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

文档序号:97257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槌果藤实又称(老鼠瓜)为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刺山柑Capparisspinosa L的果实,又名野西瓜。喜生于荒漠戈壁和低山坡石质沙土地处。我国新疆、西藏等地有分布。本品呈卵形、长圆形或类球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表面黄绿色至棕黄色;顶端钝圆或平截。全体有纵棱5-7条,多不显著,仅在下端明显。种子相互粘结成团,从外部可以看见凸起的粒状轮廓,果皮与种子紧密粘结在一起。民间长期用槌果藤实(老鼠瓜)治疗关节炎、痛风等症,效果显著。
众所周知,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此类病的中西药物很多。本发明是依据维吾尔医学理论,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为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本发明经过对国内外近15年专利检索,未见有关植物槌果藤实治疗风湿关节炎方面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技术及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植物槌果藤实原料粉碎,加热回流、冷浸或渗漉提取,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将粗提物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经试验证明该有效部位具有镇痛、抗炎和抑制免疫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效,高得率,低成本,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发明所述的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按下例步骤进行a、将槌果藤实粉碎10-40目,用50%-90%甲醇或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冷浸或渗漉提取,原料与溶剂比例为1∶5-20,提取1-3次,提取时间为2-10小时,提取液在30-60℃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槌果藤实抗关节炎粗提物;b、将粗提物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含有一种或几种的棕榈酸或咖啡酸及咖啡醛或原儿茶醛的正丁醇有效部位和乙酸乙酯有效部位。
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中得到的正丁醇有效部位和乙酸乙酯有效部位作为制备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具有显著药理作用1、抗炎镇痛作用表1 对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n=10,X±SD)组别 剂量(mg/kg) 扭体次数(n=10)空白组 生理盐水 21.5±12.1杜冷丁对照组159.9±11.7**乙酸乙酯有效部位1512.1±11.6*正丁醇有效部位 1515.2±11.7
2、抗炎试验表2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n=10,X±SD)组别 剂量(mg/kg) A值(590nm)抑制率(%)空白组0.46±0.190.04%强的松对照组 80.30±0.16*36.96乙酸乙酯有效部位 15 0.22±0.09**52.61正丁醇有效部位 15 0.24±0.11**47.833、免疫调节试验表3 对正常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形成的影响(n=10,X±SD)组别 剂量(mg/kg) 溶血素OD值空白组 0.0220±0.10000.04%强的松对照组 8 0.0095±0.0021**乙酸乙酯有效部位15 0.0089±0.0040*正丁醇有效部位 15 0.0160±0.0100*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将4公斤槌果藤实粉碎10目,用80升50%甲醇进行加热回流,冷浸提取,提取3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在40℃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槌果藤实抗关节炎粗提物浸膏;将粗提物浸膏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含有一种或几种的棕榈酸或咖啡酸及咖啡醛或原儿茶醛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再将得到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单独或与其它药物(包括西药或中药)以任意比例混合作为制备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的药物应用。
实施例2将5公斤槌果藤实粉碎20目,用50升7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渗漉提取,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5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在45℃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槌果藤实抗关节炎粗提物浸膏;将粗提物浸膏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含有一种或几种的棕榈酸或咖啡酸及咖啡醛或原儿茶醛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再将得到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单独或与其它药物(包括西药或中药)以任意比例混合作为制备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的药物应用。
实施例3将4.5公斤槌果藤实粉碎30目,用60升80%甲醇进行加热回流,冷浸提取,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0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在50℃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槌果藤实抗关节炎粗提物浸膏;将粗提物浸膏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含有一种或几种的棕榈酸或咖啡酸及咖啡醛或原儿茶醛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再将得到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单独或与其它药物(包括西药或中药)以任意比例混合作为制备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的药物应用。
实施例4将5.5公斤槌果藤实粉碎40目,用100升90%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渗漉提取,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10小时,合并提取液,提取液在60℃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槌果藤实抗关节炎粗提物浸膏;将粗提物浸膏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含有一种或几种的棕榈酸或咖啡酸及咖啡醛或原儿茶醛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再将得到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单独或与其它药物(包括西药或中药)以任意比例混合作为制备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的药物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例步骤进行a、将槌果藤实粉碎10-40目,用50%-90%甲醇或乙醇进行加热回流,冷浸或渗漉提取,原料与溶剂比例为1∶5-20,提取1-3次,提取时间为2-10小时,提取液在30-60℃减压浓缩,即可得到槌果藤实抗关节炎粗提物;b、将粗提物先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含有一种或几种的棕榈酸或咖啡酸及咖啡醛或原儿茶醛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中得到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和正丁醇有效部位作为制备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槌果藤实中提取抗关节炎有效部位的方法,该方法是将植物槌果藤实原料粉碎,加热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将粗提物用石油醚脱脂,残余物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体系洗脱,分别得到不同有效部位;经试验证明该有效部位具有镇痛、抗炎和抑制免疫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该方法安全可靠,有效,高得率,低成本,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等疾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档编号A61P29/00GK1541700SQ20031011395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5日
发明者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许伟, 吴韬, 廖立新, 阿吉艾克拜尔 艾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