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生脉胶囊中五味子挥发油含量及稳定性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759526阅读:来源:国知局
% W下,得到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称重,计算环糊精收得率。将五味子 挥发油包合物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项下挥发油测定方法进行提取,读取挥发 油量,计算挥发油包结率。
[0055]数据及结果(见表5)表明,按正交试验优选出的环糊精包合条件稳定。
[0化6] 表5正交验证试验结果
[005引实施例3五味子挥发油不同加入方式比较
[0059] 按表6所述的配方比例取各原料制备生脉胶囊内容物,红参细粉、红参渗漉液和五 味子麦冬浸膏的制备方法均按照中国药典一部2015版制备。
[0060] 均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工艺。其中环糊精包合工艺:将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10.4g 加入红参细粉中去,混匀,然后喷入红参渗漉液和五味子麦冬浸膏,物料溫度控制在35~50 °C,热风干燥30min至颗粒含水率低于5%即可,得到胶囊内容物。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红 参细粉中喷入红参渗漉液和五味子麦冬浸膏后,待物料干燥至颗粒含水率低于5 %后,使物 料降溫至50°C左右喷入五味子挥发油的乙醇溶液(1.9mL五味子挥发油跟19mL无水乙醇体 积比1:10混合制得),保持沸腾5-10分钟即可出料,得到胶囊内容物。实验所用物料用量见 表6。
[0061] 表6挥发油不同加入方式比较实验物料用量

[0064] 表6中,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按W下方法制得:
[0065] 是由660g破碎的五味子用水蒸气蒸馈法,直接通入纯水发生的水蒸气,在120k化 压力下,蒸馈70分钟,收集冷凝馈出物,冷却静置后经油水分离,制得五味子挥发油1.9mL。
[0066] 将1.9mL五味子挥发油与1.9mL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1混匀,得到挥发油乙醇溶液; 挥发油乙醇溶液与126.7g质量分数9 %的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环糊精水溶 液中的环糊精的质量W挥发油乙醇溶液中的挥发油的体积计为6g/mL所述混合液在保持 60°C溫度下,揽拌60min;然后0-5°C密闭冷藏24小时,抽滤得沉淀物,在40°C烘干至含水率 低于5%,制得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10.4g。
[0067] 为了对比两种挥发油加入工艺对挥发油保留率和稳定性的不同影响,表6中设计 实验时,直接喷入工艺的挥发油的量与环糊精包合工艺中用于制备包合物的挥发油的量是 相等的,W便于后续实验检测胶囊内容物中挥发油的量进行对比。但实际生产中,同等质量 的五味子在制备挥发油时,共水蒸馈得到的出油率远低于水蒸馈蒸馈法,因此最后制粒时 五味子挥发油的量实际远低于表6中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的量。
[0068] 然后将两种工艺的胶囊内容物分别填装胶囊。胶囊的规格0.3g/粒。
[0069] (1)比较两种工艺的挥发油保留率。
[0070] 挥发油检测方法: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E)测定。色谱条 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色谱柱:DB-17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 X 0.25mm X 0.25皿);检测器: FID;进样口溫度:230°C;检测器溫度:250°C;柱溫:50°C为起始溫度,W5°C/min升溫至100 °C,再 WlO°C/min 升溫至 120°C,保持 5min,再 W5°C/min 升溫至 135°C,保持 5min,再 W10°C/ min升溫至160°C,保持2min,再W20°C/min升溫至200°C,保持12min;载气:氮气;流速: 0.9ml/min;进样方式:分流,分流比10:1。
[007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a-羡締、0-羡締、巧樣締、乙酸龙脑醋、0-揽香締对照品, 加乙酸乙醋制成每1ml含a -羡締15]ig、0-羡締lOjig、巧樣締15]ig、乙酸龙脑醋3O]ig、0-揽 香締20y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007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两种不同工艺的生脉胶囊的内容物3g,照挥发油测定 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D)试验,加乙酸乙醋Iml于挥发油测定器中,缓缓加热至 沸,并保持微沸约3小时,放置30分钟后,取乙酸乙醋液,并加入适量乙酸乙醋定容至1ml,加 适量无水硫酸钢脱水,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液。
[0073]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化1,注入气相色谱仪,供试品 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0074] 结果见图1。
[0075] 图1中,A图为对照品溶液;B图为环糊精包合工艺;C图为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A图 中的5个峰依次为a -羡締、0-羡締、巧樣締、乙酸龙脑醋、0-揽香締。
[0076] 图1显示,与传统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相比,新的直环糊精包合工艺制备的生脉胶 囊中,挥发性成分保留率显著提高,高沸点物质明显增加。Q-羡締、e-羡締、巧樣締、乙酸 龙脑醋、e-揽香締是五味子挥发油的已知成分,在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的C图中,a-羡締、 e-羡締、巧樣締几乎无法检出;而环糊精包合工艺的B图中可W看出检出有所有的a-羡 締、e-羡締、巧樣締、乙酸龙脑醋、e-揽香締运五项成分,而且其中乙酸龙脑醋、e-揽香締 的峰面积相比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提高了 5-8倍。
[0077] (2)两种工艺的挥发油稳定性考察
[0078] 加速稳定性考察条件:将两种工艺制得的胶囊存放于溫度为40°C ± 2°C,相对湿度 75% ± 5%的恒溫恒湿箱中。
[0079] 考察方法:分别取加速期0月,1月,2月,3月的胶囊样品,按五味子挥发油测定方法 测定。
[0080] 结果见图2和图3,图2为环糊精包合工艺制备的生脉胶囊稳定性考察GC检测图谱。 图帥,A、B、C、D图分别为加速期0月、1月、2月、3月的胶囊样品内容物的GC图谱。
[0081] 图3为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制备的生脉胶囊稳定性考察GC检测图谱。图3中,A、B、 C、D图分别为加速期0月、1月、2月、3月的胶囊样品内容物的GC图谱。
[0082] 从图2和图3可W看出,环糊精包合工艺制得的成品,挥发性成分更稳定,在=个月 加速条件下,GC图谱未见显著变化。而挥发油直接喷入工艺制得的成品,GC图谱上主要谱峰 的峰面积随胆藏时间延长渐次下降,说明直接喷入工艺制得的生脉胶囊中挥发性成分稳定 性差。
【主权项】
1. 一种提高生脉胶囊中五味子挥发油含量及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1) 制备五味子挥发油:取破碎的五味子,用水蒸气蒸馏法直接通入水蒸气蒸馏30~ 120min,蒸汽压力保持在103~140kPa,收集冷凝馏出物,冷却静置后经油水分离,制得五味 子挥发油; (2) 制备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将五味子挥发油与体积分数90-100%的乙醇按体积比1 :1~3混匀,得到挥发油乙醇溶液;挥发油乙醇溶液与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所述 环糊精水溶液中的环糊精的质量以挥发油乙醇溶液中的挥发油的体积计为4~8g/mL;所述 混合液在40~70°C温度下,搅拌0.5~2h,然后降温至0~10°C冷藏12~48h,分离固体沉淀 物,在30~60°C干燥,制得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 (3) 将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用于生脉胶囊制粒,制得所述生脉胶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按以下方法操作:用纯水发生制 取水蒸气,将纯水蒸气直接通入装有破碎的五味子的蒸馏装置中,在蒸汽压力103~140kPa 下,蒸馏30~120min,收集冷凝馏出物,冷却静置后经油水分离,制得五味子挥发油。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环糊精水溶液中,环糊精 的质量分数为3~15%。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环糊精水溶液中,环糊精 的质量分数为3~9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按以下步骤操作:将五味子挥发 油与无水乙醇按体积比1:1混匀,得到挥发油乙醇溶液,加入质量分数9%的β-环糊精水溶 液中,使环糊精水溶液中的环糊精的质量以挥发油乙醇溶液中的挥发油的体积计为6g/mL, 保持60°C温度下,搅拌60min,然后0-5°C密闭冷藏24小时,抽滤得沉淀物,在40°C烘干至含 水率低于5%,制得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按以下操作:按中国药典一部 2015版中生脉胶囊的处方,取处方量的五味子制得的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处方量的红参、 麦冬、五味子分别制得的红参细粉、红参渗漉液和麦冬五味子水提浸膏,混匀、制粒、干燥即 得胶囊内容物,按药典规定装量填充胶囊,制得所述生脉胶囊。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脉胶囊制粒工艺为:按中国药典一部 2015版中生脉胶囊的处方,取处方量的五味子制得的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处方量的红参、 麦冬、五味子分别制得的红参细粉、红参渗漉液和麦冬五味子水提浸膏,将五味子挥发油包 合物加入红参细粉中,然后喷入红参渗漉液和五味子麦冬水提浸膏,物料温度控制在35~ 50°C,热风干燥至颗粒含水率低于5 %,即得到胶囊内容物,按药典规定装量填充胶囊,制得 所述生脉胶囊。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生脉胶囊中五味子挥发油含量及稳定性的方法:取破碎的五味子,用水蒸气蒸馏法直接通入水蒸气蒸馏,制得五味子挥发油;将五味子挥发油与体积分数90-100%的乙醇按体积比1∶1~3混匀,得到的挥发油乙醇溶液与环糊精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环糊精的质量以挥发油乙醇溶液中的挥发油的体积计为4~8g/mL;混合液在40~70℃温度下,搅拌0.5~2h,然后降温冷藏12~48h,分离固体沉淀物,干燥,制得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将五味子挥发油包合物用于生脉胶囊制粒,制得所述生脉胶囊。本发明提供的五味子挥发油包合技术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其在成品中的保留率,而且显著提升质量稳定性。
【IPC分类】A61P9/10, A61P9/00, C11B1/16, A61K47/48, C11B1/04, A61K9/48, A61P9/06, A61K36/8968, A61P9/02, A61P9/04
【公开号】CN105521495
【申请号】CN201510991998
【发明人】胡济宏, 汤建成, 谭理妮, 冯瑛, 胡建伟, 杨苏蓓, 孔万明, 李静慧, 刘雳
【申请人】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