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其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588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电机及其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及其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的转子需要设置磁钢,而磁钢的种类具有多种,例如铁氧体磁钢和稀土磁钢。采用铁氧体磁钢的电机转子成本较低,但是由于铁氧体磁能积低的问题,往往电机做的叠高比较高,影响电机振动噪音。而全部采用稀土磁钢的电机转子更容易达到电机磁能积的要求,但是因为稀土材料的限制,采用稀土磁钢的电机的成本较高,采用稀土磁钢的电机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成本且性能优越的电机及其电子转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成本且性能优越的电机及其电子转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其用以设置于一电机定子中,所述电子转子包括硅钢片叠成的转子铁芯及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内的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所述每组磁钢槽构成电机的一个极,所述每一组磁钢槽设置若干磁钢槽,所述若干磁钢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每一磁钢槽均间隔设置为多段,每相邻两段磁性隔离,所述每一段磁钢槽及每一个磁钢槽选择性地置入相同或不同类型的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磁钢槽的形状均为弧形,且开口方向朝向电机转子的外沿。

进一步地,所述靠近所述电机转子的外沿的磁钢槽的弧度相对靠近轴心的磁钢槽的弧度小,且每磁钢槽内部均设置有相符形状的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磁钢槽的形状概呈U形,且开口方向朝向电机转子的外沿。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磁钢槽间隔地分为3段,所述每一段磁钢槽内选择性地置入或者不置入不同类型的磁钢。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磁钢槽的形状概呈V形,且开口方向朝向电机转子的外沿。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磁钢槽间隔地分为2段,所述每一段磁钢槽内选择性地置入或者不置入不同类型的磁钢。

进一步地,每个磁钢槽的两相邻段的磁钢槽之间设置弹簧固定结构,所述每一弹簧固定结构固定一弹簧,所述每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暴露于所述相邻两段磁钢槽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段磁钢槽相对置入其中的永磁体于侧边留有间隙,所述弹簧的端部弹性抵接所述永磁体的一端,以稳定地固定永磁体于对应的磁钢槽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转子、电机定子以及电机机壳,所述电子转子的转子铁芯采用一挡板封盖,所述永磁体固定于对应的磁钢槽内,转子铁芯置入电机电子内,将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的整体装入电机机壳内完成电机的组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磁钢槽可采用两种或者以上的永磁体安装于相应的磁钢槽内,能够在保证所需磁通量,保证电机性能的同时,对电机成本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装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机转子 100 电机定子 200

转子铁芯 10 永磁体 20,21,22,23,24,25,26,27

磁钢槽 30,31,32,33,34,35,36 第一段 331,341

第二段 332,342 第三段 333,343

弹簧固定机构 334,344,314,324,354 弹簧 335,345,315,325,355

第一段永磁体 261,271 第二段永磁体 262,272

第三段永磁体 263,27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电机提供一种电机转子100,所述电机转子100设置于一电机定子200中。所述电机转子100包括由硅钢片叠成的转子铁芯10及设置于所述转子铁芯10内的永磁体20。所述转子铁芯10上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多组磁钢槽30,所述每组磁钢槽30构成电机的一个极,每组磁钢槽30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转子铁芯10的径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磁钢槽30。对应地,所述永磁体20也分为多组,所述每组永磁体20对应地嵌入对应的磁钢槽30内。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转子100的磁钢槽30为弧形,且靠近所述电机转子100的外沿的磁钢槽30的弧度相对靠近轴心的磁钢槽30的弧度小,且每磁钢槽30内部均设置有相符形状的永磁体20。所述永磁体20紧密地安装于所述磁钢槽30内且不会发生晃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磁钢槽30采用两层式,从内到外分别为磁钢槽31、磁钢槽3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每组磁钢槽30也可以采用三层或者更多层式,且每层磁钢槽分别设置永磁体21、永磁体22。

请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层式的磁钢槽33,34还可以概呈U形式,且开口方向朝向电机转子100的外沿,所述U形式磁钢槽30明显分为三段式,所述每段均可对应地填充符合形状的永磁体23,24,25。

请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层式的磁钢槽35,36还可以采用V形式,且开口方向朝向电机转子100的外沿,所述V形式磁钢槽30明显分为两段式,所述每段均可对应地填充符合形状的永远磁体26,27。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层式的磁钢槽30的每一层磁钢槽内,均可以采用不同性能的永磁体20。所述每一个圆弧形、U型、V型的磁钢槽也均可以根据自身形状分别分为多段、三段、两段式,每一小段内均可以采用不同性能的永磁体20,且每相邻两段之间磁性间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永磁体20为由于磁钢构成的材料不同而分成的不同种类的磁钢。例如由铁氧体材料制成的磁钢及由稀土材料制成的稀土磁钢。但是对于磁钢种类的划分,除了构成材料不同以外,还可以根据磁钢的形状差别分为弧形铁氧磁钢及V型铁氧磁钢等。当然,更常见的是根据构成磁钢材料的不同来划分磁钢类型,在应用中,铁氧磁钢的价格相对廉价,而稀土磁钢的价格较为昂贵。本实用新型在同一组磁钢槽30内设置多种不同的永磁体20,不同永磁体20可以根据电机运行的需求进行更替选择,起到控制电机成本在较为合理的范围内的同时,提高电子性能。

请参考图2,以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100的第二种较佳实施方式为例,所述两层式U形磁钢槽30分别为磁钢槽33及磁钢槽34,所述磁钢槽33更具体的分为第一段331、第二段332及第三段333。所述第一段331、第二段332及第三段333的横截面均为矩形,且相互贯通以形成磁钢槽33。所述磁钢槽34更具体地分为第一段341、第二段342及第三段343。所述磁钢槽33的第一段331和第二段332的交界处及所述第二段332和第三段333之间均分别设置弹簧固定机构334,所述弹簧固定机构334内固定有弹簧335,所述弹簧335的两端分别暴露于所述第一段331和第二段332的与交界处相邻的空间内,及第二段332和第三段333的交界处相邻的空间内。同样的,所述磁钢槽34的第一段341和第二段342的交界处及所述第二段342和第三段343之间均分别设置弹簧固定机构344,所述弹簧固定机构344内固定有弹簧345,所述弹簧345的两端分别暴露于所述第一段341和第二段342的与交界处相邻的空间内,及第二段342和第三段343的交界处相邻的空间内。所述对应置入所述磁钢槽33内的永磁体也更具体的分为第一段永磁体261、第二段永磁体262及第三段永磁体263。所述对应置入所述磁钢槽34内的永磁体也更具体地分为第一段永磁体271、第二段永磁体272及第三段永磁体273。所述每一段永磁体261,271,262,272,263,273均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设置不同类型的磁钢材料构成的永磁体。

请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100的其他较佳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层式弧形形磁钢槽30分别为磁钢槽31、磁钢槽32,所述磁钢槽31和所述磁钢槽32均可选择性的分为一段、两段或者多段。所述两段或者多段的每两段之间采用弹簧固定机构314,324隔开,固定于所述弹簧固定机构314,324的弹簧315,325分别置于相邻的两段空间之内。

请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两层式的磁钢槽35,36还可以采用V形式,所述磁钢槽35和所述磁钢槽36可选择性的分两段,所述两段之间采用弹簧固定机构354,364隔开,固定于所述弹簧固定机构354,364的弹簧355,365分别置于相邻的两段空间之内。

本实用新型电机包括电机定子200及电机转子100,所述电机转子100包括由硅钢板叠压而成的定子铁芯40和缠绕于所述定子铁芯40上的绕组。所述电机转子100包括由硅钢板叠压而成的转子铁芯10,所述转子铁芯10上以转子轴心为圆心按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了6(或4组)组磁钢槽30,所述每组磁钢槽30包括磁钢槽31和磁钢槽32,所述两个磁钢槽31,32中分别放置了靠近电机转子100外周的外层的永磁体22和靠近电机转子100的转子轴心的内层永磁体21(所述内层永磁体21和所述外层永磁体22可分别选择多段式置入相应的磁钢槽31,32)。放置时,同一组永磁体20的朝电机转子100外周方向呈同一极性,同时要求相邻的2组永磁体20的磁性相反,所述四组永磁体20的对外沿圆周方向按照NS交替分布。所述永磁体20比磁钢槽30略短,以便于永磁体20压缩其相应的弹簧固定机构314,324的弹簧315,325,进而使内层的永磁体21、外层的永磁体22均稳定地规定于所述磁钢槽31,32之内。所述位于外层的外层的永磁体22相对于同组的相对内层的永磁体21的厚度值而言设置的更大,以避免所以电机转子100的外层永磁体22容易发生退磁,导致电机的整体抗退磁能力下降。本实用新型电机转子100的转子铁芯10的两端采用一挡板(未显示)封盖,以将所述永磁体20固定于对应的磁钢槽30内,并采用一封盖(未显示)将封盖好的转子铁芯10放置于电机定子200内,并最终盖好电机机壳(未显示)以完成电机的组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