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渗钛发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3395发布日期:2020-01-17 21:25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化渗钛发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渗钛发热管。



背景技术:

发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融化;

而现有的发热管在与安装座的安装时,密封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液体进入电路元件中,导致电路损坏的现象;

并且现有的发热管大都是铜管,硬度较低,熔点较低,且表面容易氧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氮化渗钛发热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且强度较高、熔点较高和抗氧化的氮化渗钛发热管,包括安装底座、外螺纹套筒、发热管、滑环、卡环、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限位环、连接环和内螺纹套筒,所述安装底座中部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底座下表面对称焊接有外螺纹套筒,所述安装底座底部放置有发热管,且发热管呈u形设置,所述发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底座上的两个通孔,所述外螺纹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靠近安装底座的一端固定有卡环,且卡环上端呈梯形设置,所述外螺纹套筒镍内壁固定有第一密封环,所述发热管靠近第一密封环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环,且第一密封环与第二密封环之间的空隙与卡环卡接,所述发热管靠近滑环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所述发热管靠近限位环的一端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表面固定有内螺纹套筒,且内螺纹套筒与外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管表面呈氮化渗钛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环内壁和第二密封环外壁均呈斜面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套筒靠近固定环的一端固定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均为一种耐高温材质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装时,先将两个滑环套设在发热管的两端,在将两个第二密封环套设在发热管的两端,再将第一密封环放进外螺纹套筒内,此时将发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底座下表面的两个外螺纹套筒,并穿过安装底座上的两个通孔,此时滑动连接环,进而带动内螺纹套筒与外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使连接环推动限位环运动,进而带动发热管运动,连接环推动滑环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卡环向上运动,卡环上端呈梯形设置,且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一侧均呈斜面设置,进而使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的斜面与卡环两侧相贴合,此时继续拧紧内螺纹套筒,使卡环继续挤压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使第一密封环紧紧与外螺纹套筒相贴合,使第二密封环与发热管紧紧贴合,增加密封性,外螺纹套筒底端固定有密封圈,内螺纹套筒拧紧时,使限位环紧紧挤压密封圈,进行二次密封,此装置密封性较好,防止液体渗入电路元件中,减少损坏的几率。

2、发热管表面呈氮化渗钛处理,是以钛粉为原料,氩气和氮气为气源,采用渗前大灯与炉氮化,对发热管表面进行渗钛处理,进而增强了发热管的硬度和熔点,并且表面不易氧化,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螺纹套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底座;2、通孔;3、外螺纹套筒;4、发热管;5、滑环;6、卡环;7、第一密封环;8、第二密封环;9、限位环;10、连接环;11、内螺纹套筒;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氮化渗钛发热管,包括安装底座1、外螺纹套筒3、发热管4、滑环5、卡环6、第一密封环7、第二密封环8、限位环9、连接环10和内螺纹套筒11,所述安装底座1中部对称开设有通孔2,所述安装底座1下表面对称焊接有外螺纹套筒3,所述安装底座1底部放置有发热管4,且发热管4呈u形设置,所述发热管4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底座1上的两个通孔2,所述外螺纹套筒3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环5,所述滑环5靠近安装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卡环6,且卡环6上端呈梯形设置,所述外螺纹套筒3镍内壁固定有第一密封环7,所述发热管4靠近第一密封环7的一端套设有第二密封环8,且第一密封环7与第二密封环8之间的空隙与卡环6卡接,所述发热管4靠近滑环5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环9,所述发热管4靠近限位环9的一端套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表面固定有内螺纹套筒11,且内螺纹套筒11与外螺纹套筒3螺纹连接。

所述发热管4表面呈氮化渗钛处理,增加发热管4的硬度和熔点,并且表面不易氧化,提高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密封环7内壁和第二密封环8外壁均呈斜面设置,便于卡环6挤压第一密封环7和第二密封环8。

所述外螺纹套筒3靠近固定环的一端固定有密封圈12,提提高密封效果。

所述密封圈12、第一密封环7和第二密封环8均为一种耐高温材质构成,防止密封圈12、第一密封环7和第二密封环8老化速度过快。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安装时,先将两个滑环5套设在发热管4的两端,在将两个第二密封环8套设在发热管4的两端,再将第一密封环7放进外螺纹套筒3内,此时将发热管4两端分别穿过安装底座1下表面的两个外螺纹套筒3,并穿过安装底座1上的两个通孔2,此时滑动连接环10,进而带动内螺纹套筒11与外螺纹套筒3螺纹连接,使连接环10推动限位环9运动,进而带动发热管4运动,连接环10推动滑环5向上滑动,进而带动卡环6向上运动,卡环6上端呈梯形设置,且第一密封环7和第二密封环8一侧均呈斜面设置,进而使第一密封环7和第二密封环8的斜面与卡环6两侧相贴合,此时继续拧紧内螺纹套筒11,使卡环6继续挤压第一密封环7和第二密封环8,使第一密封环7紧紧与外螺纹套筒3相贴合,使第二密封环8与发热管4紧紧贴合,增加密封性,外螺纹套筒3底端固定有密封圈12,内螺纹套筒11拧紧时,使限位环9紧紧挤压密封圈12,进行二次密封,发热管4表面呈氮化渗钛处理,是以钛粉为原料,氩气和氮气为气源,采用渗前大灯与炉氮化,对发热管4表面进行渗钛处理,进而增强了发热管4的硬度和熔点,并且表面不易氧化,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