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948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肝炎指的是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而转为慢性的肝炎。也有很慢性肝炎多人感染肝炎病毒后,起病隐匿,发现时已经成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传染性较强。甲肝和戊肝一般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但是急性甲肝有迁延不愈的现象。丁型肝炎只能和乙型肝炎同时发生或在病人已经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因为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它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繁殖传播, 丁型肝炎也可以转变为慢性肝炎。根据国际工作小组1994年底在世界胃肠病大会上建议的原则,我国肝病专家在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会议上,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修改。对无论是乙型、丙型、丁型或新型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均被划分为轻度、中重、重度3 类。①轻度相当于原先认识的慢性迁延型或轻型慢性活动型,临床上病情较轻,生化指标仅 1 2项轻度异常。②中度相当于原慢性活动型肝炎的中等病理改变者,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居于轻、重度之间。③重度有明显而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及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血管痣和肝脾肿大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临床上无门脉高压症证据,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减低或白/球比值异常,蛋白电泳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凡白蛋白< 329/L,胆红素> 855m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 60 40,3项中只需一项达标者,即可诊断为慢性肝炎重度。
慢性肝炎多是从急性病毒性肝炎转变而来,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转变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显然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在急性期过后,疾病自限,预后良好,不发生病毒持续携带状态,亦不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约15%左右转变为慢性肝炎,约20%发展为肝硬化,约0. 6%发生肝癌;丙型肝炎亦约有36% ( % 55% )转变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一肝纤维化一肝硬化一肝癌”是肝脏疾病演化的一条途径,对病患的生存形成相当大的威胁。乙肝所致的慢性肝炎在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炎中约占80% 90%。我国约有3000万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尽管远比急性肝炎少见,但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本病通常表现较轻,不产生任何症状或明显的肝损害,但有些病例,持续的炎症会缓慢地损伤肝脏,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衰竭。
慢性肝炎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任何药物都不曾显示其对慢性肝炎的明确而肯定的疗效,因此目前仍在进行各种试验治疗。而中药现在成为缓解和治疗慢性肝炎的一种有效手段,常用中药有人参、党参、太子参、沙参、玄参、丹参、黄芪、首乌、枸杞子、桑椹子、生地、麦冬、天冬、旱莲草、黄精、龟板、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六味地黄丸、黄精、山豆根、垂盆草、姜黄、柴胡等;常用的中成药有慢肝养阴胶囊、华丹护肝胶囊。中药对慢性肝炎的治疗起效慢,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中成药由于现有提取工艺不能很好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使其药效不理想,我国主要采用常规的乙醇提取、水提取法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低、有效成分含量低从而影响药效等问题。近年来,为提高产品质量及收率进行了多种方法的研究,主要有(1)在提取液中加入适当的絮凝剂;( 使用超滤对提取液净化;(3)超临界(X)2精制粗提取物;但这些技术要么提取效果仍然不理想、要么对设备要求苛刻,不能进行大工业生产。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药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制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茵陈、柴胡、五味子、板蓝根、 绿豆粉和猪胆粉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辅以药物辅料制得;所述药物原料用量为茵陈313份、柴胡313份、板蓝根313份、五味子168份、绿豆粉1 份、猪胆粉20份,所述药物辅料为糊精50份,硬脂酸镁1. 8份和滑石粉3. 5份,以质量份计。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茵陈的提取分别以茵陈原料药10倍重量、8倍量和8倍量的80% (以体积百分浓度计)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lh,合并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60°C)浓缩,放置冰箱冷藏过夜,离心滤过GOOOr/min),分离上清液,流过F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以5倍柱体积的80% (以体积百分浓度计)的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流速lml/min,取洗脱液;减压干燥, 粉碎成细粉;
O)、柴胡、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25 1.测),干燥成细粉,与占绿豆粉用量101/128的绿豆细粉混合;或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30 1. 35(80°C测),与占绿豆粉用量 101/128的绿豆细粉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3)、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80% (以体积百分浓度计)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1. 25(80°C测),浓缩液放入洁净不锈钢周转桶中,与剩余的绿豆细(即占绿豆粉用量27/1 的绿豆粉)粉混勻,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4)、将所述的糊精、猪胆粉及以上各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制粒。
优选地,上述第(4)步骤中具体是将糊精、猪胆粉及以上各步骤制得的细粉制成软材装入混合机内,混合5分钟,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取预混合后药粉,分次投入到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湿润剂制软材,过20 22目筛,制成大小均勻的颗粒,将湿颗粒分次加入沸腾干燥器中,在温度60 65°C下干燥;将干颗粒加入整粒机,整粒目筛为16 18目;整粒后颗粒装入洁净干燥不锈钢桶中;取整粒完毕的颗粒与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加入到三维混合机中,混合5 10分钟。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质量稳定性显著,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改变原来的提取方式,既能提高现有成分的含量,也能提高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还能除去部分杂质,优化了工艺, 同时又选择了适宜的辅料,所得产品质量稳定性、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以茵陈为君药,茵陈清肝胆经湿热,利胆退黄以泄湿;柴胡疏少阳经之邪又调达肝气、升郁结以升清气;板蓝根"治天行热毒"兼凉血之功,清热解毒凉血为臣药,三药功专力宏;佐药五味子,气阴双补,有养肝护肝之效,使药猪胆汁清肝凉胆,绿豆粉清热解毒兼健脾养胃;全方相须相使、刚柔共济,共达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祛湿健脾之效,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及旱期肝硬化等,对酒后、长期用药人群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肝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内容对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它是以茵陈、柴胡、五味子、板蓝根、绿豆粉和猪胆粉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辅以药物辅料制得;所述药物原料用量为茵陈313g、柴胡313g、板蓝根313g、五味子168g、绿豆粉U8g、猪胆粉20g,所述药物辅料为糊精50g,硬脂酸镁1. 8g和滑石粉3. 5g,以制备1000片制剂的量;按以下步骤制备
(1)、茵陈的提取分别以茵陈原料药10倍重量、8倍量和8倍量的80% (以体积百分浓度计)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lh,合并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60°C)浓缩,放置冰箱冷藏过夜,离心滤过GOOOr/min),分离上清液,流过F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以5倍柱体积的80% (以体积百分浓度计)的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流速lml/min,取洗脱液;减压干燥, 粉碎成细粉;
O)、取处方柴胡、板蓝根净料,分别加入切药机切成厚度为< 20mm的段,柴胡、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分别加5倍、4倍量饮用水,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M小时, 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25 1.测),干燥成细粉,与占绿豆粉用量101/1 的绿豆细粉混合;或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30 1. 35(80°C测),与占绿豆粉用量101/128的绿豆细粉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
(3)、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80% (以体积百分浓度计)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2000 2200L、第二次1900 2100L、第三次1800 2000L,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 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0 1. 25 (80°C 测),浓缩液放入洁净不锈钢周转桶中,与剩余的绿豆细(即占绿豆粉用量27/1 的绿豆粉)粉混勻,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G)、将糊精、猪胆粉及以上各步骤制得的细粉制成软材装入混合机内,混合5分钟,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取预混合后药粉,分次投入到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湿润剂制软材,过20目筛,制成大小均勻的颗粒,将湿颗粒分次加入沸腾干燥器中,在温度60 65°C下干燥;将干颗粒加入整粒机,整粒目筛为18目;整粒后颗粒装入洁净干燥不锈钢桶中;取整粒完毕的颗粒与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加入到三维混合机中,混合8分钟。压片将混好的颗粒,安装冲摸,点动压片机待机器正常运转后,将颗粒加入料斗中,调节充填、压力压片;包衣、包装既得。
实施例2
应用实施例1制得的制剂进行稳定性试验。
1、加速试验
试验方法将实施例1制得的制剂采用上市包装,置加速实验箱中,一定时间取样,对考察项目进行检验。
温度40士 2°C
湿度RH75%士5%
考察时间0、1、2、3、6月
考察指标性状、鉴别、五味子醇甲含量、崩解时限,0月和加速6月增加微生物限度检查。
考察结果见附表1。
表1加速试验考察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茵陈、柴胡、五味子、板蓝根、 绿豆粉和猪胆粉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辅以药物辅料制得;所述药物原料用量为茵陈313份、柴胡313份、板蓝根313份、五味子168份、绿豆粉1 份、猪胆粉20份,所述药物辅料为糊精50份,硬脂酸镁1. 8份和滑石粉3. 5份,以质量份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a、茵陈的提取分别以茵陈原料药10倍重量、8倍量和8倍量的80%(以体积百分浓度计)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lh,合并乙醇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60°C )浓缩,放置冰箱冷藏过夜,离心滤过(4000r/min),分离上清液,流过F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以5倍柱体积的80%(以体积百分浓度计)的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流速lml/min,取洗脱液;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b、柴胡、板蓝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25 1.测),干燥成细粉,与占绿豆粉用量101/1 的绿豆细粉混合;或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 30 1. 35(80°C测),与占绿豆粉用量101/128的绿豆细粉混合,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c、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80%(以体积百分浓度计)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提取液,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 20 1. 25 (80°C测),浓缩液放入洁净不锈钢周转桶中,与剩余的绿豆细(即占绿豆粉用量27/1 的绿豆粉)粉混勻,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备用;d、将所述的糊精、猪胆粉及以上各步骤制得的细粉混合、制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是将糊精、猪胆粉及以上各步骤制得的细粉制成软材装入混合机内,混合5分钟,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取预混合后药粉,分次投入到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0分钟,在搅拌状态下加入湿润剂制软材,过 20 22目筛,制成大小均勻的颗粒,将湿颗粒分次加入沸腾干燥器中,在温度60 65°C 下干燥;将干颗粒加入整粒机,整粒目筛为16 18目;整粒后颗粒装入洁净干燥不锈钢桶中;取整粒完毕的颗粒与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加入到三维混合机中,混合5 10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它是以茵陈、柴胡、五味子、板蓝根、绿豆粉和猪胆粉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辅以药物辅料制得;所述药物原料用量为茵陈313份、柴胡313份、板蓝根313份、五味子168份、绿豆粉128份、猪胆粉20份,所述药物辅料为糊精50份,硬脂酸镁1.8份和滑石粉3.5份,以质量份计。本发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剂质量稳定性好,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改变原来的提取方式,既能提高现有成分的含量,也能提高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还能除去部分杂质,优化了工艺,同时又选择了适宜的辅料,所得产品质量稳定好、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P1/16GK102512500SQ2012100063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刘行鹏, 向洪, 昝琼, 范琳琳 申请人: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