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插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01495阅读:来源:国知局
8]图32表示了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的方法的第十步骤;
[0049]图33表示了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的方法的第十一步骤;
[0050]图34表示了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的方法的第十二步骤;
[0051]图35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的总体透视图,该杆插入装置施加在安装于骨锚固件的接收部件上的延伸部分上;
[0052]图36表示了图35的杆插入装置的分解图,没有适配器和内部切割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将参考图1至22介绍根据本发明的杆插入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将参考图23至34介绍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的相应方法。
[0054]图1中表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I的总体图。杆插入装置I的主要部件是:适配器2 ;保持装置3,该保持装置3包括基部部分4和夹持部分5 ;具有手柄7的杆引导件6 ;以及可拆卸的内部切割件8。该实施例的杆插入装置I施加在一系列延伸部分9、9’、9”上,各延伸部分安装在骨锚固件901的相应的接收部件90上(骨锚固件的柄杆在该实施例中不可见,因为它完全沉入椎骨100的相应椎弓根的骨材料中)。
[0055]应当知道,在该实施例中,延伸部分9并不被认为是杆插入装置的部件。不过,根据其它实施例,延伸部分9可以是杆插入装置的部件。延伸装置(例如延伸部分9)主要用于将部件装配至骨锚固件上并方便于最终固定,但是这里可以另外用于确定骨锚固件的位置,它相对于适配器(因此相对于杆插入装置I)安装在该骨锚固件上。
[0056]下面将参考图2至22详细介绍插入装置的上述组成部件,且将通过在图23至34中所示的方法步骤来介绍它们的功能。
[0057]适配器2和它的详细部件在图2至7中表示。适配器2包括立方体形本体21,该立方体形本体21有基本平的侧壁22和圆角化的边缘。立方体形本体21有内部孔281,该内部孔281的尺寸设置成用于滑动地接收图1中所示的延伸部分9、9’或9”中的一个的上部部分。在孔281内形成平部分283,该平部分283用于引导所述延伸部分的相应的平部分92、92’、92”。通过平部分283,在附接于延伸部分9上时将防止适配器2旋转,且预定了当装配在一起时杆插入装置I相对于骨锚固件901的方位。
[0058]朝向适配器2的顶面的开口 24形成于孔281的上端处,该开口 24允许进入所述孔。较小的台肩282 (见图4)用作适配器2相对于延伸部分9上端的抵靠件。
[0059]如图23和24中示意所示,在使用杆插入装置I的方法中,表示了将适配器2附接在延伸部分9上的两个首先步骤。因此,在图23中,适配器2滑动(见标号1023)至延伸部分9的远端上。在图24中,以标号1024表不了使用固定板25来将适配器2固定在延伸部分9的顶部上的步骤。固定板25在图6和7中更详细表示。固定板25包括板部分255,该板部分255的尺寸设置成用于滑动至适配器2的狭槽29内。板形操作部分251允许克服弹簧26的偏压力而将固定板推动至狭槽29内,该弹簧26附接在鼻部253(见图6)上,并抵靠在开口 28内的面284(见图5)上。
[0060]当延伸部分9在适配器2的孔281内向上滑动时,形成于板部分255内的几乎圆形的内部凹口 254允许穿过其中地引入所述延伸部分9的顶部部分。为此,可以通过将销27引入在适配器2的顶面中形成的孔270内而使固定板25保持就位。因此,销27的尖端进入而与形成于固定板25的板部分255内的凹口 252接合(见图6)。一旦延伸部分9的顶部部分抵靠在孔281上端处的台肩282上,形成于延伸部分9的上部部分中的局部圆形的凹口 91面对固定板25,这样,通过弹簧26,固定板25被推入延伸部分9的凹口 91中并抵靠它,即锁定至凹口 91内,从而将适配器安装和固定在延伸部分9上。
[0061]如图2中所示,适配器2包括在其相对侧22上的槽23&、23&’、2313、2313’。如后面所述,这些槽各自形成支承结构的部件,该支承结构用于支承所述保持装置3的基部部分4(图1中所示)。在适配器2的安装状态中,平的侧表面22(这些槽形成于其中)沿横向于由骨锚固件901和延伸部分9、9’、9”的结构或排来确定的线的方向来定向。
[0062]如图8-10中所示(图8-10详细表示了保持装置3和具有手柄7的杆引导件6),保持装置3包括基部部分4,该基部部分4有U形形状,包括主壁24和两个侧壁41、42,当附接在适配器2上时,它们在侧壁22处包围该适配器2。在图中表示于左侧的侧壁41包括在其远端处的两个销43a、43b,右侧侧壁42包括在其远端处的销43a’、43b’。这些销设计和成形而分别装配至适配器2的相应槽23a、23b、23a’和23b’中。
[0063]由图25中可见(该图25表示了使用杆插入装置I的第三步骤),可以通过使得销43a、43b、43a’、43b’分别从顶部方向插入凹口 23a、23b、23a’、23b’的上端内而将基部部分4附接在适配器2上(见标号1025)。
[0064]由图26中可见(该图26表示了使用杆插入装置I的第四步骤),基部部分的销平滑地在适配器2的侧壁22上的槽内滑动,其中,各槽的上部部分231a和231b包括稍微弯曲但是几乎直线形的形状,从而导致保持装置和杆引导件6的几乎平移的竖直运动(见标号1026)。因此,保持装置3和由夹持部分5保持的杆引导件6布置成使得杆引导件的前部部分64定向成基本平行于延伸部分9并垂直于病人的皮肤表面(未不出),以便能够由从前部部分64凸出的切割件8(图18和19中表示)的尖端81来进行有效切割(后面将介绍)。而且,平移运动1026允许切口接近骨锚固件901和延伸部分9进入软组织的位置。
[0065]如图27中所示(该图27表示了方法的第五步骤,其中,尖端81的切割刃811已经进入软组织(未示出)),销43a、43b、43a’、43b’进入槽的底部部分232a、232b,该槽是椭圆形弯曲的,以使得保持装置3和杆引导件6进行枢转1027。枢转的曲率几乎对应于管形杆引导件6的曲率。因此,在皮肤表面和软组织中的较小切口点引入杆引导件6,从而保证微创手术(MIS)的公知优点。
[0066]如图28中所示(该图28表示了方法的第六步骤),杆引导件6的前部部分64已经实现或到达位于接收部件90和形成于其中的杆槽道(未示出)附近的位置。在该阶段,基部部分4的销43a、43b等也已经到达它们在槽23a、23b等中的相应轨迹的端部,止动器可以布置在该处,以便向操作人员指示和给出已经到达端部位置的触觉响应。在该阶段,切割件8 (该切割件8在图18和19中更详细表示)可以利用手柄84而除去。内部切割件8由弯曲杆形成,该弯曲杆有尖端81和中间止动器83,该尖端81有切割刃811,该中间止动器83保证在插入状态中只有尖端81从杆引导件6的前部部分64凸出。切割件8的曲率对应于杆引导件6的弯曲管部分60的曲率。
[0067]下面将参考图8至16介绍保持装置3的夹持部分5。夹持部分包括两个支架51、52,这两个支架51、52与设置于基部部分4的中间壁部分44处的铰链45可枢转地连接。在该特定实施例中,铰链由上部和下部孔眼46、47 (该上部和下部孔眼46、47形成于从主壁44凸出的相应凸起中)以及栓销48 (该栓销48能够插入这些孔中)来形成。支架51、52分别包括在其端部处的相应孔眼56、57,该孔眼56、57可以与主壁的孔眼46、47对齐。支架51,52可以绕铰链45彼此相向和离开地枢转。
[0068]左侧支架51包括局部半球形凹口 58,右侧支架52也包括局部半球形凹口 59,该凹口 58、59相互对齐,并有基本相同的尺寸和半径,这样,当支架51、52通过它们的平端面511,521而相互抵靠时,半球形凹口 58、59形成基本球形的内部空间,从而在上部和底部方向中留下较小开口,以便允许杆引导件6穿过其中而延伸,如后面所述。由图8和9并结合图1可知,该球形内部空间用于接收杆引导件6的球形部分61。因此,球形部分61的尺寸例如可以稍微大于半球形凹口 58、59的尺寸,这样,当第一锁定结构53拧紧时,可以获得夹持功能。不过,在球形空间和球形部分61之间也可以是相同尺寸。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