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534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离合器是一种依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接合与分离的装置。电磁离合器的响应速度快,扭力的传达快,耐久性强,组装维修容易,通常采用滚珠轴承内藏磁场线圈,不需要将中芯取出,也不必利用碳刷,使用简单,动作准确,使用板状弹片,即使有强烈震动也不会产生松动,广泛适用于机床、包装、纺织、轻工及办公设备中。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离合器结构不合理,通常在转子上开设三排形成圆形的弧形槽,相邻的弧形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桥,连接桥的宽度很窄。弧形槽在转子圆盘上形成高磁阻的空气间隙,从而使得转子具备必要的磁性能,实现高转矩离合。但是这种结构的电磁离合器在承受高的弯曲力时,相邻的弧形槽之间的相对强度较弱的连接桥容易发生剪切形变,从而导致转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采用加强环来提高连接桥的强度,避免转子过早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包括输出轴套、第一轴承、中心套筒、螺栓、电枢、板簧、电磁铁、线圈、转子、第二轴承、衬套、外极片和加强环,所述的输出轴套通过第一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中心套筒的外圆周上,螺栓穿过中心套筒并将电磁离合器固定在引擎的固定部件上;电枢连接在输出轴套的一侧,板簧连接在输出轴套和电枢之间,使电枢能够与输出轴套一起绕中心套筒旋转并且能够带动输出轴套沿着中心套筒的轴向移动;所述电枢上设置有两排贯穿电枢的狭槽,每一排狭槽在电枢的表面上形成圆环状,两排狭槽形成的圆环同心但直径不同;电磁铁为环形,电磁铁包括内磁环和外磁环,内磁环和外磁环之间由连接桥连接,内磁环、连接桥和外磁环构成U型槽,线圈固定设置在U 型槽内部;转子通过第二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中心套筒的外圆周上,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之间设置有衬套,衬套将第二轴承与第一轴承隔离开;转子包括环形轴套和圆盘部,环形轴套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的轴承外环上,圆盘部从环形轴套的端部放射状地沿着环形轴套的径向突出,外极片靠近圆盘部的外圆周面设置;圆盘部与电枢之间设置有第一空隙;所述圆盘部上设置有两排贯穿圆盘部的弧形槽,每一排弧形槽在圆盘部的表面上形成圆环状,两排弧形槽形成的圆环同心但直径不同;同一圆环上相邻的弧形槽之间由桥接部隔开;所述圆盘部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环,加强环夹在所述圆盘部与外极片之间。

环形轴套、圆盘部和外极片由低磁阻材料制作,其材质与电枢的材质相同。

所述的圆盘部与环形轴套一体成型。

在环形轴套与圆盘部的接合部位设置有凹倒圆。

所述的电磁铁通过销连接在引擎的固定部件上。

所述板簧的一端通过第一铆钉固定在输出轴套的侧面上,板簧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钉固定在电枢的侧面上。

所述板簧供设置有三个,三个板簧均匀分布在电枢的圆形侧面上。

所述外极片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间隔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V型驱动皮带的互补肋匹配,由V型驱动皮带驱动外极片旋转。

所述外极片的端面上刚性连接有滑轮,滑轮上设置有三角皮带,由三角皮带驱动滑轮旋转。

所述加强环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加强环的外圆周面通过第一钎焊部与所述外极片的第一内壁钎焊在一起;所述加强环的后端面通过第二钎焊部与所述外极片的第二内壁钎焊在一起;所述加强环的前端面通过第三钎焊部与所述圆盘部钎焊在一起;所述加强环的环形内圆周面通过第四钎焊部与所述环形轴套的外圆周面钎焊在一起;在第一内壁与第二内壁的结合处设置有环形槽,用于容纳所述加强环因冲压成型而形成的环形毛边;所述加强环在第四钎焊部与第三钎焊部的接合部具有因因冲压成型而形成的凸圆角。

所述凸圆角与所述的凹倒圆匹配并紧密贴合在一起;第一内壁与所述圆盘部的外圆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通过采用加强环提高了连接桥的强度,避免了转子的过早损坏。即使转子由于长期磨损导致轴向厚度变小,也不会导致连接桥发生剪切形变。另外,在转子上仅设置了两排弧形槽,从而使加强环与转子之间的钎焊面积得到了保证。加强环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作,加工快捷简便,成本低,通过转子与外极片结构的配合,不需要对加强环进行二次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2-2方向的剖视图;

图3和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装有加强环的电磁离合器10包括输出轴套11、第一轴承12、中心套筒13、螺栓14、电枢17、板簧18、电磁铁23、线圈28、转子35、第二轴承 36、衬套37、外极片41和加强环58,所述的输出轴套11通过第一轴承12可旋转地安装在中心套筒13的外圆周上,螺栓14穿过中心套筒13并将电磁离合器10固定在引擎的固定部件15上;电枢17连接在输出轴套11的一侧,板簧18连接在输出轴套11和电枢17之间,使电枢17能够与输出轴套11一起绕中心套筒13旋转并且能够带动输出轴套11沿着中心套筒13的轴向移动;所述电枢17上设置有两排贯穿电枢17的狭槽21,每一排狭槽21在电枢17的表面上形成圆环状,两排狭槽21形成的圆环同心但直径不同;电磁铁23为环形,电磁铁23包括内磁环24和外磁环 25,内磁环24和外磁环25之间由连接桥26连接,内磁环24、连接桥26和外磁环25构成U型槽30,线圈28固定设置在U型槽30内部;转子35通过第二轴承36可旋转地安装在中心套筒13的外圆周上,第二轴承36与第一轴承12之间设置有衬套37,衬套37将第二轴承36与第一轴承12 隔离开;转子35包括环形轴套39和圆盘部40,环形轴套39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36的轴承外环上,圆盘部40从环形轴套39的端部放射状地沿着环形轴套39的径向突出,外极片41靠近圆盘部40的外圆周面设置;圆盘部40与电枢17之间设置有第一空隙50;所述圆盘部40上设置有两排贯穿圆盘部40的弧形槽54,每一排弧形槽54在圆盘部40的表面上形成圆环状,两排弧形槽 54形成的圆环同心但直径不同;同一圆环上相邻的弧形槽54之间由桥接部55隔开;所述圆盘部40的背面设置有加强环58,加强环58夹在所述圆盘部40与外极片41之间。

环形轴套39、圆盘部40和外极片41由低磁阻材料制作,其材质与电枢17的材质相同。

所述的圆盘部40与环形轴套39一体成型。

在环形轴套39与圆盘部40的接合部位设置有凹倒圆43。

所述的电磁铁23通过销32连接在引擎的固定部件15上。

所述板簧18的一端通过第一铆钉19固定在输出轴套11的侧面上,板簧1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铆钉20固定在电枢17的侧面上。

所述板簧18供设置有三个,三个板簧均匀分布在电枢17的圆形侧面上。

所述外极片41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间隔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与V型驱动皮带45的互补肋匹配,由V型驱动皮带45驱动外极片41旋转。

所述外极片41的端面上刚性连接有滑轮46,滑轮46上设置有三角皮带47,由三角皮带47 驱动滑轮46旋转。

所述加强环58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冲压成型,所述加强环58的外圆周面通过第一钎焊部68与所述外极片41的第一内壁61钎焊在一起;所述加强环58的后端面通过第二钎焊部69与所述外极片41的第二内壁60钎焊在一起;所述加强环58的前端面通过第三钎焊部73与所述圆盘部40钎焊在一起;所述加强环58的环形内圆周面通过第四钎焊部70与所述环形轴套39的外圆周面钎焊在一起;如图3所示,在第一内壁61与第二内壁60的结合处设置有环形槽79,用于容纳所述加强环58因冲压成型而形成的环形毛边77;所述加强环58在第四钎焊部70与第三钎焊部73的接合部具有因因冲压成型而形成的凸圆角75,该凸圆角75与所述的凹倒圆43匹配并紧密贴合在一起;第一内壁61与所述圆盘部40的外圆周面65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66。

当线圈28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如图3和图4中的点划线53所示,磁力线前后多次穿过第一空隙50,磁场使圆盘部40与电枢17吸合在一起,当V型驱动皮带45或三角皮带47驱动转子35 旋转的时候,电枢17随着圆盘部40一起旋转,进而带动输出轴套11一起绕中心套筒13旋转,输出轴套11与大负荷的驱动部件(例如内燃机上的大直径的冷却风机的驱动轴)连接,由输出轴套11将驱动力矩传递给大负荷的驱动部件。

当线圈28断电时,板簧18使圆盘部40与电枢17之间保持第一空隙50,当V型驱动皮带45 或三角皮带47驱动转子35旋转的时候,圆盘部40无法将驱动力矩传递给电枢17,因此电枢17 和输出轴套11不旋转。

当电磁离合器10驱动大负荷的驱动部件时,转子35必须承受非常高的惯性负荷,另外,在稳态操作过程中,转子35还受到脉动力,导致高负荷运行和磨损,进而使得相对强度较弱的桥接部55容易发生剪切变形,影响电磁离合器10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中加强环58提高了桥接部55的强度,减小了桥接部55发生剪切变形的可能性,提高了电磁离合器10的整体使用寿命。在冲压成型过程中形成的凸圆角75与所述的凹倒圆43 紧密贴合在一起,有助于第三钎焊部73的牢固钎焊,环形槽79容纳所述加强环58因冲压成型而形成的环形毛边77,从而使得加强环58不需要二次加工即可实现安装。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