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664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包括电源、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电源给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供电;微处理器分别与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和键盘显示器电连接,微处理器和报警器无线通信连接,同时,滴速调节器为电动机;该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导致的医疗事故发生机率大的问题,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特殊病人没有有效的装置来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的问题,从而能够智能的、远程的、集中的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进而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机率。
【专利说明】液体点滴监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领域监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体点滴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点滴输液是医院常采用的医疗手段。医院对病人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输液的药物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输液滴流速度。目前对于输液速度的控制普遍采用人工方式,由护士根据经验,将速度调节至合适值。人工调整输液速度不够准确和方便,此外,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时时监视剩余的药液,当药液输完,则由护士及时换瓶或拔除针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药液已经滴完,有可能会造成医疗事故。
[0003]另外,一些特殊的病人,外界不便多次接触进行管理,例如之前的非典型肺炎,以及骨髓移植后的隔离,这些病人需要输液,但必须避免过多的与外界接触,进行管理的最佳方式为远程医疗器械的控制。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有效的既可以远程控制又可以现场控制的自动监测装置,从而需要专人监护,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劳动负担,也不利于病区的综合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导致的医疗事故发生机率大的问题,也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特殊病人没有有效的装置来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的问题,从而能够智能的、远程的、集中的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进而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机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电源、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所述电源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滴速检测器、所述液面检测器、所述滴速调节器、所述键盘显示器和所述报警器供电;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滴速检测器、所述液面检测器、所述滴速调节器和所述键盘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报警器无线通信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及时的将微处理器得到的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器,医务人员根据报警器便能够确定需要到现场进行查看的具体病员;
[0007]其中,所述滴速调节器为电动机,该电动机转轴一端套设有绕线器,绕线器上所缠绕的线通过挂吊在点滴移动支架上的滑轮连接储液瓶,从而通过改变电动机转轴的转向,便能使得储液瓶上升亦或下降,进而控制点滴速度。
[0008]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微处理器为AT89C51,该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处理速度快,从而能够更为迅速的进行数据的处理。
[0009]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滴速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所述红外对管包括一发射红外传感器和一接收红外传感器,采用的红外传感器尺寸小,质量轻,对辅助电路要求少,在近距可以直接用电流发射,电路简单,性能稳定。
[0010]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滴速检测器采用两个红外对管,采用两个红外对管,能够保证滴斗晃动时也能监测到信号,从而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
[0011]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滴速检测器放置于滴斗外侧壁上,由于滴速检测器采用的是红外传感器,从而能够更为方便、快捷的进行安装。
[0012]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液面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所述红外对管包括一发射红外传感器和一接收红外传感器。
[0013]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发射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接收红外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且放置于储液瓶的警戒线处,同时该发射红外传感器和接收红外传感器放置于储液瓶的两边且正对放置,设置在警戒线处,由于有水和没水时红外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同,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的不同,传送给微处理器进行比较处理,便能判断水位是否已经到达警戒线,若已经到达警戒线,则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报警器。
[0014]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警戒线在所述储液瓶的瓶口向上2?3cm处,如 2cm、2.lcm、2.3cm、2.6cm、2.8cm、2.9cm、3cm 等。
[0015]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键盘显示器采用4*4键盘和八位LED显示屏,键盘显示器主要依据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采用该芯片与微处理器、键盘和显示屏电连接,便可得到键盘显示器。
[0016]上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中,所述报警器采用语音播报器,主要播报病员号和余液到达警戒线等语音,从而使得医务人员方便的得知需要进行现场查看的病员情况。
[00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包括电源、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电源用以给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供电;微处理器分别与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和键盘显示器电连接,微处理器和报警器无线通信连接,同时,滴速调节器为电动机;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导致的医疗事故发生机率大的问题,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特殊病人没有有效的装置来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的问题,从而能够智能的、远程的、集中的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进而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机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2]实施例1:[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包括:电源、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电源用以给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供电;而微处理器分别与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和键盘显示器电连接,同时,微处理器和报警器无线通信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连接,从而能够及时的将微处理器得到的报警信号发送给报警器,医务人员根据报警器便能够确定需要到现场进行查看的具体病员;并且滴速调节器为电动机,该电动机转轴一端套设有绕线器,绕线器上所缠绕的线通过挂吊在点滴移动支架上的滑轮连接储液瓶,从而通过改变电动机转轴的转向,便能使得储液瓶上升亦或下降,进而控制点滴速度。
[0024]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中,微处理器采用AT89C51,该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处理速度快,从而能够更为迅速的进行数据的处理。
[0025]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中,滴速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红外对管包括一发射红外传感器和一接收红外传感器,采用的红外传感器尺寸小,质量轻,对辅助电路要求少,在近距可以直接用电流发射,电路简单,性能稳定。该滴速检测器优选为采用两个红外对管,采用两个红外对管,能够保证滴斗晃动时也能监测到信号,从而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同时该滴速检测器放置于滴斗外侧壁上,由于滴速检测器采用的是红外传感器,从而能够更为方便、快捷的进行安装。
[0026]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中,液面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红外对管包括一发射红外传感器和一接收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接收红外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且放置于储液瓶的警戒线处,同时该发射红外传感器和接收红外传感器放置于储液瓶的两边且正对放置,设置在警戒线处,由于有水和没水时红外接收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同,根据接收信号强度的不同,传送给微处理器进行比较处理,便能判断水位是否已经到达警戒线,若已经到达警戒线,则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报警器。其中,警戒线在储液瓶的瓶口向上 2 ?3cm 处,如 2cm、2.lcm、2.2cm、2.5cm、2.7cm、2.9cm、3cm 等。
[0027]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中,键盘显示器采用4*4键盘和八位LED显示屏,键盘显示器主要依据8279可编程键盘显示器接口芯片,采用该芯片与微处理器、键盘和显示屏电连接,便可得到键盘显示器。
[0028]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中,报警器采用语音播报器,主要播报病员号和余液到达警戒线等语音,从而使得医务人员方便的得知需要进行现场查看的病员情况。
[0029]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中,微处理器与报警器之间的无线通信连接采用RS-485通信方式,RS-485允许一个发送器驱动多个负载设备,负载设备可以是驱动发送器、接收器或收发器组合单元。RS-485的共线电路结构是在一对平衡传输线的两端都配置终端电阻,其发送器、接收器、组合收发器可挂在平衡传输线上的任何位置,从而实现在数据传输中多个驱动器和接收器共用一传输线的多点应用,如此,通过该无线通信方式,便能使得多个微处理器与一个报警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或者一个微处理器与多个报警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连接,进而保证余液到达警戒线时,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得知该信息,从而进行后续的工作,保证了病员的安全,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机率。
[0030]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进行监护工作时,首先,通过键盘显示器设定病员号和点滴速度,通过该键盘显示器,病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增加或者降低点滴速度,同时键盘显示器还实时接收微处理器传输过来的实际点滴速度,滴速检测器将检测到点滴速度传输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将接收到的点滴速度与之前设定好的点滴速度范围(如20?150滴/分)进行比较,若超出该范围,则微处理器便根据所测得的点滴速度是快了还是慢了,发送正向转动指令或者反向转动指令给滴速调节器,滴速调节器接收到该正向转动指令或者反向转动指令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轴进行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从而平稳的将滴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0031]另外,液面检测器实时监测储液瓶中的液体,当储液瓶中的液体已经达到警戒线时,液面检测器便能发送与之前有液体时不同的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到该信号便触动报警信号,同时将该报警信号和病员号传送给报警器,报警器便能及时的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医务人员病员号和余液达到警戒线的报警信息。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得知该信息,从而进行后续的工作,保证了病员的安全,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机率。
[0032]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包括电源、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电源用以给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供电;微处理器分别与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和键盘显示器电连接,微处理器和报警器无线通信连接,同时,滴速调节器为电动机;该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导致的医疗事故发生机率大的问题,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特殊病人没有有效的装置来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的问题,从而能够智能的、远程的、集中的进行输液速度控制和余液监测,进而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能力,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机率。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予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00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电源、微处理器、滴速检测器、液面检测器、滴速调节器、键盘显示器和报警器;所述电源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滴速检测器、所述液面检测器、所述滴速调节器、所述键盘显示器和所述报警器供电;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滴速检测器、所述液面检测器、所述滴速调节器和所述键盘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报警器无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滴速调节器为电动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AT89C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速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所述红外对管包括一发射红外传感器和一接收红外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速检测器采用两个红外对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速检测器放置于滴斗外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面检测器采用红外对管,所述红外对管包括一发射红外传感器和一接收红外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接收红外传感器处于同一平面,且放置于储液瓶的警戒线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戒线在所述储液瓶的瓶口向上2?3cm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显示器采用4*4键盘和八位LED显示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点滴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采用语音播报器。
【文档编号】A61M5/168GK203736619SQ201320724329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华芳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