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搅拌叶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9375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搅拌车搅拌叶改进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搅拌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车搅拌叶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筑路和大型建设工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常设有专门的混凝土搅拌厂(站),利用厂内的混凝土搅拌楼 等专用设备生产混凝土,然后用自卸汽车送往施工场地,直接浇筑,但是,混凝土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稍长,水泥就会沉淀而与水分离,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而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车可以克服一般自卸汽车在运输混凝土中这一缺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或称搅拌车,是用来运送建筑用预拌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搅拌运输车上装有圆筒型搅拌罐用以运载混合后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会始终保持搅拌筒转动,以保证所运载的混凝土不会凝固,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罐包括罐体以及沿罐体的内壁呈螺旋状布置的主螺旋叶片,一共两组主螺旋叶片,类似旋向相同的双螺纹,相位角相差180度。位于搅拌罐内根部的混凝土量大且压力大,由于螺旋叶片有一定高度,螺旋叶片内端焊接在搅拌罐体内壁能受到较强支撑力保护,但螺旋叶片外端边缘处于悬空状态,长时间的高压磨损后,往往因搅拌罐体内端螺旋叶片外端边缘首先受到磨损而必须更换,然而由于搅拌罐体的两端均为锥形结构,靠近搅拌罐体根部的区域的螺旋叶片更换较难难操作。经研究发现,搅拌罐体根部的区域的螺旋叶片容易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区压力最大导致该出螺旋叶片外端边缘自支撑强度相对较差,而且该出为锥形段,混凝土流水相对较快,螺旋叶片外端边缘的混凝土流动过快导致其更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搅拌车搅拌叶改进结构,用于增强搅拌罐内根部的螺旋叶片外端边缘的强度,以及降低该出混凝土流速以降低对螺旋叶片外端边缘的磨损。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搅拌车搅拌叶改进结构,包括罐体和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内端匹配焊固于罐体内壁上,在螺旋叶片的外端边缘匹配固定有螺旋状的缓流叶片,所述缓流叶片包括延边、导流孔和分流齿,所述延边焊固或锚固于螺旋叶片的外端边缘,导流孔高度高于螺旋叶片外端边缘,分流齿位于缓流叶片外端边缘。

所述延边固定于螺旋叶片具有推力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螺旋叶片的外端边缘设置的缓流叶片,不仅能够通过延边提高螺旋叶片外端边缘的强度,而且能够通过导流孔分散部分压力,达到缓解螺旋叶片外端边缘两侧的压力差的目的,克服止螺旋叶片在长期使用后受压力变形问题。同时,通过导流孔和分流齿的配合还能缓螺旋叶片外端边缘的混凝土流动速度,从而能因减少混凝土流动速度而减少对螺旋叶片外端边缘的机械磨损,延长螺旋叶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缓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罐体,2为螺旋叶片,3为缓流叶片,4为延边,5为导流孔,6为分流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搅拌车搅拌叶改进结构,螺旋叶片2的内端匹配焊固于罐体1内壁上,在螺旋叶片2的外端边缘匹配固定有螺旋状的缓流叶片3。如图2和图3所示,缓流叶片3包括延边4、导流孔5和分流齿6。通过导流孔5和分流齿6的配合能缓螺旋叶片2外端边缘的混凝土流动速度,从而能因减少混凝土流动速度而减少对螺旋叶片2外端边缘的机械磨损。

延边4焊固或锚固于螺旋叶片2的外端边缘,导流孔5高度高于螺旋叶片2外端边缘,分流齿6位于缓流叶片3外端边缘。延边4固定于螺旋叶片2具有推力的一面。能够提高螺旋叶片2外端边缘的强度,通过导流孔5分散部分压力,达到缓解螺旋叶片2外端边缘两侧的压力差的目的,克服止螺旋叶片2在长期使用后受压力变形问题。该方案通过使用效果非常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