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文档序号:169302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方法和秸秆饲料制备方法的改进。
本发明所述食用菌仅限于可以人工代料栽培的菌种,如香菇、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木耳、灵芝等等。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食用菌的生产发展很快,从人工栽培到代料栽培经历了许多的改进,其生产方法日趋成熟,年产量达到了几百万吨。目前食用菌代料栽培的基料多种多样,有生料和熟料之分,由于生料的接种和培养对操作人员要求极为严格,且染菌较严重,所以采用的不多;对于熟料的熟化有二种方式,一是发酵熟化处理,一是高压高温熟化处理。熟料经灭菌、装袋(瓶)后即可接种培养。食用菌的菌种经过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培养阶段和出菇管理阶段即完成了人工栽培过程。现有的接种方式都为耙种穴播,采用无菌操作和密闭培养,即便如此仍不能阻止杂菌的感染,故人们在培养基料中加入抑菌制,并在接种和培养环境中采取有化学和物理消毒措施,以期从环境条件上降低杂菌的感染,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严格训练来降低人为因素。从内在因素讲所加入抑菌剂的有效抑菌期都在20天以下,而目前的培养方法不仅周期长、且单次培养的时间一般也在30天左右,最长达到50天,从而使栽培料在培养后期丧失了抑菌能力;从环境因素讲食用菌的生长需要良好的通风条件,所以难免杂菌的侵入;再由于接种过程为手工操作,各操作人员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不同,无法避免人为的染菌因素。所以在食用菌生产中按现有的培养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有杂菌侵染,目前代料栽培的染菌率在10~30%,从而使生产中的人工投入和用料造成很大浪费,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和生产成本的提高,更使得所培养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都受到一定影响。
目前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已普遍受到重视,并且发展很快。以食用菌菌种培养制备的秸秆饲料,由于其纤维物质降解较充分、养分含量高、适口性好而特别受到欢迎;但因现有的培养工序繁杂、培养时间长、且为手工操作,不能大批量生产,从而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失去了开发价值,故至今未见有以食用菌菌种培养制备的秸秆饲料商品上市。另外,本申请发明人设计的食用菌同步装袋接种机(CNZL96235742.1)专利已为本申请奠定了基础,所以本申请着重从食用菌的工业化培养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使食用菌的培养生产和食用菌秸秆饲料的生产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食用菌的培养方法,使食用菌的生产和食用菌秸秆饲料的生产实现工业化,并能将低人为染菌因素、实现开放式生产、减少人工投入、缩短培养时间,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也能使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大幅提高。
本发明提出的食用菌培养方法的改进之处是,将栽培原种接种于熟化代培料进行栽培种培养过程的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为包被接种同步装袋的方法,即采用同步装袋接种机将栽培原种包被于培养基料的表层,并同步装袋,菌袋在装袋前扎有两排透气微孔,包被接种时菌种与培养基料的用料量为1∶3~4;将接种后的菌袋培养至菌丝发满,除去菌袋再以此为菌种进行包被接种,并培养至菌丝发满,再进行包被接种并完成第三级培养至菌丝发满;若为食用菌生产则由此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若为饲料生产则以此为菌种与饲料培养基料进行包被接种,再进行第四级培养至菌丝发满,完成饲料生产。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生产饲料所用菌种为木腐菌类,并且在完成第四级培养后除去菌袋,将培养物打碎与酵曲粉混合,在24~32℃条件下进行糖化发酵2~3天,再进行饲料成品处理,即得饲料产品。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将各级培养时受杂菌侵染的菌袋检出,剔除染菌部分,可以混合于饲料生产时最后一次包被接种的菌种;并可以将采菇后废弃的料渣混合于饲料培养基料中用于饲料生产。
从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之处可以看出,本发明由于采用包被接种的方法,使培养基料被菌被完全包裹,包被的菌种优势能有效地抑制杂菌侵入,使接种操作和培养管理的过程实现开放式生产,即采用机械设备把接种和装袋一次完成,能实现工业化生产,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还由于本发明采用了逐级扩大的培养方法,使培养菌保持着旺盛的生长优势,且逐级倍增扩大繁育;由此可以节约人工投入50%以上,降低生产成本30%以上,使培养时间缩短1/4,生产的成品率达到97~100%,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更利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发明包被接种后菌袋内培养物分布示意图,附图2为
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中1为菌袋(塑料袋),2为包裹的菌被,3为培养基料,4为菌袋扎口。附图3为本发明食用菌培养方法的操作工序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及效果。
本发明所提出的食用菌培养方法的改进之处在于,将栽培原种接种于熟化代培料进行栽培种培养过程的方式;而栽培原种的制备、培养基料和饲料基料的制备和配方、出菇管理和饲料成品处理、酵曲粉的制备和糖化发酵,以及培养过程中对环境温度及湿度的要求,均可按已有技术方法操作,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中包被按种使用的同步装袋接种机的结构和使用操作,可参见CNZL96235742.1专利公告,其装袋量(即装袋口径)和包被层接种厚度是可调的。为接种方便起见,本发明包被接种所用的栽培原种最好为袋装原种。虽然本发明对接种和培养环境并不严格要求无菌,但依然需要定期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并要求环境干燥、空气畅通。
实例1.按培养香菇准备袋装栽培原种和培养基料,培养基料的熟化可采用蒸汽提温堆积发酵的方法,并在发酵结束后用70℃维持6小时彻底灭菌,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熟化方法;在料温降至35℃即可采用同步装袋接种机进行包被接种,装袋所用塑料袋的规格为20×50cm,在塑料袋纵向扎有两排微孔,孔径1mm,孔距5-8mm;包被接种时栽培原种与培养基料的用料量为1∶3,其包裹菌被的厚度约8-9mm,装袋后的菌袋一端扎口,参见附
图1-2;此时原一份量的栽培原种已被分装成四份量的菌袋培养物,将培养菌袋按常规要求进行遮光培养,每天通风换气三次,控制料温不超过30℃,18天菌丝即可发满,则完成第一级培养;以此为菌种与第一级培养操作相同进行第二级培养,18天后菌丝发满,此时的培养物已成为16份;再以此为菌种按第一级培养相同操作进行第三级培养,培养期间适当给些散射光,20天后菌丝发满,此时的培养物已成为64份;将第三级培养后的培养物转入出菇管理阶段。
由于菌种及品种的不同,使菌丝生长速度有较大差异,所以包被接种量应视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在1∶3~4范围内调整。如菌丝生长速度为3~5mm\日的香菇、木耳、磨菇等,其菌种接种量为1∶3,使用袋口宽20cm塑料袋装袋,其逐级培养量呈四倍放大;而菌丝生产速度为6~8mm/日的平菇、金针菇、灵芝等,其菌种接种量为1∶4,使用袋口宽24cm塑料袋装袋,其逐级培养量呈五倍扩大。
实例2.按秸秆饲料生产准备袋装栽培原种和培养基料,使用平菇菌种制备栽培原种;培养基料的配方视饲料用途不同而有差异,即饲喂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配方,但仍以秸秆糠屑为主料,有些成分可以在最后一级的培养基料中加入;培养基料的熟化也可采用蒸汽提温堆积发酵的方法,在发酵结束后用70℃维持6小时灭菌;在料温降至35℃即可采用同步装袋接种机进行包被接种,装袋用塑料袋规格为24×55cm,在塑料袋纵向扎有两排微孔;包被接种时栽培原种与培养基料的用料量为1∶4,其包裹菌被的厚度约7-8mm,菌袋的一端扎口,将培养菌袋按常规要求进行遮光培养,每天通风换气三次,控制料温不超过30℃,16天菌丝即可发满,则完成第一级培养,再以此为菌种如此反复完成二、三、四级培养,在第四级培养期间适当给些散射光,18天菌丝即可发满,此时的培养物已由当初一份栽培原种扩大至625份,已可以用于牲畜的饲喂。将完成四级培养的菌袋除去,打碎培养物置入发酵池中,加入10%的酵曲粉混合均匀,保持料温在24~32℃条件下,进行糖化发酵2~3天,再进行饲料成品处理,即得到精制饲料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包括有将栽培原种接种于熟化代培料进行栽培种培养的过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种是采用同步装袋接种机将栽培原种包被于培养基料的表层,并同步装袋,菌袋在装袋前扎有两排透气微孔,包被接种时菌种与培养基料的用量比为1∶3~4;将接种后的菌袋培养至菌丝发满,除去菌袋再以此为菌种进行包被接种,并培养至菌丝发满,再进行包被接种并完成第三级培养至菌丝发满;若为食用菌生产则由此进入出菇管理阶段,若为饲料生产则以此为菌种与饲料培养基料进行包被接种,再进行第四级培养至菌丝发满,完成饲料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产饲料所用菌种为木腐菌类,其各级的培养中栽培原种与培养基料的用量比为1∶4;并在完成第四级培养后除去菌袋,将培养物打碎与酵曲粉混合,在24~32℃条件下进行糖化发酵2~3天,再进行饲料成品处理,即得饲料产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将各级培养时受杂菌侵染的菌袋检出,剔除染菌部分,可以混合于饲料生产时最后一次包被接种的菌种;并可以将采菇后废弃的料渣混合于饲料培养基料中用于饲料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食用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基料和饲料培养基料的熟化采用蒸汽提温堆积发酵的方法,并在发酵结束后用70℃维持6小时灭菌。
全文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方法,是在栽培原种到栽培种的培养过程采用包被接种同步装袋的方法,把种料按1∶3~4的用量逐级扩大培养,食用菌生产在第三级培养后进入出菇管理,饲料生产在第四级培养后进入饲料成品加工;由于包被的菌种优势能有效抑制杂菌侵入,使接种和培养过程实现开放式和工业化生产,节约人工50%、降低成本30%、缩短培养时间1/4,成品率达97以上,不仅能提高品质和产量,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01G1/00GK1242929SQ9911578
公开日2000年2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31日
发明者冯创世 申请人:冯创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