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989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桑黄多糖对肿瘤转移有着显著抑制作用,但利用桑黄菌子实体制备药物或保健品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问题。本发明将桑黄发酵菌粉、桦褐孔菌发酵菌粉、干姜、石菖蒲、芙蓉叶、龟板、甘草、山药、薏苡仁混合粉碎过筛,依次喷淋润湿剂和粘合剂制得软材,造粒后烘干,整粒后加入崩解剂和润湿剂,混合均匀后压片。本发明生产工艺稳定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克服桑黄菌子实体资源匮乏的缺点,所制备的桑黄片剂可以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无毒副作用,具有价格低、保质期长、携带方便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桑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是造成人类死亡率最高的几大疾病之一。目前,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外科治疗:肿瘤的外科治疗即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目前仍是治疗某些肿瘤的最有效的方法。二、化疗:肿瘤的化疗即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属于肿瘤的全身治疗方法。三、放疗:放疗即放射治疗,俗称"烤电""照光",是利用电离辐射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四、生物疗法:生物疗法是指通过生物反应修饰剂(BRM)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生物反应修饰剂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肿瘤分于疫苗等。五、中医药治疗肿瘤:中医药治疗运用整体观念、正邪学说、辩证理论等高度概括了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病程转归,对肿瘤的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几种主要治疗方法中,中医药治疗肿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0003]随着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肿瘤的转移是导致治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桑黄多糖对肿瘤转移有着显著抑制作用。桑黄(Phellinus ignairius)别名:裂蹄木层孔菌,子实体单生,桑黄味微苦,桑黄子实体具很好的抗癌活性,含落叶松蕈酸、麦角留醇等,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癌症。桑黄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抗癌效果较好的大型真菌之一。早在1968年,日本人Ikekaw T等发现,桑黄野生子实体的水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96.7%,Sasaki T等发现桑黄中发挥抗癌作用的单体物质为多糖。温克等人以小鼠胃癌和S180肉瘤为模型,研究比较桑黄、灵芝、阿加里斯茸PL-2、PL-5的抗癌活性,结果显示桑黄在4种药物中有较好的抑瘤作用,分别为43.09%和46.07%。车会莲等以桑黄水提物作用于肝癌H22移植瘤实验中,发现桑黄对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瘤体比和抑瘤率均随剂量增加而降低,对主要脏器无影响,对小鼠的免疫功能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抗肿瘤作用的最佳剂量为成人日常推荐摄入量3g/d的4倍。Ajijh.t.a等研究了桑黄乙酸乙酯、甲醇和水的提取物,然后用来分别抗Dalton淋巴腹水癌和Ehrlich腹水癌,发现水提物对它们没有细胞毒素作用,而这3个提取物对DLA引起的小鼠肿瘤细胞都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桑黄菌丝体通过发酵工程大规模生产的桑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桑黄片剂,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桑黄发酵菌粉70-81份;干姜3-5份;
石菖蒲3-5份;
芙蓉叶2-3份;
龟板2-3份;
甘草2-3份;
山药4-5份;
薏该仁4-5份。
[0006]—种桑黄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将所有原料按重量要 求称重混合,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
步骤二:制软材:
在混合原料上依次喷淋润湿剂溶液和粘合剂溶液,制得软材;
润湿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1%-0.2% ;粘合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8%-15% ;
步骤三:造粒:
将制好的软材在颗粒机上造成16目的颗粒,造好的颗粒置于托盘中;
步骤四:烘干:
将托盘中的湿颗粒置于78°C下烘1.5h后取出,于干燥环境下冷却;
步骤五:整粒:
经过筛,使物料颗粒度均匀,并去除不适于压片要求的物料颗粒;
步骤六:压片:
在干燥后的物料颗粒中加入占物料颗粒总重0.3%-0.5%的粘合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投入压片机内,将物料颗粒冲压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桑黄片剂。
[0007]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生产工艺稳定可靠,适于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克服桑黄菌子实体资源匮乏的缺点。所制备的桑黄片剂可以显著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无毒副作用,具有价格低、保质期长、携带方便的特点,提高了桑黄发酵菌丝体抗肿瘤效果,适合于肿瘤患者食用,肿瘤抑制率最高为53.13%,肿瘤抑制率提高达69.20%。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H印G-2细胞凋亡结果中低剂量组(480 μ g/mL)凋亡。
[0009]图2为H印G-2细胞凋亡结果中高剂量组(960 μ g/mL)凋亡。
[0010]图3为H印G-2细胞凋亡结果中空白对照组凋亡。
[0011]图4为!fepG-2细胞凋亡结果中顺钼阳性组凋亡。
[0012]图5为SW480细胞凋亡结果中空白对照组凋亡。
[0013]图6为SW480细胞凋亡结果中顺钼阳性组凋亡。
[0014]图7为SW480细胞凋亡结果中高剂量组(960 μ g/mL)凋亡。
[0015]图8为SW480细胞凋亡结果中低剂量组(480 μ g/mL)凋亡。[0016]图9为S18tl细胞凋亡结果中高剂量组(960 μ g/mL)凋亡。
[0017]图10为S18tl细胞凋亡结果中低剂量组(480 μ g/mL)凋亡。
[0018]图11为S18tl细胞凋亡结果中顺钼阳性组凋亡。
[0019]图12为S18tl细胞凋亡结果中为空白对照组凋亡。
[0020]图13为桑黄菌丝体片剂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瘤试验中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桑黄片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桑黄发酵菌粉70-81份;
干姜3-5份;
石菖蒲3-5份;
芙蓉叶2-3份;
龟板2-3份;
甘草2-3份;
山药4-5份;
薏该仁4-5份。
[0023]具体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将所有原料按重量要求称重混合,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
步骤二:制软材:
在混合原料上依次喷淋润湿剂溶液和粘合剂溶液,制得软材;
润湿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1%-0.2% ;粘合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8%-15% ;
步骤三:造粒:
将制好的软材在颗粒机上造成16目的颗粒,造好的颗粒置于托盘中;
步骤四:烘干:
将托盘中的湿颗粒置于78°C下烘1.5h后取出,于干燥环境下冷却;
步骤五:整粒:
经过筛,使物料颗粒度均匀,并去除不适于压片要求的物料颗粒;
步骤六:压片:
在干燥后的物料颗粒中加入占物料颗粒总重0.3%-0.5%的粘合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投入压片机内,将物料颗粒冲压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桑黄片剂。
[0024]实施例1:
桑黄发酵菌粉70份;
干姜3份;
石菖蒲3份;
芙蓉叶2份;龟板2份;
甘草2份;
山药4份;
薏该仁4份。
[0025]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将所有原料按重量要求称重混合,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
步骤二:制软材:
在混合原料上依次喷淋润湿剂溶液和粘合剂溶液,制得软材;
润湿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1% ;粘合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8% ;
步骤三:造粒:
将制好的软材在颗粒机上造成16目的颗粒,造好的颗粒置于托盘中;
步骤四:烘干:
将托盘中的湿颗粒置于78°C下烘1.5h后取出,于干燥环境下冷却;
步骤五:整粒:
经过筛,使物料颗粒度均匀,并去除不适于压片要求的物料颗粒;
步骤六:压片:
在干燥后的物料颗粒中加入占物料颗粒总重0.3%的粘合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投入压片机内,将物料颗粒冲压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桑黄片剂。
[0026]实施例2:
桑黄发酵菌粉75份;
干姜4份;
石菖蒲4份;
芙蓉叶2份;
龟板2份;
甘草2份;
山药4份;
薏该仁4份。
[0027]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将所有原料按重量要求称重混合,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
步骤二:制软材:
在混合原料上依次喷淋润湿剂溶液和粘合剂溶液,制得软材;
润湿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15% ;粘合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11% ;
步骤三:造粒:
将制好的软材在颗粒机上造成16目的颗粒,造好的颗粒置于托盘中;
步骤四:烘干:
将托盘中的湿颗粒置于78°C下烘1.5h后取出,于干燥环境下冷却;
步骤五:整粒:经过筛,使物料颗粒度均匀,并去除不适于压片要求的物料颗粒;
步骤六:压片:
在干燥后的物料颗粒中加入占物料颗粒总重0.4%的粘合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投入压片机内,将物料颗粒冲压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桑黄片剂。
[0028]实施例3:
桑黄发酵菌粉81份;
干姜5份;
石菖蒲5份;
芙蓉叶3份;
龟板3份;
甘草3份;
山药5份;
薏苡仁5份。
[0029]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将所有原料按重量要求称重混合,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
步骤二:制软材:
在混合原料上依次喷淋润湿剂溶液和粘合剂溶液,制得软材;
润湿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2% ;粘合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15% ;
步骤三:造粒:
将制好的软材在颗粒机上造成16目的颗粒,造好的颗粒置于托盘中;
步骤四:烘干:
将托盘中的湿颗粒置于78°C下烘1.5h后取出,于干燥环境下冷却;
步骤五:整粒:
经过筛,使物料颗粒度均匀,并去除不适于压片要求的物料颗粒;
步骤六:压片:
在干燥后的物料颗粒中加入占物料颗粒总重0.5%的粘合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投入压片机内,将物料颗粒冲压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桑黄片剂。
[0030]桑黄发酵菌粉是本申请片剂的主要成份,因为桑黄发酵菌粉中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粗三萜类、各种氨基酸及无机元素等具有保健作用,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
[0031]以下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桑黄片剂的相关实验说明:
实验方法:
(一)桑黄菌丝体片剂对SW480、HepG-2, S180瘤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1、测定凋亡与周期的样本分组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制成IX 105~6/mL单细胞悬液,每孔1.5mL接种于6孔板中,放入CO2孵箱,37°C、5%C02、饱和湿度下培养24h后吸弃上清,加入不同浓度(由MTT法筛选的最佳浓度为参考)药物的培养液作为给药组,名称为SHJI (低剂量480--g/mL) ,SHJII (高剂量960 μ g/mL),并设置顺钼阳性对照组(DDP组)和空白阴性组(Blank group)。继续培养一段时间(由MTT法筛选的最佳作用时间为参考),进行样本处理。
[0032]2、样本处理与检测分析
将每孔的细胞转移至离心管中,其中贴壁细胞应用胰酶消化后吹散吸出,悬浮细胞直接吹散吸出。用PBS洗漆离心(1000 rpm, 5min),弃去上清。测定凋亡的样品用2.5 mL带血清的培养基重悬细胞;测定周期的样品加入ImL PBS和2 mL无水乙醇固定。
[0033]固定后凋亡样品重悬于Binding Buffer (结合液)中加突光标记的Annexin V和PI,室温、避光孵育5min ;周期样品加入FITC标记的annexin V和PI溶液,轻轻混匀,室温下避光放置10-15min,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0034]检查结果经分析采集软件(BD FACSAria)处理,其中凋亡数据通过观察各组样品数据中四个象限(分别代表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坏死、正常细胞)所占比例,通过平行比较和自身比较,判断药物作用该癌细胞凋亡形式;周期数据依据细胞数量(横坐标),通过平行比较和自身比较,判断药物作用该癌细胞增殖周期中的哪一时期[其中Gl期(gapl)指从有丝分裂完成到期DNA复制之前的间隙时间;S期(synthesis phase),指DNA复制的时期;G2期(gap2),指DNA复制完成到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M期又称D期(mitosis ordivision),指细胞分裂开始到结束。
[0035](二)桑黄菌丝体片剂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瘤试验
建立S18tl荷瘤小 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组、给药,考察桑黄菌丝体片剂对荷瘤小鼠体重、瘤重、脾脏重量、胸腺重量的影响,以期考察桑黄菌丝体片剂体内的抑瘤效果。
[0036]1、S18tl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领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8-22g)60只(雌雄各半),所有实验操作均按清洁级标准在清洁级动物室中进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饲喂实验小鼠常规饲料。
[0037]将体外培养的细胞吹散、离心加生理盐水制成浓度为I X IOVmL单细胞悬液装入
离心管备用。
[0038]60只小鼠左前肢腋下剃毛、碘伏消毒。吸取细胞悬液0.2mL皮下注射到小鼠左前肢腋下。饲喂实验小鼠常规饲料,正常条件培养。
[0039]2、设置分组
接种小鼠每天称重,饲养I周左右,观察腋下接种部位肿瘤长出情况,待肿瘤直径约5_左右,随机分组,每组样本数为10,设置空白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并开始给药。
[0040]SHJI (低剂量组 250 mg/kg/d),SHJII (中剂量组 500 mg/kg/d)、SHJIII (高剂量组1000 mg/kg/d)各组样品溶于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给药,DDP组(顺钼阳性对照组)顺钼(3mg/kg/d)溶于等生理盐水同时ip给药;设置模型组(Model)给予同样容量生理盐水进行灌胃给药。
[0041]3、组织处理
连续给药7天左右,至模型组肿瘤直径达Icm停止给药,次日处死。无菌取肿瘤组织、脾脏、胸腺,去血污称重,计算抑瘤率和各脏器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比较桑黄菌丝体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0042](三)桑黄菌丝体片剂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抑瘤试验
建立裸鼠荷人肝癌细胞株IfepG-2模型,建模方法同(二),模型成功后将裸鼠随机分组、给药,分组及给药剂量同(二),观察桑黄菌丝体片剂对荷瘤裸鼠体重、瘤重的影响,考察桑黄菌丝体片剂对人源性肿瘤细胞株的体内抑瘤效果。
[0043]1、H印G-2荷瘤裸鼠模型的建立
将人肝癌细胞株ifepG-2按常规方法复苏,将细胞置于0)2孵箱中常规培养(37°C,5%C02),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40只裸鼠,在其腹部皮下接种瘤细胞液0.2mL (细胞浓度为IX lOVmL),注射局部出现明显皮丘,饲养于IVC动物净化装置内。
[0044]2、分组
观察接种裸鼠接种部位肿瘤长出情况,待结节出现,分组,每组样本数为8,设置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顺钼)、给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开始给药。
[0045]3、组织处理
连续给药7天,次日处死。无菌环境下取肿瘤组织,去血污称重,计算抑瘤率。
[0046]实验结果:
(一)桑黄菌丝体片剂对瘤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l>HepG-2细胞凋亡结果
从表1和图1-4可知与空白组作用比较,桑黄菌丝体片剂使凋亡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百分率增加,高剂量组、阳性组与空白组比较坏死率增加(P < 0.05)。
[0047]表1桑黄菌丝体片剂诱导IfepG-2细胞凋亡
【权利要求】
1.一种桑黄片剂,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桑黄发酵菌粉70-81份; 干姜3-5份; 石菖蒲3-5份; 芙蓉叶2-3份; 龟板 2-3份; 甘草2-3份; 山药4-5份; 薏该仁4-5份。
2.—种桑黄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原料预处理: 将所有原料按重量要求称重混合,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 步骤二:制软材: 在混合原料上依次喷淋润湿剂溶液和粘合剂溶液,制得软材; 润湿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1%-0.2% ;粘合剂溶液为质量分数为6%的淀粉浆,喷淋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8%-15% ; 步骤三:造粒: 将制好的软材在颗粒机上造成16目的颗粒,造好的颗粒置于托盘中; 步骤四:烘干: 将托盘中的湿颗粒置于78°C下烘1.5h后取出,于干燥环境下冷却; 步骤五:整粒: 经过筛,使物料颗粒度均匀,并去除不适于压片要求的物料颗粒; 步骤六:压片: 在干燥后的物料颗粒中加入占物料颗粒总重0.3%-0.5%的粘合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投入压片机内,将物料颗粒冲压成圆形或椭圆形的桑黄片剂。
【文档编号】A61K36/07GK104001143SQ20141026543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6日
【发明者】雷萍, 吴亚召, 张文隽, 吴未鸣, 陈旭, 吕德平 申请人: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