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包括:位于伤口敷料两个外表面的第一外层织物、第二外层织物以及位于第一外层织物、第二外层织物之间的中间纤维层织物;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均大于中间纤维层织物的体积密度;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间,体积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间。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具有高保湿性,可以吸收大量的伤口渗出液并很好地锁住吸收进入中间纤维层的伤口渗出液,防止渗出液回流至伤口引起伤口二次感染。
【专利说明】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在对溃疡性伤口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大多采用具有高吸湿的现代伤口敷料,尤其是纤维类伤口敷料,该类敷料由具有溶胶性能的纤维组成,如海藻酸钙伤口敷料、壳聚糖伤口敷料、改性纤维素伤口敷料等。这些敷料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和保湿性,在吸收伤口渗出液之后可以形成凝胶,从而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
[0003]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高吸湿性纤维类伤口敷料除了单一组分纤维组成的敷料外,还有通过多种组分纤维混合的方法制得的多组分纤维类敷料,如在溶胶性纤维中加入非溶胶性纤维进行混纺,得到的敷料既具有较高的吸湿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湿强度。
[0004]欧洲专利EP0740554和美国专利US6471982公开了一种可凝胶纤维如海藻酸纤维与普通非凝胶纤维如纤维素纤维混纺得到的纤维敷料。
[0005]美国专利US6458460和欧洲EP0927013公开了另外一种伤口敷料,其由两种溶胶纤维混制而成的,一种是羧甲基纤维素纤维,另一种是海藻酸纤维,以促进吸湿性能并达到吸收伤口渗液的最佳效果。
[0006]美国专利US7385101公开了一种由镀银尼龙纤维和吸湿性纤维混纺而成的伤口敷料,该敷料含有抗菌剂银,可用于感染伤口的处理。
[0007]上述由多种纤维混合得到的敷料,虽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如高吸收性、高湿强度、抗菌性等,但由于敷料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均匀混合后制得的,敷料通常只有一个体积密度,锁水性较差;且敷料与伤口接触部分仍是纤维状结构,在更换敷料时,部分纤维碎屑容易残留在伤口上,从而产生粘连,此时,需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从而增加患者的疼痛,并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0008]事实上,除了通过纤维混纺工艺制备敷料以外,也可以通过制备多层结构的敷料,得到具有一定综合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敷料。
[0009]欧洲专利EP0575090B1公开了一种可以吸收伤口渗出液的产品,该产品含有藻酸盐,藻酸盐可以是颗粒状、片状、球状等形式并装在一个有孔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袋子里,袋子之间由细绳连接起来;该产品另外一种形式是球状的藻酸盐直接通过细绳连接起来,外面套上有孔的圆柱形袋子。伤口渗出液通过袋子上的孔洞,被袋子里面的藻酸盐吸收,从而达到吸收伤口渗出液的目的。
[0010]欧洲专利EP0788378B1公开了一种三层结构的伤口敷料,该敷料的第一层材料(如海藻酸钙及其衍生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第二层材料包括纤维类机织物、非织造布或者针织物,其具有比第一层材料更好的亲水性,第三层材料是一层透气膜如聚氨酯,用于把敷料固定在伤口上,但是仍然存在更换敷料时纤维残留以及保湿度性能不佳的问题。
[0011]专利W02010/109239A1和中国专利CN102481208A公开了一种层状组合物的伤口敷料,该组合物由三层材料组成,第一层为凝胶材料,如水凝胶或水状胶体;第二层材料硬度大于第一层材料,如聚酯;第三层材料拉伸模量小于第二层材料,如低摩擦材料。该敷料舒适柔韧,可以吸收和选择性地保留伤口渗出液,有利于保持伤口湿润,可用于急性或慢性伤口的护理。但该敷料使用的是水凝胶材料,没有纤维类敷料的柔软性。
[0012]美国专利US2011/0280926A1和中国专利CN102076291A公开了一种多层伤口敷料,该敷料包含伤口接触层和吸收层,其吸收层包含亲水性聚氨酯发泡材料,可用于伤口的治疗。但该敷料使用的是聚氨酯材料,没有纤维类敷料的柔软性。
[0013]专利W02007/117237A1和中国专利CN101460202A公开了一种增强的可吸收多层止血伤口敷料,其包含第一种可吸收的非织造织物、第二种可吸收的机织织物或针织物、凝血酶和/或纤维蛋白质。该专利涉及的敷料没有很好的保湿性能。
[0014]美国专利US6552244和欧洲专利EP1139946也公布了一个多层结构的伤口敷料,该敷料的上层是一种吸湿纤维层,中间是一层网状结构的导湿层,如黏胶网,底层的主要特点是有一定透汽能力。该敷料的主要作用是把伤口分泌液尽快导出,其吸湿保湿能力还湿有限的。
[0015]综上所述,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伤口敷料,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0016]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0017]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各种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吸湿性的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1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包括:位于伤口敷料两个外表面的第一外层织物、第二外层织物以及位于第一外层织物、第二外层织物之间的中间纤维层织物;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均大于中间纤维层织物的体积密度;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间,体积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间;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克重优选为均在10-100克/平方米而体积密度优选为均在0.08-0.25克/立方厘米之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中的至少一个选自海藻酸盐纤维织物、壳聚糖纤维织物、纤维素纤维织物、羧甲基壳聚糖纤维织物、酰化壳聚糖纤维织物、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织物、羧乙基纤维素纤维织物、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织物、维纶纤维织物、丙纶纤维织物、涤纶纤维织物、尼纶纤维织物、晴纶纤维织物或者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纤维的混纺织物。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中的至少一个含有抗菌剂,抗菌剂含量在0.01%-25%之间,优选为在0.1%-20%之间;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纤维含有抗菌剂,抗菌剂含量在0.01%-20%之间 ,优选为在0.1%-10%之间;所述抗菌剂优选为银。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中的至少一个是针织物、机织物或者非织造布;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为非织造布织物;所述针织物和机织物由短纤纱线织成或者由长丝织成,短纤纱线纤维线密度或长丝线密度在0.5-10.0分特之间,优选地在1-6分特之间。
[0022]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含有海藻酸盐纤维、壳聚糖纤维、纤维素纤维、羧甲基壳聚糖纤维、酰化壳聚糖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羧乙基纤维素纤维、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双组分纤维、维纶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尼纶纤维、晴纶纤维、交联丙烯酸纤维、木浆纤维或者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的克重为60-600克/平方米之间,优选地为80-500克/平方米之间,更优选地为100-400克/平方米之间。
[0024]进一步地, 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纤维的线密度在0.5-10.0分特之间,优选地在1-6分特之间;纤维长度在3-150毫米之间,优选地在5-75毫米之间。
[0025]进一步地,所述非织造布的成布方式为针刺成布、水刺成布、热熔成布或者化学粘结成布。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与中间纤维层织物通过针刺方式、热熔方式复合、化学粘合方式或者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复合;在热熔或超声波焊接方式复合的情况下,所述复合的敷料具有图案,所述图案为方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圆形或点状形。
[0027]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用于护理溃疡性伤口的用途。
[00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包括:A)提供用于制备的原始加工材料,即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和中间纤维层织物的纤维材料,并对材料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B)对纤维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纤维网;C)将纤维网加工成为中间纤维层织物;D)将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与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进行复合加工,得到复合织物;E)将复合织物封装灭菌,得到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0]1、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由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和中间纤维层织物组成,其中,中间纤维层织物体积密度小,结构蓬松,更容易将伤口分泌液保持在织物结构中。
[0031]2、本发明的伤口敷料的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大于中间纤维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可以很好地锁住吸收进入中间纤维层的伤口渗出液,防止渗出液回流至伤口引起伤口二次感染。
[0032]3、由于该敷料具有三层结构,且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大于中间纤维层的体积密度,使得敷料的强度尤其是湿强度有所提高,因此,在更换敷料时,敷料不容易破损,可以整片去除,而且没有纤维碎屑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伤口敷料在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I天后的抑菌圈的照片。
[0034]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伤口敷料在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皿中I天后的抑菌圈的照片。
[0035]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0039]本发明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包括三层织物,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层织物为第一外层织物1, 第二层织物为中间纤维层织物2,第三层织物为第二外层织物3。第一外层织物1、第二外层织物3位于伤口敷料两个外表面,中间纤维层织物2位于第一外层织物
1、第二外层织物3之间。
[0040]其中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均大于第二层的中间纤维层织物的体积密度。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间,优选地在10-100克/平方米;体积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间,优选地在
0.08-0.25克/立方厘米之间。
[0041 ] 本发明的伤口敷料中,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均可以选自海藻酸盐纤维织物,或壳聚糖纤维织物,或纤维素纤维织物,或改性壳聚糖纤维织物,或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也可以为维纶纤维织物,或丙纶纤维织物,或涤纶纤维织物,或尼纶纤维织物,或晴纶纤维织物,或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纤维的混纺织物。也即,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可以是同一种织物,也可以是上述织物的任意两种,即这种三层织物敷料的结构可以是对称的(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相同),也可以是不对称的(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不相同)。
[0042]其中,所述海藻酸盐纤维为高甘露糖醛酸(M)型、高古洛糖醛酸(G)型或者甘露糖醛酸/古洛糖醛酸(Μ/G)混合型。所述海藻酸盐纤维为海藻酸钙纤维或者海藻酸钙/钠纤维。所述壳聚糖纤维可以是脱乙酰度为80%以上的壳聚糖纤维。所述改性壳聚糖纤维可以是经过羧甲基化学改性的羧甲基壳聚糖纤维或者是经过酰化改性的酰化壳聚糖纤维,以提高其吸收性能,其对蒸馏水的吸收率达500%或以上。所述纤维素纤维可以是常规黏胶纤维,也可以是溶剂纺纤维素纤维如莱塞尔纤(Lyocell)纤维。所述改性纤维素纤维可以是经过化学改性的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羧乙基纤维素纤维或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其对蒸馏水的吸收率达500%或以上。
[0043]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其中之一或全部都含有抗菌剂,如银、PHMB或蜂蜜,其中优选银或其他含银材料,例如是银化合物和银络合物。制备时,可以先在纤维内部或表面加银然后制备成织物,也可以直接在织物内部或表面加银。所述含银织物的含银量在
0.01%-25%,优选为 0.1%-20%。
[0044]本发明并不限制在纤维中加入银的方法,所述加入银的方法主要包括:
[0045]1、在纺丝溶液中加入抗菌剂,如硝酸银、氯化银、碳酸银或者磷酸氢锆钠银(Silver Sodium Zirconium Hydrogen phosphate),使得制成后的纤维含有抗菌剂;
[0046]2、在纤维或织物表面喷涂含银液体,如在纤维或织物表面喷涂纳米银溶液;
[0047]3、在纤维、织物表面镀银。[004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层之一或两层都是针织物、机织物或者非织造布,所述针织物是通过针织工艺制备的织物,所述机织物是通过机织工艺制备的织物,所述非织造布是通过非织造工艺制得的织物。
[0049]如果是针织物或机织物,其织物可以是由短纤纱线织成的,即经过短纤纺纱织布等工艺制备的织物,也可以是由长丝线织成的,其纤维或长丝线密度在0.5-10分特(dtex)之间。优选地在1-6分特之间。如果是非织造布,其成布方式可以是针刺成布、水刺成布、热熔成布或化学粘结成布。 水刺成布和热熔成布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纤维,如水刺成布适用于非凝胶纤维,热熔成布适用熔融纺制备的纤维,比较常见的是纺粘非织造布。
[0050]而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可以含有海藻酸盐纤维、壳聚糖纤维、粘胶纤维素纤维、莱塞尔纤维素纤维、羧甲基壳聚糖纤维、酰化壳聚糖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羧乙基纤维素纤维、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双组分低熔点纤维;也可以是维纶纤维、丙纶纤维、漆纟仑纤维、尼纟仑纤维、晴纟仑纤维、交联丙烯酸纤维(crοsS-1inked acrylate copolymerfibre)或者木浆纤维,也即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的纤维可以为上述各种纤维的其中一种。
[0051]另外,本发明所述的中间纤维层织物,还可以通过纤维混纺制备具有综合功能的敷料。本发明所涉及的伤口敷料中,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的纤维可以是由下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组合而成:海藻酸盐纤维、壳聚糖纤维、粘胶纤维素纤维、莱塞尔纤维素纤维、羧甲基壳聚糖纤维、酰化壳聚糖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羧乙基纤维素纤维、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双组分低熔点纤维、维纶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尼纶纤维、晴纶纤维、交联丙烯酸纤维(cross-linked acrylate copolymer fibre)以及木衆纤维。比如将海藻酸钙纤维与壳聚糖纤维混纺,所制备的敷料具有吸湿性,同时还具有壳聚糖的止血功能。为了进一步提高敷料的吸湿性能,还可以将海藻酸钙纤维与羧甲基纤维素纤维混纺。为了提高敷料的湿强度,还可以将改性纤维素纤维与未改性纤维素纤维(如Lyocell)混纺。
[0052]另外,为了使伤口敷料具有抗感染功效,上述中间纤维层织物可以含有抗菌剂,所述抗菌剂可以是银、PHMB或蜂蜜等,优选为银离子,银化合物,银络合物或在纤维或织物表面镀银,其抗菌剂含量在0.01%-20%之间,优选为0.1%-10%。
[0053]本发明敷料的中间纤维层织物的克重为60-600克/平方米之间,优选80-500克/平方米之间,更优选100-400克/平方米之间。
[0054]本发明使用的中间层纤维层织物的纤维为短纤维,可以根据伤口敷料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将长丝或纤维切断成一定的长度,所述纤维长度为3-150mm之间,优选地在5_75毫米之间。并且纤维具有一定的线密度,所述纤维的线密度为0.5-lOdtex,优选地在1-6分特之间。另外,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是一种非织造布织物,可以通过针刺非织造工艺制得。其成布方式可以是针刺成布、热熔成布或化学粘结成布。
[0055]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伤口敷料中,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与中间纤维层织物的复合可以通过针刺方式、热熔方式、超声波焊接方式或化学粘合方式实现。针刺方式和化学粘合简单易于实施,可以适用于所有纤维,热熔方式和超声波焊接方式只适用于那些中间层织物中含有双组分纤维(如聚乙烯/聚丙烯等)或熔融纺的纤维。针刺方式复合的敷料手感柔软,而化学粘合方式复合的敷料手感较硬。热熔方式和超声波焊接方式可以通过热压和焊头在复合的敷料表面形成图案。常见的图案有方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圆形或点状形。这些图案有时可以防止伤口分泌液横向扩散,使敷料具有横向锁水能力。[005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方法,制备上述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57]A)提供用于制备的原始加工材料,即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和中间纤维层织物的纤维材料,并对材料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
[0058]B)对中间纤维层织物的纤维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纤维网;
[0059]C)将纤维网加工成中间纤维层织物;
[0060]D)将该中间纤维层织物用前述的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进行复合加工, 得到复合织物;
[0061]E)将复合织物封装灭菌,得到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
[0062]由上可知,在制备方法中,需要对一些参数进行一些测量,下面对本发明中用到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
[0063]I)测量织物克重:
[0064]将织物剪成四方形或长方形,测量其重量G (克),然后铺在一个平面上测量织物长度L (厘米)和织物宽度W (厘米)。克重Gk由用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0065]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包括: 位于伤口敷料两个外表面的第一外层织物、第二外层织物以及位于第一外层织物、第二外层织物之间的中间纤维层织物; 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体积密度均大于中间纤维层织物的体积密度; 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克重均在8-140克/平方米之间,体积密度均在0.08-0.32克/立方厘米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中的至少一个选自海藻酸盐纤维织物、壳聚糖纤维织物、纤维素纤维织物、羧甲基壳聚糖纤维织物、酰化壳聚糖纤维织物、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织物、羧乙基纤维素纤维织物、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织物、维纶纤维织物、丙纶纤维织物、涤纶纤维织物、尼纶纤维织物、晴纶纤维织物或者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纤维的混纺织物;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的克重优选为均在10-100克/平方米;体积密度优选为均在0.08-0.25克/立方厘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中的至少一个含有抗菌剂,抗菌剂含量在0.01%-25%之间,优选为在0.1%_20%之间;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纤维含有抗菌剂,抗菌剂含量在0.01%-20%之间,优选为在0.1%-10%之间;所述抗菌剂优选为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中的至少一个是针织物、机织物或者非织造布;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为非织造布织物;所述针织物和机织物由短纤纱线织成或者由长丝织成,所述短纤纱线纤维线密度或长丝线密度在0.5-10.0分特之间,优选地在1-6分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含有海藻酸盐纤维、壳聚糖纤维`、纤维素纤维、羧甲基壳聚糖纤维、酰化壳聚糖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羧乙基纤维素纤维、不溶于水的纤维素烷基磺酸纤维、双组分纤维、维纶纤维、丙纶纤维、涤纶纤维、尼纶纤维、晴纶纤维、交联丙烯酸纤维、木浆纤维或者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纺而成的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的克重为60-600克/平方米之间,优选地为80-500克/平方米之间,更优选地为100-400克/平方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纤维的线密度在0.5-10.0分特之间,优选地在1-6分特之间;纤维长度在3-150毫米之间,优选地在5-75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的成布方式为针刺成布、水刺成布、热熔成布或者化学粘结成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与中间纤维层织物通过针刺方式、热熔方式复合、化学粘合方式或者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复合,在热熔或超声波焊接方式复合的情况下,所述复合的敷料具有图案,所述图案为方形、三角形、长方形、菱形、圆形或点状形。
10.一种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含有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包括: A)提供用于制备的原始加工材料,即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和中间纤维层织物的纤维材料,并对材料的各项参数进行测量; B)对纤维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纤维网; C)将纤维网加工成为中间纤维层织物; D)将所述中间纤维层织物与所述第一外层织物和第二外层织物进行复合加工,得到复合织物; E)将复合织物封装灭菌,得到三层织物的伤口敷料。
【文档编号】A61F13/02GK103735359SQ201310728101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晓东, 莫小慧, 冯彩霞, 萧健鹏 申请人:佛山市优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