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4125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支撑装置,主要由底座、多段结构相同的中心柱、顶座、将顶座固定在最上一级中心柱上的连接轴以及垫圈组成,把中心柱上下串接后插入到底座顶上的固定孔定位,然后把顶座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最上一级中心柱顶上形成直立型的维修梯,不需要倚靠在墙体上,维修人员踩着中心柱外壁上的踏步就能够在中心柱外向上爬到顶,然后座在顶座上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再踩着踏步下来。
【专利说明】
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体与地面垂直的主要用于维修或安装的支撑装置,属于梯子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已有的梯子为“一字型”或是“人字型”,“一字型”梯子的弊端是:在使用时需要墙面支撑,在没有类似封面这样的支撑点的情况下,如在房间中央安装吊灯或是更换灯泡时,需要在屋子中间垂直操作,就不能使用“一字型”梯子。
[0003]“人字型”梯子的弊端是:一个人单独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摇晃,维修人员站在梯子上时,人字型梯子容易发生晃动,不利于安装操作;同时,“人字型”梯子使用时,梯子需要打开,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才能打开梯子。
[0004]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墙面支撑但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晃动的支撑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墙面支撑但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晃动的支撑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支撑装置,主要由底座1、多段结构相同的中心柱2、顶座3、将顶座固定在最上一级中心柱上的连接轴4以及垫圈5组成,所述的中心柱为柱形,在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向外突出的踏步21;每段中心柱2底部设有向下突出的最大直径小于中心柱直径的多边形定位柱22,相应的,在每段中心柱顶上也设有与上一级的定位柱形成紧配合的向下凹陷的多边形定位孔23,中心柱依次串接在一起,位于上方的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22自上而下插入下一级的中心定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在底座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11,在固定柱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与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形成紧配合的固定孔,最下一级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自上而下插入底座I顶上的固定孔固定;所述的连接轴4下部为与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呈紧配合的连接柱,连接轴的上部为圆柱体,在连接轴的圆柱体部分的顶壁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圆柱孔;所述的顶座底上设有与连接轴顶上的圆柱孔形成紧配合的连接座;将连接轴的连接柱自上而下插入位于最上方的中心轴的多边形定位孔定位,再将垫圈5安置在连接轴顶上,再将顶座底上的连接座自上而下插入垫圈和连接轴顶上的连接座,使顶座安置在连接轴顶上,在外力的作用下,顶座能够在连接轴顶上转动;在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下方中心设置直径小于多边形定位柱最小直径的向下突出的圆柱24,相应的,在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的底壁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圆柱孔,当上一级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插入下一级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时,上一级中心柱的圆柱插入下一级中心柱顶上的圆柱孔;所述的底座主要包括固定柱11、固定盘12、固定轴13和横连轴14,所述的底座有三个固定盘12,每个固定盘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柱相连,三个固定盘平均排列在固定柱周围,在两个相邻的固定轴之间设置横连轴;在固定柱的固定孔底壁上设置向下凹陷并贯穿固定柱的与中心柱的圆柱24形成紧配合的底座圆柱孔,位于最下一级的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进入底座上的固定孔,位于最下一级的中心柱的圆柱插入固定柱内的底座圆柱孔,中心柱的圆柱末端从固定柱下方突出来。
[0007]所述的固定盘为盘状,固定轴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盘的顶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的外壁,所述的固定柱高于固定盘。
[0008]在固定盘底壁上设置向下突出的突棱。
[0009]在踏步朝上的端面设有突棱或凹槽。
[0010]顶座上设有向上突起的扶手,扶手上设有挂钩。
[0011]所述的踏步的形状为扇形或四方形。
[0012]有益效果:
[0013]1、把中心柱上下串接后插入到底座顶上的固定孔定位,然后把顶座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最上一级中心柱顶上形成直立型的维修梯,不需要倚靠在墙体上,维修人员踩着中心柱外壁上的踏步就能够在中心柱外向上爬到顶,然后座在顶座上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再踩着踏步下来。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开图;
[0016]附图3是底座的剖面示意图;
[0017]附图4是中心柱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支撑装置,主要由底座1、多段结构相同的中心柱2、顶座3、将顶座固定在最上一级中心柱上的连接轴4以及垫圈5组成。
[0019]所述的中心柱为柱形,优选圆柱。
[0020]在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向外突出的踏步21;每段中心柱2底部设有向下突出的最大直径小于中心柱直径的多边形定位柱22,相应的,在每段中心柱顶上也设有与上一级的定位柱形成紧配合的向下凹陷的多边形定位孔23,中心柱依次串接在一起,位于上方的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22自上而下插入下一级的中心定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在底座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11,在固定柱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与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形成紧配合的固定孔,最下一级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自上而下插入底座I顶上的固定孔固定;所述的连接轴4下部为与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呈紧配合的连接柱,连接轴的上部为圆柱体,在连接轴的圆柱体部分的顶壁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圆柱孔;所述的顶座底上设有与连接轴顶上的圆柱孔形成紧配合的连接座;将连接轴的连接柱自上而下插入位于最上方的中心轴的多边形定位孔定位,再将垫圈5安置在连接轴顶上,再将顶座底上的连接座自上而下插入垫圈和连接轴顶上的连接座,使顶座安置在连接轴顶上,在外力的作用下,顶座能够在连接轴顶上转动;在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下方中心设置直径小于多边形定位柱最小直径的向下突出的圆柱24,相应的,在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的底壁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圆柱孔,当上一级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插入下一级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时,上一级中心柱的圆柱插入下一级中心柱顶上的圆柱孔。
[0021]所述的底座主要包括固定柱11、固定盘12、固定轴13和横连轴14,所述的底座有三个固定盘12,每个固定盘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柱相连,三个固定盘平均排列在固定柱周围,在两个相邻的固定轴之间设置横连轴;在固定柱的固定孔底壁上设置向下凹陷并贯穿固定柱的与中心柱的圆柱24形成紧配合的底座圆柱孔,位于最下一级的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进入底座上的固定孔,位于最下一级的中心柱的圆柱插入固定柱内的底座圆柱孔,中心柱的圆柱末端从固定柱下方突出来。底座有三个均匀排列的固定盘,使支撑装置较为稳定,不易产生晃动。
[0022]中心柱互相串接,最下一级中心柱上的多连形定位柱及圆柱向下插入底座上对应的固定孔和底座圆柱孔,也有助于使支撑装置更为稳定。
[0023]所述的固定盘为盘状,扩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固定轴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盘的顶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的外壁,所述的固定柱高于固定盘。在固定盘的底壁上设置突棱,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0024]底座安置在地面上,中心柱串接后插到底座顶上,最后将顶座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最上一极中心柱上方,维修人员爬到维修梯顶上后,坐到顶座上进行维修工作,维修完成后再踩着踏步回到地面。
[0025]顶座上设有向上突起的扶手,扶手上设有挂钩。在维修过程中,通常要用到一些维修工具及辅助器材,有时还会从正在维修的物品上拆下一些有问题的部件,因此,维修人员通常都需要携带能够放置维修工具及辅助器材的挂包;爬到顶座上后,挂包总挂在身上人容易疲倦,在顶座上设置挂钩,维修人员将挂包挂在挂钩上,维修过程中,随时能够用手抓住扶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防止发生危险。
[0026]所述的踏步的形状为扇形或四方形。在踏步朝上的端面设有突棱或凹槽,以增加维修人员脚底踩踏在踏步上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0027]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主权项】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座(I)、多段结构相同的中心柱(2)、顶座(3)、将顶座固定在最上一级中心柱上的连接轴(4)以及垫圈(5)组成,所述的中心柱为柱形,在中心柱的侧壁上设有向外突出的踏步(21);每段中心柱(2)底部设有向下突出的最大直径小于中心柱直径的多边形定位柱(22),相应的,在每段中心柱顶上也设有与上一级的定位柱形成紧配合的向下凹陷的多边形定位孔(23),中心柱依次串接在一起,位于上方的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22)自上而下插入下一级的中心定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在底座顶上设有向上突起的固定柱(11),在固定柱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与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形成紧配合的固定孔,最下一级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自上而下插入底座(I)顶上的固定孔固定;所述的连接轴(4)下部为与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呈紧配合的连接柱,连接轴的上部为圆柱体,在连接轴的圆柱体部分的顶壁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圆柱孔;所述的顶座底上设有与连接轴顶上的圆柱孔形成紧配合的连接座;将连接轴的连接柱自上而下插入位于最上方的中心轴的多边形定位孔定位,再将垫圈(5)安置在连接轴顶上,再将顶座底上的连接座自上而下插入垫圈和连接轴顶上的连接座,使顶座安置在连接轴顶上,在外力的作用下,顶座能够在连接轴顶上转动;在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下方中心设置直径小于多边形定位柱最小直径的向下突出的圆柱(24),相应的,在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的底壁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圆柱孔,当上一级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插入下一级中心柱顶上的多边形定位孔时,上一级中心柱的圆柱插入下一级中心柱顶上的圆柱孔;所述的底座主要包括固定柱(U)、固定盘(12)、固定轴(13)和横连轴(14),所述的底座有三个固定盘(12),每个固定盘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柱相连,三个固定盘平均排列在固定柱周围,在两个相邻的固定轴之间设置横连轴;在固定柱的固定孔度壁上设置向下凹陷并贯穿固定柱的与中心柱的圆柱(24)形成紧配合的底座圆柱孔,位于最下一级的中心柱的多边形定位柱进入底座上的固定孔,位于最下一级的中心柱的圆柱插入固定柱内的底座圆柱孔,中心柱的圆柱末端从固定柱下方突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为盘状,固定轴的一端固定在固定盘的顶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柱的外壁,所述的固定柱高于固定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盘底壁上设置向下突出的突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踏步朝上的端面设有突棱或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座上设有向上突起的扶手,扶手上设有挂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步的形状为扇形或四方形。
【文档编号】E06C7/02GK205422507SQ201620233777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茹朝贵, 王曼俪
【申请人】茹朝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