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

文档序号:538638阅读:2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菌酶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溶菌酶在临床上是有效的消炎剂,在食品防腐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溶菌酶来源很广,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均有发现,其中鸡蛋清中含量最高,因此,工业生产溶菌酶常以鸡蛋为原料。
·
从鸡蛋中溶菌酶的提取方法报道很多,有直接结晶法、亲和色谱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双水相萃取、超滤法等。各种方法优缺点不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也有所不同。目前,沉淀法是一种工业上应用比较成熟的提取方法,其在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上都比较好。其中,生吉萍等中国食品学报,2003年增刊,10 14用等电点沉淀法,即先将获取的蛋清液用NaCl溶液稀释,再用lmol/L的NaOH溶液将蛋清pH值调到9.5 11.0,使其接近溶菌酶的等电点,并4°C下静置,从而使溶菌酶沉淀下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其生产周期较长,产率相对偏低,纯度不高,高纯度产品获取过程复杂,需要增加较多步骤。康旭、邓川等采用盐析沉淀法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 (5),91 92,即用pH值为6.5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将蛋清稀释5倍,在搅拌和除去杂蛋白后,用硫酸铵对上清液分级沉淀,取40 % 80 %饱和度部分的沉淀,得溶菌酶。得到的溶菌酶纯度达到电泳纯,其中用80%左右饱和度硫酸铵时收率最好。此法得到的溶菌酶纯度和产率都比较高,但是依旧存在沉淀速度慢及不完全的问题,因而使得溶菌酶的活性降低了很多。陈若飞用聚丙烯酸沉淀法从蛋壳中提取溶菌酶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22卷第3期222 225,在除去杂蛋白后,加入NaOH溶液调pH至6.0,加入聚丙烯酸,产生乳白色胶状物。将聚合物用Na2COJf其溶解,并pH调至9.5,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液将溶菌酶聚丙烯酸解离,接着过滤得到澄清溶液。最后加入NaOH溶液调pH为10.5左右,使溶菌酶结晶析出。此法选择性好,得到的溶菌酶纯度很高,但是聚丙烯酸价格较贵,而且水溶液的黏性较大,不方便大规模生产。文章军和钱生球在其专利一种分离溶菌酶的方法中描述,以蛋清为原料,加水稀释后,搅拌均匀,用酸调pH至4.0 5.0,静置,除去沉淀,再将溶液升温至75 80°C,冷却静置,过滤得上清液,然后用碱调pH至7.5 8.0,加入乙醇至产生沉淀,静置6 10小时后过滤,干燥沉淀溶菌酶。其工艺步骤简单、生产周期短、除杂蛋白效果较好、收率也比较高,但是最后所得酶的活性不是特别高。国外,研究者用N-异聚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从蛋清中,Journal ofBiotechnology, 87 (2001),95 107,虽然得到的产品纯度高、收率高、活性也比较好,但是生产的成本高,而且操作十分复杂。
溶菌酶为白色或微白色冻干粉,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丙酮。相对分子量在14000左右,pi在10.5 11.0,最适存在和反应的pH值为6.5。酸性介质中可稳定存在,碱性介质中易失活;96°C或pH值为3条件下,15min后活力保持87%。而蛋清中的其他蛋白的pi在4.0 5.0,在80°C以上的闻温下易失活,所以,可以用等电点沉淀法除杂蛋白。由于溶菌酶的Pi太高,此时采用等电点沉淀产生一定量的失活,但溶菌酶在弱碱性条件下,会在乙醇作用下结晶,所以可以用乙醇使其结晶而分离。此外,木质素磺酸钠可以溶解在碱性的水溶液中,而且在实验研究中发现,木质素磺酸钠可以在弱酸条件下与溶菌酶生成聚合物沉淀。所以本发明就是利用这种聚合沉淀的方法提取分离蛋清中溶菌酶。而聚丙烯酰胺作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本身无毒副作用,且聚丙烯酰胺易与木质素磺酸盐生产凝聚物。蒋成新在研究中,有利用聚丙烯酰胺和木质素磺酸钠复合石油钻采工艺,1988年专辑(22) 2,193 202,生成复合铬冻胶堵水剂。而本发明则是利用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与木质素磺酸钠结合,生成沉淀,而使木质素磺酸钠和溶菌酶的聚合沉淀解离,达到得到分离。

所以本发明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便于操作控制、生产周期短,比以往的沉淀法更经济,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便于操作控制、生产周期短,比以往的沉淀法更经济,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I)将鲜鸡蛋清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4.0 5.0后立即加热至80 85°C,保温10 15min,水浴冷却至20 35°C后静置6 10h,过滤,获得滤液a ;(2)将步骤(I)获得的滤液a调pH值至4.5 6.5,搅拌下,缓慢加入木质素磺酸钠至有沉淀生成,静置3 9小时,过滤,取滤饼用Na2CO3水溶液溶解完全后,再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水溶液至无沉淀产生,静置4 8小时,过滤,获得滤液b ;(3)向步骤(2)获得的滤液b中缓慢加入无水乙醇至产生白色沉淀,静置(15 40°C下静置3 5h),过滤,将滤饼冷冻干燥,获得所述溶菌酶。进一步,步骤(2 )中将步骤(I)获得的滤液a用质量浓度5%的NaOH水溶液调pH值,优选调PH值至5.5 5.8。进一步,步骤(2)中木质素磺酸钠相对分子量为4000 10000。进一步,步骤(2)中木质素磺酸钠以质量浓度10% 2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与滤液a的体积比为0.4 1.2:1,优选0.8:1。进一步,步骤(2)中Na2CO3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 10%,优选5%。进一步,步骤(2)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 25%,优选10 15%。进一步,步骤(2)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的温度为15 40°C,优选25°C ;所述加入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温度为15 40°C,优选25°C。
进一步,步骤(2)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量300万 800万。进一步,步骤(3)所述加入无水乙醇的温度为15 40°C,优选25°C。本发明用造纸行业的废物木质素磺酸钠作为沉淀剂,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首先,用水将鸡蛋清溶解,调节pH至4.0 5.0并加热至80°C左右,使杂蛋白沉淀、过滤除去,获得滤液;再在弱酸性条件下,用木质素磺酸钠与滤液中的溶菌酶进行聚合、沉淀;然后,将沉淀物在碱性条件下溶解,用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使其解离,并与木质素磺酸盐生成沉淀,过滤得滤液;最后,向滤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其结晶,过滤、干燥即得溶菌酶。接下来进行称量和酶活力的测定,其中,酶活力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即F.1.P法)。其原理是溶菌酶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从而降低细胞悬浮液的浊度,可用分光光度计法来测定这种反应。一个F.1.P溶菌酶单位相当于在规定条件下于450nm处每分钟将吸光度降低0.001所需的酶量。用以下公式(I)计算酶的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鲜鸡蛋清用水稀释后,搅拌均匀,调节PH值至4.0 5.0后立即加热至80 85°C,保温10 15min,水浴冷却至20 35°C后静置6 10h,过滤,获得滤液a ; (2)将步骤(I)获得的滤液a调pH值至4.5 6.5,搅拌下,缓慢加入木质素磺酸钠至有沉淀生成,静置3 9小时,过滤,取滤饼用Na2CO3水溶液溶解完全后,再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水溶液至无沉淀产生,静置4 8小时,过滤,获得滤液b ; (3)向步骤(2)获得的滤液b中缓慢加入无水乙醇至产生白色沉淀,静置,过滤,将滤饼冷冻干燥,获得所述溶菌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用质量浓度5%的盐酸来调节pH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步骤(I)获得的滤液a用质量浓度5%的NaOH水溶液调pH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木质素磺酸钠相对分子量为4000 10000。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木质素磺酸钠以质量浓度10% 2 0%的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木质素磺酸钠水溶液与滤液a的体积比为0.4 1.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Na2CO3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 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 2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加入木质素磺酸钠的温度为15 40°C,所述加入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温度为15 40°C。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量300万 800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加入无水乙醇的温度为15 4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溶菌酶的方法用水将鸡蛋清溶解,调节pH至4.0~5.0并加热至80℃左右,使杂蛋白沉淀、过滤除去,获得滤液;再在弱酸性条件下,用木质素磺酸钠与滤液中的溶菌酶进行聚合、沉淀;然后,将沉淀物在碱性条件下溶解,用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使其解离,过滤得滤液;最后,向滤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其结晶,过滤、干燥即得溶菌酶;本发明使用的原材料价格低、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便于操作控制、生产周期短,比以往的沉淀法更经济,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12N9/36GK103114082SQ20131006909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4日
发明者张健, 金志敏, 夏春年, 姚小武, 张岩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