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566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食品组合物的配方、制备方法及用途,更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茶氨酸和维生素D的适合于因学习和工作紧张而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且没有充足的时间接触阳光照射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的具有潜在患病风险的特定人群的食品。



背景技术:

茶氨酸(Theanine)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种主要且特有的氨基酸,1950年由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玉露茶中分离得到并命名,茶氨酸属于酰胺类化合物,天然构型为L型,又称为L-茶氨酸,通常茶氨酸含量越多茶叶的等级越高。茶氨酸为水溶性氨基酸,经口摄入后在小肠粘膜与谷氨酸共用一个钠偶联协同转运蛋白转运入血液循环(Kitaoka S, Hayashi H, et al, ransmural potential changes assosciated with the in vitro absorption of theanine in the guinea pig intestine [J]. Biotechnol Biochem,1996,60(11):1768-1771)。吸收后的茶氨酸被运输到身体的多个器官,并可通过亮氨酸转运系统跨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Yokogoshi H, Kobayashi M, et al, Effect of theanine, γ-glutamylethylamide, on brain monoamines and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in conscious rats[J]. Neurochem Res,1998,23:667-673)。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茶氨酸具有以下生理功效:

1)松弛神经紧张和放松作用。研究证明茶氨酸对咖啡因产生兴奋有拮抗作用,当茶氨酸用量达1,740mg/kg时,可显著抑制咖啡因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兴奋(Tsunoda T, Matsura T, et al. Theanine for inhibition of the stimulation induced by caffeine and manufacture or preparation of theanine[J]CA.1993,118(5):3792-3793.)。茶氨酸能使大脑细胞中线粒体内神经递质多巴胺显著增加,而多巴胺是肾上腺素和去肾上腺素的前驱体,是传达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重要物质,它的释放会大大影响人的情绪。同时,通过使用血清素(5-羟色胺)代谢抑制剂研究发现,服用茶氨酸后,大脑中色氨酸含量明显增加或有增加趋势,但血清素含量减少。茶氨酸通过对大脑血清素合成和分解产生影响也会影响人的情绪(朱松等.茶氨酸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3]:18-20)。

2)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茶氨酸的神经保护作用最早由Nozawa等在1998年发现。茶氨酸与谷氨酸具有类似的化学结构,因此茶氨酸对谷氨酸受体有竞争性保护作用,即茶氨酸会减少谷氨酸对人体的作用。谷氨酸是兴奋神经的传递物质,当大脑长时间处于氧气供应不足状态下,细胞内能源物质ATP生产量减少并逐渐枯竭,神经细胞膜分离,谷氨酸过多向细胞外释放,并作用于受体,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持续上升,激发各种分解酶活性,并最后作用于细胞而使之破坏、死亡。而茶氨酸对谷氨酸受体的竞争,可避免因脑供氧不足引起的神经细胞坏死。(李靓,茶氨酸保健功效研究及其保健食品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3)辅助改善睡眠。李靓等开展了茶氨酸的小鼠睡眠实验及免疫试验,结果显示茶氨酸具有一定的改善睡眠及提高免疫的作用。(李靓,茶氨酸保健功效研究及其保健食品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茶氨酸拥有幸福氨基酸的美誉,可以促进大脑表面α波(松驰状态)产生,使人体产生舒畅愉悦的感觉,但不会引起睡眠状态时发生的θ波数量的增加,可见茶氨酸在使人情绪放松稳定的同时不使人趋于睡眠,但这种放松作用,可帮助那些有睡眠障碍的人香甜入睡,尤其是因无法入睡、夜里醒来、早晨醒来过早、不能熟睡等症状的人最为有效。另外,这种放松作用,在休息状态下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效果,还可通过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达到抗应激效应,减轻负荷压力状态下人体的生理心理压力。

4)抗疲劳作用。李敏等通过实验证明茶氨酸具有延缓运动性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茶氨酸增加脑组织中多巴胺(DA)含量,抑制5-羟色胺(5-HT)的合成和释放与效应有关(李敏等, 茶氨酸延缓运动性疲劳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营养学报,2005.27[4]:3263~29)。王小雪等通过研究表明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茶氨酸30天后,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减少肝糖原消耗量,降低运动时血清尿素的水平;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消除,说明茶氨酸具有抗疲劳作用(王小雪等, 茶氨酸的抗疲劳作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3):315~317)。

5)增强记忆力作用。茶氨酸的主要作用点在脑,茶氨酸在进入大脑屏障后,可明显影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释放或减少。体内缺乏多巴胺时,学习力和记忆力都会降低,严重者会引发帕金森症、精神分裂等。林雪玲等研究证明,无论是水迷宫还是跳台实验,不同剂量的茶氨酸均显示出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茶氨酸能缩短正常小鼠游完水迷宫的时间,减少进入盲端的次数;对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可延长首次错误的出现时间,减少触电次数。而且茶氨酸对学习、记忆力的增强作用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林雪玲等, 茶氨酸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4,25(5):171~173)。

自发现以来,茶氨酸一直被作为茶叶的主要品质成分广为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茶氨酸的生理保健功效引起了广泛关注。1964年日本批准L-茶氨酸为食品添加剂使用,1985年美国FDA将其确认为一般公认安全物质(GRAS),在使用上没有量的限制,大大促进了茶氨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和保健品广泛的开发利用。目前,国外市场上已有多个茶氨酸药品和保健品上市,尤其是具有抗抑郁、抗焦虑、抗偏头痛和助眠功能的药品,此外还有上百种不同品牌的茶氨酸饮料、巧克力、果冻、布丁、口香糖、保健茶、各种清凉饮料等保健食品。我国虽为茶叶大国,在茶氨酸原料生产上初具规模,但对茶氨酸功能性产品的研究还很少,对茶氨酸终端产品的开发非常薄弱,市面上销售的茶氨酸产品大多是将茶氨酸与其他中药或中药提取物组合应用,未发现添加茶氨酸和维生素D的类似产品(李靓,茶氨酸保健功效研究及其保健食品开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常出现记忆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入睡困难、常感到疲乏、精力不充沛等现象。一项针对多所一本高校4个年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的调查发现(晋晋,大学生亚健康症状及成因调查[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4,44(6):531-534.):1010份有效问卷的填表人中,男生711人,女生299人,年龄范围为15~25岁。根据亚健康判断标准,亚健康者有354人,发生率35.05%。同时基于调查数据对亚健康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大学生亚健康的6项影响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生活、饮食习惯、作息及运动情况、自身重视水平及自我评估之间相关性较弱。研究得出的对亚健康得分的16条主要影响因素中,在校饮食状况较满意、饮食有规律、吃蔬菜水果频率较高、睡眠较充足,少熬夜,对自身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较满意和与室友相处融洽等对于降低亚健康的发生率具有良好作用;而遭遇学习、情感和生理上的不良状况,学业过重,生活学习压力过大,不吃早餐,沉迷网络,对前途担心程度过高等因素容易导致亚健康的发生。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高,使得我国民众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及家庭乃至全社会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防治亚健康。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往往也是缺乏户外活动和阳光照射的人群。由于学习和工作节奏加快,加之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导致学生和职业群体长期处于室内状态,缺少阳光照射,且隔着玻璃、衣服、防晒霜和遮阳伞等,身体几乎无法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导致该类人群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D3)和麦角骨化醇(ergocalciferol,D2)两种主要形式,主要来自食物和日光紫外线照射,不常见的形式为D1和D4。维生素D3可由动物表皮和脂肪组织中存在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合成,植物中存在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成维生素D2。这即意味着,承受着学习和工作压力的人群,特别是长期处于室内的人群,不仅要承受精神压力和苦恼,如记忆力减退、难以集中注意力、入睡困难、常感到疲乏、精力不充沛等,而且在生理上还将承担因缺乏维生素D而导致患有相关疾病的风险,如结直肠癌、先天性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张卫国报道中国维生素D的缺乏非常普遍(Weiguo Zhang, A glimpse of vitamin D status in Mainland China[J]. Nutrition, 2013(29):953-957.)。为掌握中国居民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现况,原卫生部的一个专项科研在黑龙江、广西等六省区开展,旨在研究户外活动的多少与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特别关注白领和中小学生群体。“原本预计到白领和中学生可能会比较缺乏维生素D,可是结果出来后还是有些吃惊,比预想的缺乏率更高。”广西疾控中心的专家指出,该研究的监测在桂林开展,面向白领、中学生、小学生三个群体。监测结果显示,中学生的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99%,白领人群次之,为48.5%,小学生的状况最好,缺乏率为18.9%。在学校的采样现场,谁更缺维生素D,从课间休息的表现就能判断出来。课间休息时,大多数小学生都跑出教室玩耍,中学生则多数不挪窝,呆在教室里。因此,中学生的维生素D缺乏率比小学生高很多。白领人群因为长时间坐办公室,有部分人还以汽车代步,情况也不乐观(周一海,家庭科学 新健康,2013.08)。可见,承受着学习压力的中学生和工作压力的室内职业群体(如白领、教师、科研人员等)都会面临精神和生理疾病的双重风险。

维生素D的产生与日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密不可分,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980年Garland等研究发现,太阳辐射与结肠癌的发病率呈负相关,首次提出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可能有预防作用这一观点。20世纪90年代,Shephard RJ等和Thune I等均发现久坐的职业人员结直肠癌发病率与其他人群有显著差别。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结直肠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已经位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迄今为止,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120万,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大肠癌。据中国国家癌症资料库的报道,1991年至2005年之间,结直肠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的三种肿瘤(结直肠癌、肺癌和乳腺癌)之一,目前已位居国内癌症致死原因的第四位(吴军,体检人群结直肠癌筛查及结肠癌和直肠癌癌变差异基因检测[D].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维生素D的许多生物学功能都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调节靶基因转录实现,而机体的每个细胞和组织均含VDR,包括脑、心脏、胰腺、皮肤和胃肠道等,因此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继1980年Garland等首次提出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可能有预防作用这一观点之后的30余年,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现有临床试验证实,血清中高25-(OH)D3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Wnt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等信号通路,调节FBJ小鼠骨肉瘤病毒原癌基因(FBJ murine osteo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FOS)、c-myc、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靶基因而拮抗结直肠癌(方莹等,维生素D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J].肿瘤,2014.34(11):1064-1068.)。

先天性佝偻病主要发生于寒冷日照少的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发病率14.6%。主要是由于孕母体内维生素D、钙营养缺乏或其代谢障碍,直接影响胎儿钙和维生素D的水平。钙是胎儿正常骨发育的主要成分,主要由妊娠后期3个月经胎盘转运给胎儿,此期需钙量为整个妊娠期的80%。此期孕妇维生素D、钙缺乏时,会造成胎儿骨钙化不良,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先天性佝偻病对小儿健康危害十分严重,它不仅影响小儿体格、智能发育,造成患儿骨骼畸形,而且还影响小儿免疫功能。先天性佝偻病与孕母体内维生素D和钙水平低有密切关系。文献报道,孕母户外活动和维生素D用药对先天性佝偻病的发病影响最为重要。近年来,人们居住条件极大改善,人们室内活动时间要占到80%以上,而户外活动时间极少。市区大部分办公楼都装有空调,办公女性一年四季工作在封闭的玻璃房中,阳光中的紫外线被玻璃阻挡,不能有效地照射她们的皮肤。另外,现在年轻人对孕期营养和补充维生素D、钙意识较差。一项研究发现,试验组患儿中8位母亲孕期均为办公室白领,长期在室内工作,户外活动少,缺乏日光照射,影响母体内源性维生素D的产生,减少钙吸收,这与发病有直接的关系。先天性佝偻病的预防要从围产期开始,特别是孕后期要足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尤其是体弱多病、食欲低下、缺少日光照射、出现低钙症状者更要及时补充。定期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也是预防先天性佝偻病重要的一项措施。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在孕期要多接受阳光照射,要对先天性佝偻病的预防引起足够的重视(龚群,上海地区先天性佝偻病诊断与预防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24-2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性增加为主要表现的骨骼疾病,是体内体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维生素D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能够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和不足,其强度及量与机体内骨代谢、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不同海拔、不同日照量、不同地方,相同条件人群的骨密度有一定差异。适当的日照不仅能改善骨代谢、骨密度情况,而且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有治疗作用(连星烨,孟增东.不同地区光照量与人体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2):183-187.)。

综上所述,维生素D缺乏,将会导致如结直肠癌、先天性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

茶氨酸和维生素D的生理功效使其成为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选择。

专利CN 101658233B公布了一种含有茶氨酸的压片糖果,能够有效缓解压力,使心情平静、情绪稳定,并提高记忆力及思维能力,使压片糖果具有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增强记忆力等保健功能;不仅适合普通人群食用,还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肥胖病人或者希望减肥的人群食用。

专利申请CN 103609944A公布了一种降血压助眠的保健食品,包含有低聚糖、γ-氨基丁酸、茶氨酸、牛磺酸、5-羟基色氨酸、矿物质、维生素B。本发明配方合理,营养丰富,可以有效地纾缓身心压力、放松心情、帮助入睡、降低血压。

专利CN 103340911B公布了一种抗视觉疲劳保健品,其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 :茶氨酸30%,花色苷提取物69%,维生素C1%,以及利用上述抗视觉疲劳保健品制备而得的抗视觉疲劳保健胶囊。

专利CN 101797385B一种口服钙药物组合物,其是由钙盐、维生素D、硼化合物、铜化合物、镁化合物、锰化合物、锌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具有促进人体对钙和矿物质吸收的输送物质为活性组份, 加上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混合制备而成的一种制剂。该药物组合物中的技术方案中加入镁的目的是提高钙的吸收,同时可高效补钙及铜、锌、镁、锰、硼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用于预防或治疗骨质疏松等疾病。

因此,针对因学习和工作压力大而无时间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这类特定人群,为缓解其精神压力过大和维生素D缺乏的亚健康状态,有必要发明出适合该类人群的常用食品以预防精神(睡眠障碍、疲劳和记忆力下降等)和生理(结直肠癌、先天性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缓解一类特定人群亚健康状态的食品。该特定人群主要由因学习和工作紧张而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且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接触阳光照射而导致体内维生素D含量偏低的群体组成,补充茶氨酸可缓解其精神方面的压力,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生理性疾病,长期食用该食品可以改善该类人群的健康状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组合物,至少含有茶氨酸和维生素D这两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

本发明中维生素D可以是维生素D1、D2、D3或D4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中优选维生素D2或D3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中最优选的是维生素D3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优选茶氨酸与维生素D的重量比为500~5000:1。

进一步,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更优选茶氨酸与维生素D的重量比为700~2500:1。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最优选茶氨酸与维生素D的重量比为900:1。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在上述功能成分的基础上还包含有食品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辅料可以但不限于是稀释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着色剂或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只要是能满足以实现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的技术方案所需的辅料,都可以使用。其中所述稀释剂选自淀粉、乳糖、糊精、蔗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糖醇类、麦芽糊精或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淀粉、乳糖、麦芽糊精或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合剂选自水、乙醇、淀粉浆、羟丙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聚维酮、聚乙二醇、明胶或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淀粉浆、乙醇或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崩解剂选自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泡腾崩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淀粉、碳酸氢钠-枸橼酸组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或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矫味剂选自蔗糖、阿斯帕甜、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着色剂选自辣椒红、甜菜红、红曲红、胭脂红、高粱红、柠檬黄、姜黄、栀子黄、胡萝卜素、藻蓝素、可可色素、焦糖色素、胭脂红、日落黄、赤藓红、新红、靛蓝或亮蓝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柠檬黄、胭脂红或栀子黄中的一种或几种。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辅料的用量进行调整,以保证茶氨酸与维生素D的比例始终处于本发明优选、更优选和最优选的范围之中。

本发明提供的食品组合物,还可以包含矿物质组分作为补充剂。优选能够补充人体内易缺乏的必需元素、微量元素的矿物质组分,可以是钙、镁、铁、铜、锌、钾、碘等维持、调节生物体稳定性必需的金属元素类或其盐类。所选矿物质组分可单独或联合加入到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述矿物质补充剂优选可食用的钙盐和镁盐。其中钙盐可以是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L-乳酸钙、磷酸氢钙、苏糖酸钙、L-苏糖酸钙、甘氨酸钙、天门冬氨酸钙、柠檬酸苹果酸钙、醋酸钙、氯化钙、磷酸三钙、维生素E琥珀酸钙、甘油磷酸钙、氧化钙、硫酸钙或超细鲜骨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钙、甘氨酸钙、乳酸钙或甘油磷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柠檬酸钙。镁盐可以是硫酸镁、氧化镁、天门冬氨酸镁、氢氧化镁、枸橼酸镁或醋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最优选氧化镁。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添加矿物质的重量百分比选择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能接受或需补充的合理范围。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钙盐的重量百分比优选1~5%,最优选3%。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中镁盐的重量百分比优选0.1~0.6%,最优选0.4%。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特别是工业化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辅料的用量进行微调,以保证钙盐和镁盐补充剂的含量始终处于本发明优选和最优选的范围之中。

本发明提供的食品组合物,除了含有茶氨酸和维生素D这两种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之外,还可以含有其他具有生理活性的成分,任何有助于缓解或改善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所针对的特定人群的精神和生理亚健康状态的活性成分都可以作为添加组分。本发明优选但不限于大豆异黄酮、薄荷叶及其提取物、甘草及其提取物、茶叶及其提取物等。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中除了茶氨酸和维生素D之外的成分,只要不影响茶氨酸和维生素D效果的发挥,可根据所希望的用途进行合理的选择。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食品领域任何适于食用的固态食品或液态食品。本发明所述的固态食品和液态食品没有特殊限制,其中固态食品可为糖果、片剂、丸剂、滴丸、胶囊剂、颗粒剂、茶剂、饼干、点心、面包、果冻、酱制品等;所述的液态食品可为口服液、饮料类、酒类、乳制品类等食品类别。

本发明提供的食品组合物所制备成的固态食品形式优选糖果类、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其中片剂优选压片糖果、普通片、泡腾片、咀嚼片、口崩片。液态食品形式优选口服液和饮料。

以上所述固态食品和液态食品是本发明食品组合物的首选形态,但不限于这些形态,凡可供食用的各种食品形态都可以是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的成品形式,如果冻类半固体形态。

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制,根据不同的组合物配方和成品形式都可以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和设备进行制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制备成普通片剂,制备方法为:(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混匀;(2)缓慢加入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制粒,干燥后,整粒;(3)加入维生素D3、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在另一个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胶囊,制备方法为:(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预胶化淀粉粉碎过4号筛;(2)加入10%淀粉浆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干燥;(3)4号筛整粒,加入维生素D3,混合均匀;(4)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填入空胶囊中,即得胶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咀嚼片,制备方法为:(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甘油磷酸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蔗糖,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70%乙醇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3、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咀嚼片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压片糖果,制备方法为:(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氧化镁,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2、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压片糖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颗粒剂,制备方法为:(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柠檬酸钙、氧化镁、山梨糖醇、麦芽糊精、三氯蔗糖、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适量10%淀粉浆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干燥后,4号筛整粒;(3)加入维生素D3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口服液,制备方法为:(1)取处方量的茶氨酸、维生素D3、氧化镁、柠檬酸钙,粉碎、过筛;(2)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其溶解完全;(3)加入山梨糖醇、三氯蔗糖、羟苯甲酯溶解完全,无菌灌装,即得口服液。

上述的各种组分及制备工艺生产设备均为现有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均能购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片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9 维生素D3 0.01

山梨糖醇 60 三氯蔗糖 0.2

柠檬香精 4 柠檬酸 6.7

硬脂酸镁 1 麦芽糊精 19

柠檬黄 0.09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混匀;(2)缓慢加入20mg/mL的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60℃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3、柠檬香精和三氯蔗糖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2: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颗粒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0 维生素D3 0.02

山梨糖醇 61 三氯蔗糖 3

麦芽糊精 18 柠檬酸 8

10%淀粉浆 适量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三氯蔗糖、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混匀;(2)缓慢加入10%淀粉浆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3)置60℃干燥,4号筛整粒,加入维生素D3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糖衣片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4 维生素D2 0.02

山梨糖醇 50 三氯蔗糖 3.2

硬脂酸镁 4.8 麦芽糊精 17

10%淀粉浆 适量 蔗糖 8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麦芽糊精、山梨糖醇、三氯蔗糖粉碎过4号筛,混匀;(2)缓慢加入10%淀粉浆适量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60℃干燥,4号筛整粒,加入维生素D2混匀;(3)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素片;(4)包隔离层、粉衣层、用糖浆包糖衣,即得糖衣片。

实施例4: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口腔崩解片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20 维生素D3 0.02

微晶纤维素 8 甘露醇 50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2 阿斯巴甜 0.9

硬脂酸镁 19

制备方法:

(1)将茶氨酸、甘露醇、阿斯巴甜、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分别过4号筛,混匀;(2)加入硬脂酸镁和维生素D3,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口腔崩解片。

实施例5: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软胶囊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5 维生素D3 0.01

明胶 25 甘油 15

精炼植物油 5 水 40

制备方法:

(1)取处方量的维生素D3,加精炼植物油溶解,调整浓度待用;(2)另取甘油和水加热至75℃,加入明胶,搅拌溶化,保温1.5h,除去上浮的泡沫,过滤(维持温度);(3)混合后加入滴丸机滴制,以液体石蜡为冷却液,收集冷凝的胶丸,用纱布拭去粘附的冷却液,在室温下吹冷风4h,放于30℃下烘干;(4)经石油醚洗涤两次,除去胶丸外层液体石蜡,再用95%乙醇洗涤一次,35℃烘干,即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6: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泡腾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25 维生素D3 0.01

乳糖 40 枸橼酸 5

碳酸氢钠 7 三氯蔗糖 4

5%PVP溶液 18 硬脂酸镁 1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维生素D3混合均匀,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枸橼酸混匀,另一份加入三氯蔗糖和碳酸氢钠混匀,分别用5%PVP乙醇溶液制粒;(2)将两份混合均匀,干燥;(3)加入乳糖和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泡腾片剂。

实施例7: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片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30 维生素D2 0.01

山梨糖醇 47 三氯蔗糖 0.3

柠檬香精 4 柠檬酸 6.7

硬脂酸镁 1.8 麦芽糊精 10

柠檬黄 0.19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混匀;(2)缓慢加入20mg/mL的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60℃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2、柠檬香精、三氯蔗糖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8: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口服液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40 维生素D3 0.01

三氯蔗糖 0.5 柠檬酸 5

柠檬香精 1.99 苯甲醇 0.5

水 52

制备方法:

(1)取处方量的茶氨酸和维生素D3,粉碎、过筛,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其溶解完全;(2)加入三氯蔗糖、柠檬酸、柠檬香精、苯甲醇溶解完全,无菌灌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9:茶氨酸和维生素D组合物胶囊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30 维生素D3 0.006

硬脂酸镁 15 预胶化淀粉 53

10%淀粉浆 适量 胭脂红 2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预胶化淀粉过4号筛,混匀;(2)加入10%淀粉浆制软材,过2号筛制粒,60℃干燥;(3)4号筛整粒,加入维生素D3,混合均匀;(4)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填入空胶囊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10: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组合物胶囊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30 维生素D2 0.006

柠檬酸钙 3 预胶化淀粉 60

硬脂酸镁 6 胡萝卜素 0.5

10%淀粉浆 适量 栀子黄 0.5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维生素D2、柠檬酸钙、硬脂酸镁、预胶化淀粉粉碎过4号筛;(2)将10%淀粉浆分为A、B两份,分别加入适量胡萝卜素、栀子黄两种色素制成红糊、黄糊;(3)将茶氨酸与预胶化淀粉混匀,分为两份,一份与柠檬酸钙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维生素D2混匀后加入黄糊,分别制成软材后,过2号筛制粒,置40℃干燥,于4号筛整粒;(4)将上述两种颜色的颗粒混匀后,加入硬脂酸镁,填入空胶囊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11: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组合物颗粒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0 维生素D2 0.02

葡萄糖酸钙 5 微晶纤维素 52

乳糖 9 甘露醇 14

70%乙醇 7 蔗糖 2.98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葡萄糖酸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蔗糖,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70%乙醇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40℃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2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2: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组合物咀嚼片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9 维生素D3 0.01

甘油磷酸钙 1 微晶纤维素 58

硬脂酸镁 6 甘露醇 15

70%乙醇 7 蔗糖 3.99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甘油磷酸钙、微晶纤维素、甘露醇、蔗糖,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70%乙醇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45℃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3、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咀嚼片剂。

实施例13:茶氨酸、维生素D和镁补充剂组合物颗粒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30 维生素D3 0.006

硫酸镁 0.4 微晶纤维素 47

乳糖 8 甘露醇 7

70%乙醇 5 三氯蔗糖 2.6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硫酸镁、微晶纤维素、甘露醇、乳糖、三氯蔗糖,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70%乙醇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3)置60℃干燥,整粒,加入维生素D3混匀,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4:茶氨酸、维生素D和镁补充剂组合物压片糖果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0 维生素D2 0.02

氧化镁 0.6 三氯蔗糖 0.68

柠檬香精 4 柠檬黄 6.7

硬脂酸镁 5 麦芽糊精 13

山梨糖醇 60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氧化镁,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20mg/mL的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60℃干燥3小时,整粒;(3)加入维生素D2、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压片糖果。

实施例15:茶氨酸、维生素D和镁补充剂组合物片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9 维生素D3 0.01

枸橼酸镁 0.1 山梨糖醇 60

柠檬香精 4 三氯蔗糖 0.2

硬脂酸镁 1 柠檬酸 6.6

柠檬黄 0.09 麦芽糊精 19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枸橼酸镁、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20mg/mL的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40℃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3、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16: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片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9 维生素D3 0.01

柠檬酸钙 3 氧化镁 0.4

山梨糖醇 56 三氯蔗糖 0.2

柠檬香精 4 柠檬酸 5.3

硬脂酸镁 1 麦芽糊精 21

柠檬黄 0.09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柠檬酸钙、氧化镁、山梨糖醇(粉状)、麦芽糊精、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20mg/mL的柠檬黄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50℃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3、三氯蔗糖、柠檬香精(粉状)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17: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片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0 维生素D2 0.02

乳酸钙 5 枸橼酸镁 0.6

淀粉 50 糊精 20

微粉硅胶 7.5 柠檬酸 6.88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乳酸钙、枸橼酸镁、淀粉、糊精、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10%淀粉浆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50℃干燥,整粒;(3)加入维生素D2、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18: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口服液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4 维生素D3 0.02

柠檬酸钙 1 氧化镁 0.4

山梨糖醇 20 三氯蔗糖 2.57

羟苯甲酯 0.01 水 62

制备方法:

(1)取处方量的茶氨酸、维生素D3、氧化镁、柠檬酸钙,粉碎、过筛;(2)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使其溶解完全;(3)加入山梨糖醇、三氯蔗糖、羟苯甲酯溶解完全,无菌灌装,即得口服液。

实施例19: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薄膜衣片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25 维生素D3 0.01

甘氨酸钙 1 天门冬氨酸镁 0.1

乳糖 49 薄膜包衣预混剂 6.89

滑石粉 5 麦芽糊精 7

乙醇 4 柠檬香精 2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甘氨酸钙、天门冬氨酸镁、乳糖、麦芽糊精,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乙醇适量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50℃干燥,4号筛整粒;(3)加入维生素D3、滑石粉、柠檬香精混合均匀,压片;(4)用薄膜包衣预混剂包薄膜衣,即得薄膜衣片。

实施例20: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胶囊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0 维生素D3 0.01

柠檬酸钙 3 氧化镁 0.6

硬脂酸镁 12 预胶化淀粉 73

10%淀粉浆 适量 高粱红 0.7

柠檬黄 0.69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柠檬酸钙、氧化镁、硬脂酸镁、预胶化淀粉粉碎过4号筛;(2)将10%淀粉浆分为两份,分别加入高粱红、柠檬黄两种色素制成红糊、黄糊;(3)将茶氨酸与预胶化淀粉混匀,分为两份,一份与柠檬酸钙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氧化镁混匀后加入黄糊,分别制成软材后,过2号筛制粒,置50℃干燥,于4号筛整粒;(4)将上述两种颜色的颗粒混匀后,加入维生素D3、硬脂酸镁混匀,填入空胶囊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1: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胶囊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30 维生素D2 0.006

葡萄糖酸钙 3 醋酸镁 0.4

微晶纤维素 24 乳糖 37

10%淀粉浆 适量 甜菜红 2.8

姜黄 2.8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葡萄糖酸钙、醋酸镁、微晶纤维素、乳糖粉碎过4号筛;(2)将10%淀粉浆分为两份,分别加入甜菜红、姜黄两种色素制成红糊、黄糊;(3)将茶氨酸与微晶纤维素、乳糖混匀,分为两份,一份与葡萄糖酸钙混匀后加入红糊,一份与醋酸镁混匀后加入黄糊,分别制成软材后,过2号筛制粒,置60℃干燥3小时,于4号筛整粒;(4)将上述三种颜色的颗粒混匀后,加入维生素D2混匀,填入空胶囊中,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22:茶氨酸、维生素D和钙、镁补充剂组合物颗粒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30 维生素D3 0.01

柠檬酸钙 5 氧化镁 0.1

山梨糖醇 43 三氯蔗糖 0.5

麦芽糊精 18 柠檬酸 3.39

10%淀粉浆 适量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柠檬酸钙、氧化镁、山梨糖醇、麦芽糊精、三氯蔗糖、柠檬酸,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适量10%淀粉浆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65℃干燥2小时,4号筛整粒;(3)加入维生素D3混匀,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23:茶氨酸、维生素D和大豆异黄酮组合物压片糖果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9 维生素D3 0.01

大豆异黄酮 5 三氯蔗糖 0.2

柠檬香精 4 柠檬酸 6.7

硬脂酸镁 1.09 麦芽糊精 19

山梨糖醇 55 水 适量

制备方法:

(1)将处方量的茶氨酸、山梨糖醇、麦芽糊精、柠檬酸、大豆异黄酮,粉碎过4号筛;(2)缓慢加入水溶液制成软材,过2号筛制粒,置60℃干燥3小时,整粒;(3)加入维生素D3、三氯蔗糖、柠檬香精混合均匀,再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压片糖果。

实施例24:茶氨酸、维生素D和茶叶组合物茶剂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50 维生素D3 0.01

茶叶 30 面粉 10

水 10

制备方法:

取处方量的茶氨酸和维生素D3加入水中溶解完全,加入面粉搅拌成面粉糊;将茶叶粉碎成粗粉,加入面粉糊中混合均匀,制成适宜的软材,用压茶机制成块状,即得茶剂。

实施例25:茶氨酸、维生素D、薄荷叶和甘草组合物凉茶

处方:(单位:g)

茶氨酸 10 维生素D3 0.02

柠檬酸钙 3 氧化镁 0.4

薄荷叶 12 甘草 6

水 65 蔗糖 3.58

制备方法:

取处方量的薄荷叶、甘草加水煮沸提取,冷却后加入茶氨酸、柠檬酸钙、氧化镁、维生素D3搅拌溶解完全,加入蔗糖搅拌均匀,无菌灌装,即得凉茶。

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合理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所展示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