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元件种类决定方法及供料器元件种类决定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14219阅读:来源:国知局
略图示的X轴伺服马达。X轴滑动件45被滚珠丝杠机构沿着X轴方向驱动,该滚珠丝杠机构包含连结于X轴伺服马达的输出轴的滚珠丝杠。
[0030]在X轴滑动件45的侧面能够交换地配设有安装头46。在安装头46的下侧能够拆装地保持有未图示的多个吸嘴。吸嘴在被X轴驱动机器人及Y轴驱动机器人驱动至带式供料器32的供给位置32S后,利用负压来吸附供给位置32S的元件P。接着,吸嘴在被X轴驱动机器人及Y轴驱动机器人驱动至被定位的印刷基板K后,将元件P安装于印刷基板K上。
[0031]省略图示的控制计算机控制印刷基板K的生产动作,管理印刷基板K的生产状况。具体地说,控制计算机控制基板搬运装置2对印刷基板K的搬运动作及定位动作,控制元件移载装置4对元件的吸附动作、搬运动作及安装动作。另外,控制计算机管理印刷基板K的生产数量,应对生产动作时所产生的错误。控制计算机预先取得生产的印刷基板K的种类与安装的元件P的元件种类的对应关系、印刷基板K上的各元件P的安装坐标位置等各种设计信息。另外,控制计算机也预先取得从元件供给装置3的各带式供料器32供给的元件P的元件种类的排列顺序、安装于印刷基板K的元件P的安装顺序、印刷基板K的生产预定块数、生产结束预定时刻等各种生产信息。
[0032]接着,说明载带5的详细构造。图2是表示靠近载带5的前端部5Τ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另外,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是表示载带5收纳有元件P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载带5由基带51、上封带52及底带53这三层构造构成。基带51由纸材、树脂等柔软的材料形成,是宽度尺寸WB细长且较薄的带状的部件。在基带5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在长度方向上以等间距Lp设有多个矩形的收纳凹部511。另外,在基带51的一侧的靠侧边缘处,在长度方向上以一定的间隔Ld与侧边缘平行地贯穿设置有多个卡合孔512。
[0033]在基带51的表面,能够剥离地贴设有上封带52。上封带52由透明的高分子膜形成,是宽度尺寸WC细长且较薄的带状的部件。上封带52的宽度尺寸WC比基带的宽度尺寸WB窄,且比收纳凹部511宽。上封带52的厚度比基带51薄。上封带52的两边缘被涂敷的粘合剂521粘合在避开了基带51的表面的卡合孔512及收纳凹部511的范围。
[0034]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基带51的背面贴设有底带53。底带53由透明的高分子膜形成,是宽度尺寸WB细长且较薄的带状的部件。底带53的宽度尺寸WB与基带51的宽度尺寸WB大致一致。底带53的厚度比基带51薄且与上封带52同等程度。底带53被涂敷的粘合剂粘合在避开了基带51的背面的收纳凹部511的范围。并且,以与基带51的卡合孔512重合的方式在底带53也贯穿设置有卡合孔531。
[0035]如图2所示,元件P被收纳在收纳凹部511的大致中央。此外,从载带5的前端部5T及后端部起预定距离以内的收纳凹部511、在图2的例子中为从前端51T起的五个收纳凹部511从一开始就不收纳元件P。另外,如图3所示,上封带52及底带53上下夹住收纳凹部511,由此密封元件P。如图2所示,在带式供料器32的供给位置32S的附近,从基带51的前端部5T起依次剥离上封带52而供给元件P。
[0036]接着,说明测定带式供料器32的位置精度的后述的供料器检查夹具91所使用的测定用带6。图4是表示在测定带式供料器32的位置精度时作为载带5的替代品而使用的测定用带6的俯视图。测定用带6由热膨胀率较小且难以产生应变、变形的金属制薄带形成。测定用带6的宽度尺寸WB与载带5的基带51的宽度尺寸WB相等。在测定用带6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以与载带5的收纳凹部511相同的等间距Lp刻有或描绘有多个十字形的测定用标记61。另外,在测定用带6的一侧的靠侧边缘处,以与载带5的卡合孔512、531相同的间隔Ld与侧边缘平行地贯穿设置有多个卡合孔62。
[0037]在此,在载带5处,用于形成收纳凹部511的间距Lp有可能包含制造误差,而且,基带51也有可能因温度变化、外力而伸缩。此外,元件P并不一定被准确地收纳在收纳凹部511的中央,容易导致元件P之间的间距Lp的误差增大。与此相对,测定用带6的测定用标记61的间距Lp的精度极高。因此,通过取代载带5而使用测定用带6,能够准确地测定载带5的进给量的再现精度,换言之,能够准确地测定带式供料器32的供给位置32S处的位置精度。
[0038]接着,说明带式供料器32的详细构造。图5是带式供料器32的侧视图,省略了纸面近前侧的侧板而示出了内部的详细构造。带式供料器32是通过在形成供料器框体33的两块侧板之间组装有轨道34、带进给机构35、下次使用带控制机构36、控制部37及省略图示的带剥离机构等而构成的。
[0039]形成供料器框体33的两块侧板以仅隔开扁平形状的宽度方向上的量的方式平行地配置。供料器框体33比支撑台31长,供料器框体33的大部分位于支撑台31的上表面的插口上,但是供料器框体33的后侧的一部分位于从支撑台31的后侧(图中的左侧)起至下方的位置。供料器框体33在靠近后侧的上部开设有矩形切口,从而形成有携带用的把手33B。在供料器框体33的侧面附设有确定带式供料器32的供料器确定代码。作为供料器确定代码,能够示例条形码,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0040]轨道34是通过其上表面来引导载带5的进给的部件。轨道34是在供料器框体33的内侧从后端至前端延伸的细长的板状的部件,并在中途的两处弯折。轨道34从后端朝向前侧地依次由水平的第一轨道部341、倾斜向上的第二轨道部342及水平的第三轨道部343构成。以第一轨道部341的长度为基准,第二轨道部342略短,第三轨道部343显著加长。在第一轨道部341的后端形成有插入口 32E ο插入口 32E能够供两条载带5上下重叠地插入,由此,能够装填载带5。第三轨道部343的前端附近的上表面相当于供给位置32S。
[0041]在供给位置32S附近配设有省略图示的带剥离机构。带剥离机构与载带5的间歇进给同步地从基带51以间距Lp的量为单位剥离上封带52。对于带剥离机构,能够应用日本专利第2662948号公报、日本专利2009-140994号公报及实公平7-23994号公报等中公开的已知技术,因此省略说明。
[0042]带进给机构35配设于轨道34的下侧,沿着轨道34的上表面以间距Lp的量为单位将载带5向供给位置32S间歇进给。带进给机构35由马达351、第一齿轮352、第二齿轮353、第一带齿卷盘354、第三齿轮355及第二带齿卷盘356等构成。
[0043]从第三轨道部343的下侧的后侧朝向前侧地依次配设有马达351、第一齿轮352、第二齿轮353及第一带齿卷盘354。在马达351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小径的驱动齿轮351D。第一齿轮352被轴支撑为旋转自如,且在外周具有从动齿轮352F,在内侧具有内侧驱动齿轮352D。从动齿轮352F与马达351的输出轴的驱动齿轮351D啮合。第二齿轮353被轴支撑为旋转自如,且与第一齿轮352的内侧驱动齿轮352D啮合。第一带齿卷盘354被轴支撑为旋转自如,且在外周具有以一定角度间隔形成的卡合突起354K,在内侧具有内侧从动齿轮354F。内侧从动齿轮354F与第二齿轮353啮合。卡合突起354K从贯穿设置于第三轨道部343的进入孔344向上方突出,并卡入到载带5的卡合孔512、531、测定用带6的卡合孔62。此外,优选卡合突起354K从进入孔344突出的突出量与载带5的厚度相同或为载带5的厚度以上。
[0044]而且,在第三轨道部343的下侧的比马达351靠后侧的位置配设有第三齿轮355。第三齿轮355被轴支撑为旋转自如,且在外周具有从动齿轮355F,在内侧具有内侧驱动带轮355D。从动齿轮355F与马达351的输出轴的驱动齿轮351D啮合。另一方面,在第一轨道部341的下侧配设有第二带齿卷盘356。第二带齿卷盘356被轴支撑为旋转自如,且在外周具有以一定角度间隔形成的卡合突起356K,在稍靠内侧的位置具有内侧从动带轮356F。卡合突起356K从贯穿设置于第一轨道部341的进入孔345向上方突出,卡入到载带5的卡合孔512、531、测定用带6的卡合孔62。此外,卡合突起356K从进入孔345突出的突出量被限定为载带5的厚度以下。
[0045]在第三齿轮355的内侧驱动带轮355D与第二带齿卷盘356的内侧从动带轮355F之间以轮转的方式卷绕有驱动带357。而且,在驱动带357轮转的去路及回路的中途,分别旋转自如地设有张力带轮358、359。两个张力带轮358、359通过按压驱动带357而产生张力,防止驱动带357的滑动。
[0046]在上述带进给机构35中,当马达351的输出轴仅逆时针旋转相当于间距Lp的量时,经由第一齿轮352及第二齿轮353顺时针驱动第一带齿卷盘354而使其旋转,并且经由第三齿轮355及驱动带357顺时针驱动第二带齿卷盘356而使其旋转。第一带齿卷盘354及第二带齿卷盘356同时被减速旋转驱动,但是减速比相同,从而能够同步地以间距Lp的量为单位间歇进给载带5、测定用带6。
[0047]下次使用带控制机构36配设于第一轨道部341的上侧。下次使用带控制机构36容许当前使用的第一载带5的进给,并控制下次使用的第二载带5的前端部5T的保持及进给。下次使用带控制机构36由机构基部361、第一按压部件362、第二按压部件363及带端检测传感器364等构成。
[0048]机构基部361是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块状的部件,以与第一轨道部341隔离并平行的方式固定设置于该第一轨道部341的上方。在机构基部361,在前后方向上仅隔开预定距离d地贯穿设置有两组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一对滑动孔361H,换言之,合计四个滑动孔361H在前后方向上并排设置。
[0049]第一按压部件362及第二按压部件363是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机构基部361的一半的块状的部件。对于第一按压部件362及第二按压部件363,在机构基部361与第一轨道部341之间,将第一按压部件362配置于前侧。第一按压部件362具有在其上表面的前后方向上分离预定距离d地竖立设置的两根滑动轴362A。两根滑动轴362A能够上下运动地卡入到机构基部361的前侧两个滑动孔361H。进而,在两根滑动轴362A的周围分别配设有螺旋弹簧362C。螺旋弹簧362C以上侧的一端抵接于机构基部361并通过下侧的另一端将第一按压部件362向第一轨道部341按压。
[0050]同样地,第二按压部件363具有在其上表面的前后方向上分离预定距离d地竖立设置的两根滑动轴363A。两根滑动轴363A能够上下运动地卡入到机构基部361的后侧两个滑动孔361H。进而,在两根滑动轴363A周围分别配设有螺旋弹簧363C。螺旋弹簧363C以上侧的一端抵接于机构基部361,并通过下侧的另一端将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