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1346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包括密封模块,密封模块内制有至少一个通孔,框架内还包括压紧模块,压紧模块可以膨胀和收缩以增加和减少施加在密封模块上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对电缆的保护性好、密封性能好、安全可靠、安装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隔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缆密封装置安装在机车机械间的电器柜内,对不同数量、直径的电缆起固定及软保护作用,确保电缆在使用过程处于固定、绝缘安全的运行。目前的电缆密封装置需要在现场配装,由于电缆数量、线径不一,装配时现场混乱,容易出错,产品合格率不高,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0003]申请号为201310238987.6的中国专利申请涉及了一种电缆穿隔密封装置,包括压板、背板、底板等复杂的结构,不利于安装,框架之间连接容易松动,影响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方便电缆的装配,实现电缆的密封与保护。
[000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包括框架,框架内包括密封模块,密封模块内制有至少一个通孔,框架内还包括可以膨胀和收缩以增加和减少施加在密封模块(3)上压力的压紧模块。
[0006]进一步地,框架内还包括填充的补充模块。通过上述改进可以使电缆的密封与固定效果更好。
[0007]进一步地,通孔内嵌有多层不同直径的橡胶圈。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增加和减少橡胶圈的数目以适合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
[0008]更进一步地,通孔的直径大小不同。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安装直径差别很大的电缆。
[0009]更进一步地,压紧模块和密封模块为橡胶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改进可以实现更好的密封作用。
[0010]再进一步地,在框架内设有隔层板。通过上述改进可以防止电缆和模块被拔出。均匀传导压紧块产生的张力,增强密封效果。
[0011]再进一步地,框架为一体成型。通过上述改进避免了由螺栓等固定连接,使得框架更加牢固,不易松动而影响密封。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对电缆的保护性好、密封性能好、安全可靠、安装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机车穿隔密封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4]图中,1、框架;2、压紧模块;3密封模块;4、补充模块;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采用一体成型的耐酸不锈钢材料制成框架1,满足机车高速运行的机械强度要求,保证机车的冲击及振动要求,同时结构上采用是水平安装保护结构,避免水平安装时密封模块下掉,安装方便。统计出电缆的数目、直径,制作与电缆线径相对应的可调节密封模块,密封模块3采用聚乙丙烯橡胶,对电缆具有良好的软保护作用和密封作用。压紧装置采用压紧模块2,压紧模块2可以膨胀和收缩来增加和减少施加在密封模块3上的压力。框架I内还填充有补充模块4以实现更好的密封作用。密封模块3上的通孔直径不同,通孔上设有多层橡胶圈,可以方便安装直径不同的电缆或其他穿隔密封部件。框架采用了隔层板,有效地防止电缆和模块被拔出;增强了密封效果。最后通过螺栓5固定在机车的地板上。
[0016]制得上述机车穿隔密封装置,该装置的边框即耐酸不锈钢的框架I整体长270mm、宽180臟,框架I内的压紧模块2和密封模块3、4、5的尺寸相同,长宽分别为120 mm和40 mm。补充模块4的长120 mm,宽54 mm。上部2个密封模块3内的通孔直径均为22 mm,下部的一个密封模块3内的直径为8 mm。将此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分别安装在大功率大六轴机车、小六轴机车上测试,其产品合格率达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I)内包括密封模块(3),密封模块(3)内制有至少一个通孔,其特征在于:框架(I)内还包括可以膨胀和收缩以增加和减少施加在密封模块(3)上压力的压紧模块(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I)内还包括填充的补充模块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内嵌有多层不同直径的橡胶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孔直径大小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模块(2)和密封模块(3)为橡胶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I)内设有隔层板。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机车穿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⑴为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H02G3/22GK204167833SQ201420555142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汪文斌, 廖庆华, 黄雕海, 丁伟民, 崔洪岩, 邹洁璇 申请人:株洲电力机车广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