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以及具有这种起重机梁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952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以及具有这种起重机梁的 ...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1),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2),该起重机梁构造成具有一个上缘板(3)、一个下缘板(4)和将这些缘板相互连接的斜撑杆(5)的桁架梁。为了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起重机梁(2),提出:斜撑杆(5)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一个相应的起重机梁(2)的起重机(1)。
【专利说明】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以及具有这种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该起重机梁构造成具有一个上缘板、一个下缘板和将这些缘板相互连接的斜撑杆的桁
MM
O
[0002]另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3]由德国专利申请文献DE102012102808A1公知了一种带有构造成桁架梁的起重机梁的桥式起重机。所述起重机梁包括一个上缘板和一个下缘板,这些缘板通过斜撑杆相互连接。所述斜撑杆以它们的彼此相对的端部熔焊在上缘板和下缘板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经过改进的起重机梁,该起重机梁的制造特别简单。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经过改进的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0005]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起重机得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4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构造加以阐述。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构造成具有一个上缘板、一个下缘板和将这些缘板相互连接的斜撑杆的桁架梁的、用于起重机,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以有益的方法通过如下方式得以改进,即斜撑杆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或下缘板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预制起重机梁的各个模块和标准组件以及在装配前可以节省地方地和因此以简单以及经济的方式运输到使用位置。因此与具有传统的、不可拆卸的连接的起重机梁相比,可以在使用位置特别简单地装配起重机梁以及可以避免较贵的工厂加工和昂贵的运输。还可以避免制造成本昂贵的焊接连接。
[0007]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桁架结构的那些具有倾斜的或对角走向的元件被视为斜撑杆。桁架结构的斜撑杆通过这种方式有别于仅仅竖直延伸并被称为竖柱的元件。
[0008]以特别有益的方式规定:至少斜撑杆之一构造成平面状的并且具有一个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方向延伸的主面。通过相应的平面状的构造,斜撑杆或者平面斜撑杆优选吸收朝着它们的纵轴线方向的和因此在它们的平坦的主面的延伸平面内的力。这样的平面元件或者平面承重结构在工程力学中被称为片,而垂直于它们的延伸平面或者主面承重的平面元件则被称为板。片和因此还有本实用新型的平面斜撑杆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有别于棒或者棒状的竖柱和斜撑杆,即它们的厚度尺寸明显小于确定片的平面膨胀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因此平面状的斜撑杆也可以称为平面斜撑杆或者片状斜撑杆。
[0009]另外,利用平面状的斜撑杆制作成桁架梁的起重机梁由于去掉了静力上不需要的板材区域和由此伴随而生的节省材料具有一个明显减少的净重和同时一个最佳化的承载能力。
[0010]以有益的方式规定:斜撑杆通过主面固定。通过使主面参与固定斜撑杆在构造在上缘板或下缘板的腹板之外的膜片活节方面,力流和斜撑杆的挠曲刚度能够最佳化。
[0011]以有益的方式规定:斜撑杆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固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特别简单地装配以及拆卸起重机梁。
[0012]以结构简单的方式规定:斜撑杆借助螺纹连接固定。
[0013]在起重机梁的一个简单构造中规定:螺纹连接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一个由主面构成的平面内并且优选具有与所述主面平行的旋入方向。
[0014]另外以有益的方式规定:螺纹连接包括至少一个螺栓、一个固定在主面上的套管以及一个螺母并且借助所述被引导穿过上缘板或下缘板的螺栓通孔,并且所述套管的螺栓和所述支撑在所述套管上的和优选构造成压入式螺母的螺母将斜撑杆固定在上缘板或下缘板上。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将斜撑杆实施简单地和抗扭地、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上或下缘板上。
[0015]以有益的方式规定:螺纹连接附加地具有一个夹紧销,螺栓被引导穿过该夹紧销以及上缘板或者下缘板支撑在该夹紧销上。螺纹连接,特别是其螺栓通过夹紧销在产生的横向力和剪力方面被去负荷。
[0016]以结构简单的方式规定:主面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套管以其外表面贴靠并固定在该开口的边缘上,优选被熔焊、被钎焊或被粘合。在套管和斜撑杆优选通过实施熔焊、钎焊或粘合连接被彼此固定之前,开口使套管在斜撑杆上的定位更加容易。另外,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因为在由钢板制成的斜撑杆中能够特别简单地例如通过激光切割制作开口。
[0017]另外,以特别有益的方式规定:斜撑杆借助一个插接连接固定。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明显更加简单的装配,因为斜撑杆能够相对下缘板或者上缘板以形状锁合的方式定位在一个所期望的固定位置中。在用作定位辅助的插接连接制作完成后,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可拆卸地锁定固定位置,例如借助前述的螺纹连接。
[0018]另外,以有益的方式规定:插接连接具有与主面平行的插接方向。
[0019]以特别有益的方式规定:插接连接被直接制作在主面与上缘板或下缘板之间,特别是由所述主面的至少一个插接凸台构成,该插接凸台插入上缘板的一个插接承接口内或插入下缘板的一个插接承接口内。在这种情况下,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将斜撑杆的插接凸台推入或者插入下缘板或上缘板的相应的插接承接口内,由此这些部分交错连接并彼此贴靠,实现斜撑杆相对下缘板或上缘板的校准。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在回转和移动方面确定下缘板或上缘板相对斜撑杆的相对位置。
[0020]另外,以有益的方式规定:上缘板与下缘板附加地通过多个沿着起重机梁的纵方向设置的竖柱相互连接。通过这种方式特别有效地降低了上缘板或下缘板膨胀的危险。通过这种方式还提高了起重机梁的承载能力。
[0021]以结构简单的方式规定:上缘板与下缘板仅仅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0022]根据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一个沿着纵方向水平地延伸的起重机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以有益的方法通过如下方式得以改进,即所述起重机梁构造成如前述有益的实施方式之任一个所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借助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其中:
[0024]图1为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梁的、构造成单梁起重机的桥式起重机;
[0025]图2为图1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剖视图;
[0027]图3a为图3中的细部A的剖视图和
[0028]图4为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图1示出的是一个构造成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起重机I。该起重机I包括一个构造成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该起重机梁被水平地校准并且以长度L沿着它的纵方向LR延伸。
[0030]当然起重机I也可以构造成具有一个相应的起重机臂2的单梁高架起重机。同样起重机I可以构造成双梁桥式起重机或者构造成双梁高架起重机以及以相应的方式包括两个起重机梁2。下文借助构造成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起重机I进行的阐述可以与此相应地转用。
[0031]起重机I的起重机梁2以固定在它的相对的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行走机构7、8构成一个起重机桥,该起重机桥在俯视图中构造成基本上工字形。起重机I通过行走机构7、8可以沿着水平的行走方向F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在未示出的轨道上行走。轨道通常相对地面高架地设置,并且能够为此例如被架在合适的支承结构上或者被固定在彼此相对的建筑物墙壁上。为了使起重机I或者其起重机梁2行走,第一行走机构7由第一电动机7a驱动,而第二行走机构8由第二电动机8a驱动。在起重机梁2上悬挂有一个具有被构造成钢绳葫芦的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该起重小车通过未被示出的行走机构可以横向于起重机I的行走方向F以及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行走。该起重小车9可沿着并且在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的从侧面伸出的滑动面4h上行走。起重机I另外包括起重机控制系统10和与其相连接的悬式控制开关11,通过它们起重机I或者电动机7a、8a以及具有钢绳葫芦的起重小车9能够相互分开地被控制和操作。
[0032]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包括基本上一个上缘板3、一个下缘板4和在其间对角走向的斜撑杆5,通过这些斜撑杆上缘板3与下缘板4固定连接。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可以在上缘板3与下缘板4之间附加地设置多个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布置的和竖直延伸的竖柱6,这些竖柱将上缘板3和下缘板4同样固定连接。
[0033]为了简单起见,基本上借助将斜撑杆5固定在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上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阐述。因此在图2至4中示出的是没有竖柱6而只有斜撑杆5的起重机梁2。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在将斜撑杆5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而是以相同的方式涉及将可能设置的竖柱6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以及可以相应地转用其上。
[0034]上缘板3与下缘板4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在行走机构7、8之间彼此间隔开地和并行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上缘板3与下缘板4竖直地彼此间隔开。上缘板3由两个设置在一个水平平面内的和彼此水平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上缘板型材3d、3e组成。两个上缘板型材3d、3e由L型材梁或者角型材梁构成,该型材梁分别包括一个竖直的腹板3a和一个与此成直角设置的水平翼缘3c。在这种情况下,上缘板型材3d、3e的翼缘3c优选与斜撑杆5的上部端面位于一个水平平面内。与上缘板3类似,下缘板4由第一下缘板型材4d和第二下缘板型材4e组成,这些下缘板型材同样分别构造成L型材梁或角型材梁以及与此相应地包括一个竖直的腹板4a和一个与其成直角设置的翼缘4f。在这种情况下,下缘板4的翼缘4c构成用于起重小车9的滑动面4h。上缘板3的上缘板型材3d、3e的下指的腹板3a与下缘板4的下缘板型材4d、4e的上指的腹板4a彼此相对。
[0035]然而,下缘板型材4d、4e并非必须构造成如图1中的L型材梁或角型材梁。同样可以考虑: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不是由两个分离的下缘板型材4d、4e构成,而是由一个唯一的带有两个垂直竖起的腹板4a的平面型材4b构成。因此在一个这样的、具有近似U型材状的横截面的平面型材4b中设置有仅仅一个共同的翼缘4f,该翼缘在侧面超出腹板延长。在这种情况下,翼缘4f的相对的端部然后构成滑动面4h。上缘板3也能够以同样的方式由一个相应的平面型材3b构成。
[0036]在图1中示出的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与下缘板4通过多个分别构造成平面状的斜撑杆5和竖柱6固定地和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斜撑杆5构造成带有一个横截面基本上为平坦的和矩形的主面5a的板型材,其中其纵侧面为了提高挠曲刚度至少在中间区域被卷边成辅面5b的形状。斜撑杆5设置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的腹板3a、4a之间的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内并且同时被如此地校准,即它们的主面5a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那就是说,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看的话,在上缘板3的腹板3a之间或者在下缘板4的腹板4a之间始终仅仅设置一个斜撑杆5_或者在必要时一个竖柱6。
[0037]斜撑杆5的构造将在下面借助图3进行详细说明。在需要的情况下设置的、同样被构造成板型材的平面状的竖柱6在结构方面的构造与平面状的斜撑杆5的构造(在尺寸相符的条件下)基本上相同,因此与此相关的说明包括同时提及的附图标记5a至5g能够相应地转用。
[0038]在图2中示出的是起重机梁2的一个端部的透视图。该起重机梁2构造成桁架梁,该桁架梁的上缘板3和下缘板4分别由两个上缘板型材3d、3e或下缘板型材4d、4e组成。下缘板型材4d、4e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构造成空心型材。连接上缘板3与下缘板4的斜撑杆5沿着纵方向LR看的话成对地和呈双坡屋顶形地设置。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斜撑杆5以一个定位角α相对一个设想的竖直辅助平面倾斜(另参照图4),该辅助平面垂直于沿着纵方向LR并行延伸的上缘板3和下缘板4延伸。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斜撑杆5的平坦的主面5a与辅助平面相夹构成定位角a。为了简单起见,在主面5a与位于辅助平面内的辅助线HL之间画出定位角a。优选定位角α在35°至55°的范围内并且特别优选为45°。优选使用偶数数量的、相应成对地和呈双坡屋顶形倾斜或彼此对角设置的斜撑杆5,这样在总长度上看的话第一或者最后的斜撑杆5起始或者终结在下缘板4上(参照图1)。为了能够使用偶数数量的、长度分别相等的斜撑杆5,在装配之前根据起重机梁2的长度L确定定位角α。通过这种方式用作轨道的和为此构成滑动面4h的下缘板4得以增强防止挠曲。然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斜撑杆具有不同的长度以及与此相应地定位角α也具有不同的值。
[0039]在斜撑杆5的成对的、呈双坡屋顶形的布置中,在起重机梁2的两个端部之一的区域内沿着纵方向LR看的话第一斜撑杆5通过一个下部螺纹连接12和一个下部插接连接13可拆卸地固定在下缘板4上。以此为出发点,斜撑杆5沿着纵方向LR成定位角α倾斜地向上缘板3的方向延伸,斜撑杆5通过一个上部螺旋连接12和一个上部插接连接13同样可拆卸地固定在该上缘板上。在这种情况下,斜撑杆5以一个上部第一斜撑杆端部5e和一个下部第二斜撑杆端部5f贴靠地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的腹板3a、4a的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之间和上。
[0040]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的腹板3a、4a上通过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分别构成第一上部接点区域OK或者第一下部接点区域UK,该接点区域不是点状地而是线状地构造在斜撑杆5的主面5a的纵侧面上。
[0041]将在下面借助图3、3a和4对各个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及其制造加以详细说明。
[0042]在设置在第一上部接点区域OK旁边的第二上部接点区域OK中连接有第二斜撑杆5,该斜撑杆成定位角α倾斜向下地朝着下缘板4延伸并且封闭呈双坡屋顶形设置的第一对斜撑杆5。因此每个斜撑杆5在上缘板3上的相应的上部接点区域OK的区域内与辅助平面或者辅助线HL构成一个相同大小的定位角α。这种情况如此长地重复,直到斜撑杆5到达起重机梁2的相对的端部为止。分别在两个邻接的斜撑杆5之间,特别是在一对斜撑杆5的上部接点区域OK之间或者邻接的两对斜撑杆5的下部接点区域UK之间在必要时可以设置一根竖柱6以及以与斜撑杆5的同样的方法可拆卸地加以固定。
[0043]图3示出的是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2的剖视图,其剖面横向于纵方向LR和在两个邻接的斜撑杆5之间延伸。在这个剖视图中示例性地示出的、构造成平面状的斜撑杆5包括一个沿着纵轴线LA伸长的、带有基本上矩形的主面5a的形状。斜撑杆5构造成关于纵轴线LA对称。在这种情况下,主面5a沿着斜撑杆5的纵轴线LA并且至少在中间区域内超过起重机梁2的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的宽度B的至少一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宽度B相当于沿着纵方向LR看的话下缘板4或者-如在图3中示出的起重机梁2中那样-上缘板3的,特别是从纵轴线LA起外指的翼缘3c、4c的最外部点的间距。
[0044]优选斜撑杆5由钢板通过激光切割制成,该钢板构成主面5a以及在必要时设置的辅面5b。在彼此相对的斜撑杆端部5e、5f的区域内,在斜撑杆5的两个纵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上部和两个下部缺口 5c。缺口 5c构造成圆形的,优选圆弧形的,并且鉴于将斜撑杆5固定在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使力流通过斜撑杆5被最佳化以及使螺纹连接12或插接连接13去负荷。通过缺口 5c在每个斜撑杆端部5e、5f的区域内产生主面5a横向于纵轴线LA的收缩,因此斜撑杆5在这些区域内分别构成一种类型的膜片活节。
[0045]在下部与上部缺口 5c之间,在斜撑杆5的每个纵侧面上一个弯边的,优选呈直角弯边的和平行于纵轴线LA延伸的辅面5b与主面5a相连。辅面5b构造成基本上梯形的(另参照图4)。只要辅面5b如在目前的附图中示出的那样两个呈直角地向相同的方向弯边的话,在图2中画出的斜撑杆5至少在辅面5b的区域内具有一个沿着斜撑杆5的纵轴线LA的方向看呈U形的横截面。同样可以考虑:辅面5b被向相反的方向弯边,这样沿着纵轴线LA的方向看将至少部分地产生一个呈Z形的横截面。通过去掉一个辅面5b或者通过设置仅仅一个唯一的辅面5b,斜撑杆5还能够以相应的方式具有一个沿着纵轴线LA的方向看至少部分地呈L形的横截面。斜撑杆5的挠曲刚度通过辅面5b得以提高。辅面5b在上缘板3与下缘板4之间处于腹板3a、4a之外,因此只有主面5a的纵侧面的未卷边的区域贴靠在腹板3a、4a上,特别是贴靠在其彼此面对的内侧面上。由缺口 5c构成的膜片活节因此沿着纵轴线LA的方向看设置在辅面5b与各个斜撑杆端部5e或5f之间,该斜撑杆端部被拉紧在腹板3a或4a之间。
[0046]为了固定斜撑杆5而分别设置在上缘板3和下缘板4上的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分别被以相同的方式构造,为此斜撑杆端部5e、5f-尺寸不同除外-在结构上也被同样地构成。因此下文对此的详细说明要么涉及将斜撑杆5固定在上缘板3上要么涉及将斜撑杆5固定在下缘板4上并且与此相应地可以转用在各个其他的对斜撑杆5的固定上。
[0047]为了能够利用螺纹连接12将斜撑杆5的上部第一斜撑杆端部5e固定在上缘板3上的两个腹板3a之间,在斜撑杆5的上部第一斜撑杆端部5e与上部缺口 5c之间在主面5a的板材内设置有两个上部开口 5d,这些开口设置在纵轴线LA的右边和左边。开口 5d构造成基本上矩形的槽,这些槽以斜撑杆5的平行于纵轴线LA延伸的纵侧面为出发点横向于该纵侧面向着纵轴线的方向延伸并因此将纵侧面向纵轴线LA的方向回移。
[0048]在每个开口 5d的区域内设置有一个套管12b,螺纹连接12的螺栓12a被引导穿过该套管。与此同时,套管12b以其套管纵轴线被平行于开口 5d的纵向延伸校准并且以其外表面贴靠在开口 5d的边缘上。为此套管12b的外表面具有的直径小于开口 5d向着纵轴线LA的方向测量的宽度。因此套管12b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开口 5d内以及插入由主面5a构成的平面内或者贯穿这个平面。为了防止套管12b围绕套管纵轴线旋转,该套管12b被固定在主面5a上,特别是开口 5d的边缘上。优选在开口 5d的边缘区域内材料锁合地和特别是通过套管12b的外表面与主面5a之间的焊接连接实施固定。作为可选,也可以考虑钎焊连接或者粘合连接。
[0049]由于所述的套管12b在开口中的设置,对于螺栓12a来说产生一个横向于斜撑杆5的纵轴线LA和平行于其主面5a延伸的旋入方向ER。
[0050]为了将斜撑杆5夹紧在上缘板3上,一根螺栓12a从外侧被引导穿过设置在上缘板3上或者其腹板3a上的螺栓通孔3g以及穿过套管12b并且沿着旋入方向ER与一个优选构造成压入式螺母的螺母12c拧紧。在这种情况下,螺栓12a以它的螺栓头通过腹板3a支撑在上缘板3上。在开口 5d内螺母12c支撑在套管12b上,以吸收用于螺栓12a的拧紧扭矩。通过这种方式套管12b和因此还有斜撑杆5被夹紧在上缘板3上。为了吸收斜撑杆5或固定在其上的套管12c与上缘板3的腹板3a之间的横向力或剪力,螺纹连接12包括一个套管状的夹紧销12d(参照图3a),螺栓12a被引导穿过该夹紧销。
[0051]在图3中下部螺纹连接12标记为细部A。在图3a中图示出细部A的放大的剖视图,以便以此示范性地和详细地示出整个螺纹连接12的基本构造。图示出的横截面平行于斜撑杆5的主面5a延伸。图3a特别是示出将下部第二斜撑杆端部5f通过下部螺纹连接12固定在下缘板4的两个腹板4a之一上。图示出的是开口 5d之一,套管12c以其外表面贴靠并熔焊在该开口的边缘上。另外,示出了夹紧销12d在螺栓通孔4g内和在套管12b内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套管12b和腹板4a通过它的螺栓通孔4g支撑在夹紧销12d上。螺栓12a被引导穿过沿着旋入方向ER延伸的夹紧销12d。
[0052]另外,图3示出:上部第一斜撑杆端部5e作为对螺纹连接12的补充通过插接连接13固定在上缘板3上。插接连接13被直接制作在斜撑杆5,特别是其主面5与上缘板3,特别是其腹板3a之间。为此主面5a在它的纵侧面上分别构成一个相应地设置在侧面的插接凸台5g(另参照图2),该插接凸台从纵轴线LA起优选呈矩形地、远指地向外延伸。通过插接凸台5g在上部缺口 5c与上部开口 5d之间的翼状的布置,主面5a在这个区域内被构造成大约T形。为了能够制作插接连接13,在上缘板3或者其腹板3a内分别设置有一个插接承接口 3f,斜撑杆5以插接凸台5g插入该插接承接口内。因此插接承接口 3f构造成槽状的并且与插接凸台5g或者其板材横截面互补。槽状的插接承接口 3f在腹板3f中分别构造成长形的通孔,但是也可以构造成非贯通的和盲孔状的。另外,插接承接口 3f按照定位角α相对辅助平面被校准(另参照图4),这样插接承接口 3f分别平行于主面5a和优选与主面5a在一个平面里延伸。通过插接承接口 3f在定位角α方面的校准和其沿纵方向LR的彼此间隔实现与此相关地确定斜撑杆5在回转和移动方面的固定位置。为了将斜撑杆5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3上,斜撑杆5的上部第一斜撑杆端部5e与上缘板型材3d、3e分别沿着插接方向SR如下地彼此相对移动,即插接凸台5g插入相应的上缘板型材3d、3e的附属的插接承接口 3f内。在这种情况下,主面5a的沿着纵方向LA延伸的纵侧面既在开口 5d或插接凸台5g的上方也在下方贴靠在腹板3a的内侧面上。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插接连接13使斜撑杆5横向于插接方向SR作用地、形状锁合地连接或固定在上缘板3上,通过该连接根据插接承接口 3f在固定位置中的位置和校准确定了斜撑杆5的位置。因此形状锁合连接只能通过斜撑杆5或者上缘板型材3d、3e沿着各个相反的插接方向SR的移动被再次解除。在本实施例中,插接方向SR与旋入方向ER —致,这样两者与主面5a的平面平行以及同时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主面5a的平面内(另参照图4)。
[0053]为了将斜撑杆5固定在下缘板4上,在下部第二斜撑杆端部5f上同样设置有一个相应的下部螺纹连接12和一个下部插接连接13。基于斜撑杆5的纵向延伸,上部螺纹连接12和下部插接连接13朝向相应的斜撑杆端部5e、5f以及下部螺纹连接12和上部插接连接13设置在其间。然而向着纵轴线LA的方向,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可以在各个斜撑杆端部5e、5f上任意彼此相关地设置。
[0054]特别是通过主面5a实施将斜撑杆5固定在上缘板3上,因为螺纹连接12或者插接连接13分别将主面5a以开口 5d或者插接凸台5g的形式包括在内以及因此直接与该主面5a共同作用。
[0055]下文对用于装配前述的起重机梁2,特别是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将上缘板3与下缘板4连接的、平面状的斜撑杆5的方法加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装配步骤中将斜撑杆5与上缘板3和下缘板4相关地置入具有所期望的斜撑杆5的定位角α以及其沿纵方向LR的间距的固定位置中。为了实现该固定位置,在第一装配步骤中斜撑杆5以其插接凸台5g与上缘板3及下缘板4的构造在定位角α内的插接承接口 3f、4f沿着插接方向SR插接在一起。因此,插接承接口 3f、4f在制作各个插接连接13的过程中用作定位辅助,通过该定位辅助在沿纵方向LR的移动方面以及在定位角α方面确定基于上述形状锁合的固定位置。只要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分别由两个上缘板型材3d、3e或者由两个下缘板型材4e、4f组成的话,这些就相应地与斜撑杆5插接在一起。
[0056]在第二装配步骤中,起重机梁2然后通过两个螺纹连接12同样在插接方向ER方面被锁定和固定在于第一装配步骤中制作的固定位置中。与此同时,上部螺纹连接12的两个螺栓12a将上部第一斜撑杆端部5e夹紧在上缘板3上,特别是在其两个腹板3a之间,和下部螺纹连接12的两个螺栓12a将下部第二斜撑杆端部5f夹紧在下缘板4上,特别是在其两个腹板4a之间。上部和下部插接连接13不仅仅作为定位辅助确定固定位置,而且同时还为构造成抗扭的螺纹连接12去负荷。然而由于抗扭的螺纹连接12的原因原则上还可以考虑:在装配起重机梁2时省略插接连接13以及仅仅通过螺纹连接12调节和保持定位角α。
[0057]在图4中示出的是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2的部分侧视图。示出的是起重机梁的上缘板3和下缘板4,这些上下缘板通过平面状的斜撑杆5可拆卸地相互连接。特别是在这里画出两对以相对辅助线HL的定位角α设置成双坡屋顶形的斜撑杆5。每对斜撑杆5在构成两个毗邻设置的上部接点区域OK的情况下通过各一个螺纹连接12和一个插接连接13固定在上缘板3上。可以看到螺纹连接12的被引导穿过各个螺栓通孔3g的和支撑在上缘板3的腹板3a上的螺栓12a的螺栓头。同样示出的是由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的主面5a构成的插接凸台5g。在这里,这些插接凸台5g被插入贯穿设置在所示出的上缘板3的腹板3a中的插接承接口 3f。
[0058]另外,每对斜撑杆5在构成下部接点区域UK的情况下同样通过各一个设置在螺栓通孔4g上的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固定在下缘板14上,在图4中同样示出了这些连接中的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
[0059]另外,在图4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斜撑杆5的从主面5a处弯边的辅面5b的梯形构造。辅面5b设置在上缘板和下缘板3、4的腹板3a、4a之外并且在一个竖直的、包含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的平面内或者与之平行地延伸。由主面5a构造成的插接凸台5g、缺口 5c和开口 5d、螺纹连接12的螺栓12a,特别是其旋入方向ER,和插接连接13的插接方向SR以及槽状的插接承接口 3f、4g和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的螺栓通孔3g、4g的中心位于一个由主面5a界定的平面内或至少平行于此,该平面横向于纵方向LR和相对竖直的辅助线HL倾斜定位角α。
[0060]斜撑杆5的总长度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890mm。与此同时,插接凸台5g然后分别以一个向着纵轴线LA的方向测量的25mm的插入宽度(Steckbreite)插入上缘板和下缘板3、4的插接承接口 3f、4f内。收纳螺纹连接12的开口 5d的中心与插接凸台5g之间的最大间距于是分别为35mm。辅面5b基于纵轴线LA具有530mm的辅面长度,就是说,辅面5b沿其纵方向在530mm的辅面长度上延伸。
[0061]因此优选辅面长度在斜撑杆5的总长度的约40%至70%,特别优选60%至65%的范围内。斜撑杆端部5e、5f的长度以缺口 5c的分别朝向斜撑杆端部5e或5f的端部为出发点在斜撑杆5的总长度的约10%至15%的范围内。根据斜撑杆5的总长度,缺口 5c的范围内的膜片活节的长度优选为5%至10%,特别优选为8%。
[0062]斜撑杆5借助所述螺纹连接12和插接连接13与上缘板3和下缘板4的可拆卸的连接能够与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是否由上缘板型材3d、3e或者下缘板型材4d、4e组成或者构造成单一的平面型材3b或平面型材4b无关地得以实现。另外,相应的斜撑杆端部5e、5f上的螺纹连接12也可以仅仅包括一个螺栓12a以及插接连接13可以仅仅包括一个插接凸台5g。
[0063]在图1至4中,所有的斜撑杆5构造成平面状的并且如所说明的那样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3和下缘板4b上。然而同样可能的是:并非所有斜撑杆5可拆卸地固定,而是斜撑杆5中的几个不可拆卸地,特别是通过焊接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另外可以考虑:并非所有的斜撑杆5,而是只有斜撑杆5中的几个构造成平面状的。同样的内容适用于在必要时设置的竖柱6,然而优选这些竖柱以与斜撑杆5同样的方式以它们的上部第一竖柱端部6e设置在上缘板3的腹板3a之间并与这些腹板插接和拧紧在一起。为此竖柱6同样在它的主面6a的纵侧面上具有相应的开口 6d以及插接凸台6g。
[0064]原则上同样可以考虑:为了将斜撑杆5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上,使用分别包括一个螺栓和至少一个安全环的螺栓连接。作为对螺纹连接12或插接连接13的补充或者替代,可以设置螺栓连接以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以相应的方式与斜撑杆5,特别是通过相应的开口 5d,与上缘板3或下缘板4连接。
[0065]附图标记列表
[0066]I起重机
[0067]2起重机梁
[0068]3上缘板
[0069]3a腹板
[0070]3b平面型材
[0071]3c翼缘
[0072]3d 第一上缘板型材
[0073]3e第二上缘板型材
[0074]3f 插接承接口
[0075]3g螺栓通孔
[0076]4下缘板
[0077]4a腹板
[0078]4b 平面型材
[0079]4c翼缘
[0080]4d 第一下缘板型材
[0081]4e 第二下缘板型材
[0082]4f 插接承接口
[0083]4g 螺栓通孔
[0084]4h滑动面
[0085]5斜撑杆
[0086]5a 主面
[0087]5b辅面
[0088]5c缺口
[0089]5d开口
[0090]5e第一斜撑杆端部
[0091]5f 第二斜撑杆端部
[0092]5g 插接凸台
[0093]6竖柱
[0094]6a主面
[0095]6c缺口
[0096]6d开口
[0097]6e第一竖柱端部
[0098]6f第二竖柱端部
[0099]7第一行走机构
[0100]7a第一电动机
[0101]8第二行走机构
[0102]8a第二电动机
[0103]9起重小车
[0104]10起重机控制系统
[0105]11悬式控制开关
[0106]12螺纹连接
[0107]12a螺栓
[0108]12b套管
[0109]12c螺母
[0110]12d夹紧销
[0111]13插接连接
[0112]α定位角
[0113]A细部
[0114]B宽度
[0115]ER旋入方向
[0116]F行走方向
[0117]HL辅助平面
[0118]L长度
[0119]LA纵轴线
[0120]LR纵方向
[0121]OK上部接点区域
[0122]SR插接方向
[0123]UK下部接点区域
【权利要求】
1.用于起重机(I),特别是用于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的起重机梁(2),该起重机梁构造成具有上缘板(3)、下缘板(4)和将这些缘板相互连接的斜撑杆(5)的桁架梁,其特征在于:斜撑杆(5)可拆卸地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至少斜撑杆(5)之一构造成平面状的并且具有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的主面(5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斜撑杆(5)通过主面(5a)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斜撑杆(5)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斜撑杆(5)借助螺纹连接(1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螺纹连接(12)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主面(5a)构成的平面内并且优选具有平行于所述主面(5a)的旋入方向(ER)。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螺纹连接(12)包括至少一个螺栓(12a)、一个固定在主面(5a)上的套管(12b)以及一个螺母(12c)并且借助所述被引导穿过上缘板(3)或下缘板(4)的螺栓通孔(3g,4g)以及所述套管(12b)的螺栓(12a),并且所述支撑在所述套管(12b)上的和优选构造成压入式螺母的螺母(12c)将斜撑杆(5)固定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螺纹连接(12)附加地包括夹紧销(12d),螺栓(12a)被引导穿过该夹紧销以及上缘板(3)或下缘板(4)支承在该夹紧销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主面(5a)具有至少一个开口(5d),套管(12b)以它的外表面贴靠和固定在该开口的边缘上,优选被熔焊、钎焊或粘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斜撑杆(5)借助插接连接(13)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插接连接(13)具有平行于主面(5a)的插接方向(SR)。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插接连接(13)被直接制作在主面(5a)与上缘板(3)或下缘板(4)之间,特别是由所述主面(5a)的至少一个插接凸台(5g)构成,该插接凸台插入上缘板(3)的插接承接口(3f)内或插入下缘板(4)的插接承接口(4f)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上缘板(3)与下缘板(4)附加地通过多个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设置的竖柱(6)相互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上缘板(3)与下缘板(4)仅仅可拆卸地相互连接。
15.起重机(I),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高架起重机,其包括至少一个水平地沿着纵方向(LR)延伸的起重机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梁(2)构造成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
【文档编号】B66C6/00GK203938385SQ201420352110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3日
【发明者】克里斯多夫·帕斯曼, 理查德·克赖斯纳, 托马斯·施利尔巴赫-克诺布洛赫, 斯蒂芬·诺尔, 弗朗茨·舒尔特 申请人:德马格起重机及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