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52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包括下料座和储料桶,储料桶内设有拌料桨,拌料桨连接在拌料轴上,拌料轴由拌料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座设有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上口与储料桶的出料口相接,下料通道的上口内设有随拌料轴转动的疏通杆,下料通道上口的下方设有量料齿轮腔,量料齿轮腔内设有由量料电机驱动的量料齿轮,量料齿轮的相邻齿与量料齿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具有定量容积的齿腔,量料齿轮腔的下方设有将下料通道打开或关闭的启闭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油和调味品在充分混合后的小容量(每分钟不大于600克)加料,解决现有技术空白。
【专利说明】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一些食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同时加入油和调味品(如辣椒籽等固态物粒)进行食品调味,此过程首先需将油和调味品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混合调料(具有较大粘性)加入到食品中,然而受现有技术的限制,目前只能实现油和调味品在混合后的大容量加料,而不能实现小容量加料。

【发明内容】

[0003]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油和调味品在混合后进行小容量加料的混合加料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
[0005]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包括下料座和储料桶,储料桶内设有拌料桨,拌料桨连接在拌料轴上,拌料轴由拌料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座设有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上口与储料桶的出料口相接,下料通道上口的下方设有量料齿轮腔,量料齿轮腔内设有由量料电机驱动的量料齿轮,量料齿轮的相邻齿与量料齿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具有定量容积的齿腔,量料齿轮腔的下方设有将下料通道打开或关闭的启闭阀。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加料装置,可实现油和调味品在充分混合后的小容量加料,工作原理是:将油和其它调味品(辣椒籽等固态物粒)倒入储料桶由拌料浆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令各调味品在油内无法沉淀,然后打开下料通道,量料电机驱动量料齿轮转动,通过量料齿轮的齿腔位置变化将下料通道上口的混合物料传送到下料通道下口,从而使油和调味品的混合物料被顺畅地进行传送,由于每个齿腔的容积有限,所以可实现小容量的物料输送。
[0007]作为优选,下料通道的上口内设有随拌料轴转动的疏通杆。因为混合物料有较大的粘性,这时疏通杆就起到关键的疏通作用,避免下料通道上口堵塞而无法下料。作为优选,所述疏通杆由插入到下料通道上口内的拌料轴下轴端所形成。
[0008]作为优选,在量料齿轮腔的底部设有吹气口,吹气口对准量料齿轮底部的齿腔。通过吹气口的强力吹气,可将送达量料齿轮腔底部的混合物料能够被完全快速地吹离量料齿轮的齿腔,提高下料的顺畅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吹气口设在在下料座侧面安装的端盖上,端盖外圆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吹气口相通,同时通过四个侧向孔与设于端盖轴向中心的进气孔相通。上述设计可使吹气口与进气孔更好地相通,减小吹气阻力。
[0010]作为优选,所述启闭阀采用柱塞结构,包括阀座、柱塞阀芯、齿轮和齿条,下料座设有侧孔让柱塞阀芯横向方向自由进出下料通道,下料通道设有柱塞孔,柱塞阀芯连接在齿条上,齿条在阀座内滑动设置由锁紧螺栓进行锁紧,带动齿条动作的齿轮在阀座内可转动设置,齿轮的转动由手柄进行扳动。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实施对下料通道的开启和关闭。
[0011]作为优选,所述柱塞阀芯由软体阀核和套在软体阀核外圆的外壳组成,在柱塞阀芯头部端面与下料通道的侧壁相抵时,软体阀核产生弹性变形使外壳胀紧在所述柱塞孔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柱塞阀芯,可实现下料通道在关闭时的良好密封,防止启闭阀关闭后下料通道的漏油和渗油。
[0012]所述下料座安装在分料筒上,分料筒设有由筒体、上盖和底盘围成的分料腔,分料腔内设有由分料电机驱动的分料桨,上盖设有通孔与下料通道的下口相通,底盘表面设有分料孔。上述设计使加料装置具有分料功能,使小容量的油和调味品混合物料在加料时能够在较大范围的食物表面进行洒落。
[0013]作为优选,所述拌料桨包括上桨和下桨,上桨和下桨错开90角设置。拌料桨的上述设计可更好地对储料桶内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令各调味品在油内无法沉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包括下料座4和安装在下料座4上的储料桶2,储料桶2内设有拌料桨17,拌料桨包括上桨和下桨,上桨和下桨错开90角设置,拌料桨17连接在竖向设置的拌料轴3上,拌料轴3由拌料电机I驱动,所述下料座4设有竖直方向布置的下料通道L,下料通道的上口 LI与储料桶2的出料口相接,下料通道的上口 LI内设有随拌料轴3转动的疏通杆3a,所述疏通杆3a由插入到下料通道上口内的拌料轴下轴端所形成,拌料轴的下轴端为扁形体,下料通道上口 LI的下方设有量料齿轮腔L2,量料齿轮腔L2内设有由量料电机16驱动的量料齿轮18,量料齿轮18的相邻齿与量料齿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具有定量容积的齿腔26,量料齿轮腔L2的下方设有将下料通道L打开或关闭的启闭阀;在量料齿轮腔L2底部的侧壁上设有吹气口 22,吹气口 22从侧面正对量料齿轮18底部的齿腔,所述吹气口 22设在在下料座4侧面安装的端盖5上,端盖5外圆设有环形槽25,环形槽25与吹气口 22相通,同时通过四个侧向孔24与设于端盖轴向中心的进气孔23相通;所述启闭阀采用柱塞结构,包括阀座7、柱塞阀芯、齿轮19和齿条8,下料座4设有侧孔让柱塞阀芯横向方向自由进出下料通道,下料通道L设有柱塞孔L3,柱塞阀芯连接在齿条8上,齿条8在阀座7内滑动设置由锁紧螺栓6进行锁紧,带动齿条动作的齿轮19在阀座7内可转动设置,齿轮19的转动由手柄9进行扳动,所述柱塞阀芯由软体阀核20和套在软体阀核20外圆的外壳21组成,在柱塞阀芯头部端面与下料通道的侧壁相抵时,软体阀核产生弹性变形使外壳胀紧在所述柱塞孔内;所述下料座4和阀座7安装在分料筒上,分料筒设有由筒体13、上盖14和底盘10围成的分料腔,分料腔内设有由分料电机15驱动的分料桨12,上盖14设有通孔与下料通道L的下口相通,底盘10表面设有分料孔11。
[0019]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将油和其它调味品(辣椒籽等固态物粒)倒入储料桶2由拌料桨17进行充分搅拌混合,令各调味品在油内无法沉淀,然后往外扳动手柄9使柱塞阀芯移出柱塞孔L3,下料通道L被打开,接着启动量料电机16驱动量料齿轮18转动,通过量料齿轮的齿腔26位置变化将下料通道上口 LI的混合物料传送到量料齿轮腔L2的底部,在量料齿轮腔L2的顶部,由于疏通杆3a的疏通作用,下料通道上口 LI不会出现堵塞,在量料齿轮腔L2的底部,物料在自重及吹气口 22吹气的共同作用下离开齿腔26沿下料通道L顺畅下料到分料腔内,最后在分料腔内的分料桨12的作用下从分料孔11出来,在较大范围的食物表面进行均匀洒落,实现油和调味品在充分混合后的小容量(每分钟不大于600克)加料。在机器工作间歇时,可扳动手柄9使柱塞阀芯重新进入柱塞孔L3,在柱塞阀芯的头部端面与下料通道的侧壁相抵时,软体阀核20受挤压产生弹性变形使外壳21胀紧在柱塞孔L3内,起到对下料通道L的良好密封作用。
【权利要求】
1.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包括下料座和储料桶,储料桶内设有拌料桨,拌料桨连接在拌料轴上,拌料轴由拌料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座设有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上口与储料桶的出料口相接,下料通道上口的下方设有量料齿轮腔,量料齿轮腔内设有由量料电机驱动的量料齿轮,量料齿轮的相邻齿与量料齿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具有定量容积的齿腔,量料齿轮腔的下方设有将下料通道打开或关闭的启闭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通道的上口内设有随拌料轴转动的疏通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杆由插入到下料通道上口内的拌料轴下轴端所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量料齿轮腔的底部设有吹气口,吹气口对准量料齿轮底部的齿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口设在在下料座侧面安装的端盖上,端盖外圆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吹气口相通,同时通过四个侧向孔与设于端盖轴向中心的进气孔相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采用柱塞结构,包括阀座、柱塞阀芯、齿轮和齿条,下料座设有侧孔让柱塞阀芯横向方向自由进出下料通道,下料通道设有柱塞孔,柱塞阀芯连接在齿条上,齿条在阀座内滑动设置由锁紧螺栓进行锁紧,带动齿条动作的齿轮在阀座内可转动设置,齿轮的转动由手柄进行扳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阀芯由软体阀核和套在软体阀核外圆的外壳组成,在柱塞阀芯头部端面与下料通道的侧壁相抵时,软体阀核产生弹性变形使外壳胀紧在所述柱塞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座安装在分料筒上,分料筒设有由筒体、上盖和底盘围成的分料腔,分料腔内设有由分料电机驱动的分料桨,上盖设有通孔与下料通道的下口相通,底盘表面设有分料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和调味品混合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料桨包括上桨和下桨,上桨和下桨错开90角设置。
【文档编号】A23P1/00GK203446495SQ201320555141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陈宇, 李小龙, 俞贵伍 申请人:瑞安市瑞志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