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3228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真空吸尘器。



背景技术:

立式真空吸尘器通常包括基座、枢转地安装到基座上的直立部,直立部上带有手柄,基座上设置有吸尘口,直立部上设置有气灰分离装置和真空电机,吸尘口、气灰分离装置以及真空电机三者依次连接形成工作气流路径,含尘气流从吸尘口流入气灰分离装置内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固体垃圾留在气灰分离装置内、干净的空气经过真空电机后排出。通常在该类立式真空管吸尘器中,为了保持吸力,吸尘口通常都设置成距离待清洁地面很近,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吸尘口处容易堵塞,从而影响气流在工作气流路径上的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吸尘口堵塞的立式真空吸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式真空吸尘器,包括:

基座,适合于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所述基座的底部具有一吸尘口;

直立部,所述的直立部下部枢轴连接在所述的基座上,所述的直立部上部设置有一手柄;

气灰分离装置,所述的气灰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直立部上;

抽吸源,所述的抽吸源用于生成从所述吸尘口到所述分气灰分离装置的工作气流,所述的吸尘口、气灰分离装置以及所述的抽吸源依次相气流连通;

所述的直立部上还设置有一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内部形成连通所述的吸尘口与所述的气灰分离装置工作气流通道的一部分,所述的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的直立部上并且至少有部分暴露在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外壁面上开设有能够连通外界与所述进气管内部的辅助进气部,所述的辅助进气部处配置有一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辅助进气部的第一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辅助进气部包括开设在所述进气管外壁面上的若干个辅助进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多个所述的辅助进气孔沿上下方向排成多排,所述的第一门沿着上下方向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外壁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上设置有能够与一真空吸尘软管相连通的连接口,所述的连接口处设置有一能够打开和关闭此连接口的第二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直立部还包括一后壳体,所述的后壳体设置在所述气灰分离装置的后部,所述的进气管位于所述后壳体的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抽吸源位于所述气灰分离装置的下部,所述的后壳体内部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一端部连接所述的气灰分离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的真空电机,所述的进气管、气灰分离装置、排气通道以及抽吸源依次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直立部上还设置有一真空吸尘硬管,所述的真空吸尘硬管下部能够拆卸的支撑在所述的后壳体上,所述的手柄固定安装在所述真空吸尘硬管的上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排气通道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的后壳体内部在位于所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设置有一插槽,所述的真空吸尘硬管下部插在所述的插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壳体在位于与所述的进气管相对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一挂架,所述的挂架上可拆卸的设置有一真空吸尘软管。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外壁面上还设置有一向外侧凸出的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置有一用于支撑真空吸嘴附件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插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进气管上设置辅助进风部,使得当基座上的吸尘口被堵塞或被吸附在地面上时,用户可以打开第一门,倚靠辅助进风部进风减小吸尘口处的吸力,使得吸尘口处的堵塞物脱落或者吸尘口从地面处松开,从而实现该吸尘器满足用户在各种类型清洁面上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主视视角);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另一立体示意图(侧视视角);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后视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真空吸尘器的一种工作示意图;

其中:100、立式真空吸尘器;1、基座;11、壳体;12、吸尘口;13、后轮;14、连接头;15、气流管道;2、直立部;21、支撑部分;22、手柄;3、气灰分离装置;31、进气口;32、出气口;4、抽吸源;41、排气栅格;5、后壳体;51、前壳体;52、后壳体;521、后壁面;522、左壁面;53、排气通道;531、第一通道;532、第二通道;54、插槽;55、第一支撑座;551、第一插孔;56、挂架;6、进气管;61、上端口部;62、中部;63、下端口部;64、辅助进风孔;65,第一门;66、连接口;67、第二门;68、凸台;681、第二支撑座;682、第二插孔;7、真空吸尘硬管;71、支撑架;72、下端口部;73、上端口部;8、真空吸尘软管;91、风动地刷;92、扁吸嘴;93、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与附图相关的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及其衍生词是以站立在立式真空吸尘器后面的用户的角度定义的。

如图1、2、3所示,立式真空吸尘器100包括基座1以及下部枢转地安装到基座1上的直立部2。基座1能够适用于在待清洁地面上移动,直立部2的上部安装有手柄22,用户可以握持手柄22驱动基座1移动。基座1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前下部设置有一吸尘口12,壳体11内部位于吸尘口12处设置有一滚刷腔(图中未示出),滚刷腔内设置有一滚刷(图中未示出),滚刷可以与吸尘口12相邻地定位在壳体11上,滚刷由一安装在壳体11内部的滚刷电机驱动转动。壳体11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整个基座1在待清洁地面上移动的前轮(图中未示出)和后轮13。壳体11的后部设置有一连接头14,连接头14能够绕一左右延伸的水平轴心线枢轴连接在壳体11上。连接头14内贯穿有一气流管道15,气流管道15的一端部与吸尘口12相连通、另一端部连通到直立部2上。直立体2包括与连接头14连接的支撑部分21,支撑部分21内部设置有抽吸源4,抽吸源4包括用于生成从吸尘口12到气灰分离装置3的工作气流的真空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一排气栅格41,进入抽吸源4的气流最终从排气栅格41处离开吸尘器100。气灰分离装置3能够拆卸的安装在支撑部分21的上方。气灰分离装置3的后方设置有一后壳体5、一进气管6、真空吸尘硬管7以及真空吸尘软管8,进气管6位于后壳体5的右侧,进气管6完全暴露在外。直立体2上还配置有多个真空吸嘴附件,如风动地刷91、扁吸嘴92以及待刷毛的吸嘴93等,这些吸嘴可以和真空吸尘软管和真空吸尘硬管一起配合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工作。

如图4所示,灰分离装置3具有一进气口31和一出气口32,进气管6内部形成连通吸尘口12与气灰分离装置3的工作气流通道的一部分。后壳体5包括能够相互卡合并固定的前壳体51和后壳体52,前壳体51和后壳体52内部形成排气通道53,排气通道53包括上下延伸的第一通道531和第二通道532,两条通道532相互平行,第一通道531和第二通道532的上部与旋风分离装置的出气口32相连通、下部与抽吸源4内部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通道531和532之间具有一插槽54,真空吸尘硬管7的下部插在此插槽54内。真空吸尘硬管7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风动地刷91的支撑架71。真空硬管7具有下端口部72和上端口部73,手柄22固定在真空吸尘硬管7的中上部位置,壳体52的后壁面52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扁吸嘴92的第一支撑座55,第一支撑座55上具有第一插孔551。后壳体52的左壁面522上设置有一挂架56,真空吸尘软管8可拆卸的安装在此挂架56上。

如图5、6所示的进气管6,它具有上端口部61、中部62以及下端口部63。进气管6的上端口61用于与进气口32相接。进气管6的下端口部66与气流管道15相连接,进气管6的中部62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外界与进气管6内部的若干个辅助进风孔64,辅助进风64孔处配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此辅助进风孔64的第一门65,第一门65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在进气管6的外壁面上,当用户滑动第一门65,若干个辅助进气孔64能够部分暴露在外、全部暴露在外或者全部关闭。进气管6的中部63上还设置有能够与一真空吸尘软管相连通的连接口66,连接口66处设置有一能够打开和关闭此连接口的第二门67,第二门67下端铰接在进气管6的外壁上。进气管6的外壁面上还设置有一向外侧凸出的凸台68,凸台68上设置有一用于支撑带刷毛的吸嘴93的第二支撑座681,第二支撑座681上设置有第二插孔682。

参照图2,其示出了处于第一清洁模式中的立式真空吸尘器100,此时通过基座1上的吸尘口12吸入灰尘,灰尘经过气流管道15后。从进气管6的下端口部63流入进气管6内部,而后通过进气口31进入气灰分离装置3中进行气灰分离,分离后的气流从出气口32中流出,而后分两股从第一通道531和第二通道531中向下流动,而后进入抽吸源4中,最终从排气栅格41处排到外界。

参照图7示出了处于第二清洁模式中的真空吸尘器100,此时进气管6上的连接口66处的第二门67被打开,真空吸尘软管8的一端部插入到连接口66处并通过额外的锁定机构(图中未示出)锁定,真空吸尘软管8的另一端连接真空吸尘硬管7的上端口部73相连接,真空吸尘软管8和真空吸尘硬管7形成一部分工作空气路径,用户可以借由真空吸尘硬管7的下端口部72进行吸尘通过,用户也可以在真空吸尘硬管7的下端口部72处连接一个真空吸嘴附件进行吸尘工作。因此从真空吸尘硬管7吸入的含尘气流,从真空吸尘软管8中流过,而后通过连接口66流入进气管6内,而后通过进气口31进入气灰分离装置3中进行气灰分离,分离后的气流从出气口32中流出,而后分两股从第一通道531和第二通道532中向下流动,而后进入抽吸源4中,最终从排气栅格41处排到外界。

在上述第一种清洁模式下,滑动第一门65,通过打开全部或部分辅助进风孔64,可以减少通过吸尘口12处吸力的和吸入的气流。相反,通过关闭所有或部分辅助进风孔64,可以增多通过吸尘口12处吸力的和吸入的气流。然而,在第二种清洁模式中,通过完全或部分打开辅助进风孔64,可以减少通过吸入真空吸尘硬管7吸入的气流,或者通过完全或部分关闭辅助进风孔64,可以增多从真空吸尘硬管7吸入的气流。本例中,选择性减少吸力和吸入的气流能够允许用户去除堵塞在吸尘口12或者流入真空吸尘硬管7内的气流吸口的任何碎屑,并且还能够允许此立式真空吸尘器100清洁相对精细的物品,例如,在地板上方清洁模式中清洁窗帘或其他织物、或者在地板清洁模式中清洁地毯,织物或地毯没有变成吸入吸口内。可以打开所有的辅助进气孔与部分打开辅助进气孔,以使得吸尘器满足用户对吸力的期望。

在本案的立式真空吸尘器100中,由于辅助进气孔以及第一门均设置在进气管上,可以很方便的供用户调节吸尘口处的吸力,从而满足在不同材质待清洁面上对立式真空吸尘器的吸力等级要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