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93024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制作、且实验精确度高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包括基板、横梁和两根立柱,横梁上连接有气缸,气缸包括缸体和推杆,推杆的端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向下的刀头,刀头的下方设有砧座,砧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L型支架,两个L型支架的竖直部分相对设置且形成有间隔部,两个L型支架的顶部设有凹槽。实验用的动物的肢体可以固定在L型支架顶部的凹槽内,并使得肢体横卧在间隔部的正上方,需要进行击打时,启动气缸,气缸工作,推杆推动固定块,再由固定块带动刀头快速向下运动,由刀头对实验用动物的肢体进行击打,使其骨折。
【专利说明】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研究骨折愈合的动物模型通常有两种:开放截骨模型和闭合骨折模型。开放截骨模型具有截面光整,骨折角度和位置可控等优点,在国内应用较多。但由于合并软组织,骨膜甚至骨皮质破坏,有一定的失血以及明显破坏骨折部位的血供等较多负面因素而影响骨折愈合,并不能反映骨折愈合特别是骨痂形成的近中期的真实状态。目前国外广泛采用的是闭合骨折模型,具有手术简便,骨折周围组织破坏小等优点。
[0003]但是,采用闭合骨折模型,需要有相应的设备对实验动物进行击打,造成实验动物的骨折。但是目前常用的设置通常结构太过复杂,而且实验精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制作、且实验精确度高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包括基板、横梁和两根立柱,立柱固定于基板的两端,横梁连接两根立柱的顶部,
[0006]横梁上连接有气缸,气缸包括缸体和推杆,缸体的底部固定于横梁上,缸体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连接到立柱上,推杆穿过支撑板后竖直向下,
[0007]推杆的端部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向下的刀头,刀头的下方设有砧座,砧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L形支架,两个L形支架的竖直部分相对设置且形成有间隔部,刀头位于间隔部的正上方,两个L形支架的顶部设有凹槽。
[0008]其有益效果是,实验用的动物的肢体可以固定在L形支架顶部的凹槽内,并使得肢体横卧在间隔部的正上方,需要进行击打时,启动气缸,气缸工作,推杆推动固定块,再由固定块带动刀头快速向下运动,由刀头对实验用动物的肢体进行击打,使其骨折。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砧座的两侧设有导柱,固定块的两端套设于导柱上,导柱固定于基板上。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导柱与固定块的配合,从而使得固定只能沿着导柱在垂直方向上面做上下运动,从而保证了击打的准确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柱与固定块的连接处设有线性轴承。其有益效果是,减少导柱与固定块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设置线性轴承后,固定块的运动也会更加顺畅。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柱上套设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导柱螺纹连接。其有益效果是,设置限位螺母后,固定块在向下运动的时候,最低只能运动到限位螺母处,能再向下运动了,这样可以防止刀头向下运动过度,而产生将实验用动物的肢体完成切下来的情况,保证刀头最多只是将其骨骼击打断而已,并不会完全切断。同时限位螺母可以通过沿着螺纹旋转,来设置限位螺母的位置。因为对不同的实验用动物,其肢体的粗细各不相同,要实现有效的击打,刀头需要运动到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就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螺母的位置来实现。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螺母与固定块之间设有弹簧。其有益效果是,刀头在向下运动的时候,弹簧会被压缩,当刀头在实施有效击打后,刀头会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迅速的弹起,防止刀头一直压着实验用动物的肢体,对实验用动物的肢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L形支架的水平部分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上穿设有锁紧螺钉,L形支架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于基板上,锁紧螺钉松开时,L形支架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其有益效果是,由于L形支架可以水平运动,根据不同实验用动物的肢体的粗细不同,可以调节L形支架,然后再用锁紧螺钉固定位,从而调节间隔部的宽度,使其适应于不同的实验用动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的砧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该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包括基板1、横梁2和两根立柱3,立柱3固定于基板I的两端,横梁2连接两根立柱3的顶部,
[0018]横梁2上连接有气缸4,气缸4包括缸体41和推杆42,缸体41的底部固定于横梁2上,缸体4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两端连接到立柱3上,推杆42穿过支撑板5后竖直向下,
[0019]推杆42的端部设有固定块43,固定块43上设有向下的刀头6,刀头6的下方设有砧座7,砧座7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L形支架71,两个L形支架71的竖直部分711相对设置且形成有间隔部72,刀头6位于间隔部72的正上方,两个L形支架71的顶部设有凹槽73。
[0020]使用的时候,气缸4可以直接连接到通用的高压气源上,然后将实验用的动物的肢体可以固定在L形支架71顶部的凹槽73内,并使得肢体横卧在间隔部72的正上方,需要进行击打时,启动气缸4,气缸4工作,推杆42推动固定块43,再由固定块43带动刀头6快速向下运动,由刀头6对实验用动物的肢体进行击打,使其骨折。
[0021]本实用新型中的砧座7的两侧设有导柱8,固定块43的两端套设于导柱8上,导柱8固定于基板I上。通过导柱8与固定块43的配合,从而使得固定只能沿着导柱8在垂直方向上面做上下运动,从而保证了击打的准确性。
[0022]同时,为了减少导柱8与固定块43之间的摩擦阻力,导柱8与固定块43的连接处设有线性轴承(图中未示出)。设置线性轴承后,固定块43的运动也会变得更加顺畅。
[0023]为了保证实验的精确性,在导柱8上套设有限位螺母9,限位螺母9与导柱8螺纹连接。设置限位螺母9后,固定块43在向下运动的时候,最低只能运动到限位螺母9处,能再向下运动了,这样可以防止刀头6向下运动过度,而产生将实验用动物的肢体完成切下来的情况,保证刀头6最多只是将其骨骼击打断而已,并不会完全切断。同时限位螺母9可以通过沿着螺纹旋转,来设置限位螺母9的位置。因为对不同的实验用动物,其肢体的粗细各不相同,要实现有效的击打,刀头6需要运动到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就可以通过调节限位螺母9的位置来实现。
[0024]本实用新型当中,在限位螺母9与固定块43之间还可以设有弹簧10。因为刀头6在向下运动的时候,弹簧10会被压缩,当刀头6在实施有效击打后,刀头6会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迅速的弹起,防止刀头6—直压着实验用动物的肢体,对实验用动物的肢体造成额外的伤害。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两个L形支架71的水平部分712上设有条形孔74,条形孔74上穿设有锁紧螺钉75,L形支架71通过锁紧螺钉75固定于基板I上,锁紧螺钉75松开时,L形支架71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由于L形支架71可以水平运动,根据不同实验用动物的肢体的粗细不同,可以调节L形支架71,然后再用锁紧螺钉75固定位,从而调节间隔部72的宽度,使其适应于不同的实验用动物。
[0026]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I)、横梁(2)和两根立柱(3),所述立柱(3)固定于所述基板(I)的两端,所述横梁(2)连接两根立柱(3)的顶部, 所述横梁(2)上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包括缸体(41)和推杆(42),所述缸体(4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横梁(2)上,所述缸体(41)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连接到所述立柱(3)上,所述推杆(42)穿过所述支撑板(5)后竖直向下, 所述推杆(42)的端部设有固定块(43),所述固定块(43)上设有向下的刀头¢),所述刀头(6)的下方设有砧座(7),所述砧座(7)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L形支架(71),两个所述L形支架(71)的竖直部分(711)相对设置且形成有间隔部(72),所述刀头(6)位于所述间隔部(72)的正上方,两个所述L形支架(71)的顶部设有凹槽(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砧座(7)的两侧设有导柱(8),所述固定块(43)的两端套设于所述导柱(8)上,所述导柱(8)固定于所述基板(I)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8)与所述固定块(43)的连接处设有线性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8)上套设有限位螺母(9),所述限位螺母(9)与所述导柱(8)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母(9)与所述固定块(43)之间设有弹簧(1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骨折造模用击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L形支架(71)的水平部分(712)上设有条形孔(74),所述条形孔(74)上穿设有锁紧螺钉(75),所述L形支架(71)通过所述锁紧螺钉(75)固定于所述基板(I)上,所述锁紧螺钉(75)松开时,所述L形支架(71)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
【文档编号】A61D1/00GK203915124SQ201420352926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周晓中 申请人:周晓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