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529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供转子保持架的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机组装作业中,需要向组装工序提供转子保持架(轮毂)。然而,目前,为了从杂乱的容纳有多个轮毂的容器中使轮毂的姿势一致并提供给下一工序,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不符合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以实现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该转子保持架具有平板状的盖部以及从所述盖部的端部向与所述盖部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筒部,其特征在于,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具有:

容纳部,其容纳多个上述转子保持架;

排出部,其将上述转子保持架向上述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外部排出,以及

导轨部,其位于上述容纳部和上述排出部之间,具有筛选部,该筛选部在与上述导轨部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多个缺口,通过该多个缺口将上述容纳部内的上述转子保持架按照规定的姿势移动到上述排出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转子保持架仅按照规定姿势在导轨上被搬运,因此在下一工序中不需要筛选转子保持架的姿势,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组装效率,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他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件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转子保持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2是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转子保持架的筛选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实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

图1是转子保持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所示,该转子保持架10具有平板状的盖部11和从该盖部11向与该盖部11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圆筒部12。

图2是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图3是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的另一个。

如图2和图3所示,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20具有容纳部21、排出部22和导轨部23。该容纳部21容纳多个转子保持架10,该排出部22将上述转子保持架10向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20外部排出,该导轨部23位于该容纳部21和该排出部22之间,具有筛选部24,该筛选部24在与导轨部23的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多个缺口241,通过该多个缺口241可以将上述容纳部21内的转子保持架10按照规定的姿势移动到上述排出部22,以便排出部22将该转子保持架10向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20外部排出。

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转子保持架10仅按照规定姿势在导轨部23上被搬运,因此在下一工序中不需要筛选该转子保持架10的姿势,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组装效率,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以该筛选部24具有四个缺口241为例,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图4为筛选部24的放大示意图,如图4和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缺口241之间的距离D可以大于转子保持架的10的圆筒部12的直径d。

通过这样的结构,转子保持架10很容易失衡,由此,当转子保持架10在导轨部23上的姿势不符合要求时,能够容易地根据外力重新回到容纳部21内,以便被重新导出。

在本实施例中,当转子保持架10的盖部11以与上述导轨部23接触的状态到达筛选部24的情况下,该转子保持架10被上述导轨部23搬运至上述排出部22。也就是说,当转子保持架10的盖部11而非圆筒部12接触导轨部23的情况下,认为该转子保持架10正在按照规定的姿势移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在转子保持架10的盖部11与导轨部23接触的状态下,保持了转子保持架10的平衡,因此能够稳定的从导轨部23的上游侧搬运至下游侧,从而通过排出部22排出。相反的,如果是转子保持架10的圆筒部12与导轨部23接触,则通过上述缺口部241的设置可以破坏该转子保持架10的平衡,从而使该转子保持架10从导轨部23上落下,重新落入容纳部21。

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20还可以具有振动部(图中未示出),该振动部与上述容纳部21、上述排出部22以及上述导轨部23连接(例如电连接或者机械连接),该振动部在通电后产生振动,带动上述容纳部21、上述排出部22以及上述导轨部23一同振动,使得容纳于该容纳部21的转子保持架10从上述导轨部23的上游侧向上述导轨部23的下游侧移动到上述排出部22,从而通过该排出部22排出。

通过这样的结构,通过振动部产生的振动,可以使处于规定姿势的转子保持架10从导轨部23的上游侧向导轨部23的下游侧移动,进而移动到排出部22,通过排出部22排出,同时,通过振动部产生的振动,还可以使不处于规定姿势的转子保持架10向容纳部21落下,重新排队。

通过本实施例的转子保持架供给装置20,通过设置缺口部241,可以使转子保持架以规定姿势排出,例如,在转子保持架是正方向时(盖部向下接触导轨部23),转子保持架被向下一个工序搬运;在转子保持架是反方向时(盖部向上无法接触导轨部23),通过缺口部241来使转子保持架失衡从而从导轨部23上落下,并返回至初始位置。由此,简化了工序,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组装效率,实现了工业自动化的要求。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