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隔圈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992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圈流入电芯。
[0028]参考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电池隔圈还包括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第一侧边50的一端呈角度连接第一连接边20、另一端朝向第二连接边30,第二侧边60的一端呈角度连接第二连接边30、另一端朝向第一连接边20,且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即第一连接边20和第一侧边50形成半环形,第二连接边30和第二侧边60之间形成半环形,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的一端之间形成开口,便于正负极耳穿过该开口到达电池隔圈中空结构。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不仅增加了电池隔圈的支撑盖板的效果,而且还能将正负极耳隔离在电池隔圈中空结构,使得电池的使用和/或运输更安全。
[0029]框边10、第一连接边20、第二连接边30、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框边10连接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延伸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沿连接框边10延伸方向的长度。优选地,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的长度相等。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所用电芯形状的不同,框边10的长度也可以不大于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的长度,电池隔圈的框体形状和大小可根据电芯的形状和大小设计即可。
[003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边20与第二连接边30相互平行,且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均平行于框边10,即形成方形的电池隔圈,与方形锂离子电池的电芯的形状相匹配。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框边10、第一连接边20、第二连接边30、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的位置设置,得到不用的电池隔圈形状,只要能实现隔离电芯与盖板的作用、并允许正负极耳穿过即可。
[0031]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的宽度。在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长度一定的条件下,设置较窄的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使得框边10、第一连接边20、第二连接边30、第一侧边50和第二侧边60形成的中空结构的空间较大,从而留给正负极耳足够的空间。
[0032]上述锂离子电池,包含电池隔圈,电池隔圈通过框边10、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形成底面和顶面,底面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接触,顶面与锂离子电池的盖板接触,从而实现将电芯与盖板隔离,组装时,正负极耳穿过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之间的空隙即可,不易损伤电池极组、操作方便快捷,解决了电池在运输、滥用情况下内部正负极耳短路的隐患,同时很好的起到了固定电池内部极组的作用,使其不会因为振动、抛甩而导致的极组晃动的风险。
[0033]一种上述锂离子电池的电池隔圈,包括框边10、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的一端分别连接框边10的两侧,第一连接边20和第二连接边30的另一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同理,使用电池隔圈时不易损伤电池极组、操作方便快捷,解决了电池在运输、滥用情况下内部正负极耳短路的隐患,同时很好的起到了固定电池内部极组的作用,使其不会因为振动、抛甩而导致的极组晃动的风险。
[0034]可以理解,上述的电池隔圈不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安装其隔离电芯与盖板的作用,还可以用于其他电池的安装。
[00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盖板、电池壳和电池隔圈,所述电池隔圈置于所述电芯和所述盖板之间,以隔离所述电芯和盖板,所述电池隔圈和电芯位于所述电池壳内,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池壳密封连接;所述电池隔圈包括框边、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框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另一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盖板上有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和框边形成中空结构,所述正极耳穿过所述中空结构与所述正极片连接,所述负极耳穿过所述中空结构与所述负极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圈还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呈角度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呈角度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边、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边,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边、第一连接边、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和第二连接边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边与所述第二连接边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均平行于所述框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边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边的一端开设通孔。
10.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框边、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框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边和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另一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隔圈,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盖板、电池壳和电池隔圈,电池隔圈置于电芯和盖板之间,以隔离电芯和盖板,电池隔圈和电芯位于电池壳内,盖板与电池壳密封连接。电池隔圈包括框边、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的一端分别连接框边的两侧,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的另一端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上述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池隔圈,通过框边、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形成底面和顶面,底面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接触,顶面与锂离子电池的盖板接触,从而实现将电芯与盖板隔离,不易损伤电池极组、操作方便快捷。使用了电池隔圈的电池,同理实现将电芯与盖板隔离,不易损伤电池极组、操作方便快捷。
【IPC分类】H01M2-18, H01M10-0525, H01M2-22
【公开号】CN204407428
【申请号】CN201420859493
【发明人】王敏
【申请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