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线挤出生产线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5633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油墨喷嘴351喷出的多余的油墨被油墨盒331收集起来输送到油墨箱343内;供墨泵349的进液口经过滤器342与油墨箱343通连,供墨泵349的出液口经储墨筒346与喷墨组件305中输墨孔354通连,储墨筒346为密闭容器,它可以减轻供墨泵349工作时油墨输出的脉动性,使油墨喷嘴351喷出连续稳定的油墨;在所述油墨箱343内设置有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包括粘度检测容器340,粘度检测容器340通过连接法兰334、保护套336与供墨安装板335固定连接,粘度检测仪332安装在供墨安装板335上且伸入到粘度检测容器340的保护套336内,在保护套336上设置有沿轴向布置的长槽339通孔,粘度检测容器340底部设有检测进墨口,该检测进墨口经供墨泵349与储墨筒346之间连接管路中设置的三通347与供墨泵349通连,在三通347与检测进墨口之间设有手阀348,手阀348可以调控从供墨泵349到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油墨的通断及流量的大小,同时也能起到调控油墨喷嘴351喷墨量的作用,这样可以使油墨的供应效果更好,在上述检测进墨口的上方设有防冲挡板341,防冲挡板341周边设有若干通孔,防冲挡板341与保护套336之间留有间隙,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的粘度检测容器340上部侧壁上设有与油墨箱343相通的开口 338,从供墨泵349输入到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的油墨从防冲挡板341周边经防冲挡板341与保护套336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保护套336内,有效避免了油墨对粘度检测仪332的直接冲击以及对粘度检测所造成的干扰,保证了粘度检测的准确性,经粘度检测及粘度调节后的油墨从保护套336上的沿轴向布置的长槽339输送出去,再从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上与油墨箱343相通的开口 338流入到油墨箱343内,由供墨泵349向喷墨组件305供墨;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经供墨安装板335上的溶剂接口 333与溶剂箱344通过控制阀345通连;控制阀345通过电控装置11根据粘度检测仪332的粘度检测结果在需要时打开,向油墨粘度调节装置337提供溶剂进行油墨粘度调节。
[0080]图15至图17示出了本高速电线挤出生产线中冷却回转箱4的结构示意,冷却回转箱4的冷却回转箱体405支承在回转箱机架401上,在冷却回转箱体405内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导轮轴409,在导轮轴409上转动支承有导轮402,在每一导轮轴409上通过滚动轴承转动支承有六个导轮402,每一导轮402上设有三条导槽411,导轮轴409 —端通过轴承座410穿过冷却回转箱体405转动支承在回转箱机架401上,导轮轴409在该端与导轮轴电机412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导轮轴电机412为可调速电机,导轮轴电机412安装在回转箱机架401上,导轮轴409的另一端通过支承座403经冷却回转箱体405转动支承在回转箱机架401上;在冷却回转箱体405内还通过支架安装有导轮制动装置406,导轮制动装置406为气缸驱动的弹性制动块407,所采用的气缸为双轴气缸,可以省去弹性制动块407的导向机构,该双轴气缸驱动弹性制动块407沿导轮402径向运动,导轮制动装置406与导轮轴409上各导轮402相对应,弹性制动块407的长度大于导轮轴409上所安装的各导轮402的总宽度;在冷却回转箱体405内沿长度方向布置有八个喷淋头404,八个喷淋头404分设于上下两排,上下两排喷淋头404的喷淋口 442分别朝向卷绕于各导轮402上的上下侧的线缆,各喷淋头404通过管路与供液泵408通连;喷淋头404包括喷淋管441,该喷淋管441上沿轴向开有若干喷淋口 442,喷淋管441与导轮轴409平行设置,在喷淋管441外壁上沿轴向安装有瓷棒443,瓷棒443可以与线缆接触或距离很近,以加强喷淋头404所喷冷却液的作用效果,喷淋口 442分两排设置于瓷棒443两边;待冷却的线缆在前后两导轮轴409之间沿六个导轮402共十八条导槽411往复卷绕,配以适当的两导轮轴409之间的中心距,线缆在冷却回转箱体内的长度可达120米至160米,达到了很好的冷却效果,适应了线缆的高速生产,且由于导轮轴409在导轮轴电机412的带动下主动旋转,线缆在冷却回转箱体5内的冷却运行过程阻力极小。
[0081]图18至图22示出了本高速电线挤出生产线中后干燥机5的结构示意,干燥机13与后干燥机5结构相似,干燥箱体504支承在支架上,在干燥箱体504内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二件吹水器501、吹风干燥器502和负压抽吸干燥器503,在吹水器501前、后及负压抽吸干燥器503之后还设置有引导线缆运行的导轮,在干燥箱体504外设置有气泵506和冷凝装置507,吹风干燥器502与气泵506的出风口通连,负压抽吸干燥器503经冷凝装置507与气泵506的进风口通连,气泵506为旋涡气泵,冷凝装置507内设置有冷凝管,从负压抽吸干燥器503中抽吸出来的潮湿气体经冷凝装置507冷凝后析出其中的水份,从冷凝装置507下部排出,保证吹风干燥器502所吹出的气体是干燥的气体,提升了吹风干燥器2的干燥效果;
[0082]吹风干燥器502包括与气泵506出风口通连的吹风管521,在吹风管521背侧设置有与气泵506出风口管路通连的接口,在吹风管521长度方向上与所需干燥的线缆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长条形风口 522,该长条形风口 522宽度A为3到6毫米,该长条形风口 522的长L2为280至350毫米;所述负压抽吸干燥器503包括与气泵506进风口通连的负压腔531,负压腔531的下侧壁上设有与经冷凝装置507与气泵506进风口管路通连的接口,在负压腔531的上侧壁上设有吸水板533,吸水板533上沿长度方向开有V型吸风槽534,V型吸风槽534V型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与负压腔531通连的吸风孔532,V型吸风槽534的长LI为450至600毫米,相邻两吸风孔532的间距B为8至12毫米;在V型吸风槽534外侧设置有罩盖536,罩盖536安装在吸水板533上,在罩盖536上正对着V型吸风槽534的位置开有与V型吸风槽534位置相对应的长条通气孔535,且长条通气孔535的长度也与V型吸风槽534的长度相对应;在干燥箱体504各侧壁上设置有隔音层505,隔音层505内夹衬有吸音材料,可以有效地阻隔吹、吸干燥过程中高速气流所产生的噪音,获得良好的生产环境。
[0083]图23至图26示出了本高速电线挤出生产线中线盘输送机械手6的结构示意,在线盘输送机械手6中,基座601是输送机械手的基础支承件,在基座601上的圆柱形套筒内通过轴衬可上下移动地支承有顶柱604,顶柱604顶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连接有支撑托板606,在支撑托板606上通过转盘轴承609转动支承有抓取手臂607,支撑托板606与转盘轴承609的内圈通过螺钉固连,抓取手臂607的连接座611与转盘轴承609的外圈固连;转盘轴承609外圈上设有齿轮608,抓取手臂607的抓取臂驱动装置605安装在支撑托板606上;抓取臂驱动装置605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固连有小齿轮610,小齿轮610与齿轮608相啮合,这样,通过抓取臂驱动装置605可以驱动抓取手臂607旋转,实现抓取手臂607对线盘的抓取与左右输送操作,在抓取手臂607的连接座611旋转轴线处安装连接有编码器,编码器固连在顶柱604下端,用以检测、定位抓取手臂607所转动的角度位置;在顶柱604与基座601之间连接有顶柱驱动装置602,顶柱驱动装置602为缸体相连的两气缸,两气缸缸体同轴连接,这样,顶柱驱动装置602可以驱动抓取手臂607上、下多工位移动,以便抓取手臂607对线盘实现抓取操作,在顶柱604与基座601之间设置有防转限位装置603,防转限位装置603为安装在顶柱604上的转轮与设置在基座601上的挡边,用以防止顶柱604左右方向上的转动;在抓取手臂607的连接座611下面加工有圆柱定位台阶,用以与转盘轴承609外圈的内孔定位连接,在连接座611上焊接固连有向外伸出的悬臂,用以连接线盘抓取板670,线盘抓取板670包括外侧抓取板674与内侧抓取板672,外侧抓取板674与内侧抓取板672均为圆弧形板,两者之间构成圆弧槽673,圆弧槽673的圆弧中心处于抓取手臂607转动中心上,在线盘抓取板670上设有线盘抓取槽671,该线盘抓取槽671为圆弧形凹槽,圆弧形凹槽的圆弧中心处于抓取手臂607转动中心上,所述线盘抓取槽671设置于外侧抓取板674和内侧抓取板672的上平面上,线盘抓取槽671的宽度C大于圆弧槽673的宽度E,且线盘抓取槽671宽度C相对于圆弧槽673的宽度E对称设置,线盘抓取槽671在线盘抓取板67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两端的线盘抓取槽671的外侧端为开口,内侧端为圆弧端,圆弧端的半径R等于线盘抓取槽671宽度C的一半,线盘抓取槽671的宽度C稍大于所要抓取的线盘的直径。使用过程中抓取手臂607在抓取臂驱动装置605的驱动下通过线盘抓取板670的一端插入收线机构19内成品线盘的下方,线盘抓取板670上的圆弧槽673用以让开支承线盘的支承轴,通过顶柱驱动装置602提升抓取手臂607后线盘抓取槽671卡接于所要抓取的线盘的下盘边,从而实现对线盘的抓取,再通过抓取臂驱动装置605使抓取手臂607转动一个角度位置,将线盘输送到下一工位,通过顶柱驱动装置602下降抓取手臂607后,线盘搁置于位于生产线最后的输送装置20上自动输送出生产线,接着通过线盘抓取板670的另一端来抓取空的线盘,输送到收线机构19内进行成品卷绕,使生产过程持续进行。
[0084]上述仅列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说明之外未涉及到的单机或结构均可采用常用的装置或机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作出较多的改进与变换,如张力装置2中的张力轮201直径D也可以大于350毫米,导线在张力轮201外圆导槽内的工作包角α也可以大于280度;所述印字机3也可以配备二台,二台印字机3前后设置,或是在同一台印字机3上配有二套印字机构301、喷墨组件305以及供墨装置303,这样可以分别使用不同颜色的油墨在同一线缆上印制出不同颜色的标记;所述冷却回转箱4也可以通过增加导轮402及导槽411的数量或增大两导轮轴409之间的中心距来使线缆在各导轮402上的卷绕长度大于160米。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与变换,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高速电线挤出生产线,包括依次排列的甩桶放线机(1)、张力装置(2)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