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胸针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312阅读:1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胸针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胸针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疾病常需通过留置胸管来进行治疗,胸管由于管径粗、材质硬(PVC材质)的特点,使其固定不易。一旦固定不牢,胸管滑脱可导致医源性气胸的发生,不及时发现处理,更可危及生命,从而发生医疗、护理纠纷。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两种固定方法,一种是3M弹性胶带,另一种是欣皮固(A1型)。其操作方便,但是均存在较大的缺陷:

(一)3M弹性胶带,缺陷如下:

(1)弹性胶带固定后不利于进行医疗护理操作;

(2)术后患者出汗较多,粘贴不牢。经常更换不但增加护理工作量,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粘贴过紧会引起压疮。

(二)欣皮固(A1型),缺陷如下:

(1)能随时松解,方便了医疗护理操作,但是术后患者出汗较多,粘贴不牢。经常更换不但增加护理工作量,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由于材质原因,有些患者易出现皮肤过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胸针管固定装置,从而可以方便的完成胸针管的固定,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避免出现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胸针管固定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棉布和第二棉布,所述第一棉布和第二棉布之间通过多跟宽橡皮筋连接,所述第一棉布上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公部,所述第二棉布的尾部背面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部相配合的第一魔术贴母部,所述第二棉布头部正面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公部,所述第二魔术贴公部的中部连接中间魔术贴母部,所述中间魔术贴母部的一端延伸有长条形魔术贴母部,另一端延伸有圆弧形魔术贴母部,所述圆弧形魔术贴母部的中间开有方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胸针管穿过中间魔术贴母部,长条形魔术贴母部盖过胸针管后穿入圆弧形魔术贴母部的方孔并与第二魔术贴公部粘合,同时,圆弧形魔术贴母部盖过胸针管后与第二魔术贴公部粘合;

所述第一棉布和第二棉布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棉布的长度小于第二棉布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胸针管固定适宜,有效减少安全隐患,避免患者会出现压疮和滑脱的现象;而且胸针管可随时松解,方便医疗护理操作,大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护理工作量,产品制造方便,价格低廉(单件费用较传统固定器减少了25余元),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展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第一魔术贴公部;2、宽橡皮筋;3、第二棉布;4、第二魔术贴公部;5、长条形魔术贴母部;6、中间魔术贴母部;7、方孔;8、圆弧形魔术贴母部;9、第一魔术贴母部;10、胸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胸针管固定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棉布和第二棉布3,第一棉布和第二棉布3之间通过多跟宽橡皮筋2连接,第一棉布上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公部1,第二棉布3的尾部背面设置有与第一魔术贴公部1相配合的第一魔术贴母部9,第二棉布3头部正面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公部4,第二魔术贴公部4的中部连接中间魔术贴母部6,中间魔术贴母部6的一端延伸有长条形魔术贴母部5,另一端延伸有圆弧形魔术贴母部8,圆弧形魔术贴母部8的中间开有方孔7。

胸针管10穿过中间魔术贴母部6,长条形魔术贴母部5盖过胸针管10后穿入圆弧形魔术贴母部8的方孔7并与第二魔术贴公部4粘合,同时,圆弧形魔术贴母部8盖过胸针管10后与第二魔术贴公部4粘合。

第一棉布和第二棉布3的宽度相等。

第一棉布的长度小于第二棉布3的长度。

制作过程中,准备材料:全棉布料(长80cm、宽15cm),魔术贴(宽15cm的 40cm、宽5cm的3cm)和弹性皮筋,这三种材料。使用时将其绑于患者腹部,可根据患者体型调节长度,蝶形魔术贴置于胸管侧,松紧以能容纳一指、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