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7940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背景技术
室间隔缺损是室间隔上的异常孔隙,导致左、右心室相通。室间隔分为膜部和肌部两大部分,膜部主要由纤维组织组成,两侧表面为右心房及左右心室内膜覆盖,不含肌肉和血管,厚度不及1mm;而肌部厚度为5-12mm,平均约8mm。现有的Amplatzer不对称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腰部厚度均匀,都是2mm,不符合室间隔的生理结构,同时其顶端厚度相对过大,增加了与主动脉瓣等重要组织结构碰撞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室间隔的特殊生理结构,提供一种更加适合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的专用封堵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弹性金属丝编织而成,由右室面伞、左室面伞和位于两伞之间的腰部组成,腰部直径略大于膜部室间隔缺损处的大小,腰部的侧面形状为梯形。
右室面伞高出腰部的距离大于左室面伞高出腰部的距离,约1-2mm;左室面伞的上端比腰部仅膨出约0.5mm。靠近膜部上端的腰部厚度约为1mm,靠近膜部下端肌部的腰部厚度约为3-4mm。右室面伞超出腰部下端的距离和左室面伞超出腰部下端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自身结构的特性,较之目前使用的腰部均匀的双伞结构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顶部缩窄,减少了与室间隔上端重要组织结构碰撞的可能性。
2.安放更加牢固由于室间隔膜部的厚度不足1mm,现有腰部均匀的封堵器安放于室间隔膜部实际上处于一种摇摆状态,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堵器由于更加适合室间隔的特殊结构,安放更加牢固。
3.更加安全腰部下端厚度增宽,更加符合室间隔的生理特征,减少了现有封堵器固定时对肌部的压迫作用,并减少了由此可能会带来的副作用。


图1是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室面伞;2-右室面伞;3-腰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由左室面伞1、右室面伞2和位于两伞之间的腰部3组成,腰部3的直径大于膜部室间隔缺损处的大小约2mm,腰部3的侧面形状为梯形。
右室面伞2高出腰部3的距离AC大于左室面伞1高出腰部3的距离BC,约1-2mm;左室面伞1的上端比腰部3膨出的距离BC约0.5mm。靠近膜部上端的腰部3厚度约为1mm,靠近膜部下端肌部的腰部3厚度约为3-4mm。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任何改进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右室面伞、左室面伞和位于两伞之间的腰部组成,腰部直径略大于膜部室间隔缺损处的大小,其特征在于腰部的侧面形状为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右室面伞高出腰部上端的距离大于左室面伞高出腰部上端的距离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左室面伞的上端比腰部仅膨出约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靠近膜部上端的腰部厚度约为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靠近膜部下端肌部的腰部厚度约为3-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腰部3的直径大于膜部室间隔缺损处的大小约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右室面伞超出腰部下端的距离和左室面伞超出腰部下端的距离可以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右室面伞超出腰部下端的距离和左室面伞超出腰部下端的距离可以不同。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弹性金属丝编织而成,由右室面伞、左室面伞和位于两伞之间的腰部组成,腰部直径略大于膜部室间隔缺损处的大小,腰部的侧面形状为梯形。符合室间隔的生理结构特征,为顶端提供更多安全空间,较目前应用的腰部均匀的封堵器,更加牢固和安全。
文档编号A61F2/02GK2707214SQ200420077589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3日
发明者解启莲 申请人:解启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