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病害防除组合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56566阅读:来源:国知局
鹿中的黑粉 菌(Ustilago)属,苹果中的苹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黑星病),禾谷类中的 长懦孢(Helminthosporium)属,小麦中的小麦颖枯病菌(Septoria nodorum),草莓、蔬 菜、观赏植物和葡萄藤中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灰霉病),花生中的落花生 尾抱(Cercospora arachidicola),小麦和大麦中的眼斑病菌(Pseudocercosporella Herpotrichoides),稻中的稻癌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土豆和西红柿中的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葡萄藤中的葡萄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啤酒花和 黄瓜中的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属,蔬菜和水果中的链格孢(Alternaria)属、香蕉 中的球腔菌(Mycosphaerella)属以及链抱霉(Fusarium)和轮枝抱(Verticillium)属。
[0028] 本发明的组合物尤其适合于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锈病、白粉 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种传轮斑病。
[0029] 本发明的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所需浓度下具有良好的植物耐受性,这就使得可 对植物的地上部分、离体繁殖株(propagationstock)、种子以及土壤进行处理。本发明的组 合物还可叶面施用或者用于种子包衣。本发明还提供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包衣的种子。
[0030] 所述组合物表现出降低的毒性以及优良的植物耐受性。所有的植物及植物部位均 可依据本发明来处理。本发明中植物的含义应被理解为所有的植物及植物种群,例如需要 的及不需要的野生植物或作物植物(包括自然存在的作物植物)。作物植物可以是通过常 规植物育种和优选法或通过生物技术和遗传工程方法或通过所述方法的结合而获得的植 物,包括转基因植物,也包括受植物种苗权保护或不受其保护的植物品种。植物部位的含义 应被理解为植物所有的地上及地下部位及植物器官,例如芽、叶、花和根,可列举的实例有 叶、针叶、茎、干、花、子实体、果实、种子、根、块茎以及根茎。植物部位还包括采收物,以及无 性与有性植物繁殖材料,例如秧苗、块茎、根茎、插条和种子。
[0031] 依据植物品种或植物栽培种、其种植地点和生长条件(土壤、气候、植物生长期、 营养),本发明的处理也可产生超加和性(协同的)效应。由此可取得如下超过实际预期的 效果,例如可降低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量和/或加宽其作用谱和/或提高其活性、改善植 物生长状况、提高高温或低温耐受性、提高对干旱或对水中或土壤中含盐量的耐受性、提高 开花品质、使采收更简易、加速成熟、提高产量、提高采收产品的质量和/或改善其营养价 值、改善采收产品的贮存性质和/或其加工性能。
[0032] 根据本发明,使用化合物对植物和植物部位进行的处理依据常规处理方法直接进 行,或通过处理其所处环境、生境或储存空间来实现,所述常规处理方法例如浸液、喷雾、蒸 发、弥雾、撒播、涂抹;对于繁殖材料,尤其是种子,还可进行一层或多层包衣。使用形式取决 于意欲的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确保本发明混合物尽可能精细和均匀地分布。优选的施 用方法是施用到植物地上部分,尤其是叶面施用;施用次数和施用比率取决于目标微生 物的生物和气候生存条件。然而,活性成分也可以经由土壤或水通过根系达到植物体内,由 此可用液体制剂浇灌所在地或者把该物质以固体形式掺入土壤中。本发明的组合物也可以 在种子处理中施用到谷种上,由此块茎或谷物可用每种活性成分的液体制剂依次浸泡,或 者用已经混合的湿或干的制剂包裹。
[0033] 有效成分掺入植物所在地点,例如以颗粒的形式掺入土壤中(土壤施用),有效成 分也可通过根系进入植物内部(内吸作用)。在将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实施时所说的植物 的土壤或栽培媒介是指能够使农作物生根、生长的支撑体,例如:土壤,水等,具体的原材料 可以使用例如砂子、浮石、蛭石、硅藻土、琼胶、凝胶状物、高分子物质、石棉、木屑、树皮等。 [0034] 向土壤中施用药剂的方法,例如将液体药剂稀释于水中或不稀释直接施用于植物 体的根部或育秧用的秧田中等方法,将颗粒剂散播到植物体的根部或者育秧的秧田中的方 法有在播种前将粉剂、水分散粒剂等喷洒于土壤中并与土壤整体混合的方法,播种前或栽 种植物体前将粉剂、水分散粒剂稀释后喷洒于种植孔、播种沟中,再进行播种的方法等。
[0035] 本发明的组合物也适合于保护植物的繁殖材料例如种子、果实、块茎或核仁或者 植物插条不受病害的侵染。可在施用前用组合物处理该繁殖材料,例如在播种前拌种。也 可通过在液体组合物中浸泡核仁或用固体组合物包被核仁,将活性成分施加到种仁上(包 被)。当在播种过程中将繁殖材料施加到例如种子播沟内时,也可将该组合物施加到应用地 点。这些对植物繁殖材料的处理方法和如此处理的植物繁殖材料都是本发明进一步的主 题。
[0036] 在植物病害的防治中,肟醚菌胺和戊唑醇的分开或联合施用或肟醚菌胺和戊唑醇 的组合物的施用通过在植物播种之前或之后或植物出苗之前或之后对种子、植物或土壤喷 雾或撒粉而进行。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在植物或植物繁殖材料被病菌侵染之前或之后施 用。
[0037] 当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时,施用率可根据施用的种类在较宽范围内变化。
[0038] 处理植物时,活性化分的施用率通常为0. 1至10000g/ha,优选为10至1000g/ ha〇
[0039] 处理种子时,活性成分的施用率通常为0.001至50g/kg种子,优选为0.01至 10g/kg 种子。
[0040] 处理土壤时,活性成分的施用率通常为0? 1至10000g/ha,优选为1至5000g/ha。
[0041] 上述剂量仅是一般性的示例性剂量,实际施用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情 况和需要,尤其是根据待处理的植物或作物的性质以及病菌的严重性调整施用率。
[0042]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制剂形式为主,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组合物的成 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在桶或罐中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的浓度。其中优选以本发 明提供的制剂形式为主。
[0043]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转化为常规制剂,例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 剂、种衣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泡沫剂、膏剂、气雾剂、超低容量喷雾剂。
[0044]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包含肟醚菌胺和戊唑醇有效成分。所述的组合物中,活性化 合物肟醚菌胺和戊唑醇与填充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混合。
[0045] 根据本发明,术语"填充剂"指可与活性化合物相组合或联合以使其更易于施用给 对象(例如植物、作物或草类)的天然或合成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因此,所述填充剂优选为 惰性的,至少应为农业可接受的。所述填充剂可以为固体或液体。
[0046]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物中,含有肟醚菌胺和戊唑醇活性化合物的含量占组合物的 5%-90%,优选 10%-80%,更优选 20%-60%。
[0047] 可通过已知的方法生产这些制剂,例如,在可选择地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通 过将活性化合物与填充剂混合而制备制剂。
[0048] 液体填充剂通常为:水,酒精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乙二醇等)、酮类 (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二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醚类(例如乙醚、二恶烷、甲基纤维素、 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煤油、矿物油等)、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类(例如苯、 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烷基萘、氯代芳烃、氯代脂肪烃、氯苯,等)、卤化碳氢化合物类、酰胺 类、砜类、二甲基亚砜、矿物和植物油、动物油等。
[0049]固体填充剂通常为:植物质粉末类(例如大豆粉、淀粉、谷物粉、木粉、树皮粉、锯 末、核桃壳粉、麸皮、纤维素粉末、椰壳、玉米穗轴和烟草茎的颗粒,提取植物精华后的残渣 等)、纸张、锯末,粉碎合成树脂等的合成聚合体、黏土类(例如高岭土、皂土、酸性瓷土等)、 滑石粉类。硅石类(例如硅藻土、硅砂、云母、含水硅酸,硅酸钙)、活性炭、天然矿物质类(浮 石、绿坡缕石及沸石等)、烧制硅藻土、砂、塑料媒介等(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氯乙烯 等)、氯化钾、碳酸钙、磷酸钙等的无机矿物性粉末、硫酸铵、磷酸铵、尿素、绿化铵等的化学 肥料、土肥,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2种以上混用。
[0050] 为使有效成分化合物乳化、分散、可溶化、以及/或者润湿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例 如可以列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醇 或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烷基芳基磺酸、萘磺酸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分子梳 形的支状共聚物、丁基萘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油脂、脂肪醇与环氧 乙烷缩合物、烷基牛磺酸盐等聚丙烯酸盐、蛋白质水解物。合适的低聚糖物或聚合物,例如 基于单独的乙烯单体、丙烯酸、聚氧乙烯和/或聚氧丙烯或者其与例如(多元)醇或(多元)胺 的结合。
[0051] 制剂中可使用增粘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及粉末、颗粒或胶乳形式的天然及合成 聚合物,例如阿拉伯树胶、聚乙烯醇及聚乙酸乙烯酯或天然磷脂,例如脑磷脂及卵磷脂,及 合成磷脂。其它添加剂为矿物油及植物油。
[0052] 可能使用的着色剂如无机颜料,例如,氧化铁,氧化钛和普鲁士兰,和有机染料,如 茜素染料,偶氮染料或金属酞箐染料,和痕量营养素,如铁,锰,硼,酮,钴,钥和锌盐。
[0053] 可能使用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柠檬酸、丁二酸、碳酸氢钠 中的一种或多种。
[0054] 可能使用的稳定剂选自:柠檬酸钠、间苯二酚中的一种。
[0055] 可能使用的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尿素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