本来的对方连接器的连接器嵌合的情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出在实施例的方式1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与分别对应的对方连接器正对地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6]图2是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图。
[0017]图3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后视图。
[0018]图4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仰视图。
[0019]图5是示出在方式2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0]图6是示出将连接器的罩部设为打开状态并且布线了各电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1 ]图7是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图。
[0022]图8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俯视图。
[0023]图9是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外壳的主视图。
[0024]图10是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外壳的侧视图。
[0025]图11是示出在方式2-1的线束中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各电线的布线构造的仰视图。
[0026]图12是示出在构成方式2-1的线束的连接器中穿过贯穿部的各电线的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0027]图13是示出在方式2-2的线束中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各电线的布线构造的仰视图。
[0028]图14是示出在构成方式2-2的线束的连接器中穿过贯穿部的各电线的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0029]图15是示出在方式3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16是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外壳的侧视图。
[0031]图17是示出在方式3的线束中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各电线的布线构造的仰视图。
[0032]图18是示出在构成方式3的线束的连接器中穿过贯穿部的各电线的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0033]图19是示出在方式4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4]图20是连接器的外壳的主视图。
[0035]图21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俯视图。
[0036]图22是上述连接器的外壳的后视图。
[0037]图23是不出将罩部设为打开状态时的外壳的侧视图。
[0038]图24是示出在方式4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隔着夹具而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9]图25是示出在方式4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隔着其他夹具而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0]图26是示出在构成方式4的线束的连接器中穿过贯穿部的各电线的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0041]图27是示出在方式5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2]图28是示出在构成方式5的线束的连接器中穿过贯穿部的各电线的排列状态的侧视图。
[0043]图29是示出在方式6的线束中多个连接器排列地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4]图30是示出连接器的外壳主体的主视图。
[0045]图31是示出设置于螺线管200的对方连接器的主视图。
[0046]图32是图31的放大主视图。
[0047]图33是方式7的线束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0048]图34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0049]图35是连接器的后视图。
[0050]图36是连接器的侧视图。
[0051 ]图37是图36的A-A线剖视图。
[0052]图38是与设置于螺线管200的对方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的后视方向的剖视图。
[0053]图39是螺线管200进行角移位的情况下的连接器的后视方向的剖视图。
[0054]图40是比较例的与图39相当的图。
[0055]图41是罩部的立体图。
[0056]图42是罩部的侧视图。
[0057]图43是罩部的主视图。
[0058]图44是罩部的俯视图。
[0059]图45是外壳部分的立体图。
[0000]图46是外壳部分的主视图。
[0061 ]图47是外壳部分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
[0063]在所述连接器中,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引导部一体地连结。这样一来,相比于外壳主体和引导部分体设置的情况,削减零件件数,因此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0064]在所述连接器中,在所述引导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电线挂住而存放于所述贯穿部的钩挂部。由此,防止电线从引导部脱离。
[0065]在所述连接器中,在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引导部之间,设置用于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贯穿部的作业用开口,在使所述电线穿过所述贯穿部之后,通过罩部关闭所述作业用开口。由此,能够顺利地进行经由作业用开口而使电线穿过贯穿部的作业。另外,通过罩部关闭作业用开口,从而可靠地防止电线从引导部脱离。
[0066]在所述连接器中,所述引导部具备具有能够布线从所述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延伸出的自身的所述电线的空间的贯穿部以及具有能够布线自身以外的其他电线的空间的贯穿部。能够将自身的电线和自身以外的其他电线分开而布线到各自的空间。
[0067]在所述连接器中,在所述多个贯穿部之间,设置有用于分隔能够布线所述自身的所述电线的空间和能够布线所述其他电线的空间的分隔部。由此,从外壳主体的后表面延伸出的自身的电线和自身以外的其他电线并非混在一起而是相区分地布线于各自的贯穿部,能够规则地进行各电线的布线作业。
[0068]在所述线束中,在所述引导部的所述贯穿部中,还布线有所述分支的电线。因此,将干线部的电线和分支的电线被整合而高效地布线于引导部的贯穿部。
[0069]在所述线束中,所述连接器设置于在所述干线部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多个所述连接器经由贯通各个连接器而沿着所述干线部的延伸方向配置的排列部件,被排列于能够与对应的所述对方连接器正对的位置。多个连接器经由贯通它们的排列部件而被排列于能够与对应的连接器正对的位置,因此能够顺利且迅速地进行两个连接器的嵌合作业,进一步提高嵌合作业性。
[0070]在所述线束中,所述排列部件由穿过了所述贯穿部的所述电线本身构成,所述电线具有维持直线性的刚性。排列部件由电线本身构成,因此不需要另外的排列部件,能够削减零件件数,并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0071 ]〈实施例〉
[0072]本实施例的线束如图1、图5、图15、图19、图27以及图29所示,具备:布线有在轴向(与电线100的布线方向、与前后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向同义)上延伸出的多根电线100的干线部10;以及在干线部10的在延伸方向上设置于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并且干线部10的各电线100中的一部分电线100向与干线部10交叉的方向分支地布线的分支部20。干线部10的各电线100的根数从基端部侧(图1的右侧)朝向前端部侧(图1的左侧)每经过各分支部20而减少。
[0073]在各电线100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端子配件30(参照图4以及图12),各端子配件30被收容并保持于对应的连接器40。在干线部10的基端部,设置有未图示的大型的连接器,在干线部10的前端部以及各分支部20,分别设置有小型的连接器。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预先说明的情况下,连接器40意味着小型的连接器。
[0074]连接器40能够嵌合于对应的对方连接器70。对方连接器70如图1所示,在与各连接器4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方连接器70设置于呈圆筒状的螺线管200的外周面(参照图31)。螺线管200沿着构成未图示的自动变速装置的零件的侧缘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多个并列地安装于该零件,对方连接器70以与各螺线管200对应的方式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多个并列地配置。
[0075]具体地说,对方连接器7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对方外壳71,如图1所示,对方外壳71具有筒状的护罩部72。在护罩部72内,突出地配置有未图示的对方端子配件。在护罩部72的一侧面的下端部,设置有以向侧方鼓出的方式伸出的扩张部73。对方连接器70在如下所示的方式1?7中的除方式6以外的各方式中成为共同的构造。另一方面,连接器40由如下所示的方式1?7中的任一种方式构成。此外,在方式1?7中,对相互间共同的构造或者具有共同的功能的部分附加相同名称以及相同符号。
[0076]〈方式1>
[0077]图1?图4示出方式1。方式1的连接器40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外壳41。外壳41由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方框状的外壳主体42以及配置于外壳主体42的后方的弯曲板状的引导部43构成。
[0078]外壳主体42能够从前方嵌合到对方连接器70的护罩部72内,在内部设置有能够从后方插入端子配件30的内腔44。内腔44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多个。如图3以及图7所示,在内腔44的内壁上表面突出地设置有矛形件45。端子配件30在正确地插入到内腔44内的状态下弹性地卡定于矛形件45,由此,被保持成防止在内腔44内脱落的状态。另外,在端子配件30被插入到各内腔44内的状态下,与各端子配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