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8431发布日期:2019-11-06 00:0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直流无刷电机内部的定子绕组连接没有统一标准,通常情况下,通过引出线套绝缘管后进行绑扎的方式来保证引出线的相对固定。然而,该工序通常为手工生产,较难实现自动化,不利于提升电机的生产效率,且手工连线的准确度低,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绕组连接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使得电机绕组接线工艺独立化、专业化,提高绕组接线的正确度、可靠性,同时为自动化的生产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其结构包括灌封槽,连接板骨架,灌封料,引出线连接点;其中连接板骨架呈圆形,沿其表面圆周边缘等距离地设有12个灌封槽,连接板骨架的中心部还设有1个灌封槽,灌封槽内设有3个引出线连接点,分别对应W相、V相和U相定子绕组;连接板骨架的内部包括2组以其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三相绕组结构,每组三相绕组结构包括圆弧形的中性点连接桥、W相连接桥、V相连接桥和U相连接桥,其中中性点连接桥的圆弧内侧等距离地设有3个端子,W相连接桥、V相连接桥和U相连接桥的圆弧外侧两端均设有1个端子。

所述的三相绕组结构中,中性点连接桥的第一个端子通过1组W相定子绕组连接W相连接桥一端的端子,W相连接桥另一端的端子通过1组W相定子绕组连接对应W相的引出线连接点;中性点连接桥的第二个端子通过1组V相定子绕组连接V相连接桥一端的端子,V相连接桥另一端的端子通过1组V相定子绕组连接对应V相的引出线连接点;中性点连接桥的第三个端子通过1组U相定子绕组连接U相连接桥一端的端子,U相连接桥另一端的端子通过1组U相定子绕组连接对应U相的引出线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预设的三相绕组结构,可直接实现直流永磁电机三相绕组的Y型连接或星形连接,通过连接桥实现各相定子绕组的串联,极大简化绕线过程,提升产品的一致性,保证了电机的耐压绝缘性能,使得工艺独立化、专业化、标准化,也保证了电机接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连线结构的电气接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连接桥及端子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是端子,2是中性点连接桥,3是W相连接桥,4是V相连接桥,5是U相连接桥,6是U相定子绕组,7是V相定子绕组,8是W相定子绕组,10是灌封槽,11是连接板骨架,12是灌封料,13是引出线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其结构包括灌封槽10,连接板骨架11,灌封料12,引出线连接点13;其中连接板骨架11呈圆形,沿其表面圆周边缘等距离地设有12个用于设置端子的灌封槽10,连接板骨架11的中心部还设有1个灌封槽,灌封槽内设有3个引出线连接点13,分别对应W相、V相和U相定子绕组;每个灌封槽中均填有灌封料12实现连接点的密封与绝缘。

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接板骨架11的内部包括2组以其圆心呈中心对称的三相绕组结构,每组三相绕组结构包括圆弧形的中性点连接桥2、W相连接桥3、V相连接桥4和U相连接桥5,其中中性点连接桥2的圆弧内侧等距离地设有3个端子1,W相连接桥3、V相连接桥4和U相连接桥5的圆弧外侧两端均设有1个端子1。

所述的三相绕组结构中,中性点连接桥2的第一个端子1通过1组W相定子绕组8连接W相连接桥3一端的端子1,W相连接桥3另一端的端子1通过1组W相定子绕组8连接对应W相的引出线连接点13;中性点连接桥2的第二个端子1通过1组V相定子绕组7连接V相连接桥4一端的端子1,V相连接桥4另一端的端子1通过1组V相定子绕组7连接对应V相的引出线连接点13;中性点连接桥2的第三个端子1通过1组U相定子绕组6连接U相连接桥5一端的端子1,U相连接桥5另一端的端子1通过1组U相定子绕组6连接对应U相的引出线连接点13。上述结构通过W相连接桥3实现了两个W相绕组8之间的串联,V相连接桥4实现了两个V相绕组7之间的串联,U相连接桥5实现了两个U相绕组6之间的串联,中性点连接桥2实现了一组三相绕组中性点的连接;两组串联的U相绕组6并联至引出线连接点13的U相,两组串联的V相绕组7并联至引出线连接点13的V相,两组串联的W相绕组8并联至引出线连接点13的W相,从而实现直流永磁电机三相绕组的Y型连接或星形连接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的端子1与各连接桥通过同一个铜带冲压形成,端子1与各连接桥在不同平面上,保证连接桥结构与端子1之间相互不干涉。连接桥的线径大于定子绕组的线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