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646阅读:14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油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一种甘油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1,3-丙二醇是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化工原料,主要用做聚醋和聚氨酯的单体以及溶齐U、抗冻剂或保护剂等。此外,1,3_丙二醇还可用作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的合成,也可作为产品中的组分如化妆品、打印机墨水、清洁剂、稳定剂和燃料电池燃料等的添加剂来提高产品的性能。作为医药和有机合成的中间体,1,3_丙二醇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行业。1,3-丙二醇作为中间体还生产多醇聚酯及作为碳链延伸剂,还可用于制备其它不饱和聚酯,如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PTN)和共聚聚酯以及制备新型聚氨酯树脂等。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中国专利CN101134713A,CN1431183A等均是采用化学法,但是化学合成法副产物多,产品提纯分离困难,生产成本高。相比之下,生物转化法生产1,3_丙二醇以其利用再生资源、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生物合成法生产I,3-丙二醇存在产物浓度低,生产周期长和甘油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采用廉价易得的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制备I,3-丙二醇,对于提升I,3-丙二醇和下游产物的制备以及扩大应用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成由甘油发酵合成1,3_丙二醇的方法,实现1,3-丙二醇的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制备。本发明是这样实 现的:将伊纽小单孢菌中sisl的3’,4’-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DNA重排等技术得到2’ -脱羟基酶基因(sisll)。通过克隆得到sisll,随后将其构建到pET30a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实现异源表达,构建甘油脱水合成1,3_丙二醇(TOO)的工程菌BL21-sis,同时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模板法固定化,然后在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发酵合成1,3_丙二醇,通过过滤发酵液、有机溶剂萃取等获得产品1,3_丙二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I)将伊纽小单孢菌中sisl的3’,4’ -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DNA重排等技术得到2’ -脱羟基酶基因(sisll),通过PCR方法加上生物砖标准化酶切位点EcoRI,hindIII并与生物砖骨架Pet30a连接,进行同义突变,完成生物砖元件Pet-sis的构建;2)将构建好的Pet-sis,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甘油保种;3)进行发酵培养前先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用无菌注射器将种子液第I次接种于装有种子培养基的血清瓶中再培养,将扩培的种子液第2次接种于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发酵后,得产物I,3-丙二醇。在步骤I)中,PCR仪、凝胶成像仪和蛋白电泳仪购自美国BIO-RAD公司。在步骤2)中,所述的伊纽小单孢菌购自买Takara公司,所述大肠杆菌BL21购买Takara 公司。
在步骤3)中,所述种子培养基可采用LB培养基;所述培养的条件可为37°C、150r/min摇床培养;所述第I次接种的接种量可为5%;所述再培养的条件可为37°C、150r/min摇床培养;所述第2次接种的接种量可为10%;所述发酵的过程中可向发酵罐中通氮气来维持体系的厌氧条件,并控制PH为6.8 ;所述发酵的过程中可加入补料混合溶液,所述补料混合溶液由甘油组成;所述分析发酵液中甘油和1,3-丙二醇浓度的方法可采用美国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AgilentllOO分析发酵液中甘油和1,3_丙二醇浓度。在步骤3)中,在发酵过程中,可每间隔I 3h取样,测定发酵液的菌体OD值,分析发酵液中甘油和1,3_丙二醇的浓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伊纽小单孢菌中sisl的3’,4’_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DNA重排等技术得到2’ -脱羟基酶基因(sisll)。通过克隆得到sisll,将其构建到pET30a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实现异源表达,构建甘油脱水合成1,3-丙二醇的工程菌BL21-sis,同时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模板法固定化,然后在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发酵合成1,3_丙二醇。这种方法的益处在于大大突破了甘油生物法生产1,3_丙二醇甘油转化率低的瓶颈,提高了底物转化率,缩短了发酵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微生物利用甘油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应注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I)生物砖元件Pet-sis的构建提取伊纽小单孢菌基因组,根据NCBI公布的依纽小单孢菌生物合成基因簇(FJ16041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PCR所需的引物。上游引物sisll 为:CCC AAGCTT TCACACCGAGATCTGC(HindiII);下游引物sisI2 为:CCG GAATTC ATGGAACCAGGACTTG (EcoR I)。向200 μ L eppedoff管中,加入200pmol的dNTPs,上下游引物各20 μ mol,模板DNA约lng,5UFast Pfu DNA聚合酶,10 μ L5 X Fast Pfu酶Buffer,然后加无菌蒸懼水至总体积50 μ L0利用Biometra TProfessional PCR仪反应参数是94°C预变性5min后,94。。变性45s,66.8°C退火45s,72。。延伸90s,30个循环,然后72°C延伸5min,得到PCR产物。提取质粒Pet30a,经HindIII/EcoR I双酶切,连接前端载体片段和目的基因插入片段,得到质粒Pet-sis转化到DH5 α中,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上,37°C培养24h,挑单菌落,370C LB液体培养基200r/min震荡培养14h。2)工程菌的构建。提取质粒Pet-sis,转化到BL21中,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平板上,37°C培养24,挑单菌落,370C LB液体培养基200r/min震荡培养14h得到工程菌BL21_sis。3)发酵培养(I)发酵方式:10L机械搅拌发酵罐,通氮气分批发酵(2)培养基:种子培养基(g/L):可溶性淀粉8 %,葡萄糖2 %,酵母粉8 %,硫酸镁0.2%.碳酸钙 0.2%,氯化钴 2μ g.L-1,甘氨酸 0.2%, (NH4) 2S045g,iI pH7.0,0.1Mpa 灭菌 20min。发酵培养基(g/L):发酵培养基为添加15.0%甘油的LB培养基;再添加微量元素10mL/Lo微量元素溶液(/L)=ZnCl2,0.06g ;MnCl2.4Η20,0.2g ;Η3Β03,0.08g ;CoCl2.6Η20,0.1g ;CuCl2.2Η20,0.0lg ;NiCl2.6Η20,0.020g ;Na2MoO4.2Η20,0.040g。(3)发酵过程:发酵培养:将扩培的种子液以9%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L发酵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搅拌转速HOrpm,在发酵过程中向发酵罐中通氮气来维持发酵体系的厌氧条件。pH控制:用浓度为2mol/LNa0H溶液自动调节为6.8。补料控制:根据分批发酵中甘油消耗与碱液消耗的比例关系,以甘油(折合后):NaOH =74: 9的比例(质量比)配制混合溶液,补料时用该混合溶液代替单纯的NaOH溶液,在调节pH的同时进行甘油流加,补料结束后换回单纯的NaOH溶液,继续消耗完发酵液中残余的甘油。取样分析:每间隔2h取样,测定发酵液的菌体OD值,分析发酵液中甘油和1,3_丙
二醇浓度。4)发酵结果:从6h补料开始,发酵液中的甘油浓度一直维持在17g/L左右,1,3_丙二醇的浓度快速增加,Ilh左右菌 体生长进入稳定期,15h时发酵结束,继续补料,发酵液中仍然含有17.1 g/L的残余甘油。发酵结束时I,3-丙二醇浓度为33.7g/L,转化率为0.56g/g,生产强度为 2.25g/L。5)发酵产物的分离:发酵收获后,离心分离和回收催化酶,发酵母液使用乙酸丁酯萃取,将萃取所得的有机浓缩后,得到I,3-丙二醇36.33g(收率80.7% )0实施例2各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条件同上。I)发酵过程:发酵培养:将扩培的种子液以9%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有2L发酵培养基的5L发酵罐中,搅拌转速HOrpm,在发酵过程中向发酵罐中通氮气来维持发酵体系的厌氧条件。pH控制:用浓度为2mol/LNa0H溶液自动调节为6.4。补料控制:根据分批发酵中甘油消耗与碱液消耗的比例关系,以甘油(折合后):NaOH = 8: I的比例(质量比)配制混合溶液,补料时用该混合溶液代替单纯的NaOH溶液,在调节pH的同时进行甘油流加,补料结束后换回单纯的NaOH溶液,继续消耗完发酵液中残余的甘油。取样分析:每间隔2h取样,测定发酵液的菌体OD值,分析发酵液中甘油和1,3_丙
二醇浓度。2)发酵结果:从8h补料开始,发酵液中的甘油浓度一直维持在19g/L左右,1,3_丙二醇的浓度快速增加,13h左右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18h时发酵结束,继续补料,发酵液中仍然含有19.1 g/L的残余甘油。发酵结束时I,3-丙二醇浓度为35.7g/L,转化率为0.58g/g,生产强度为 2.35g/g/L。3)发酵产物的分离:发酵收获后,离心分离和回收催化酶,发酵母液使用乙酸丁酯萃取,将萃取所得的有机浓缩后,得到 I,3-丙二醇36.33g(收率84.7% )0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1,3-丙二醇的合成,是将伊纽小单孢菌中SiSl的3',4'-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DNA重排等技术得到2'-脱羟基酶基因(sisll)。通过克隆得到sisll,随后将其构建到pET30a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实现异源表达,构建甘油脱水合成1,3_丙二醇(TOO)的工程菌BL21-sis,同时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模板法固定化,然后在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发酵合成1,3_丙二醇,通过过滤发酵液、有机溶剂萃取等获得产品1,3-丙二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甘油脱脱羟基合成1,3_丙二醇的工业工程菌的构建是由伊纽小单孢菌中sisl突变得到sisll,使用基因重组和DNA重排技术,将脱氢酶基因整合进大肠杆菌BL2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模板对甘油脱氢合成1,3-丙二醇的工业工程菌固定化,并在酸性水溶液中结构稳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将经固定化的甘油脱氢合成1,3_丙二醇的工业工程菌,在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发酵合成1,3-丙二醇,发酵的工艺技术条件为温度为25-370C >200r/min 振荡培养时间 21_26h。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发酵液先经过滤分离催化酶重复使用,利用乙酸丁酯萃取获得产品I ,3-丙二醇。
全文摘要
一种生物法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PDO)的生产工艺,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伊纽小单孢菌中sisI的3′,4′-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DNA重排等技术得到2′-脱羟基酶基因(sisII)。通过克隆得到sisII,随后将其构建到pET30a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实现异源表达,构建甘油脱水合成1,3-丙二醇的工程菌BL21-sis,同时采用超分子自组装模板法固定化,然后在含有甘油的培养基中发酵合成1,3-丙二醇,通过过滤发酵液、有机溶剂萃取等获得产品1,3-丙二醇。该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具有生产周期短,所需设备简单,环境友好,操作简单易控,原料廉价等优点,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C12R1/29GK103146766SQ20131006991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蔡佩君, 赵云, 拾冲, 谭静萍, 李 荣, 李成军, 赵明光 申请人:徐州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