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股机床摇篮飞轮盘过线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23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捻股机旋转体上的帘线防硬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帘线生产过程中,现有捻股机生产部分规格时,用于加捻的旋转体为盘式,捻制过程中飞轮盘高速旋转,钢帘线同步作高速轴向运动,钢帘线与飞轮盘之间形成滑动摩擦;生产小规格产品时,因为单丝根数少、张力控制较小,钢帘线与飞轮盘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帘线和飞轮盘之间摩擦在可以接受范围内,但生产大规格产品时,随着单丝根数的增加放线张力也随之增大,导致帘线与飞轮盘之间的硬磨加剧,生产过程中存在钢丝将飞轮盘磨呈凹槽损伤严重、也会导致帘线铜损加大及捻制不均现象,如对单丝的放线张力进行下调,则组成的帘线元件会出现捻制松散、单根钢丝元件排列不规则等异常问题,影响帘线品质。同时,飞轮盘的表面磨损出现深槽的几率也明显上升,传统的方法是当飞轮盘被钢帘线磨呈凹槽时,维修人员调整钢帘线与飞轮盘接触位置或更换飞轮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消除帘线与捻股机旋转体之间的硬磨,稳定钢帘线产品质量并减少飞轮盘的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捻股机床摇篮飞轮盘过线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捻股机床摇篮飞轮盘过线模装置,包括钢帘线和飞轮盘,其还包括硬质合金过线模,所述的硬质合金过线模设置在飞轮盘的边缘。

所述的硬质合金过线模包括固定架和过线模孔,固定架与飞轮盘连接,钢帘线经过过线模孔随飞轮盘高速旋转,过线模孔与钢帘线接触的工作面均经过倒角抛光,过线模孔方位与装载飞轮盘的主轴滑轮的工作槽出线方向保持一致。

固定架为设有两个直径为Ф4mm的固定孔支承脚,通过两根M4mm内杆和两个自锁螺母与飞轮盘连接。

固定架的支承脚与飞轮盘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飞轮盘加装硬质合金过线模,钢帘线走线方向与硬质合金过线模之间的接触面始终处于抛光弧面上,使飞轮盘基体与钢帘线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产生接触,减少了飞轮盘表面与钢帘线的直接摩擦力;为起到更紧密的连接和滤震作用,在硬质合金过线模固定架的支承脚和飞轮盘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过线模孔方位与装载飞轮盘的主轴滑轮的工作槽出线方向保持一致,无论点动、低速运转还是高速运转时,钢帘线无论在离心力大小的作用下,始终使钢帘线与硬质合金过线模过线模孔的工作面摩擦最小,从而起到保护帘线和设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钢帘线,2、硬质合金过线模,3、垫片,4、飞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捻股机床摇篮飞轮盘过线模装置,包括钢帘线1、飞轮盘2、硬质合金过线模3和橡胶垫片4,硬质合金过线模3设置在飞轮盘2的边缘;所述的硬质合金过线模3包括固定架和过线模孔,固定架与飞轮盘3连接,固定架为设有两个直径为Ф4mm的固定孔支承脚,通过两根M4mm内杆和两个自锁螺母与飞轮盘2连接,固定架的支承脚与飞轮盘2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4;钢帘线1经过过线模孔随飞轮盘2高速旋转,过线模孔与钢帘线1接触的工作面均经过倒角抛光,过线模孔方位与装载飞轮盘2的主轴滑轮的工作槽出线方向保持一致。

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或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方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