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9486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多孔砖是以水泥为胶结材料,与砂、石(轻集料)等经加水搅拌、成型和养护而制成的一种具有多排小孔的混凝土制品,是继普通与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之后又一个墙体材料新品种。混凝土多孔砖具有生产能耗低、节土利废、施工方便和体轻、强度高、保温效果好、耐久、收缩变形小、外观规整等特点,是一种替代烧结粘土砖的理想材料。该产品兼具粘土砖和砼小砌块的特点,外形特征属于烧结多孔砖,材料与砼小砌块类同,符合砖砌体施工习惯,各项物理、力学和砌体性能均可具备烧结粘土砖的条件。其使用范围、设计方法、施工和工程验收等可参照现行砌体标准,可直接替代烧结粘土砖用于各类承重、保温承重和框架填充等不同建筑墙体结构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目前市场上,有部分企业把建筑垃圾应用于混凝土砖的生产制造,使这些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既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本地无山资源而造成的原材料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除了建筑垃圾外,还利用了管粧厂制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泥浆,使水泥和水资源得到再利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按一定比例先进行混合拌匀,然后再和管粧厂制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泥浆进行混合搅拌。目前都是通过人工来实现的,材料比例控制能力较差,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自动实现将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先按一定比例先进行混合拌匀,然后再和管粧厂制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泥浆进行混合搅拌,材料比例控制准确,自动化程度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它包括混合机构、搅拌机构、输送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机架、混合桶、混合搅拌叶、支承支轴、混合电机,所述混合桶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混合搅拌叶安装在支承支轴上,并且位于混合桶内,所述支承支轴和混合电机同轴连接,所述混合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混合桶的上端设置有建筑垃圾进料口、粉煤灰进料口和水泥进料口,所述混合桶的下端设置有混合出料口,所述输送机构设置在混合机构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支座、输送辊、输送帘、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传递皮带、输送电机,所述输送辊可转动设置在输送支座的两侧,所述输送帘环绕设置在输送辊上,位于左侧的输送辊的一侧同轴心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传递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和输送电机同轴设置,所述输送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搅拌机构位于右侧的输送辊的下方,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箱、第一搅拌辊、第二搅拌辊、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搅拌电机、浆料箱、上浆泵、上浆管、上浆喷头,所述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可转动设置在搅拌箱内,并且相邻不接触,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心设置在第一搅拌辊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心设置在第二搅拌辊的一侧,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搅拌辊的一侧还同轴心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和第一链轮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搅拌电机同轴设置,所述搅拌电机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浆管的一端连接上浆喷头,另一端连接浆料箱,所述上浆喷头朝向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之间,所述上浆管上设置有上浆泵,所述搅拌箱的下端设置有混凝土出料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搅拌凸棒。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浆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
[0009]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按一定比例注入到混合桶内,混合电机带动混合搅拌叶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进行混合搅拌,之后从混合出料口落入到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将混合物从左向右平稳输送到搅拌箱内,上浆泵工作,将浆料箱内废水泥浆抽到搅拌箱内和混合物均匀混合。搅拌电机通过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等速相反转动,将混合物和废水泥浆均匀混合和搅拌形成混凝土。第一搅拌辊和第二搅拌辊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搅拌凸棒,有利于混凝土打散并搅拌均匀。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传动平稳且噪音小。上浆管上还设置有过滤器,有利于废水泥浆在进入上浆泵之前实现过滤。本实用新型自动实现将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先按一定比例先进行混合拌匀,然后再和管粧厂制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泥浆进行混合搅拌,材料比例控制准确,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混合机构,2.搅拌机构,3.输送机构,4.机架,5.混合桶,6.混合搅拌叶,
7.支承支轴,8.混合电机,9.建筑垃圾进料口,10.粉煤灰进料口,11.水泥进料口,12.混合出料口,13.输送支座,14.输送辊,15.输送帘,16.第一皮带轮,17.第二皮带轮,18.传递皮带,19.输送电机,20.搅拌箱,21.第一搅拌辊,22.第二搅拌辊,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一链轮,26.第二链轮,27.链条,28.搅拌电机,29.浆料箱,30.上浆泵,31.上浆管,32.上浆喷头,33.混凝土出料口,34.搅拌凸棒,35.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3]如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它包括混合机构1、搅拌机构2、输送机构3,混合机I构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粉煤灰和水泥的均匀混合,输送机构3将混合物输送到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实现了将混合物和管粧厂制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泥浆均匀搅拌成混凝土。所述混合机构I包括机架4、混合桶5、混合搅拌叶6、支承支轴7、混合电机8,所述混合桶5设置在机架4上,所述混合搅拌叶6安装在支承支轴7上,并且位于混合桶5内,所述支承支轴7和混合电机8同轴连接,所述混合电机8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