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93605发布日期:2019-09-29 19: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载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内空间有限,大部分车载设备如笔记本、车载服务器、硬盘录像机、车载大型终端等设备,受到体积、设计水平、车辆的封闭环境、车内温度等原因的限制,无法满足日常工作的散热要求,导致设备内部cpu、显卡、硬盘等温度过高,出现影响性能或烧毁元件等情况发生。

而针对于车载设备的散热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市场上很少涉及,也极少有厂商设计,因此存在以下缺陷:

(1)采用简单的对流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来散热,只是略微改善了设备周围的循环风,但仍要靠设备自身的风扇和入风口进行热交换,无法满足设备内部的高强度散热需求;

(2)车辆在移动过程中的震动,会导致对流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发生移动,稳定性低,导致散热效果变差。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车载散热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操作,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载散热结构存在稳定性低、散热效果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包括:

底座,设有至少一个入风口,所述入风口下方设有风扇,上方设有导流罩,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内部设有与所述控制面板对应的电路板,所述风扇与所述电路板无线电连接;

弹性座,其上设有与所述入风口的位置对应的至少一个出风口,上部形成用于放置车载设备的容腔。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风扇架,所述风扇架上设有若干固定位,所述固定位为矩阵设置,所述风扇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固定位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四个锁紧扣,所述风扇架为四边形,所述风扇架的外侧设有夹杆,所述夹杆置于对应的所述锁紧扣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扣为两个相对的扣件,各所述扣件通过回位弹簧设置于一个转轴上,所述回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底座的底面和所述扣件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入风口上设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侧壁为凸向内侧的弧面,所述导流罩的另一端与所述出风口无缝贴合。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透明腔体,所述透明腔体内设有led灯带,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照明灯,所述控制面板通过电路板控制所述led灯带和所述照明灯的打开、关闭和亮度、颜色调节。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风扇上设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采用滤网结构,所述防尘罩与所述固定位、所述风扇均为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导风道,所述导风道的内端连接所述风扇,外端背离所述底座的操作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减震座上,包括弹性件和螺钉,所述螺钉的底部穿过所述减震座与车厢底板固定,所述弹性件置于所述减震座和车厢底板之间。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座采用硅胶材质,顶面设有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主动送风的方式,将所有风力集中送入车载设备内部,具有以下优点:

1.可根据车载设备的不同,调整入风口的位置,还能选择风扇的数目实现散热功率的调整,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车载设备,并能实现进风位置和散热功率的双重调整;

2.底座搭配弹性座,可最大程度地贴合、包裹车载设备,入风口和车载设备的位置相对,让风力可以全部灌入车载设备,在底座与设备内部形成负压,密封性好,并利用导风罩导流,防止漏风和气流偏向,让底座风扇的气流可以冲入到设备内部的各个部位进行无差别散热;

3.利用控制面板实现风扇的转速调节,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风扇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底座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底座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车载设备散热装置,包括底座10和弹性座20。底座10设有至少一个入风口11,入风口11下方设有风扇40,上方设有导流罩111,底座10的一侧设有控制面板12,内部设有与控制面板12对应的电路板,风扇40与电路板无线电连接。底座10可设置为多种形状,如圆形或方形。

弹性座20上设有与入风口11的位置对应的至少一个出风口21,上部形成用于放置车载设备的容腔。弹性座20的结构特性,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和形状的车载设备,弹性座20的底部和底座10也能够无缝贴合,密封性好,保证入风口11和出风口21之间的负压环境,防止漏风,提高风扇40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将车载设备如笔记本、车载服务器、硬盘录像机、车载大型终端等,放置于弹性座20内的容腔里,然后在入风口11安装风扇40,利用控制面板12进行操作,对风扇40的转速进行选择和调节,使得车载设备的散热效率大幅提升,并且弹性座20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移动过程中的震动颠簸,减少对车载设备的影响,提高稳定性和使用体验。入风口11可设置为多个,根据车载设备的类型选择合适位置的入风口11,适用于各种车载设备,提高适用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0上设有风扇架30,风扇架30上设有若干固定位31,固定位31为矩阵设置,风扇40可拆卸地设置于固定位31内。风扇架30上设有多个固定位31,风扇40的数目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自行配置,满足不同位置的出风要求,也能满足多位置同时出风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如图5所示,底座10上设有四个锁紧扣16,风扇架30为四边形,风扇架30的外侧设有夹杆32,夹杆32置于对应的锁紧扣16内。先将风扇40固定在风扇架30上,然后再利用锁紧扣16将风扇架30固定在底座10的底面,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人手拆装和调整。锁紧扣16的设置位置和排列样式与风扇架30的形状适配,风扇架30也可以设置为圆形,与之配合地,锁紧扣16可设置为圆周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夹杆32上设有相应的扣位33,扣位33上设有凹槽,锁紧扣16夹紧扣位33后,无法从扣位33内脱出,进一步提高风扇架30和底座1020之间的连接强度。

锁紧扣16为两个相对的扣件162,各扣件162通过回位弹簧161设置于一个转轴上,回位弹簧161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底座10的底面和扣件162上。在安装时,先将两个扣件162向外打开,将风扇架30的对应夹杆32放入两个扣件162之间,然后松开两个扣件162,两个扣件162在回位弹簧161的作用下相互扣合,并将夹杆32抱紧,依次将其他锁紧扣16与对应的夹杆32固定,进而风扇架30固定在底座10上。

本实施例中,扣件162为u型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如图2所示,入风口11上设有导流罩111,导流罩111的侧壁为凸向内侧的弧面,导流罩111的另一端与出风口21无缝贴合。导流罩111用于将入风口11和出风口21之间的气流进行导向,防止漏风,同时也防止气流偏向,提高进入车载设备的气流量,保证散热效率。

底座10的两侧设有透明腔体13,透明腔体13内设有led灯带,底座10的外侧设有照明灯14,控制面板12通过电路板控制led灯带和照明灯14的打开、关闭和亮度、颜色调节。受到多种车载环境的限制,为了能够适应灰暗环境,设置了照明灯14。而led灯带可作为风扇40处于工作状态的显示灯,也可以作为底座10位置的提示灯,方便人眼辨认,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得以准确操作车载设备。为了方便用户的不同需求,led灯带的颜色、换色频率可根据需要选择和更换,照明灯14的亮度和冷暖色调也可调节。控制面板12上可设置相应的调节键,利用内部的电路板进行调节。

如图6所示,各风扇40上设有防尘罩,防尘罩采用滤网结构,防尘罩与固定位31、风扇40均为可拆卸连接。风扇40固定于风扇架30的固定位31内,防尘罩可与风扇架30的对应位置可拆卸连接。如可采用卡扣连接,通过人手按压即可实现卡接。防尘罩采用滤网结构,具有防尘作用,适用于车在环境,还能减少风扇40的噪声,方便风扇40实现大转速和大功率的工作。

底座10的底面设有导风道17,导风道17的内端连接风扇40,外端背离底座10的操作侧。导风道17用于将从车载设备流出的风进行收集,并使得气体从背离操作人员/用户的一侧流出,加快空气流通,防止气流直吹造成底座10周围的空气紊乱,造成人体不适。

如图7所示,底座10的底部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弹性件和螺钉。固定件设置于减震座50上,包括弹性件52和螺钉51,螺钉51的底部穿过减震座50与车厢底板固定,弹性件52置于减震座50和车厢底板之间。

本实施例中,螺钉51将底座10的支腿15与车厢底板固定,防震座50上设有螺孔,螺钉的底部与车厢底板固定,弹性件套设于螺钉51的外周,置于车厢底板和螺钉51的螺母之间,并设置在螺孔内,起到减震作用。

弹性座20采用硅胶材质,顶面设有隔热层。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减震作用,隔热层能够避免弹性座20受到车载设备的影响温度升高,减少热量扩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主动送风的方式,将所有风力集中送入车载设备内部,具有以下优点:

1.可根据车载设备的不同,调整入风口的位置,还能选择风扇的数目实现散热功率的调整,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车载设备,并能实现进风位置和散热功率的双重调整;

2.底座搭配弹性座,可最大程度地贴合、包裹车载设备,入风口和车载设备的位置相对,让风力可以全部灌入车载设备,在底座与设备内部形成负压,密封性好,并利用导风罩导流,防止漏风和气流偏向,让底座风扇的气流可以冲入到设备内部的各个部位进行无差别散热;

3.利用控制面板实现风扇的转速调节,操作方便。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