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叶多糖的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543769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箬叶多糖的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化学,特别是涉及从箬叶中提取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箬叶是禾本科植物箬竹(Indocalamus tesselatus)的叶。箬叶具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利尿抗癌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箬叶“甘,寒,无毒”,“治男女吐血、呕血、咯血、下血.又通小便,利肺气,喉痹,消痈肿”。日本民间亦用竹(Sasa albomarginata)叶作汉方药,药理实验表明,竹叶多糖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症、抗溃疡等作用[Kuboyama N,Fuji A,TamuraT.Antitumor activities of bamboo leaf extracts(BLE)and its lignin(BLL).FoliaPharmacol Japan,1981,77(3)579-596;Shibata M,Yamatake Y,Sakamoto M,et al.Pharmacological studies on bamboo grass(1)acute toxicities,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ulcerogenic activities of water-soluble fraction(Folin)extracted from Sasa albomarginat Makino et Shibata.Folia Pharmacol Japan,1975,71(3)481-490]。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鄂西恩施地区野生叶箬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在箬叶多糖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方面[陈春英,丁玉强.碱液提取箬叶多糖的纯化及其结构性质的研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1)51-55;陈春英,丁玉强.箬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8,14(4)422-426;丁玉强,陈春英.箬叶水溶性多糖的色谱研究.色谱,1996,14(6)470-472],从鄂西恩施地区野生箬叶中提取了多种多糖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证明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艾滋病毒的作用[蒋岩,陈春英.硫酸酯化箬叶多糖抗HIV-1机制的初步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0,14(1)56-59;陈春英,蒋岩.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艾滋病作用的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1999,15(4)336-340;陈春英,蒋岩.硫酸酯化箬叶多糖的结构修饰及其抗艾滋病病毒活性.药学学报,1998,33(4)264-268];箬叶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也有抑制作用[陈春英,丁玉强,等.箬叶多糖对小鼠实验性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作用.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6,10(3);237-238]。另外对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的热化学也进行了研究[颜承农,陈春英.硒和箬叶多糖对细菌生长代谢作用热化学特征研究.化学学报,1998,56(9)833-839;颜承农,陈春英.硒的热化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报自科版,1997,43(4)471-474;颜承农,刘义等.箬叶多糖和硫多糖对细菌生长代谢作用的热化学探讨.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20(5)58-61]。由于箬叶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炎症、抗溃疡、抗病毒尤其具有抗艾滋病毒的作用,因此对箬叶多糖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硒是人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才能满足正常代谢需要,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缺硒。箬叶多糖具有上述多种生理活性,将硒和箬叶多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箬叶硒多糖,不仅具有箬叶多糖的生理活性,而且具有硒的生理活性。实验证明,在含硒地区生长的箬叶中提取的箬叶多糖含有硒元素。因此对箬叶硒多糖的制备和应用更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从箬叶中提取的箬叶多糖通常有下面一些方法(1)将箬叶加入水或醇水混合液提取、澄清、或浓缩、或干燥、或加入辅料等工艺制成口服液、片剂、颗粒剂或胶囊剂(CN 1324652)。但这种方法提取不完全,提取效率低,为粗提物,且通常提取温度较高、提取时间长,容易导致具有活性的多糖成分因长时间受热破坏损失;(2)将箬叶依次通过0.9%NaCl水溶液,85%乙醇,95℃热水,1%草酸铵水溶液,5%NaOH水溶液(含0.05%NaBH4,N2保护)及20%NaOH水溶液(含0.05%NaBH4,N2保护)逐级提取,得到6种多糖粗提取液,其中由5%和20%NaOH处理的提取液经醋酸中和沉淀得两种多糖和两种上清液多糖,经冷冻干燥得粗多糖。8种粗多糖经过H2O2法脱色,然后用稀HCl中和至pH=7.用Savag法除蛋白质5次以后,浓缩至小体积,用乙醇沉淀多糖,将多糖溶于适量蒸馏水,置于透析袋中,用自来水透析3d,蒸馏水透析1d,浓缩,冷冻干燥得多糖各组分(陈春英,丁玉强.箬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8,14(4)422-426)。这种方法适合实验室研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种在较低温度下,提取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提取较纯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取箬叶(或含硒箬叶),破碎,脱脂或不脱脂处理后,加多倍量的水,调PH值2-11,加入纤维素酶(或含纤维素酶的混合酶),在0℃-80℃下酶促反应5h,调PH值至中性,煮沸10分钟,滤出提取液。再在滤渣中加多倍量的水,调PH值2-11,加入纤维素酶(或含纤维素酶的混合酶),在0℃-80℃下酶促反应5h,调PH值至中性,煮沸10分钟,滤出提取液,如此提取滤渣共2次。合并三次提取液,浓缩至加水总量的1/5-1/6体积,离心分离除去沉淀,得到澄清液。澄清液加入相当于总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沉淀24h以上,离心分出多糖沉淀,丙酮脱水,真空干燥即得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
在本发明中采用加入蛋白酶酶促反应除蛋白,具体方法是蛋白酶(或含蛋白酶的混合酶)可以在提取时与纤维素酶(或含纤维素酶的混合酶)一同加入、或在提取液中加入、或在三次提取液合并后的浓缩液中加入,无论在哪一工序加入蛋白酶(或含蛋白酶的混合酶),均需在PH值为2-11,温度为0℃-80℃下酶促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从箬叶中提取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的方法,其技术特征在于箬叶(或含硒箬叶)在PH值为2-11水中,温度为0℃-80℃下用纤维素酶(或含纤维素酶的混合酶)酶促反应提取,每次提取后调PH值至中性,煮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采用加入蛋白酶酶促反应除蛋白,具体方法是蛋白酶(或含蛋白酶的混合酶)可以在提取时与纤维素酶(或含纤维素酶的混合酶)一同加入、或在提取液中加入、或在合并提取液的浓缩液中加入,无论在哪一工序加入蛋白酶(或含蛋白酶的混合酶),均需在PH值为2-11,温度为0℃-80℃下酶促反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天然产物化学,特别是涉及从箬叶中提取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的方法。箬叶(或含硒箬叶)在pH值为2-11水中,温度为0℃-80℃下用纤维素酶(或含纤维素酶的混合酶)酶促反应提取数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去沉淀,澄清液加入酒精沉淀24h以上,分出多糖沉淀、脱水、真空干燥即得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在本发明中采用蛋白酶法除蛋白,蛋白酶(或含蛋白酶的混合酶)可以在提取时与纤维素酶一同加入、或在提取液中加入、或在三次提取液的浓缩液中加入,无论在哪一工序加入蛋白酶,均需在pH值为2-11,温度为0℃-80℃下酶促反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较低温度下,提取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提取箬叶多糖或箬叶硒多糖的方法。
文档编号C12P19/00GK1468868SQ0314288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6日
发明者余爱农 申请人:湖北民族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