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50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枕,具体地而不是排它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头枕。
背景技术
通常,枕头是在床上睡觉时通常使用的用于头部的大衬垫支撑件。传统地,枕头包括由泡沫、合成纬纱、羽毛或内部羽绒制成的填充物。羽毛和羽绒是最昂贵的,并且通常是最舒服的;尤其是与泡沫或纤维枕头相比较,羽毛和羽绒具有柔软并且能够依照与使用者所需的形状的优点。填充有羽绒的枕头的缺点之一在于很多人会对羽绒过敏。此外,当使用者侧躺时,这些填充物的刚性不足以将头部支撑到大致垂直于肩部的水平高度。可以想象当支撑不充分时,头部倾斜并陷入到枕头或填充物中,从而使得使用者的颈部产生应力并影响睡眠质量。当然,解决该问题的一种可能的方法是使用相对较硬的材料。然而,通常,当使用者平躺时,这类材料需要很长时间下陷到适于支撑头部的水平 高度。处于不舒服位置处的头部可能会在睡眠期间产生疲劳和不适。另外,对使用者头部和颈部不同睡眠姿势的不适当支撑可能会影响身体的中间准直并促进睡眠窒息。
发明内容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头枕,该头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所述上主体构件提供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的头部的上支撑面,所述下主体构件与上主体构件连接并具有用于将主体支撑在水平表面上的下支撑面,上支撑面可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相对移动以使主体收缩和膨胀;升起机构,所述升起机构在主体中设置在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用于施加升起力以使上支撑面远离下支撑面移动;和自调节机构,所述自调节机构设置在上主体构件与下主体构件之间,自调节机构可伸展和收缩以调节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的距离;其中,自调节机构包括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所述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使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相互连接,以便当自调节机构伸展和收缩时在整个上支撑面上保持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基本上相同,使得上支撑面可以基本上水平的方式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移动。优选地,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连接到上支撑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得第一部分的运动通过第一连杆传递到第二连杆,并因此传递到第二部分,由此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协作移动。更优选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互枢转连接并连接到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优选的是每一个连杆都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每一个连杆都设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用于关于中间位置以跷跷板的方式移动。更优选的是至少两个连杆在该连杆的第一端部处枢转地连接在一起,在该连杆的第二端部处连接到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中的一个,以及在该连杆的中间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中的另一个。[0009]优选地,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每一个端部处的连接包括滑动铰链连接。更优选地,自调节机构包括彼此交叉的至少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优选的是至少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以对称的方式彼此交叉。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没有直接相互接合。优选地,升起机构包括弹性偏置构件。更优选地,弹性偏置构件包括压缩螺旋弹簧。优选的是头枕包括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上主体构件与下主体构件之间,用于引导上主体构件相对于下主体构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更优选地是头枕包括可调节升起装置,所述可调节升起装置用于将可调节升起力添加到由升起机构施加的升起力。优选地,可调节升起装置包括弹性偏置构件。更优选地,弹性偏置构件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作用在上主体构件上,而第二端部的位置可调节以调节弹性偏置构件的长度,并由此调节弹性偏置构件的力。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偏置构件的第二端部连接到锚定部,锚定部的位置可通过螺杆调节。有利地,锚定部可滑动地安装在螺杆上。进一步有利地,弹性偏置构件相对于主体的厚度横向延伸,并且可调节升起装置包括方向改变器,弹性偏置构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到方向改变器,所述方向改变器用于将弹性偏置构件的可调节升起力的方向改变成与升起机构的升起力一致。进一步更加有利地,方向改变器包括扩展器,所述扩展器在相反的方向上作用在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上,扩展器可通过弹性偏置构件伸展以使上主体构件从下主体构件升起。优选地,扩展器包括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的一对部件,弹性偏置构件作用在铰链上。更优选地,弹性偏置构件包括拉伸螺旋弹簧。进一步更优选地,升起机构具有作为阈值的预定升起力,所述预定升起力使得当由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阈值时使主体从膨胀状态变化到收缩状态,而当由头部施加的力减小到低于所述阈值时使主体从收缩状态变化到膨胀状态。有利地,升起机构和升起装置具有作为阈值的可调节升起合力,所述可调节升起合力使得当由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阈值时使主体从膨胀状态变化到收缩状态,而当由头部施加的力减小到低于所述阈值时使主体从收缩状态变化到膨胀状态。更有利地,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与相应的磁体机械连接,用于在主体达到膨胀状态时通过磁吸引力吸在一起,从而有助于上主体构件在最大程度上远离下主体构件移动,然后将上主体构件保持在此位置。进一步更加优选地,上主体构件具有内部部件,所述内部部件用于在将内部部件连接到上主体构件之前与自调节机构连接。优选的是头枕包括衬垫,所述衬垫连接到上支撑面上用于调节适用于所述使用者的头枕的总厚度。[0030] 优选地,衬垫包括泡沫或记忆泡沫。 更优选地,主体具有用于通气的多个孔。优选的是头枕是能够在使用中自调节其厚度的枕头。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头枕,该头枕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所述上主体构件提供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的头部的上支撑面,所述下主体构件与上主体构件连接并具有用于将主体支撑在水平表面上的下支撑面,上支撑面能够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相对移动以使主体收缩和膨胀;升起机构,所述升起机构在主体中设置在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用于施加升起力以使上支撑面远离下支撑面移动;和自调节机构,所述自调节 机构设置在上主体构件与下主体构件之间,自调节机构可伸展和收缩以调节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的距离;其中,自调节机构包括一对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所述一对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使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相互连接,以便当自调节机构伸展和收缩时在整个上支撑面上保持上支撑面与下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基本上相同,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在上支撑面的中心上方对称地彼此交叉或者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关于上支撑面的中心对称地彼此交叉,所述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在两个端部处连接到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中的一个,使得上支撑面可以以基本上水平的方式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移动。

以下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更具体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枕的第一实施例的顶部俯视图;图2是图I中的头枕的侧视图;图3是图I中的头枕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沿着图I中的头枕的长度的剖视图,其中显示了形成升起机构的一对弹性
偏置装置;图5是图4中的头枕的立体图;图6是图I中的头枕的分解图;图7是图I中的头枕的剖视图;图8是图I中的头枕没有顶罩的顶部俯视图;图9A是图I的头枕中的自调节机构在其伸展状态下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9B是图9A中的自调节机构处于收缩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0是图9A和9B中的自调节机构的示意图;图11是自调节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自调节机构的立体图;图13是图11中的自调节机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4是图9A和9B中所示的自调节机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自调节机构的顶部立体图;图16是图I中的头枕上的力分布的示意图;图17是调节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图18A是图16中的可调节升起装置在其收缩状态下的剖视图;[0054]图18B是图16中的可调节升起装置在其伸展状态下的剖视图;图19A是可调节升起装置在其收缩状态与伸展状态之间的移动的示意图;图19B是可调节升起装置在其收缩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0是放置在头枕内的可调节升起装置的立体图;图21A是图I的头枕的图,其中显示了在所述头枕内的四个导向装置;图21B是当图21A中的头枕处于其膨胀状态时所述头枕的一部分沿线A-A截得的首丨J视图;图21C是当图21A中的头枕处于其收缩状态时所述头枕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2k是当使用者在平躺使用时图I的头枕的示意图; 图22B是当在使用者侧躺使用时图I的头枕的示意图;图23A是如图9A所示的具有一对磁体的自调节机构的剖视图;图23B是如图9B所示的具有一对磁体的自调节机构的剖视图;图24A是当使用者平躺时图23B中的自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24B是当使用者侧躺时图23A中的自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25是在垫套放置在上面的头枕的立体图;图26是在垫套具有不同厚度的情况下图I中的头枕的示意图;图27A是图I的上面具有垫套的处于其收缩状态下的头枕;图27B是图27A的处于其膨胀状态下的头枕;图28A是自调节机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当伸展时的示意图;图28B是图28A中所示的自调节机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当收缩时的示意图;和图29是图28A和28B中所示的自调节机构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示出了一种头枕,所述头枕优选地具有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能够在使用时自动调节其厚度的枕头100的形式。枕头100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主体200。主体200具有分别为罩201和基部202的形式的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罩201和基部202每一个都具有支撑面上支撑面2014和下支撑面2024,用于将使用者的头部和枕头100支撑在基本上水平的表面(例如,床的表面)上。在枕头主体200内设置在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的升起机构500施加升起力,所述升起力使上支撑面2014向上远离下支撑面2024移动。通过自调节机构400调节支撑面2014与2024之间的距离,所述自调节机构400可响应于放置在上支撑面2014上的负载的重量的波动而伸展和收缩,其中所述上支撑面2014由于重力在朝向下支撑面2024的方向上施加力,即,头部的重量。自调节机构500设置在上主体构件与下主体构件之间,用于施加升起力以使上支撑面远离下支撑面移动。自调节机构500包括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更优选地包括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使罩201和基部202相互连接的第一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第二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2。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基本上横越上支撑面2014的长度延伸。当自调节机构400伸展和收缩时,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保持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整个上支撑面204上基本上相同。因此,上支撑面2014可以以大致水平的方式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2024移动。[0076]优选地,枕头100包括用于将可调节升起力增加到由升起机构500施加的升起力的可调节升起装置520。这两个力的总和产生可调节的升起合力。可通过调节可调节升起力来调节可调节合力,从而允许枕头100被个性化以便支撑不同使用者的头部。自调节机构400、升起机构500和可调节升起装置520在枕头100内部被夹在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枕头主体200响应于用使用者头部的重量而可收缩和可膨胀。使用者头部的有效重量随着使用者及其睡眠姿势而变化。当使用者平躺时,头部的作用在上支撑面2014上的重量大约为I. 5磅到4磅,该重量大于使用者侧躺时的重量。这是因为在侧躺时,肩部由于将使用者的头部支撑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处而承受使用者头部的一些重量。也就是说,优选的是响应于使用时的这种微小变化调节枕头100的高度,并因此调节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的距离。联动装置401和402相互交叉,从而形成X形结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以对称方式相互交叉,且四个腿部长度相等。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没有直接互相接合。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2在大约中间长度处具有桥接部 403,所述桥接部在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上的相应凹部405上延伸并优选地楔入相应凹部405,使得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中任一个的运动协助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2和401中另一个的运动,或至少顺从地允许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2和401中另一个的移动。每一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或402都由分别连接到上支撑面2014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或罩201的两个连杆第一和第二连杆401a、401b、402a以及402b组成。第一部分的运动通过第一至第二连杆被传递到第二部分,使得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协作移动,并且这使得保持罩201在平衡横向或水平位置处上下移动。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中的每一个都相互枢转地连接,并且连接到罩201和基部202。每一个连杆都具有两个端部第一和第二端部4011、4012、4013、4014、4021、4022,4023 和 4024。连杆 401a、401b、402a 和 402b 的第一端部 4011,4021,4014 和 4024 通过相应的枢轴410连接到固定到罩201的内部300的四个拐角的相应的基座301。每一个连杆 401a、401b、402a 或 402b 都在两个端部 4011 与 4012、4013 与 4014,4021 与 4022,4023与4024之间的优选地邻近第二端部4012、4013、4022和4023的中间位置处枢转,以便绕着中间位置处的枢轴以跷跷板的方式移动。这些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在相应的中间位置处通过一体形成在基部202的内部上的相应基座203连接到基部202。相应枢轴411横过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以及相应的基座203,以允许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以及基部202之间的枢转连接。在第二端部4012、4013、4022和4023处,两个连杆401a和401b,402a和402b通过枢轴412相互连接。如图9A 和 9B 所示,连杆 40 la、40 Ib、402a 和 402b 的每一个端部 4011、4012、4013、4014、4021、4022、4023和4024处的连接是滑动铰接。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的端部4011、4012、4013、4014、4021、4022、4023和4024处的狭槽413允许连接后的枢轴410和
412沿着相应狭槽413的仅足以允许连杆在固定基座301之间枢转运动的限定长度滑动,如下所述。参照图9A,自调节机构400处于其伸展状态。在图9B中,自调节机构400处于其收缩状态。当自调节机构400伸展和收缩时能够允许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朝向和远离彼此相对移动。[0082]如图9A中所示,连杆401或402被布置成当自调节机构400处于伸展状态时成V形形状,且随着上支撑面2014上的负载被移除,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的距离增加。当将负载重新施加在上支撑面2014上时,自调节机构400被迫收缩或移动到其收缩状态。连杆401和402被重新布置成反V形形状,且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的距离减小。与图9A相比,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在很大程度上相对伸展,使得反V形形状没有图9A中所示的V形形状深。当自调节机构400伸展和收缩时,枢轴412在基本上垂直于支撑面2024和2014的长度的方向上移动。这有助于上支撑面2014以水平方式移动。参照图11,代替X形结构,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相 互平行布置。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沿着枕头100的长度将负载施加在一侧时,在上支撑面2014上会使力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罩201朝向负载倾斜,如图所示。这被认为是不期望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互相交叉。例如,参照图15和图16,如果负载放置在A上,则会导致部分402a的端部4021向下移动。这产生部分402a的端部4022和部分402b的端部4023的向上移动。端部4023的向上移动导致端部4024在位置B处向下移动。在点A和B处的向下移动将迫使点C和D在相同的方向上向下移动。这是由于罩201的刚性。桥接部403的向上移动允许凹部405向上移动,导致401a和401b的端部4012和4013向上移动,并且这使端部4011和4014在基本上垂直于上支撑面2014的方向上向下移动。在这种结构中,所有四个点A至D总体上都以大致线性并且水平的方式向下移动。一旦负载被移除,则允许端部4021向上移动,允许端部4022和4023向下移动,以及允许端部4024向上移动。当端部4022和4023向下移动时,桥接部403向下移动。由于罩201的刚性,点A和B的向上移动导致点C和D向上移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和402相互接合,使得桥接部403的向下移动迫使凹部405下降。在任一种情况下,都会使端部4013和4012向下移动,并且使端部4011和4014向上移动。这允许所有四个点A至D总体上以大致线性并且水平的方式向上移动。参照图3和21A-21C,为了确保上支撑面2014相对于下支撑面2024以水平方式移动,四个导向装置601可以设置在罩201与基部202之间,用于引导罩201相对于基部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具有四个导向装置601,且在内部203的每一个拐角处都具有一个导向装置601。每一个导向装置601都包括三个同轴部件6010、6011和6012。部件6010优选地是环绕从上支撑面2014向下延伸的基座6013的套筒。套筒6010和基座6013通过螺杆固定地连接。套筒6010插入部件6011中并可伸缩地滑动连接到部件6011。部件6011插入部件6012并可伸缩地滑动连接到部件6012。部件6012与下支撑面2024的内部熔合在一起。部件6012、6011和6010沿着同一轴线彼此朝向和远离的相对移动被相互限制和引导。部件6010具有邻接在部件6011的上边缘6011a的内部的下边缘6010a,并且部件6011的下边缘6011b邻接在部件6012的上边缘6012a的内部。边缘6010a、6011a、6011b和6012a用作防止部件6010、6011、6012掉落分开的止动部。如图21C所示,当上支撑面2014和下支撑面2024朝向彼此移动时,导向装置601由于部件6010、6011和6012朝向彼此的相对移动而收缩。这些部件6010、6011和6012相对于彼此可伸缩地滑动以允许导向装置601到达其收缩状态。参照图21B,当上支撑面2014和下支撑面2024远离彼此移动时,导向装置601由于部件6010、6011和6012远离彼此的相对移动而伸展。这些部件6010、6011和6012相对于彼此可伸缩地滑块以允许导向装置601到达其伸展状态。对于比较简单的结构,这些导向装置601是任选的,并且可以不必采用这些导向装置601。参照图17,示出了升起机构500和调节升起装置520。升起机构500包括两个弹性偏置构件,所述弹性偏置构件优选地为在枕头100的高度上延伸并在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延伸的压缩螺旋弹簧510和511。弹簧510和511的自由端通过定位在上支撑面2014和下支撑面2024的内部上由基座5101和5112限定的圆形沟槽中而被保持在适当的位置。这些弹簧510和511确保如箭头E所示的升起力抵抗和提升上支撑面2014的负载和向下移动。可调节升起装置520通过将可调节升起力添加到由升起机构500施加的升起力来调节合力。可调节升起力可以被微调以增加或减小所施加的可调节合力。可调节升起装置520包括两个弹性偏置构件,优选地为拉伸螺旋弹簧522和523。每一个弹簧522或523都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作用在罩201上,而第二端部可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以调节弹簧522或523的长度,由此调节弹簧522或523的力。弹簧522和523的第二端部连接到锚定部524,所述锚定部的位置可通过螺杆525来调节。锚定部524可滑动地安装在螺杆525上,并且更优选地可滑动地放入固定地连接到基部202的内部的基座528。锚定部524具有螺纹通孔,螺杆525通过螺纹与所述螺纹通孔螺纹接合。如图19所示,通过逆时针方向转动螺杆525,锚定部524被迫在拉伸弹簧522和523的方向上滑动。通过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杆525,使锚定部524在不拉伸弹簧522和523的方向上移动。螺旋弹簧522和523横向于枕头主体200的厚度延伸,并且可调节升起装置520包括用于将弹簧522和523的可调节升起力的方向改变成与升起机构500的升起力一致的方向改变器521。弹簧522和523的第一端部连接到方向改变器521。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方向改变器521是扩展器。扩展器521具有在相反的方向上作用在罩201和基部202上的两个臂部521a和521b。扩展器521可通过弹簧522和523伸展以使罩201从基部202升起。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8A-20所示,锚定部524可朝向和远离扩展器521滑动。当逆时针方向转动螺杆525的旋钮时锚定部524远离扩展器521移动时,弹簧522和523进一步被拉伸。这些弹簧522和523连接在铰链526处或作用在铰链526上,所述铰链铰接地连接臂部521a和521b,使得通过拉伸弹簧522和523使铰链526朝向锚定部524移动,并且使臂部521a和521b远离彼此移动以使扩展器521伸展。当在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杆525时锚定部524朝向扩展器521移动时,弹簧522和523被很少地伸展。使铰链526远离锚定部524移动,并且使臂部521a和521b朝向彼此移动以使扩展器521收缩。臂部521a和521b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臂部521a的第一端部接合罩201并邻接从罩201向下延伸的止动部209。第二端部连接到臂部521b的第一端部。臂部521b的第二端部接合基部202并邻接止动部210。在使用中,这些止动部209和210克服弹簧522和523的张力相对于罩201和基部202保持臂部521b的端部。图18A和19B显示了在其充分收缩的状态下的方向改变器521,而图18B显示了在伸展状态下的方向改变器521。图19A显不了方向改变器521如何响应于负载收缩和伸展。在该具体的实施例中,弹簧510和511被设计成支撑大约十磅,并且可调节升起装置520提供另外的四磅至五磅。一个普通人的头部的重量在十磅与十五磅之间浮动。通过调节由可调节升起装置520施加的可调节升起力,可以将施加的可调节合力调节到适应特定使用者的头部的重量。此外,头部作用在上支撑面2014上的有效重量在用户平躺时的情况与用户侧躺时的情况之间具有差值。该差值大约为I. 5-4磅。假设使用者的头部重15磅,则调节可调节升起装置520以为弹簧510和511的10磅升起力提供另外的4磅升起力。通过14磅的可调节合力,自调节机构400将在最大程度上收缩,如图20A所示,即,上支撑面2014与下支撑面2024之间的距离为等于图22A和22B中所示的当使用者平坦时且头部仅被枕头100支撑时的X的最小值。一旦使用者转动身体并且侧躺,则肩部支撑三磅,并且头部的作用在上支撑面2014上的有效重量大约为12磅。 能够允许自调节机构400伸展到其最大值。这将上支撑面2014提高到等于使用者的肩部的边缘与头部之间的差值的最大高度,即,如图22A和22B所示的X+Y。通常,所需的高度大约为当用户侧躺时肩部和头部的侧部之间的距离。升起机构500具有作为阈值的预定升起力。当由使用者的头部施加的力超过该阈值时,枕头主体200从膨胀状态变化到收缩状态,而当头部施加的力低于该阈值时,枕头主体从收缩状态变化到膨胀状态。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升起机构500和可调节升起装置520具有等于由升起机构500和可调节升起装置520施加的升起力的总和的可调节升起合力。可调节升起合力是一阈值,所述阈值使得当由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施加的力超过阈值时枕头主体200从膨胀状态变化到收缩状态,而当由头部施加的力缩小到低于阈值时枕头主体200从收缩状态变化到膨胀状态。罩201和基部202与相应的磁体431和432机械连接,用于在枕头主体200达到膨胀状态时通过磁吸引力吸在一起,从而有助于罩201在最大程度上远离基部202移动,然后将罩201保持在所述位置。优选地,具有两个磁体第一磁体431和第二磁体432。第一磁体431在与连杆401a的下表面上的邻近枢轴412的第二磁体432相对应的方位上设置在下支撑面2024的内部上。第一磁体431和第二磁体432被布置成相互吸引。当枕头主体200膨胀接近其膨胀状态时,磁体431和432充分靠近,并且磁体431和432的吸引力通过将邻近枢轴412的端部4013拉向基部202而有助于主体200的完全膨胀。这有助于使罩201最大程度地远尚基部202移动并随后将罩201保持在所述位直。磁体431和432将诸如O. 5磅的非常小的升起力添加到合成升起力。当使用者转动以平躺时,头部的有效重量超过为合成升起力和由磁体431和432的磁力提供的升起力的总和的阈值,枕头主体200完全收缩以适于新的睡眠位置。罩201具有大致平坦的X形内部300,所述内部用于在将该内部连接到罩201之前与自调节机构400直接连接。内部300提供用于连接自调节机构400的四个端部4011、4021、4014、4024的上述四个基座301。此外,具有用于使相应的导向装置601的基座6013通过的四个孔302。有利地,枕头100的罩201具有凹部203和在凹部203上的开口 204,可调节升起装置520的用户界面,例如,螺杆525的旋钮延伸通过所述开口。基部202具有相应的凹部206。这些凹部203和206被设置成容纳旋钮并提供使用者的手指对其进行操作的空间。优选的是在上支撑面2014上具有用于使空气流动通过从而有助于通气的多个孔2011。衬垫4a可以连接到罩201的外侧,从而形成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接触面。衬垫4a优选地由泡沫或记忆泡沫制成,并且优选的可以从设计和厚度范围选择衬垫4a以调节和确定适于使用者的头枕的总厚度。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罩201与基部202之间存在间隙205。该间隙205可以被格栅(未示出)覆盖以防止例如小物体和虫子进入。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偏置构件527设置在与可调节升起装置520相对的远侧以平衡由弹簧522和523施加的力。优选地,该弹性偏置构件527是另一个拉伸螺旋弹簧。 在图26-27中,公开了自调节机构400的又一个实施例。代替具有允许连杆401a、401b,402a和402b朝向和远离彼此移动的狭槽413,提供了连接部分401a、401b和402a、402b的第一附加连杆407。第一附加连杆407被允许通过枢轴410相对于部分401a、401b和402a、402b枢转。还具有将部分401b和402b连接到其相应的基座301的第二附加连杆408。此外,第二附加连杆408可枢转地连接到基座301和部分401b或402b。该实施例的自调节机构400是不优选的,这是因为枕头的总厚度需要稍微大于具有关于图2-25所述的自调节机构400的枕头100。已经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所述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或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头枕,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所述上主体构件提供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的头部的上支撑面,所述下主体构件与所述上主体构件连接并具有用于将所述主体支撑在水平表面上的下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能够朝向和远离所述下支撑面相对移动以使所述主体收缩和膨胀; 升起机构,所述升起机构在所述主体中设置在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用于施加升起力以使所述上支撑面远离所述下支撑面移动;和 自调节机构,所述自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上主体构件与所述下主体构件之间,所述自调节机构能够伸展和收缩以调节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自调节机构包括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所述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使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相互连接,以便当所述自调节机构伸展和收缩时在整个所述上支撑面上保持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基本上相同,使得所述上支撑面能够以基本上水平的方式朝向和远离所述下支撑面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得所述第一部分的运动通过所述第一连杆传递到所述第二连杆,并因此传递到所述第二部分,由此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协作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互枢转连接并连接到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头枕,其中,每一个连杆都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且每一个连杆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用于关于所述中间位置以跷跷板的方式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杆在该连杆的第一端部处枢转地连接在一起,在该连杆的第二端部处枢转地连接到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中的一个,以及在该连杆的中间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中的另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枕,其中,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每一个端部处的连接包括滑动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自调节机构包括彼此交叉的至少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以对称的方式彼此交叉。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没有直接相互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升起机构包括弹性偏置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弹性偏置构件包括压缩螺旋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包括 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上主体构件与所述下主体构件之间,用于引导所述上主体构件相对于所述下主体构件在垂直方向上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包括 可调节升起装置,所述可调节升起装置用于将可调节升起力添加到由所述升起机构施加的升起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可调节升起装置包括弹性偏置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弹性偏置构件具有两个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作用在所述上主体构件上,而所述第二端部的位置可被调节以调节所述弹性偏置构件的长度,并由此调节所述弹性偏置构件的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弹性偏置构件的第二端部连接到锚定部,所述锚定部的位置能够通过螺杆调节。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锚定部能够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螺杆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弹性偏置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的厚度横向延伸,并且所述可调节升起装置包括方向改变器,所述弹性偏置构件的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方向改变器,所述方向改变器用于将所述弹性偏置构件的可调节升起力的方向改变成与所述升起机构的升起力一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方向改变器包括扩展器,所述扩展器在相反的方向上作用在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上,所述扩展器能够通过所述弹性偏置构件伸展以使所述上主体构件从所述下主体构件升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扩展器包括通过铰链铰接在一起的一对部件,所述弹性偏置构件作用在所述铰链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弹性偏置构件包括拉伸螺旋弹黃。
22.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升起机构具有作为阈值的预定升起力,所述预定升起力使得当由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阈值时使所述主体从膨胀状态变化到收缩状态,而当由所述头部施加的力减小到低于所述阈值时使所述主体从所述收缩状态变化到所述膨胀状态。
23.根据权利要求13-21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升起机构和所述升起装置具有作为阈值的可调节升起合力,所述可调节升起合力使得当由所述使用者的头部施加的力超过所述阈值时使所述主体从膨胀状态变化到收缩状态,而当由所述头部施加的力减小到低于所述阈值时使所述主体从所述收缩状态变化到所述膨胀状态。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与相应的磁体机械连接,用于在所述主体达到膨胀状态时通过磁吸引力吸在一起,从而有助于所述上主体构件在最大程度上远离所述下主体构件移动,然后将所述上主体构件保持在此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上主体构件具有内部部件,所述内部部件用于在将所述内部部件连接到所述上主体构件之前与所述自调节机构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包括衬垫,所述衬垫连接到所述上支撑面上,用于调节适用于所述使用者的头枕的总厚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衬垫包括泡沫或记忆泡沫。
28.根据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中,所述主体具有用于通气的多个孔。
29.根据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所述头枕是能够在使用中自调节其厚度的枕头。
30.一种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头枕,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上主体构件和下主体构件,所述上主体构件提供用于支撑所述使用者的头部的上支撑面,所述下主体构件与所述上主体构件连接并具有用于将所述主体支撑在水平表面上的下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能够朝向和远离所述下支撑面相对移动以使所述主体收缩和膨胀; 升起机构,所述升起机构在所述主体中设置在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用于施加升起力以使所述上支撑面远离所述下支撑面移动;和 自调节机构,所述自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上主体构件与所述下主体构件之间,所述自调节机构能够伸展和收缩以调节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自调节机构包括一对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所述一对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使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相互连接,以便当所述自调节机构伸展和收缩时在整个所述上支撑面上保持所述上支撑面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基本上相同,所述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在所述上支撑面的中心上方对称地彼此交叉或者所述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关于所述上支撑面的中心对称地彼此交叉,所述两个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在两个端部处连接到所述上主体构件和所述下主体构件中的一个,使得所述上支撑面能够以基本上水平的方式朝向和远离所述下支撑面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头枕(100),所述头枕具有主体(200),所述主体具有提供上支撑面(2014)以支撑头部的罩(201)和具有用于放在水平表面上的下支撑面(2024)的基部(202)。上支撑面(2014)可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2024)移动以使主体(200)收缩和膨胀。在上下支撑面(2014&2024)之间的升起机构(500)施加升起力以使上支撑面(2014)远离下支撑面(2024)移动。在罩(201)与基部(202)之间的自调节机构(400)可伸展和收缩以调节上下支撑面(2014&2024)之间的距离。机构(400)包括联动装置或连杆机构(401/402),所述联动装置使罩(201)和基部(202)相互连接,以便当机构(400)伸展和收缩时保持上下支撑面(2014&2024)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整个上支撑面(2014)上基本上相同,使得上支撑面(2014)可以基本上水平的方式朝向和远离下支撑面(2024)移动。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536906SQ2012200929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4日
发明者许章荣 申请人: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