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机壳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9907发布日期:2018-06-01 21:3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机壳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机壳和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的一般由定子、转子、控制器及机壳等零部件组成,机壳将其他零部件包裹于其内部。控制器上的元器件往往通过与机壳的适宜配合,实现自身的散热及电气安全。

一般为保证所配合的元器件散热良好及电气安全,当所配合的元器件规格发生变化时,其与机壳间的配合距离也发生了变化,为确保电机正常运行及安全,往往需要配合新机壳,即一个规格的元器件就需要新开模对应的机壳与其配套,导致机壳型号众多,模具及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机壳和电机,使得机壳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元器件,降低机壳开发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机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配合平台,至少两个配合平台的规格不同。

优选地,配合平台的规格包括形状、高度、和/或面积。

优选地,多个配合平台沿壳体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确定配合平台的安装位置的标识。

优选地,标识设置在壳体的外周侧。

优选地,标识和配合平台一一对应设置,各标识互不相同。

优选地,各标识的图形不同、尺寸不同和/或颜色不同。

优选地,配合平台与壳体一体成型;或,配合平台与壳体分开成型,配合平台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优选地,标识通过印刷、光刻、铸造或拉伸成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机壳,该机壳为上述的多用途机壳。

本发明提供的多用途机壳,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多个配合平台,至少两个配合平台的规格不同。该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规格的配合平台,可以与机壳内的不同规格的元器件进行配合,在更换不同规格元器件时,可以根据元器件选择合适的配合平台,无需再重新开制新机壳及新模具,提高了机壳及模具的通用化,同时可精简机壳型号及其制作模具数量70%以上,避免重复开模费用,并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用途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用途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用途机壳与元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用途机壳的标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用途机壳的配合平台和标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多用途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2、配合平台;3、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用途机壳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多个配合平台2,至少两个配合平台2的规格不同。

该壳体设置有至少两个不同规格的配合平台2,可以与机壳内的不同规格的元器件进行配合,在更换不同规格元器件时,可以根据元器件选择合适的配合平台2,无需再重新开制新机壳及新模具,提高了机壳及模具的通用化,同时可精简机壳型号及其制作模具数量70%以上,避免重复开模费用,并降低生产、管理成本。

优选地,配合平台2的规格包括形状、高度、和/或面积,能够根据元器件规格的不同更好地与元器件相匹配,配合效果更好。通过在机壳上设置不同规格的配合平台2,不同规格的配合平台2配合在一定范围规格内的元器件,可根据实际需要、机壳大小以及工艺加工水平,形成不同高度、不同数量、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尺寸大小的配合平台2,在一定范围规格内的元器件配合不同规格的配合平台2,保证元器件与机壳的配合适宜、散热效果良好及满足电气安全,实现在同一机壳上适配通用多种不同规格元器件的多用途功能,从而达到精简机壳型号数量、节省模具费用及生产成本的目的。

优选地,多个配合平台2沿壳体1的周向分布,更加便于实现不同元器件与不同配合平台2的配合。由于多个配合平台2沿壳体1的周向分布,且大致位于同一圆周上,因此对于同一类型但是不同规格的元器件而言,只需要调整元器件对应于壳体1的不同周向位置,就可以实现元器件与其所匹配的配合平台2之间的配合,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更加易于实现。

优选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确定配合平台2的安装位置的标识3。通过在机壳上设置定位标识,可以方便实现配合平台2与所配合的元器件的防错,实现配合平台2与元器件的快速匹配。

优选地,标识3设置在壳体1的外周侧,能够在进行配合平台2与元器件的匹配时,更加方便通过标识3确定各种配合平台2的安装位置,便于进行配合平台2与元器件的匹配。

优选地,标识3和配合平台2一一对应设置,各标识3互不相同。具体而言,各标识3的图形不同、尺寸不同和/或颜色不同。在机壳上制作出不同图形、不同深度尺寸或数字、字母的定位标识,由于定位标识的图形或数字等各自间不相同,且定位标识与配合平台2间为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装配时通过保证元器件与定位标识的对应,无需再区分具体的配合平台2,即可实现对应配合平台2与元器件的适合匹配,实现防错目的。

优选地,配合平台2与壳体1一体成型;或,配合平台2与壳体1分开成型,配合平台2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当配合平台2与壳体1一体成型时,可以通过铸造、拉伸、冲压、机加工等方式实现一体成型,当配合平台2与壳体1分开成型后,可以通过焊接、螺钉连接或者铆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优选地,标识3通过印刷、光刻、铸造或拉伸成型在机壳的显眼位置,也可以与配合平台2一同铸造或者冲压出来,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标识3与配合平台2之间的标识关系。

结合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壳体1上设置有四个配合平台2,这四个配合平台2沿着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第一配合平台2a为扇形凸起、第二配合平台2b为矩形或者锥台形凸起,第三配合平台2c为平面,第四配合平台2d为椭圆形凸起,这四个配合平台2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或者不同的形状,也可以同时具有不同的高度和形状,从而更好地与不同规格的元器件实现配合,提高机壳与元器件的可匹配性。

结合参见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壳体1上设置有四个配合平台2,这四个配合平台2沿着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第一配合平台2a为与壳体1的内端面齐平的平面、第二配合平台2b为扇形凸起,第三配合平台2c为与壳体1的内端面齐平的平面,第四配合平台2d为椭圆形凸起,这四个配合平台2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或者不同的形状,也可以同时具有不同的高度和形状。

结合参见图3所示,为元器件与配合平台2匹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配合平台2a、第二配合平台2b以及第三配合平台2c,其中第一配合平台2a的高度为H1,第二配合平台2b的高度为0,第三配合平台2c的高度为H2,控制器上的第一元器件2A的高度为H2,第二元器件2B的高度为H1+H2,第三元器件2C的高度为H1,配合平台2和元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为h,当采用第一元器件2A时,使第一元器件2A与第一配合平台2a实现配合,第一元器件2A和壳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H1+H2+h;当采用第二元器件2B时,使第二元器件2B与第二配合平台2b实现配合,第二元器件2B和壳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H1+H2+h;采用第三元器件2C时,使第三元器件2C与第三配合平台2c实现配合,第三元器件2C和壳体内壁之间的间距为H1+H2+h,因此可以保证不同规格元器件与壳体内壁的距离均为H1+H2+h,从而实现同一机壳与不同规格的元器件之间的配合。

结合参见图4所示,为壳体上的标识结构图,其中第一标识3a为圆孔,第二标识3b为三角形孔,第三标识3c为平面,第四标识为方孔,四者的形状并不相同,从而可以方便地通过各个标识对配合平台2进行识别。

结合参见图5和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多用途机壳包括多个标识3和配合平台2,标识3和配合平台2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第一配合平台2a为平面,第一标识3a为三角形凸起,第一标识3a用于标识第一配合平台2a的位置;第二配合平台2b为扇形凸起,第二标识3b为弧形凸起,第二标识3b用于标识第二配合平台2b的位置;第三配合平台2c为扇形平台,第三标识3c为平面,第三标识3c用于标识第三配合平台2c的位置;第四配合平台2d为扇形凸起,第四标识3d为弧形凸起,第四标识3d用于标识第四配合平台2d的位置,三个扇形凸起的高度不同。

结合参见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多用途机壳包括三个配合平台2,三个配合平台2沿壳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第一配合平台2a为矩形凸起或锥台,第二配合平台2b为椭圆形凸起,第三配合平台2c为扇形凸起,三者的高度可以各不相同。在进行装配时,通过保证元器件与定位标示的对应,无需再区分具体的配合平台2,即可实现对应配合平台2与元器件的适合匹配,从而达到防错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电机包括定子、转子、控制器和机壳,该机壳为上述的多用途机壳,控制器可选择地与配合平台2配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