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93495阅读:来源:国知局
叉的两个方向布线。此时,各电线100成为一纵列而以浮动限制状态密集排列于引导部43的贯穿部52。
[0134]接下来,罩部56通过两铰接部55而向关闭状态转动。这样一来,通过连结部57嵌合到两臂部50的对置空间而将外壳41的后表面堵塞,并且对置基部58隔着贯穿部52而与基部49相对地配置,从而将外壳41的底面堵塞,并且两罩锁定部59的卡定突起60弹性地卡定两罩锁定承托部53,从而罩部56相对于外壳主体42被保持成关闭状态。另外,通过将罩部56保持成关闭状态,维持各电线100穿过贯穿部52的状态。
[0135]根据方式5,与方式2同样地,各电线100成为轴,防止各连接器40的头部在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摇摆,并且维持各连接器40排列于对应的分支部20的分支位置的状态。
[0136]〈方式6>
[0137]图29?图32示出方式6。方式6的连接器40也与方式1?5同样地,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外壳41,外壳41由能够收容端子配件30的方框状的外壳主体42和能够使各电线100插通的弯曲板状的引导部43构成。此外,引导部43的构造与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138]在外壳主体42的前端部,设置有从其两侧面的下端向两侧伸出的一对突片48。两突片48的下表面与外壳主体42的其他下表面没有阶梯差而平齐且连续地配置。并且,外壳主体42的下表面与两突片48的下表面一起以在主视图中描绘圆弧的方式成为其整体向上方弓形地弯曲的圆弧部64。在这种情况下,两突片48的整体形成为弧状。另外,如图30所示,倒角部46设置于两突片48的外缘中的、除圆弧部64之外的外周部。外壳主体42的其他构造与方式1相同。
[0139]另一方面,在方式6的情况下,对方连接器70的构造与已经叙述的构成相比多少有变更,以下,以该变更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0140]如图31所示,在对方连接器70的护罩部72,设置有以从其两侧面的下端向两侧鼓出的方式伸出的一对扩张部73。两扩张部73的下表面与护罩部72的其他下表面没有阶梯差而平齐且连续地配置。并且,护罩部72的下表面与两扩张部73—起以在主视图中描绘圆弧的方式成为其整体呈向上方弓形地弯曲的形态的对方圆弧部74。在这种情况下,两扩张部73整体形成为弧状。
[0141]圆弧部64以及对方圆弧部74具有基本相同的曲率半径,在两个连接器40、70嵌合时,相互配置成同心圆弧状。在这种情况下,圆弧部64以及对方圆弧部74的曲率中心与螺线管200的轴心一致,护罩部72的对方圆弧部74沿着螺线管200的外周面地配置。
[0142]但是,螺线管200在安装于构成自动变速装置的零件的状态下,能够以其轴中心为中心,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绕与前后方向(两个连接器40、70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角移位。因此,对方连接器70也伴随着螺线管200的角移位,以螺线管200的轴中心为中心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角移位。
[0143]在方式6的情况下,与方式1同样地,通过穿过引导部43的贯穿部52的各电线100的轴功能,能够在连接器4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70大致定位的状态下开始相对于对方连接器70的嵌合动作。
[0144]此时,如图32所示,如果对方连接器70从初始位置起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角移位,则护罩部72的对方圆弧部74以螺线管200的轴心为中心沿着同心圆弧移位。并且,在开始两个连接器40、70的嵌合动作时,外壳主体42的圆弧部64以追踪护罩部72的对方圆弧部74的方式同样地沿着同心圆弧移位,从而两突片48被容易地嵌合于两扩张部73,进而外壳主体42被容易地嵌合到护罩部72内。此外,与方式1同样地,在外壳主体52的嵌合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两突片48不嵌合到两扩张部73,两外壳41、71的嵌合动作被限制。
[0145]〈方式7>
[0146]图33?图47示出方式7。方式7的连接器40也与方式1?6同样地,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外壳41,外壳41由能够收容端子配件30的方框状的外壳主体42和能够使各电线100插通的引导部43构成。
[0147]如图45以及图46所示,在外壳主体42的两侧面的后端下部,突出设置有一对罩锁定承托部53。两罩锁定承托部53在侧视时呈矩形的扁平突出状,能够卡定于在引导部43设置的后述的罩部56的罩锁定部59。外壳主体42的其他构造与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148]引导部43如图45所示,由以下部件构成:基部49,与外壳主体42的后端上缘一体地连结,并且在相比外壳主体42向宽度方向两侧伸出的状态下向后方突出;一对分隔部54,从基部49的前端侧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下突出;一对臂部50,从基部49的后端的宽度方向两侧部向下突出;以及与上述部件分体地设置的罩部56。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外壳41中的除罩部56之外的部分、即外壳主体42、分隔部54、基部49以及臂部50称为外壳部分66。如图47所示,外壳部分66的引导部43的下表面开口成为用于使电线100插通于后述的贯穿部52的作业用开口 300。
[0149]两分隔部54呈板状,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靠近外壳主体42的后表面的位置,如图36所不,在侧视时,在与外壳主体42的后表面之间,具有与各电线100的一根量的直径尺寸等同或者稍大的程度的开口尺寸。两臂部50在两分隔部54的后方相对地配置,被划分形成为能够嵌接后述的罩部56的背板部67的形状。如图35所示,在两臂部50的下端,设置有向内侧对置状地突出的一对内侧突出部68。
[0150]如图36以及如图41所示,罩部56具有在组装到外壳部分66时与基部49相对地配置的弯曲板状的对置基部58、从对置基部58的后端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上突出的背板部67以及从对置基部58的前端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上突出的一对罩锁定部59。在两罩锁定部59的上端部,向内侧突出地设置有爪状的卡定突起60。
[0151]在背板部67的前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突出地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的卡合肋部65。另外,在背板部67的上端,设置有向宽度方向两侧伸出的一对外侧突出部69。此处,如图35所示,在外侧突出部69挂在内侧突出部68的状态下,在卡合肋部65抵接于两臂部50的内侧的同时将背板部67嵌合于两臂部50的内侧,与此同时,如图34所示,罩锁定部59的卡定突起60弹性地卡定于罩锁定承托部53的上端,从而将罩部56保持于外壳部分66。此时,通过罩部56关闭作业用开口 300,如图36所不,在罩部56与外壳部分66之间,划分形成在宽度方向上贯通的贯穿部52。
[0152]贯穿部52在侧视时,通过外壳主体42、基部49、臂部50、背板部67以及对置基部58形成在整周上闭合的形状,并且成为隔着分隔部54而分离成2室的状态。具体地说,贯穿部52由在侧视时在外壳主体42的后表面与分隔部54之间划分的开口尺寸狭小的第1贯穿部52A以及在分隔部54与臂部50之间划分的开口尺寸宽大的第2贯穿部52B构成。在第1贯穿部52A中,各电线100在高度方向上密集排列成一纵列,在第2贯穿部52B中,各电线100在高度方向以及前后方向上大致散布地排列。特别是,在第1贯穿部52A中,各电线100的前后两端被配置成能够抵接到外壳主体42的后表面与两分隔部54,各电线100被保持成被限制了向前后方向的浮动的状态。
[0153]然后,如图37?图39所示,在外壳41的贯穿部52中,如下所述,为了在外壳41绕与前后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角移位的情况下能够避免与各电线100的干涉,设置有形成为从各电线100退避的形状的退避部90。通过设置于贯穿部52的内表面中的、基部49的下表面与对置基部58的上表面的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划分形成退避部90。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在隔着贯穿部52的内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的两侧,成为从该宽度方向中央朝向两端逐渐向使贯穿部52的内容积增大的扩开方向倾斜的形态。在这种情况下,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具有彼此基本相同的倾斜角。
[0154]如图37所示,在基部49的上表面在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的背靠位置,具有大致沿着宽度方向的平坦面93。因此,基部49成为朝向宽度方向两端逐渐使板厚变薄的形态。另一方面,在对置基部58的下表面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在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的背靠位置,设置有以沿着螺线管200的外周面的方式向下弯曲的第1外表面94以及第2外表面95(相当于方式6的圆弧部64,但此处,为了方便说明,附加其他名称)。第1外表面94以及第2外表面95的倾斜方向朝向与对置基部58的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的倾斜方向相同的一侧。因此,即使对置基部58的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的倾斜角较尖,也能够在对置基部58的宽度方向两端部确保预定的板厚。
[0155]另外,如图41所示,在对置基部58的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分别突出地设置有板片状的限制肋部96。两限制肋部96的上端成为在宽度方向上配置于同一高度,并与对置基部58的上表面的宽度方向中央大致没有阶梯差地相连的形态。直截了当地说,两限制肋部96配置在第1倾斜面91以及第2倾斜面92的倾斜角度的范围内。
[0156]如图33以及如图36所示,在将罩部56保持于外壳部分66的状态下,两限制肋部96被配置成能够抵接到两分隔部54的下端后表面。因此,通过两限制肋部96限制两分隔部54向后方的挠曲动作。其结果是,将第1贯穿部52A正确地保持为预定间隔,稳定地维持插通于第1贯穿部52A的各电线100的排列状态。
[0157]接下来,说明插通于引导部43的贯穿部52中的各电线100的布线构造。
[0158]在将罩部56安装于外壳部分66之前,使各电线100插通于引导部43的贯穿部52中。此时,将各电线100中的、在分支部20处被分支的各电线100分开,该被分开的各电线100穿过第1贯穿部52A并经由端子配件30从后方插入到外壳主体42的内腔44。另一方面,残留于干线部10的各电线100穿过第2贯穿部52B,穿过第2贯穿部52B的两端开口而朝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两个方向被拉出。
[0159]接下来,从下方将罩部56安装到外壳部分66。这样一来,如图36所不,在罩部56与外壳部分66之间,以在周向上闭合的状态划分贯穿部52,防止各电线100从贯穿部52脱离。
[0160]在上述情况下,插通于各外壳41的贯穿部52的各电线100具有作为能够保持朝向其布线方向(各连接器40的排列方向)的直线性的排列部件的功能。因此,使各分支部20的连接器40的外壳41分别正对着能够与对应的对方连接器70嵌合的位置,能够顺利且迅速地进行其后的嵌合作业。特别是,将各电线100以浮动限制状态密集排列于第1贯穿部52A,并且该第1贯穿部52A配置于与外壳主体42靠近的位置,因此有效地发挥穿过第1贯穿部52A的各电线100的轴功能,可靠地防止连接器40的头部摇摆。
[0161]另外,如在方式6中已叙述的那样,在连接器40与对方连接器70嵌合的状态下,容许螺线管200以其轴中心为中心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绕与前后方向(两个连接器40、70的嵌合方向)平行的轴进行角移位。
[0162]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0所示,假如贯穿部52的内表面是在成为各电线100的布线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平坦的形状,则在螺线管200向成为图示顺时针方向的第1绕轴方向X进行角移位时,使各电线100沿着贯穿部52的平坦的内表面强制地弯曲变形,作为整体成为波浪那样的布线构造。如果这样,则存在各电线100无法充分发挥使连接器40A在排列方向上排列的功能、并且穿过各贯穿部52的各电线100的根数也被限制得较少这样的问题。
[0163]而且,根据方式7,在贯穿部52中设置有退避部90,因此如图38至图39所示,在螺线管200向第1绕轴方向X进行角移位时,各电线100在维持其直线性的状态下,能够不沿着贯穿部52的第1倾斜面91实质弯曲地布线。另外,在螺线管200向成为与上述相反的逆时针方向的第2绕轴方向Y进行角移位的情况下,各电线100在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