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健身用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3987阅读:8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用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通常是在户外骑行,在室内由于空间的限制,一般很难骑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身用自行车车架,可与自行车配合,在不需要户外空间的情况下,可实行锻炼健身的目的,且不改变自行车原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一种健身用自行车车架,包括承重车架,还包括连杆、底盘和阻尼杆;

所述的承重车架为一对,包括支撑臂Ⅰ、Ⅱ;所述的支撑臂Ⅰ、Ⅱ的下端分别设置在底盘同一辆向的两角上,所述的支撑臂Ⅰ、Ⅱ的上端设置在卡块的底面上;所述的卡块中部设置有卡口;所述的卡块一侧设置有螺柱;

所述的连杆包括连杆Ⅰ、Ⅱ、Ⅲ、Ⅳ;所述的连杆Ⅰ一端套接在螺柱上,另一端套接在阻尼杆上;所述的连杆Ⅱ一端套接在阻尼杆上,且位于连杆Ⅰ左侧,另一端与连接杆Ⅳ中部连接;所述的连杆Ⅲ一端套接在阻尼杆上,且位于连杆Ⅰ右侧,另一端与支撑臂Ⅰ下端连接;所述的连杆Ⅳ下端与支撑臂Ⅱ下端连接;所述的连杆Ⅰ、Ⅱ、Ⅲ套接在阻尼杆的同一端。

所述的阻尼杆中部设置有阻尼套。

进一步,所述的螺柱上位于连杆Ⅰ与卡块之间设置有衬套;螺柱外侧设置有螺母Ⅰ。

进一步,所述的阻尼杆上位于连杆Ⅲ外侧设置有螺母Ⅱ。

进一步,支撑臂Ⅱ外侧和支撑臂Ⅰ、Ⅱ内侧分别设置有凸圆,弹簧两端分别卡在凸圆上。

本发明了设计了一种可以和自行车分离的健身自行车支架,本装置可以和自行车轻易分离,不影响自行车的原有代步功能。本装置中的阻尼的阻力大小可根据锻炼身体人的自身需要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健身用自行车车架,包括承重车架1,还包括连杆、底盘2和阻尼杆3;连杆包括连杆Ⅰ11、Ⅱ12、Ⅲ13、Ⅳ14。

承重车架为一对,包括支撑臂Ⅰ4、Ⅱ5;支撑臂Ⅰ4、Ⅱ5下端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盘2一侧的两角上;支撑臂Ⅰ4、Ⅱ5下端设置有螺孔;支撑臂Ⅰ4、Ⅱ5的上端设置在卡块6的底面上;卡块6中部设置有卡口7;卡块一侧焊接有螺柱8;

连杆Ⅰ11一端套接在螺柱8上,另一端套接在阻尼杆3上;连杆Ⅱ12一端套接在阻尼杆3上,且位于连杆Ⅰ11左侧,另一端与连接杆Ⅳ14中部通过螺栓连接;连杆Ⅲ13一端套接在阻尼杆3上,且位于连杆Ⅰ11右侧,另一端与支撑臂Ⅰ4下端连接;连杆Ⅳ14下端与支撑臂Ⅱ5下端连接;连杆Ⅰ11、Ⅱ12、Ⅲ13套接在阻尼杆3的同一端。本实用新型连杆Ⅲ13、Ⅳ14的下端均横向焊接螺柱,该螺柱分别穿过支撑臂Ⅰ4、Ⅱ5下端,然后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母9固定。

螺柱8上位于连杆Ⅰ11与卡块6之间设置有衬套10;螺柱外侧设置有螺母Ⅰ15,旋紧螺母,将连杆Ⅰ11一端固定在螺柱8上。阻尼杆3上位于连杆Ⅲ13外侧设置有螺母Ⅱ16,旋紧螺母Ⅱ16,将连杆Ⅰ11另一端、连杆Ⅱ12一端、连杆Ⅲ13一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中,阻尼杆中部设置有阻尼套17。阻尼杆两端端部设置螺纹且直径小于中部,使得连杆Ⅰ、Ⅱ、Ⅲ可分别螺纹连接在端部上。 支撑臂Ⅱ外侧和支撑臂Ⅰ、Ⅱ内侧分别设置有凸圆,弹簧18两端分别卡在凸圆19上。

使用时,将自行车后轮的中心螺母杆放置于这个车架的卡口上,通过调节连杆Ⅰ的上方螺母Ⅰ可让阻尼套与车轮接触使车轮在转动时产生阻力,阻力大小可通过螺母Ⅰ和连杆Ⅰ进行调节,承重支架和底盘起到承载自行车和人体重力的作用。可分离健身自行车支架可和我们的自行车分离,这样在家时把自行车放在上面锻炼身体,当不用时可轻易取下,不影响自行车的正常骑驶功能。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