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减震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2777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分段式减震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鞋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运动鞋来说,人们希望双脚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减少震动带来的伤害,以实现锻炼或者竞技的目的。有相关研宄显示,一个人在跑步或运动跳跃时,脚触地瞬间受到地面的冲击力将达到人体重量的两到十倍,这么大的冲击力反复作用于脚底,无疑将对人体骨骼、关节、甚至大脑造成伤害。
[0003]减震鞋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设置于鞋底的减震结构不仅能够缓冲运动中地面对脚的剧烈冲击力,还有助于提高舒适感、减轻疲劳感。目前使用的减震结构主要是通过放置于鞋底中的材料或结构来实现的,气垫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减震手段,其原理主要是将特殊、高压的大分子气体注入由聚氨酯、合成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气囊内来制成气垫,其中注入的气体分子较气囊本身的空隙大,以保证气体不会流失。当气垫受到外部冲击时,它能够迅速变形以提供缓冲作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另一种减震结构是以简单的形状(例如楔形或片状)设置在中底的前掌或脚后跟区域,通过材料本身形变所能达成的减震功能,容易受限于材料本身的性质,且一般减震性能和反弹性能难以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减震结构没有形变空间,最终会导致材材强制形变,所以减震效果不出色。
[0004]同时,目前市场上的结构性减震结构主要的原理是针对冲击时所产生的单一波峰的冲击力给于缓解,造成这些减震结构的承载力之分力向量为冲击力产生方向,也就是呈垂直方向,因此当减震结构受冲击时,其缓冲之分力也大致落于垂直方向,而无法有效分散冲击力,从而使减震效果与其不同程度所需缓冲的通用性大打折扣,导致人体受反作用力冲击而感到不适或受到伤害。

【发明内容】

[0005]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减震装置,通过弹性臂的连杆可以在受力后扭转的配置方式,让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的水平位置可以相互翻转,进而让施加于顶层的压力可以依序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卸除,从而解决了一般减震结构无法有效分散垂直方向冲击力以及减震性能和反弹性能难以并存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段式减震装置,包括底层、顶层以及多个弹性臂。顶层设置于底层上方,并且可以相对于底层往复位移。多个弹性臂分别连接于顶层与底层之间,并且沿水平方向间隔排列。各个弹性臂包括上反曲点、下反曲点以及连杆,连杆沿一倾斜方向连接于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之间,且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的方向相反。其中,当顶层朝向底层位移至第一缓冲位置,顶层压迫上反曲点朝向底层位移,一并推动连杆扭转至水平方向,并且推升下反曲点朝向顶层位移;以及当顶层持续位移至第二缓冲位置时,顶层的下压力克服弹性臂的挠曲应力,推动连杆扭转至另一倾斜方向,并且带动下反曲点与上反曲点的水平位置分别朝向顶层与底层的方向位移而相互翻转,使弹性臂压缩折叠并且通过弹性回复力朝向顶层的方向推抵。
[0007]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分段式减震装置中,上反曲点的水平位置常态的高于下反曲点的水平位置,并且当顶层位于第二缓冲位置,上反曲点的水平位置低于下反曲点的水平位置。
[0008]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分段式减震装置中,当顶层位移至第一缓冲位置,在相邻的二个弹性臂中,其中一弹性臂的上反曲点与另一弹性臂的下反曲点相互抵顶。
[0009]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分段式减震装置中,相邻的二个弹性臂的方向相反,并且当顶层位移至第一缓冲位置,相邻的二个弹性臂的上反曲点或下反曲点相互推抵。
[0010]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分段式减震装置中,多个弹性臂对称设置,且均匀分布。
[0011]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臂还包括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分别连接于连杆的相对二端,其中第一支杆倾斜连接于顶层与连杆之间,并且在第一支杆与连杆的连接处形成上反曲点;而第二支杆倾斜连接于连杆与底层之间,并且在第二支杆与连杆的连接处形成下反曲点,当顶层位于第二缓冲位置,第一支杆、连杆与第二支杆相互折叠。
[0012]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弹性臂还包括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分别连接于连杆的相对二端,其中第一支杆连接于顶层与连杆之间,第二支杆连接于连杆与底层之间,且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分别朝向相反方向弯折,而分别形成上反曲与下反曲点,当顶层位于第二缓冲位置,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相互扭转而分别靠拢于底层与顶层。
[0013]优选地,在上述的分段式减震装置中,多个弹性臂两两成对设置,其中成对的二个弹性臂的上反曲点相互靠拢,而下反曲点相互分离,并且在成对的二个弹性臂的第二支杆之间具有下缓冲腔,以及在相邻两对的弹性臂的第一支杆之间具有上缓冲腔,当顶层位于第二缓冲位置,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分别容置于下缓冲腔与上缓冲腔内。
[0014]优选地,在本申请的分段式减震装置中,弹性臂的组成材料为塑料、尼龙、发泡材料或弹性金属。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16]本申请的分段式减震装置通过弹性臂的连杆可以在受力后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及位于连杆相对二端的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两者间的水平位置在连杆扭转的过程中可以相互翻转的配置方式,让减震装置的顶层在受力冲击而朝向底层位移的过程中,可以随着连杆的扭转以及上反曲点与下反曲点的水平位置相互翻转,让冲击力可先从水平方向获得缓解,从而降低垂直方向的冲击力道,然后再通过弹性臂受压时的弹性回复力吸收剩余的垂直方向的冲击力,通过这种分段式的减震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冲击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峰值,从而避免人体受到冲击而感到不适或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段式减震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2至图5分别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段式减震装置在不同减震阶段的使用状态不意图;
[0020]图6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分段式减震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重力加速度曲线图;
[0021]图7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分段式减震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22]图8至图12分别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分段式减震装置在不同减震阶段的使用状态不意图;
[0023]图13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分段式减震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重力加速度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5]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