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抗生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222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抗生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抗生素药物伊维菌素的新剂型,特别涉及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背景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从土壤微生物阿佛曼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多组分抗生素。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安全的抗寄生虫抗生素,对多种体内外寄生虫有良好的驱杀效果,且与其它抗寄生虫药无交叉耐药性,已在国内外兽医临床广泛应用。伊维菌素对各种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线虫(但非所有线虫)均有作用;对盘尾丝虫的微丝呦有效,但对成虫无效;对仅处于肠道的粪圆线虫也有效。伊维菌素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通过与无脊柱动物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中谷氨酸为阀门的氯离子通道的高亲和力结合,从而导致细胞膜对氯离子通透性的增加,引fe^^W^iWmi&SW4^4M^AJS^S^JtB^可与其它配体阀门(如神经递质g-氨基丁酸(GABA))的氯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该药物的选择性是因为一些哺乳动物体内没有谷氨酸一氯离子通道,且伊维菌素对哺乳动物配体一氯离子通道仅有低亲和力。伊维菌素不能穿透人的血脑屏障,对牲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某些线虫(圆虫)类和节肢动物类具有良好的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伊维菌素(IVM)多为普通制剂,每次给药维持时间短,需多次给药,存在应用不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缺点。因此,开发长效控释制剂是畜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均匀、透明、稳定性好、副作用小、具有缓释作用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抗生素药物,该纳米乳组合物粒径在10100nm之间,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伊维菌素5%20%、聚乳酸20%25%、表面活性剂45%58%、丙酮3.5%6%、乙醇3.5%6%,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F68)、Tween80和Span80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是应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非常重要。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大,制备的纳米粒粒径越小;HLB大小决定表面活性剂亲水能力的强弱,亲水性较强的表面活性剂不仅能使有机相均匀分散于水相中,而且还起增溶作用,提高分散体系在介质水中的稳定性,阻止了聚合物的聚集,使纳米粒粒径减小;药用纳米粒所用的表面活性剂还要求能生物降解、低毒性和无刺激性;所以本发明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低毒、无刺激、HLB较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泊洛沙姆(F68)、Tween80和Span80。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准确称取各原料伊维菌素、聚乳酸、丙酮、乙醇、水、表面活性剂;2)将乙醇和水混合并搅拌均匀;3)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完全溶解;4)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已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5)5(TC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带有淡蓝色乳光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PLA作为缓释基质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其优点有(1)聚合物无毒、无刺激;(2)按药物的要求,可控制其降解速度;(3)可被生物分解吸收最终形成水和二氧化碳。(4)强度高,可塑性强。伊维菌素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安全的抗寄生虫抗生素,但市场上的剂型每次给药维持时间短,需多次给药。本发明以聚乳酸纳米粒作为伊维菌素的载体,使药物缓慢释放,减少给药次数。本发明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l.本发明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粒径10nm100nm,是将伊维菌素溶于有机相,再加入水相搅拌均匀,自乳化形成纳米颗粒。制备简单、耗能低、不需特殊设备就能大量生产。2.本发明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分布均匀、透明、稳定性好,易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利用。3.本发明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具有缓释功效,可以维持较长的给药时间,无需多次给药,减少药物的用量和用药次数。应用方便、节省大量人力物力。4.本发明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制备方法简单、耗能低、不需特殊设备就能大量生产。具体实施方法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实施例、实验事例举例说明。实施例l含5%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该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按重量百分比有5%的伊维菌素、20%的聚乳酸、5.5%的丙酮、55%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余为乙醇和水(乙醇水=1:3)。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完全溶解;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己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含5%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实施例2、含8%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该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按重量百分比有8%的伊维菌素、20%的聚乳酸、6%的丙酮、56%表面活性剂,其余为乙醇和水(乙醇水=1:2)。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完全溶解;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已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含8%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实施例3、含10%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该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按重量百分比有10%的伊维菌素、20.5%的聚乳酸、6%的丙酮、57%表面活性剂,其余为乙醇和水(乙醇水=1:1)。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完全溶解;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己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含10%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实施例4、含15%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该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按重量百分比有15%的伊维菌素、21%的聚乳酸、5.5%的丙酮、58%表面活性剂,其余为乙醇和水(乙醇水=1:1)。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完全溶解;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已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含10°/。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实施例5、含20%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该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按重量百分比有20%的伊维菌素、21%的聚乳酸、5.5%的丙酮、55°/。表面活性剂,其余为乙醇和水(乙醇水=1:1)。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完全溶解;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己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含10%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实施例6伊维菌素5%、聚乳酸20%、表面活性剂58%、丙酮3,5%、乙醇3.5%,10%蒸馏水。实施例7伊维菌素20%、聚乳酸20%、表面活性剂45%、丙酮4%、乙醇4%,7%蒸馏水。实施例8伊维菌素15%、聚乳酸22%、表面活性剂50%、丙酮3.5%、乙醇3.5%,6%蒸馏水。试验例1本发明的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的粒径及稳定性测定实验1.将本发明的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镜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其粒径在10100nm之间,分散均匀,形态稳定。见图l。2.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的测定,是通过光稳定性试验、温度稳定性试验看其稳定性,看其是否有分层、浑浊和晶体析出。1)光稳定性试验将适量制备好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装入玻璃瓶中,密封,置于光照下,室温光照10d,于ld、3d、5d、7d、10d取样。结果表明,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仍保持澄清透明,无浑浊、分层现象。2)温度稳定性试验将适量制备好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装入玻璃瓶中,密封,置于4。C冰箱、室温25。C和37。C三种温度条件下留样考察30d,每隔5d取样观察。结果表明,该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在此三种温度条件下均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浑浊的现象,温度稳定性好。试验例2、血药浓度分析实验实验动物为绵羊,按50公斤体重皮下注射实例5制剂1.5ml,以市售常规注射制剂为对照,定时采取实验羊血样,测定血浆中伊维菌素浓度,测定方法为荧光一高压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如下表表15%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血药浓度分析实验取样时间(d)123571035伊维菌素纳米粒制剂血药浓度(ng/ml)6111517241610表25%伊维菌素注射剂血药浓度分析实验取样时间(h)125812448伊维菌素注射制剂1224312115115血药浓度(ng/ml)从上述实验结果来看,伊维菌素常规注射剂在给药后28h血药浓度达到高峰,48h后几乎消失;而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注射剂在给药后510d血药浓度才达到高峰,35d后逐渐消失。表明本发明所制备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试验例3、普通伊维菌素制剂(害获灭)与伊维菌素的聚乳酸纳米粒的药效对比实验1.分组选择感染痒螨或疥螨的病兔,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普通伊维菌素制剂(害获灭拾g/L的伊维菌素注射液)组、5%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组和10%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组。2.给药伊维菌素普通制剂组按0.5mg/kg体重剂量皮下注射害获灭,第14d以同剂量重复给药1次。5%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组和10%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组分别按伊维菌素1.0mg/kg和5.0mg/kg体重单剂量皮下注射伊维菌素微球混悬剂。3.病变观察与记分1)耳部病变记分方法0—为无任何病变,无活螨;1一为仅在耳边、耳根部有病变及活螨;2—为病变开始见于耳道,耳道有分泌物;3—为病变波及整个耳道及耳外缘;4一为病变波及耳道以外部位。2)疥螨所致病变记分方法0—为无瘙痒、无痂皮;1一为有瘙痒、无痂皮;2—为有瘙痒,痂皮局限于爪部或鼻部;3—为瘙痒严重,痂皮较厚,足底和鼻部病变部位面积较大;4一为痂皮厚,病变波及全身。4.病兔综合记分方法仅感染痒螨或疥螨者以所感染螨病记分,混合感染者以较严重感染螨病记分。5.活螨检查检查耳痒螨直接取外耳道分泌物,检查疥螨时,以刀片刮取痂皮边缘的皮屑。将病料用生理盐水浸润,显微镜下观察。活螨检查于给药当日和给药后第7、14、28d各进行1次。6.—般临床症状观察给药前及给药后定期对试验兔称重,并观察试验兔的活动情况及有无瘙痒等症状。对死亡兔进行剖解,以初步确定死亡原因。7.疗效判断以给药后痂皮松动脱落,溃烂部位愈合并开始长出新毛,镜检病料无活螨为治疗有效。8.结果1)给药前病兔的症状和病变本试验所选择的病兔临床症状和病变均较明显,给药前均呈典型的螨或疥螨感染症状;痒螨病兔多为病变已蔓延至整个外耳道,耳道内有多量分泌物并干涸成痂,两耳下垂,常有甩头症状。疥螨病兔病变以四肢和鼻部病变最为明显,痂皮较厚,融合病灶直径多在lcm以上,并有出血甚至皮肤溃烂,瘙痒严重。一些病兔为痒螨和疥螨混合感染,个别病兔症状和病变严重,全身均有痂皮。2)活螨检测4组试验兔给药前后活螨检查结果见表2。表2给药前后活螨检查结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聚乳酸纳米粒_;___3)试验期间病兔的临床症状变化试验过程中对照组兔在第1、2和4周分别死亡2、1和1只;5%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组和10%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组也在第1周各死亡1只。死亡兔均为病变严重者,尤其是耳痒螨感染尤为严重,且在死亡前出现癫痫样神经症状者。给药后2—3d,治疗兔表现出瘙痒加剧,之后瘙痒逐渐减弱,到第2周己无明显甩头、啃咬足部等症状。对照组兔则甩头、啃咬足部等瘙痒症状加剧。4)病变及病变记分给药前各组兔病变综合评分多为2或3,个别兔为4。给药后,害获灭组及伊维菌素纳米粒组兔在第7d可见明显疗效,主要表现为活螨检出率明显下降,耳道痂皮松动脱落,耳道内分泌物减少,四肢(主要爪部)及鼻端痂皮脱落,溃疡灶开始愈合。第14d时,大面积痂皮脱落,溃烂部位开始长出新的肉芽组织,边缘长出新毛。害获灭组第14d时,活螨检出率较高,故进行第2次给药治疗。至第28d,治疗组绝大多数兔痂皮完全脱落,病灶基本愈合,并长出新毛,多数兔未检出活螨。病变综合评分各组之间略有差异,对照组病变未见改善。权利要求1、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抗生素药物,其特征在于,该纳米乳组合物粒径在10~100nm之间,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伊维菌素5%~20%、聚乳酸20%~25%、表面活性剂45%~58%、丙酮3.5%~6%、乙醇3.5%~6%,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泊洛沙姆F68、Tween80和Span80中的任意一种。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1)准确称取各原料伊维菌素、聚乳酸、丙酮、乙醇、水、表面活性剂;2)将乙醇和水混合并搅拌均匀;3)将伊维菌素加入到溶有聚乳酸的丙酮溶液中,使之完全溶解;4)再将上述溶有伊维菌素的溶液滴加到己搅拌均匀的乙醇和水中,边滴加边搅拌;5)5(TC减压蒸馏,蒸出有机溶剂,得到带有淡蓝色乳光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的抗生素药物,该纳米乳组合物粒径在10~100nm之间,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伊维菌素5%~20%、聚乳酸20%~25%、表面活性剂45%~58%、丙酮3.5%~6%、乙醇3.5%~6%,余量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的伊维菌素聚乳酸纳米粒不但保持了伊维菌素广谱、高效、毒副作用低、安全性高等特点,而且克服了其作用时间短的缺陷,可达到药物缓释的效果,给药方便,安全有效。文档编号A61K9/10GK101229124SQ200810017489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申请日期2008年2月3日优先权日2008年2月3日发明者欧阳五庆,颖胡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