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153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添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分泌量低,缺乏游离盐酸。哺乳仔猪可将母乳中的乳糖由胃内乳酸菌转化为乳酸,弥补酸的欠缺。而断奶仔猪由于将哺乳改为固体饲料,再加上胃酸分泌不足和乳糖供应急剧下降,容易导致胃液pH值上升,不但削弱了胃液的杀菌能力,也限制了胃肠道消化酶的活性和消化道运动机能,影响了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

现代畜牧生产中,利用各种添加剂提高畜禽生产力和饲养效益是必不可少的。酸化剂作为一种无污染和无残留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表明,使用酸化剂可降低胃肠道pH值,调控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从而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减少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还可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营养成分吸收,提高动物日增重;另外,酸化剂还有调味作用,刺激动物口腔味蕾细胞,使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增加食欲,提高动物采食量。

生产中应用的酸化剂分为单一酸化剂和复合酸化剂两大类,复合酸化剂的效果优于单一酸化剂。

虽然酸化剂在动物生产中存在很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目前市场上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简单物理混合、制粒,因此,在使用这类酸化剂时,暴露在外的酸化剂不仅容易破坏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影响饲料的适口性,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还会腐蚀机械;此外,这种普通酸化剂在动物体内被动物消化道吸收过快,大部分在胃中即被吸收,很少能够到达动物小肠等后段消化道,不能充分地在后消化道内发挥抑菌和促进生长作用;而且普通酸化剂与饲料中一些碱性活性物质发生反应,对饲料造成一定的破坏;另外由于普通酸化剂容易吸潮,在贮存过程中造成饲料受潮结块变质,因此,限制了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为了使酸化剂能够更好地在动物消化道内发挥酸化和抑菌作用,以及克服酸化剂现存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新剂型的酸化剂势在必行。

目前包膜复合酸化剂,虽然经过了包膜处理,但由于包膜技术所限,仅能解决液体酸在产品颗粒表面残留对其他营养物质的破坏,不能缓释,特别是不能到达肠道后端起作用,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多定植在肠道后端,因而普通包膜的酸化剂杀菌效果不明显。有个别产品达到了简单的缓释效果,但是加工工艺过于复杂,需要用到大量的有机溶剂,回收困难,成本较贵,同时有机溶剂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难以满足环保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酸化剂所含成分的分布均匀,系酸效果好,采用包膜技术,不会破坏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能够调整畜禽肠道pH,修复肠道粘膜上皮细胞,改善肠道功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杀灭有害菌,提高动物健康状况和对饲料的转化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作为优选,所述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更优选,所述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上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中,采用的酸虽然是常规酸化剂中使用的常规酸,但本发明经实验发现,上述六种酸组合后,经用量调整,对减少小猪腹泻,降低FCR,降低有害菌方面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上述复合包膜酸化剂中,丁酸钠的重量不得超过30%。

上述复合包膜酸化剂中,柠檬酸的重量不得超过15%。

上述复合包膜酸化剂中,苹果酸的重量不得超过15%。

作为优选,所述的乳酸载体为淀粉、元明粉或二氧化硅的一种或组合;更优选,元明粉和二氧化硅的组合,利用二氧化硅的多孔特性吸附乳酸,元明粉保持其良好的流动性;元明粉与二氧化硅的质量配比为1:1。

优选地,所述的棕榈油脂为氢化棕榈油脂,氢化棕榈油的熔点高,可以保持产品的颗粒特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山梨酸、丁酸钠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粉末与聚乙二醇,经载体吸附的乳酸,乙基纤维素进行混合,对获得的混合物进行喷雾造粒,得到微球;

(2)将棕榈油脂加热熔化,熔化后的液体与所述微球进行混合,再进行冷冻喷雾,得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

步骤(1)中,乙基纤维素与其他组分混合前,需要先经有机溶剂溶解。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步骤(1)中,粉碎后的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山梨酸和丁酸钠的粒径均为150~250目,便于各种酸能够分散均匀,在进入动物肠道后能够与肠液接触更充分,提高杀菌和改善肠道的效果

步骤(1)中,喷雾造粒的条件为:造粒温度为100~120℃,转速为700~900rpm。

步骤(1)中,微球的粒径为80~120目。

步骤(2)中,混合时,保持温度为100~110℃。

所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粒径为20~4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多种酸进行组合获得的酸化剂,能够更好地调整肠道pH,改善畜禽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

(2)本发明经两次包膜,特别是将棕榈油脂熔化后进行包膜,获得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不会使酸化剂暴露在外或较快吸潮,从而破坏饲料中的其他营养成分;也不会过快的在胃中被吸收,具有缓释效果,,特别是能够到达肠道后段,能够更好地在动物消化道内发挥酸化和抑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和用量:

延胡索酸15kg、乳酸10kg、柠檬酸5kg、苹果酸5kg、山梨酸5kg、丁酸钠20kg、氢化棕榈油脂24kg、乙基纤维素1kg、聚乙二醇1kg、元明粉7kg和二氧化硅7kg。

上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上述用量的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丁酸钠和山梨酸分别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分别获得延胡索酸粉末、柠檬酸粉末、苹果酸粉末、丁酸钠粉末和山梨酸粉末;

(2)将上述粉末与聚乙二醇,经二氧化硅和元明粉吸附的乳酸以及用无水乙醇溶解的乙基纤维素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10℃,转速为800rpm,得到粒径100目的微球;

(3)将氢化棕榈油脂在120℃加热搅拌至熔化,再将步骤(2)中的微球投入熔化的氢化棕榈油脂中,温度保持在105℃,搅拌均匀后,进行冷冻喷雾,转速为10Hz,得到粒径为30目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成品颗粒均匀,流动性好。

1、试验验证

选择120头健康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

A组为乳酸型组(美国进口酸化剂,总有机酸含量≥50%),B组为本发明包膜复合酸化剂组,C组为国产酸化剂组(总有机酸含量≥68%,乳酸含量≥30%)。

试验猪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充足饮水。经4周试验,各组猪分别称重,并计算耗料量及料重比。观察并统计试验期间的腹泻率,沙门氏菌攻毒后检测沙门氏菌阳性率。

2、结果

不同酸化剂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注:同行肩注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包膜复合酸化剂组仔猪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国产酸化剂(P<0.05),比美国进口乳酸型酸化剂日增重提高5.25%。包膜复合酸化剂组仔猪的腹泻率和沙门氏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国产酸化剂(P<0.05),比进口酸化剂的腹泻率减少1.03%,沙门氏菌阳性率减少5.0%。

实施例2

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和用量:

延胡索酸10kg、乳酸15kg、柠檬酸2kg、苹果酸15kg、山梨酸2kg、丁酸钠25kg、氢化棕榈油脂20kg、乙基纤维素1kg、聚乙二醇5kg、元明粉2.5kg和二氧化硅2.5kg。

上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上述用量的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丁酸钠和山梨酸分别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分别获得延胡索酸粉末、柠檬酸粉末、苹果酸粉末、丁酸钠粉末和山梨酸粉末;

(2)将上述粉末与聚乙二醇,经二氧化硅和元明粉吸附的乳酸以及用无水乙醇溶解的乙基纤维素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10℃,转速为800rpm,得到粒径100目的微球;

(3)将氢化棕榈油脂在120℃加热搅拌至熔化,再将步骤(2)中的微球投入熔化的氢化棕榈油脂中,温度保持在105℃,搅拌均匀后,进行冷冻喷雾,转速为10Hz,得到粒径为30目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成品颗粒均匀,流动性好。

采用实施例1的试验验证发明,获得本实施例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的料重比为1.81,腹泻率为4.57%,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5.0%。

实施例3

一种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和用量:

延胡索酸20kg、乳酸5kg、柠檬酸15kg、苹果酸2kg、山梨酸30kg、丁酸钠10kg、氢化棕榈油脂12kg、乙基纤维素0.5kg、聚乙二醇0.5kg、元明粉2.5kg和二氧化硅2.5kg。

上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上述用量的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丁酸钠和山梨酸分别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分别获得延胡索酸粉末、柠檬酸粉末、苹果酸粉末、丁酸钠粉末和山梨酸粉末;

(2)将上述粉末与聚乙二醇,经二氧化硅和元明粉吸附的乳酸以及用无水乙醇溶解的乙基纤维素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10℃,转速为800rpm,得到粒径100目的微球;

(3)将氢化棕榈油脂在120℃加热搅拌至熔化,再将步骤(2)中的微球投入熔化的氢化棕榈油脂中,温度保持在105℃,搅拌均匀后,进行冷冻喷雾,转速为10Hz,得到粒径为30目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成品颗粒均匀,流动性好。

采用实施例1的试验验证发明,获得本实施例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的料重比为1.81,腹泻率为5.25%,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2.5%。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中,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和用量:

延胡索酸20kg、乳酸15kg、柠檬酸15kg、苹果酸15kg、山梨酸1kg、丁酸钠5kg、氢化棕榈油脂22.9kg、乙基纤维素1kg、聚乙二醇0.1kg、元明粉5kg。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该产品颗粒不均匀。

采用实施例1的试验验证发明,获得本对比例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的料重比为1.82,腹泻率为6.25%,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7.5%。

与实施例相比,本对比例中,当丁酸钠和山梨酸用量减少时,组合物的杀菌效果变差(沙门氏菌阳性率)。而载体只加元明粉,不加二氧化硅时,成品的颗粒不均匀。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和用量:

延胡索酸5kg、乳酸5kg、柠檬酸5kg、苹果酸17kg、山梨酸5kg、丁酸钠40kg、氢化棕榈油脂20kg、乙基纤维素1kg、聚乙二醇1kg、元明粉0.5kg和二氧化硅0.5kg。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成品颗粒均匀,流动性好。

采用实施例1的试验验证发明,获得本对比例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的料重比为1.84,腹泻率为12.36%,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7.5%。

与实施例相比,本对比例中苹果酸和丁酸钠的量超过最优量时,对腹泻的治疗效果变差。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中,采用与实施例1原料组分相同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区别在于制备方法不同。

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上述用量的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丁酸钠和山梨酸分别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分别获得延胡索酸粉末、柠檬酸粉末、苹果酸粉末、丁酸钠粉末和山梨酸粉末;

(2)将上述粉末与聚乙二醇,氢化棕榈油脂,经二氧化硅和元明粉吸附的乳酸,乙基纤维素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既为成品。

采用实施例1的试验验证发明,获得本对比例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的料重比为1.86,腹泻率为10.01%,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10.0%。

与实施例相比,本对比例在加工过程,不经过包膜步骤,所有原料直接混合,整体的应用效果没有包膜的效果好。

对比例4

本对比例中,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包括以下组分和用量:

延胡索酸15kg、乳酸10kg、柠檬酸5kg、苹果酸5kg、山梨酸5kg、丁酸钠20kg、氢化棕榈油脂25kg、乙基纤维素1kg、聚乙二醇0kg、二氧化硅14kg。

上述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取上述用量的延胡索酸、柠檬酸、苹果酸、丁酸钠和山梨酸分别进行超微粉碎,粉碎后,过200目筛,分别获得延胡索酸粉末、柠檬酸粉末、苹果酸粉末、丁酸钠粉末和山梨酸粉末;

(2)将上述粉末与聚乙二醇,经二氧化硅和元明粉吸附的乳酸以及用无水乙醇溶解的乙基纤维素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喷雾造粒,造粒的温度为110℃,转速为800rpm,得到粒径100目的微球;

(3)将氢化棕榈油脂在120℃加热搅拌至熔化,再将步骤(2)中的微球投入熔化的氢化棕榈油脂中,温度保持在105℃,搅拌均匀后,进行冷冻喷雾,转速为10Hz,得到粒径为30目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成品颗粒均匀,流动性好。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成品颗粒均匀,流动性差,易结块。

采用实施例1的试验验证发明,获得本对比例的饲用包膜复合酸化剂对仔猪的料重比为1.86,腹泻率为12.36%,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5.0%。

与实施例相比,本对比例中,不添加聚乙二醇,生产性能和治疗腹泻的效果变差。而乳酸载体只使用二氧化硅,未使用元明粉,影响产品的流动性,易结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