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750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轨道车辆上的电线3在布置时需要由车体内部通过车体I穿设到车体外,目前,铁路客车车厢内电线3通过车体时,先将电线3穿到防护管2内,再让电线3穿过预先设在车体上的过线孔5,过线孔5两侧设置用于固定防护管的固定卡4 ;为便于电线3穿过车体,车体的过线孔5开设的很大,保证车体的过线孔5与电线3的间隙足够,这样会出现以下问题,其一,当车辆动高速通过隧道时随着气压的巨大变化会对乘客耳鼓膜的产生不利影响,其二,风沙等杂物易通过开孔进入车厢内,其三,为防止防护管与车体开孔边缘磨蹭,需要过线孔两侧设置防护管的固定卡,非常麻烦,现有结构无法实现车厢内的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车辆过线的密封性和车辆 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外形与过线孔相适配的过线密封槽和填充在该过线密封槽内的固定介质层,所述固定介质层内具有多个用于穿设电线的孔。其中,所述过线密封槽呈管状且倾斜安装。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密封槽的中心线与该过线密封槽的顶面或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特别是,所述电线底部均缠绕有用于将过线密封槽底部封闭的膨胀密封条。其中,所述过线密封槽内还设有临时穿线管,所述临时穿线管通过所述固定介质层固定于过线密封槽内。进一步地,所述临时穿线管底部设有密封堵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将过线密封槽安装于过线孔内,将多根电线排列于过线密封槽内,并将过线密封槽底部用工装堵上,向过线密封槽内注入介质,位于电线之间的介质凝固后形成固定介质层,通过固定介质层将电线固定在过线密封槽内,过线密封槽与过线孔之间可通过胶层或螺栓固定,这样,即可以保证过线处车厢与外界的密封,又可以保护电缆防止磨损,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图1为现有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密封槽的安装示意图;[0014]图4为图3中沿A-A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密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中沿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密封槽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A-A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过线密封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图5中沿B-B向剖视图;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外形与过线孔相适配的过线密封槽12和填充在该过线密封槽12内的固定介质层,固定介质层内具有多个用于穿设电线3的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将过线密封槽安装于过线孔内,将多根电线排列于过线密封槽内,并使用工装将过线密封槽底部堵上,向过线密封槽内注入介质,位于电线之间的介质凝固后形成固定介质层,通过固定介质层将电线固定在过线密封槽内,过线密封槽与过线孔之间可通过胶层粘结,这样,即可以保证过线处车厢与外界的密封,又可以保护电缆防止磨损,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如图4所示,过线密封线槽12通过螺栓14安装固定在车体I上,用第一密封胶13周边密封过线密封线槽与车体过线孔的间隙,防止泄漏。如图6所示,先将电线3穿过过线密封线槽12,用膨胀密封条15缠裹穿过过线密封线槽12的电线3,缠裹位置为穿过过线密封线槽12的电线的下部。使用膨胀剂浸湿膨胀密封条15,使膨胀密封条15膨胀,封堵电线3与过线密封线槽12之间较大的间隙,在过线密封线槽12内浇灌第二密封胶7,使第二密封胶7充分流入电线3之间的缝隙,经过一段时间后第二密封胶7凝固形成固定介质层,电线3顺车厢地板9与车体的间隙码放。作为上述实施例 的优选实施方式,过线密封槽12呈管状且倾斜安装。过线密封槽12的中心线与该过线密封槽的顶面或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设置过线密封槽12为了减小电线3的弯折的角度,便于电线3从车厢内穿入过线密封槽。为了便于在过线密封槽12内浇注固定介质,在电线底部均缠绕有膨胀密封条15。使得过线密封槽12底部封闭,在浇注固定介质时不从底部泄露。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地改进,过线密封槽12内还设有临时穿线管16,临时穿线管16通过固定介质层固定于过线密封槽12内。临时穿线管16底部设有密封堵头17。临时穿线管16同电线3 —起密封在过线密封线槽12内,临时穿线管16端头设密封堵头17,发现丢漏电线或电线损坏时,可以拆下密封堵头17,临时穿线管16临时穿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装置包括外形与过线孔相适配的过线密封槽和填充在该过线密封槽内的固定介质层,所述固定介质层内具有多个用于穿设电线的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密封槽呈管状且倾斜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密封槽的中心线与该过线密封槽的顶面或底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底部均缠绕有用于将过线密封槽底部封闭的膨胀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密封槽内还设有临时穿线管,所述临时穿线管通过所述固定介质层固定于过线密封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穿线管底部设有密封 堵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外形与过线孔相适配的过线密封槽和填充在该过线密封槽内的固定介质层,所述固定介质层内具有多个用于穿设电线的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车辆过线密封装置,将过线密封槽安装于过线孔内,将多根电线排列于过线密封槽内,并利用工装将过线密封槽底部堵上,向过线密封槽内注入介质,位于电线之间的介质凝固后形成固定介质层,通过固定介质层将电线固定在过线密封槽内,过线密封槽与过线孔之间可通过胶层或螺栓固定,这样,即可以保证过线处车厢与外界的密封,又可以保护电缆防止磨损,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H02G3/22GK203119403SQ20132011328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孙少婧, 苑丰彪, 张凯荣 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