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6265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梯级塌陷保护装置,设置在梯级以及梯路导轨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螺杆;自锁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并可随所述固定杆转动,且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凹槽;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具有一圆形头,该圆形头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在受力状态下圆形头产生位移使行程开关成通路或断开;梯级在塌陷状态下降的高度为h,所述螺杆的顶端位于所述下降的高度h范围内,所述螺杆带动所述固定杆以及所述自锁环转动,所述自锁环的非凹槽部分压迫所述圆形头而使所述行程开关动作。提供一种能够即时对发生梯级塌陷作出反应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使电梯的安全和稳定性大为提升。
【专利说明】梯级塌陷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设备领域,确切地涉及一种自动扶梯部件,为一种在发生梯 级塌陷时即时使电梯断开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自动扶梯已广泛应用于商场、医院和车站等各类公共场合,自动扶梯是通过 在工作状态下不断地循环运动来完成不间断地运送行人的,其中,循环运动可以是向上或 者向下,也可以是平行地循环运动,如自动人行道,梯级则为在循环过程中承载和运送行人 的载体。
[0003] 梯级设置于梯路导轨的梯级滚轮外层,当梯级滚轮外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脱离或 损坏而造成塌陷,又或者梯级自身由于金属疲劳等情形发生形变时,在循环运动过程中的 梯级会造成错位、碰撞和卡死,又在平时运行时,由于在自动扶梯上存在的间隙,会使导轨 间容易堆积和卡住各类异物,也会造成一定的使大滚轮损坏而电梯故障的概率,等等,这些 都严重影响了自动扶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和对乘客的不可预 料的人身伤害。
[0004] 现有的梯级塌陷防护措施,一般通过行程开关、开关支架、固定杆和两侧设有C型 口对向的C型板件等结构来完成防护,固定杆一般采用实心圆钢或六角钢结构,且在其上 面加工螺纹,其加工工艺复杂,材料成本较高,同时C型口对向的C型板件结构,虽然在板件 加工上方便,但固定杆两端的零部件设置在C型口结构内,安装和维护的空间有限,并且此 类安装需要固定板的长度超过两C型口对向的C型板件之间的距离,过长的固定杆会造成 材料浪费,而且增加了加工变形概率,从而影响检测精度。
[0005] 由于实际情况中存在的上述些问题,而且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或者方 法出现,因此确有作出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级塌陷保护装 置,在梯级塌陷时压迫螺杆进而带动固定杆以及自锁环转动,从而使行程开关的圆形头跳 出凹槽而受力产生位移,进而实现行程开关的通断。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种梯级塌陷保护装置,设置在梯级以及梯路导轨下方,包括有:
[0009]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螺杆;
[0010]自锁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并可随所述固定杆转动,且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凹 槽;
[0011] 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具有一圆形头,该圆形头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在受力 状态下圆形头产生位移使行程开关成通路或断开;
[0012] 梯级在塌陷状态下降的高度为h,所述螺杆的顶端位于所述下降的高度h范围内, 所述螺杆带动所述固定杆以及所述自锁环转动,所述自锁环的非凹槽部分压迫所述圆形头 而使所述行程开关动作。
[0013] 上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还包括两L形板,各所述L形板连接于所述梯路导轨以 及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端部之间。
[0014] 上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各所述L形板均包括有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其中, 第一侧板通过T型螺栓固定于梯路导轨下方,第二侧板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的端部。
[0015] 上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还包括一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端固定于其中的一 所述L形板,另一端为U形结构;
[0016] 所述自锁环还包括有一第二凹槽,所述U形结构在自然状态下设于所述自锁环的 第二凹槽内。
[0017] 上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各设有一定位销,以定位各所 述L形板。
[0018] 上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杆采用圆管或者多边形小方管。
[0019] 上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个端部设有一延长杆,在所述延 长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垂直于所述延长杆的长杆。
[0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1] (1)提供一种能够即时对发生梯级塌陷作出反应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使电梯的 安全和稳定性大为提升;
[0022] (2)在梯级塌陷状态下梯级下降并压迫螺杆进而带动固定杆以及自锁环转动,从 而使行程开关的圆形头跳出自锁环的凹槽而产生位移,进而实现行程开关的通断,即对塌 陷的即时反应;
[0023] (3)弹簧片的U形结构位于自锁环的第二凹槽内,更好地对行程开关起到限位作 用,并且在非常态作用下弹簧片对所述自锁环具有一弹簧回复力的压制作用,防止所述自 锁环自行复位;
[0024] (4)通过长杆可在电梯外使故障修复后的固定杆以及自锁环恢复原状,从而大大 降低其工作难度;
[0025] (5)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圆管或小方管的固定杆,在保证其刚性的同时,还具有加工 方便,成本低,结构轻巧便于拆装的优点,其次,采用朝外对向的L形板的布置方式,增大两 端部件安装和维修空间,行程开关更靠里侧安装,提高了现场维护的效率,增加了开关的可 视性,减小维修过程中因过大幅度的弯腰伸手动作而引发的安全隐患。
[0026] 说明书附图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梯级塌陷保护装置的安装主视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级塌陷保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级塌陷保护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的A-A向视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梯级塌陷保护装置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的结构主视图。
[0031] 图中:
[0032] 1-梯级,2-导轨,201-T型螺栓,3-固定杆,4-L形板,401-第一侧板,402-第二侧 板,5-自锁环,501-第一凹槽,502-第二凹槽,6-弹簧片,601-U形结构,7-螺杆,8-行程开 关,801-圆形头,9-定位销,10-长杆,11-延长杆,0-轴心线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 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 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 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 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 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
[0034] 实施例1
[0035]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设置在梯级1下方,且 所述梯级1安装于梯路导轨2,其主要由固定杆3、两L形板4、自锁环5以及行程开关8所 组成。
[0036] 所述固定杆3采用圆管或者多边形小方管,在保证刚性的同时比传统的实体结构 更加节省材料,而且加工方便,更轻巧且便于拆装,所述固定杆3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螺杆 7,优选地,所述螺杆7设置在所述固定杆3的中部位置。
[0037] 梯级1在塌陷状态会有一个下降的高度或者下降范围h,所述螺杆7的顶端位于所 述下降的高度或下降范围h内。
[0038] 两所述L形板4连接于梯路导轨2以及所述固定杆3的其中一端部之间,各所述 L形板4均包括有第一侧板401以及第二侧板402,其中,所述第一侧板401通过T型螺栓 201固定于梯路导轨2的下方,所述第二侧板402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3的端部。
[0039] 两所述L形板4的两所述第二侧板402均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杆3的两个端部, 以使所述固定杆3能够在受压迫的所述螺杆7的带动下能够沿所述固定杆3的轴心线方向 〇转动。
[0040] 所述自锁环5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杆3的其中一个端部并可随所述固定杆3转 动,即所述固定杆3与所述自锁环4之间为连动关系,转动其中任一个会带动另一个转动, 所述自锁环5的周缘上至少设有一第一凹槽501,该第一凹槽501呈一半圆弧状结构。
[0041] 所述行程开关8连接有一圆形头801,所述圆形头801在受力状态下产生一定的位 移,该位移能够使所述行程开关8由通路状态变成一断路状态,从而使电梯运行中断,且在 该位移恢复时使所述行程开关8重新变成一通路状态,从而保证电梯的运行。
[0042] 所述圆形头80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501相吻合,且在电梯运行状态下所述圆 形头80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01内,在发生塌陷故障时,所述螺杆7带动固定杆3以及自锁 环5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凹槽501亦自锁环5发生一定的偏移,从而使所述圆形头801在 所述自锁环5的非凹槽部分的压制下距离所述第一凹槽501,从而使所述圆形头801产生一 可使所述行程开关8断开的位移量。
[0043] 所述螺杆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杆3,另一端位于所述下降高度h范围内,从而 能够使所述螺杆7带动所述固定杆3以及所述自锁环5转动,以使所述自锁环5的非凹槽 部分压迫所述圆形头而使所述行程开关8动作,此外,调节所述螺杆7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 下降高度h的部分,还可实现对发生塌陷的不同程度而作出相应的灵敏度反应。
[0044]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还包括一弹簧片6,如图3所不,所述弹簧片6的一端固定于 其中的一所述L形板4,另一端为U形结构601,所述U形结构601与在所述自锁环5的周 缘上进一步设置的一第二凹槽502相配合,以达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0045] 在所述弹簧片6的自然状态下,即所述弹簧片6没有弹性回复力时,所述U形结构 601设于所述自锁环5的第二凹槽502内,在所述自锁环5转动时,所述U形结构601从所 述第二凹槽502内跳出,从而受到所述自锁环5的非凹槽部分的压迫而蓄能,从而使所述弹 簧片6具有一压制所述自锁环5的弹性回复力,从而使自锁环5保持锁定状态,达到限位作 用,在排除故障后,把所述螺杆7拨回原位使圆形头801复位即可恢复电梯的正常运行状 态。
[0046] 且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502与所述第一凹槽501相对称设置。
[0047]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3的两个端部各设有一定位销9,以定位各所述L形板4。
[0048] 所述固定杆3的其中一个端部设有一延长杆11,在所述延长杆11上固定设置有一 垂直于所述延长杆11的长杆10。
[0049] 其中,所述延长杆11可通过加长所述固定杆3的长度得到,也可以通过外接管体 结构使固定杆3的杆体部分加长,所述长杆10与固定杆3的延长杆11部分可以为垂直关 系,也可以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关系,在实际应用中以便于使用以及不影响电梯的结构 关系为宜,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误动作或认为试验时,只需要拆装盖板,不需要拆装梯级 1就能直接复位梯级塌陷保护装置,使工作量大为减少。
[0050] 在所述固定杆3上固定设置有长短不一的多个螺杆7,以对应不同等级的塌陷情 况时能够更好地作出反应。
[005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不仅适用于自动电梯,还可适用于自动人行 道,其结构与原理与上相同。
[0052]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 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为了清楚地说明各部件的组合关系,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及 其连接关系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部件的组合是实现哪种功能,取决于 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装置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 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 仍处于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梯级塌陷保护装置,设置在梯级以及梯路导轨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设置有至少一螺杆; 自锁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并可随所述固定杆转动,且至少包括有一第一凹槽; 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具有一圆形头,该圆形头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在受力状态 下圆形头产生位移使行程开关成通路或断开; 梯级在塌陷状态下降的高度为h,所述螺杆的顶端位于所述下降的高度h范围内,所述 螺杆带动所述固定杆以及所述自锁环转动,所述自锁环的非凹槽部分压迫所述圆形头而使 所述行程开关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L形板,各所述L 形板连接于所述梯路导轨以及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端部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形板均包括有第一 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其中,第一侧板通过T型螺栓固定于梯路导轨下方,第二侧板活动连接 于所述固定杆的端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簧片,所述弹簧 片的一端固定于其中的一所述L形板,另一端为U形结构;所述自锁环还包括有一第二凹 槽,所述U形结构在自然状态下设于所述自锁环的第二凹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两个端部各 设有一定位销,以定位各所述L形板。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采用圆管或者 多边形小方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塌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个端 部设有一延长杆,在所述延长杆上固定设置有一垂直于所述延长杆的长杆。
【文档编号】B66B29/00GK203889856SQ201420242201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何斌, 冯涛, 高佳奇, 沈华强, 张建伟, 饶志昌 申请人:西尼电梯(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