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597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面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屋面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屋面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楼房的建设采用现场浇注混凝土方法来浇注钢筋混凝土柱、梁、 墙、楼板、屋面,大致上的工序是支模、绑扎钢筋、浇灌混凝土,再拆模,一层一层往上推。由于采用支模的办法,其支模的工程量最大,现场的施工程序及管理复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人工、工时,而且模板的损坏率高不得不弃用,建设成本增大,施工质量也难以保证。 为克服支模工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发明人研制了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屋面预制构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工艺简化的屋面预制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屋面预制构件,它由混凝土底层、纵向配筋、横向配筋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焊接连接波形筋各波谷谷底的横向主筋,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的同相位波谷谷底的纵向主筋;所述横向主筋、纵向主筋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捆绑连接,所述波形筋的波谷谷底与横向主筋、纵向主筋连接的部位,以及与横向主筋、纵向主筋连接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位于混凝土底层内,波形筋的波谷谷底之外的波形外露在混凝土底层外。所述混凝土底层的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的侧壁。所述混凝土底层的纵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的侧壁。所述混凝土底层的上方还依次铺设有保温层、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的钢筋由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第二横向主筋、第二纵向主筋、纵向配筋、横向配筋组成,第二横向主筋焊接连接在波形筋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的峰顶外侧,第二纵向主筋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的同相位的峰顶内侧,第二横向主筋、第二纵向主筋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捆绑连接。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侧壁。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纵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侧壁。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免现场支模施工方式中用的半预制楼板构件,具有如下优点1)屋面预制构件采用半预制或全预制的结构形式在预制厂内制作,质量得以保证,半预制件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现场无需对楼板支模,节省了大量木材、人工及工时;2)整体性好,屋面预制构件外伸的钢筋易于建筑的柱、梁、墙的
3钢筋结合,强度得以保证;3)强度高,屋面预制构件增设了波形钢筋,当焊接了上横向主筋后形成桁架结构,各项力学技术指标都得以提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图IA-A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图中,一种屋面预制构件,它由混凝土底层1、纵向配筋2、横向配筋3,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4,焊接连接波形筋4各波谷谷底的横向主筋5,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4的同相位波谷谷底的纵向主筋6 ;所述横向主筋5、纵向主筋6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2、横向配筋3捆绑连接,所述波形筋4的波谷谷底41与横向主筋5、纵向主筋6连接的部位,以及与横向主筋5、纵向主筋6连接的纵向配筋2、横向配筋3位于混凝土底层1内,波形筋4的波谷谷底之外的波形42外露在混凝土底层外。还可以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混凝土底层的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的侧壁,混凝土底层的纵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的侧壁。本实施例是一种半预制的结构形式,在预制厂完成半预制的屋面达到一定强度后运至建筑工地,无需支模直接吊装在建筑物的框架的柱、梁上,在半预制件的基础上铺设保温层,绑扎混凝土面层的钢筋,再与建筑物的柱、梁、墙的钢筋结合,之后同时浇筑剩余部分的混凝土。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在所述混凝土底层1的上方还依次铺设有保温层8、混凝土面层9 ;混凝土面层9的钢筋由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4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第二横向主筋95、第二纵向主筋96、纵向配筋2、横向配筋3组成,第二横向主筋95焊接连接在波形筋4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的峰顶外侧,第二纵向主筋96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4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的同相位的峰顶内侧,第二横向主筋95、第二纵向主筋96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2、横向配筋3捆绑连接,图3中B-B剖面与图1中A-A剖面钢筋的配置情况对称。同样,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侧壁,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纵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的侧壁。外伸出的钢筋与建筑物的的柱、梁、墙的钢筋结合, 同时浇筑剩余部分混凝土。本实施例是一种全预制方式。上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内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依据实示需要作出调整,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均在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屋面预制构件,它由混凝土底层、纵向配筋、横向配筋组成,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焊接连接波形筋各波谷谷底的横向主筋,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的同相位波谷谷底的纵向主筋;所述横向主筋、纵向主筋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 横向配筋捆绑连接,所述波形筋的波谷谷底与横向主筋、纵向主筋连接的部位,以及与横向主筋、纵向主筋连接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位于混凝土底层内,波形筋的波谷谷底之外的波形外露在混凝土底层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底层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屋面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底层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层的上方还依次铺设有保温层、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面层的钢筋由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第二横向主筋、第二纵向主筋、纵向配筋、横向配筋组成,第二横向主筋焊接连接在波形筋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的峰顶外侧,第二纵向主筋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波谷谷底之外的外露波形的同相位的峰顶内侧,第二横向主筋、第二纵向主筋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捆绑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波形筋及横向主筋两端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屋面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纵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层及混凝土面层的纵向主筋两端部外伸出混凝土底层及面层的侧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预制构件,它由混凝土底层、纵向配筋、横配筋组成、若干平行相间布设的波形筋、焊接连接波形筋各波谷谷底的横向主筋、焊接连接平行相间的波形筋的同相位波谷谷底的纵向主筋;所述横向主筋、纵向主筋与各自交叉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捆绑连接,所述波形筋的波谷谷底与横向主筋、纵向主筋连接的部位,以及与横向主筋、纵向主筋连接的纵向配筋、横向配筋位于混凝土底层内,波形筋的波谷谷底之外的波形外露在混凝土底层外。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是在混凝土底层上依次铺设有保温层、混凝土面层。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楼板采用半预制或全预制的结构在预制厂内制作,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现场无需对楼板支模,节省了大量木材、人工及工时。
文档编号E04B5/00GK201943233SQ201020588820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日
发明者马义和 申请人:马义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