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40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城市的立体停车场设备,尤其是一种轮架式旋转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汽车的拥有量逐年提高,城市建设规划中停车场的建设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停车难的问题困扰着城市的发展,也制约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的立体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由于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高、待车时间长,不能充分缓解停车场紧缺的矛盾,普通居民区和住宅小区由于用地紧张无力建设足够多的停车库。中国专利公开了多种吊篮式旋转车库,其占用空间较大,未见其推广使用。公告号为CN253103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车库,包括轮盘、主轴及设于轮盘上的可自转的活动式联接的筒形车位,筒形车位为双层式结构,两层之间固定有滚柱,筒形车位自转可使车在筒形车位内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但其结构较复杂,筒形车位也未合理规划,不便车辆进出,影响了其推广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廉。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轮架主体、主轴、轴套座以及数个筒形存仓单体,所述轮架主体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可绕轮架主轴旋转,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均布并固定于轮架主体上,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的每一个筒形存车仓单体的内部设有可自转的重力平衡式载车台,所述每一个筒形存车仓单体的内壁设有环形轨道,所述重力平衡式载车台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轨道相配的滚轮或滑块,还设有与所述重力平衡式载车台相配的载车托板,及用于将载车托板固定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上的固定装置,所述载车托板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汽车从入口由载车托板通过行走机构送至筒形存车仓单体内的重力平衡式载车台上,停放稳固后,开启电机,传动机构即驱动轮架主体旋转,固定于轮架主体上的各筒形存车仓单体绕主轴公转,设于筒形存车仓单体内的重力平衡式载车台在公转的同时,沿筒形存车仓单体内壁的环形轨道自转,重力平衡式载车台与汽车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当汽车位置处于待停车位平面时可由载车托板托出,放至车库外的待停车位上,即完成出库程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行走机构为滚轮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托板的电动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设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的上表面的滚柱机构组、所述筒形存车仓单体所对应的车辆待停车位地面上的滚柱机构组、及载车托板底部的光滑底板。这种机构可方便实现车辆出入车库。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在轮架主体上呈轮幅状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条轮辐状排列线的夹角为20°。这种排列分布方式既可充分利用轮架主体的空间,同一轮幅线上左右两侧数个停车位的车辆进出可交替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采用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节省空间和占地面积。本发明的筒形存车仓单体固定于轮架主体上,汽车占用空间小,比一般吊篮式旋转车库节省空间约80%。以生产制造直径26米的本发明的车库为例,轮盘厚度方向若采用双车位方式,其厚度设计为10米,外加两侧进车位置的面积,总占地面积约为1亩,这种双车位轮盘车库可停车数量为126辆,车库内每车位占地面积约4.13平方米,仅为普通车库(约30-40平方米/车位)的15%左右。
2、造价低廉,可批量制造,投资回收期短。每个车位的综合造价按不同地价约计算,在2至4万元之间,仅为一般车位造价的一半,若将车位售出,仅按每个车位利润2000元计,每台车库利润约为24万元,若购置车库经营,其投资收期约为9至10年。
3、其车辆停放稳定,运行安全可靠,便于集中管理,具有防盗功能。采用载车托板转运汽车入仓,不需驾驶员驾车进入停车仓,也无外人进出停车库,驾驶员不用交汽车钥匙,便于治安管理。
4、本发明将汽车集中停放,解决了汽车占用人行道,与人争夺活动空间的矛盾,可为公共小区创造良好的环境。
5、其结构简单,外形紧凑,车位设计布局合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便于实施推广。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筒形存仓单体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半地下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包括轮架主体1、主轴2、轴套座3以及数个筒形存仓单体4,所述轮架主体1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5驱动,可绕主轴2旋转,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均布并固定于轮架主体1上,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的每一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的内部设有可自转的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所述每一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的内壁设有环形轨道,所述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轨道相配的滚轮7或滑块,还设有与所述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相配的载车托板8,及用于将载车托板8固定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上的固定装置9,所述载车托板8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10。
如图2、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行走机构10为滚轮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托板8的电动驱动机构。
本发明还有一种改进是,所述行走机构10包括设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的上表面的滚柱机构组、所述筒形存车仓单体4所对应的车辆待停车位11地面上的滚柱机构组、及载车托板8底部的光滑底板。这种机构可方便实现车辆出入车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托板8的电动驱动机构。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再一次改进是,所述固定装置9为销锁机构。其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如图1和图4所示,更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在轮架主体1上呈轮幅状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条轮辐状排列线的夹角α为20°。这种排列分布方式既可充分利用轮架主体1的空间,也便于车辆停靠和进出,当轮辐状排列线与车辆的待停车位11所在地面的水平线的夹角为6°左右时,此轮辐状排列线右侧的四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可同时进出车辆,停靠稳定后,再顺时针方向旋转10°,同一轮幅排列线左侧的四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又可进出车辆,如此循环往复。这样,同一轮幅线上左右两侧数个待停车位的车辆进出可交替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用于驱动轮架主体绕主轴旋转的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挠性件、摩擦托轮等公知方式。支撑轮架主体的轴套座可以架设支撑架,成全地上式结构;也可如图4所示采用半地下式,即设混凝土地基,将轴套座直接设于地基上,以节省地面空间。车辆进出存车仓的待停车位11,可根据不同的轮架设置方式,在轮架主体1的适宜高度位置设置。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它同类结构的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包括轮架主体(1)、主轴(2)、轴套座(3)以及数个筒形存仓单体(4),所述轮架主体(1)由电机通过传动机构(5)驱动,可绕主轴(2)旋转,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均布并固定于轮架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的每一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的内部设有可自转的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所述每一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的内壁设有环形轨道,所述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轨道相配的滚轮(7)或滑块,还设有与所述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相配的载车托板(8)及用于将载车托板(8)固定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上的固定装置(9),所述载车托板(8)的底部设有行走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为滚轮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托板(8)的电动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包括设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的上表面的滚柱机构组、所述筒形存车仓单体(4)所对应的车辆待停车位(11)地面上的滚柱机构组、及载车托板(8)底部的光滑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载车托板(8)的电动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9)为销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在轮架主体(1)上呈轮幅状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条轮辐状排列线的夹角为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包括轮架主体(1)、主轴(2)、数个筒形存仓单体(4),所述轮架主体(1)可绕主轴(2)旋转,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均布并固定于轮架主体(1)上,所述数个筒形存车仓单体(4)内设有可自转的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还设有与重力平衡式载车台(6)相配的载车托板(8)。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节省空间和占地面积,比一般吊篮式旋转车库节约空间约80%,比普通车库节省占地面积85%;2.其造价低,每个车位的造价约2至4万元,仅为一般车位造价的一半;3.其运行安全可靠,便于集中管理,具有防盗功能;4.结构简单,设计布局合理,左右两侧的车辆进出可交替进行,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E04H6/12GK1873169SQ20061002128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
发明者谷曰能 申请人:谷曰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