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5773发布日期:2021-05-28 11:1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马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为英语motor的音译,即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该技术产品于1912首次使用在汽车行业。

但是,现有的马达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马达在使用时,由于自身的散热性能不足,从而容易使得马达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散热,进而降低了马达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后期马达的维护成本,不方便用户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马达在使用时,由于自身的散热性能不足,从而容易使得马达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散热,进而降低了马达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后期马达的维护成本,不方便用户长久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包括马达主体,所述马达主体表面插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具体设有两组,所述固定圈两侧壁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片,所述固定圈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固定圈顶部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中部镶嵌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风管、第一风扇、托块和格栅网板,两组所述固定圈通过连杆相连,所述连杆底部设有第二风扇,通过固定圈和底板相互配合,可对马达主体限位固定,进而提高了马达主体的使用安全,并且散热机构和第二风扇相互配合,又能加速马达主体表面热量的流失,提高了马达主体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腔转动连接有限位螺栓,且限位螺栓一端与马达主体侧壁摩擦相连,从而能够通过转动第一螺孔内的限位螺栓,进而能够对固定圈上的马达主体锁紧,以便于能够提高马达主体的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表面四周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一侧设有第二螺孔,从而能够使得固定片可经螺钉转动安装在第二螺孔上,进而能够起到对固定片固定的作用,以便于固定圈的拆装,通过限位孔,又能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求灵活的对底板固定,提高了底板使用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导风管内腔,所述托块焊接于导风管内腔两侧壁顶部,从而能够通过导风管既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又能为第一风扇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风扇可将外界风加速后吹拂在马达主体表面,以便于加速马达主体表面热量的流失,提高了马达主体的散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格栅网板设置于导风管内腔顶部,所述格栅网板通过螺钉与托块拆卸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托块可对格栅网板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格栅网板可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至第一风扇中,提高了第一风扇的使用安全。

优选的,所述连杆具体三组,且三组连杆呈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够通过三组连杆可进一步的加强两组固定圈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固定圈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可经两组固定圈对马达主体安装,通过转动第一螺孔内的限位螺栓,可对固定圈上的马达主体锁紧,以便于能够提高马达主体的使用稳定性,通过固定片,可经螺钉转动安装在第二螺孔上,进而能够起到对固定片固定的作用,以便于固定圈的拆装,通过限位孔,又能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求灵活的对底板固定,提高了底板使用稳定性,通过盖板,既能加强两组固定圈连接强度,又能对散热机构限位固定。

(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机构中的导风管,既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又能为第一风扇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风扇可将外界风加速后吹拂在马达主体表面,以便于加速马达主体表面热量的流失,提高了马达主体的散热效率,通过托块,可对格栅网板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格栅网板可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至第一风扇中,提高了第一风扇的使用安全,通过三组连杆,可进一步的加强两组固定圈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固定圈使用安全,通过连杆,又能对第二风扇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第二风扇可进一步的加速马达主体表面热量的挥发,提高了马达主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马达主体;2、固定圈;201、固定片;202、第一螺孔;203、限位螺栓;3、底板;301、限位孔;302、第二螺孔;4、盖板;5、散热机构;501、导风管;502、第一风扇;503、托块;504、格栅网板;6、连杆;7、第二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包括马达主体1,所述马达主体1表面插接有固定圈2,所述固定圈2具体设有两组,所述固定圈2两侧壁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片201,所述固定圈2底部设有底板3,所述固定圈2顶部安装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中部镶嵌连接有散热机构5,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导风管501、第一风扇502、托块503和格栅网板504,两组所述固定圈2通过连杆6相连,所述连杆6底部设有第二风扇7,通过固定圈2和底板3相互配合,可对马达主体1限位固定,进而提高了马达主体1的使用安全,并且散热机构5和第二风扇7相互配合,又能加速马达主体1表面热量的流失,提高了马达主体1的散热效率。

所述固定圈2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螺孔202,所述第一螺孔202内腔转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3,且限位螺栓203一端与马达主体1侧壁摩擦相连,从而能够通过转动第一螺孔202内的限位螺栓203,进而能够对固定圈2上的马达主体1锁紧,以便于能够提高马达主体1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底板3表面四周均开设有限位孔301,所述限位孔301一侧设有第二螺孔302,从而能够使得固定片201可经螺钉转动安装在第二螺孔302上,进而能够起到对固定片201固定的作用,以便于固定圈2的拆装,通过限位孔301,又能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求灵活的对底板3固定,提高了底板3使用稳定性。

所述第一风扇502设置于导风管501内腔,所述托块503焊接于导风管501内腔两侧壁顶部,从而能够通过导风管501既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又能为第一风扇502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风扇502可将外界风加速后吹拂在马达主体1表面,以便于加速马达主体1表面热量的流失,提高了马达主体1的散热效率。

所述格栅网板504设置于导风管501内腔顶部,所述格栅网板504通过螺钉与托块503拆卸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托块503可对格栅网板504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格栅网板504可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至第一风扇502中,提高了第一风扇502的使用安全。

所述连杆6具体三组,且三组连杆6呈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够通过三组连杆6可进一步的加强两组固定圈2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固定圈2使用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在工作时,通过在马达主体1表面插接有固定圈2,并且固定圈2具体设有两组,同时固定圈2底部设有底板3,从而能够使得底板3可经两组固定圈2对马达主体1安装,由于固定圈2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螺孔202,并且第一螺孔202内腔转动连接有限位螺栓203,同时限位螺栓203一端与马达主体1侧壁摩擦相连,从而能够通过转动第一螺孔202内的限位螺栓203,进而能够对固定圈2上的马达主体1锁紧,以便于能够提高马达主体1的使用稳定性,通过在固定圈2两侧壁底部均一体成型有固定片201,并且底板3表面四周均开设有限位孔301,同时限位孔301一侧设有第二螺孔302,从而能够使得固定片201可经螺钉转动安装在第二螺孔302上,进而能够起到对固定片201固定的作用,以便于固定圈2的拆装,通过限位孔301,又能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求灵活的对底板3固定,提高了底板3使用稳定性,通过在固定圈2顶部安装有盖板4,并且盖板4中部镶嵌连接有散热机构5,从而能够通过盖板4既能加强两组固定圈2连接强度,又能对散热机构5限位固定,由于散热机构5包括导风管501、第一风扇502、托块503和格栅网板504,并且第一风扇502设置于导风管501内腔,同时托块503焊接于导风管501内腔两侧壁顶部,从而能够通过导风管501既能起到通风的作用,又能为第一风扇502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第一风扇502可将外界风加速后吹拂在马达主体1表面,以便于加速马达主体1表面热量的流失,提高了马达主体1的散热效率,由于格栅网板504设置于导风管501内腔顶部,并且格栅网板504通过螺钉与托块503拆卸相连,从而能够通过托块503可对格栅网板504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格栅网板504可防止外界异物进入至第一风扇502中,提高了第一风扇502的使用安全,由于两组固定圈2通过连杆6相连,并且连杆6具体三组,同时三组连杆6呈阵列式分布,从而能够通过三组连杆6可进一步的加强两组固定圈2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固定圈2使用安全,由于连杆6底部设有第二风扇7,从而能够通过连杆6又能对第二风扇7安装固定,进而能够使得第二风扇7可进一步的加速马达主体1表面热量的挥发,提高了马达主体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散热性好的马达,包括马达主体1、固定圈2、固定片201、第一螺孔202、限位螺栓203、底板3、限位孔301、第二螺孔302、盖板4、散热机构5、导风管501、第一风扇502、托块503、格栅网板504、连杆6和第二风扇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并且上述电器元件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灵活的选取、安装并完成电路调试,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限制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