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08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是涉及ー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企业的涂装车间大多都是人工喷涂,所以没有车身相对滑撬以及滑撬相对于辊床的定位精度的要求。而且整个涂装生产过程中,车身与滑撬需要经过多次的脱离再结合,为提高车身的运输效率,在车身在吊具上以及车身在滑撬上都未使用销定位。随着机器人喷涂项目的上线,机 器人喷涂时要求车身与滑撬是精确定位的,而其余大部分エ位并无精确定位要求,所以为减少设备改造量以及工人工作量,仅仅在机器人喷涂エ位前通过人工完成车身与滑撬的精确定位。为完成上述设计方案,对现有滑撬进行改造,使其与车身实现销定位,并且要求定位销能够人工操作进行伸縮,在需要进行精确定位时,将定位伸出,使其与车身定位孔进行配合实现精确定位。在无需进行精确定位エ位时,定位销缩入定位销安装孔,无需使其与车身配合。例如,公开号为CN10244254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ー种车身输送装置,包括辊床,辊床的滚轮上设有滑撬,滑撬包括梯子形的滑撬本体、固定在滑撬本体上的支撑总成和定位总成,其中滑撬本体下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两端对称设有若干与滑撬本体匹配的万向滚珠台,支撑架与固定在辊床内侧的驱动装置相连接。使用吋,驱动装置带动支撑架将滑撬本体举起,当滑撬与车身快接近吋,吊具与滑撬同时停止运动,手动调整滑撬在支撑架上的相对位置,使得定位总成的定位销与车身的エ艺孔位置对接;将吊具继续往下降,使白车身转落至滑撬,滑撬的支撑总成用干支撑车身,滑撬的定位总成上的定位销用于对接车身的エ艺孔,实现滑撬对车身的精确定位。该车身输送装置,装置小巧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省时省力;通过在辊床上增设辅助滑撬定位车身的装置,増加了滑撬的相对位置自由度,使得滑撬能够前后、左右调整位置,确保滑撬上的定位销能与车身エ艺孔对接,从而达到精确定位车身的目的,有利于机械化喷涂车身,也有利于提高汽车生产中流水作业的エ作效率。然而,要实现在机器人喷涂エ位前使车身与滑撬的精确定位,必须保证车身、滑撬和辊床三者精确定位,公开号为CN102442543A的专利文献仅仅公开了车身与滑撬之间的定位,没有对滑撬精确定位,未彻底解决车身进入机器人喷涂エ位前的精确定位的技术问题。在车身进入喷涂车间后,需要人工进ー步进行调整,降低了机器人的喷涂效率,増大了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ー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利用该输送系统,可完成对车身、滑撬和辊床三者之间的精确定位,提高了喷涂车间的喷涂效率,降低了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汽车喷涂成本。ー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包括辊床、与辊床滑动配合的滑撬以及固定在滑撬上的车身定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辊床的安装座上的滑撬夹紧机构和车身调节装置;所述的车身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在支撑座下方驱动支撑座上下移动的顶升装置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方的车身支撑部,所述车身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顶面的滑轨以及能够沿滑轨往复移动的支撑架,滑轨的方向与滑撬运行方向平行;所述的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以及与托盘滑动配合的支撑块。通过滑撬夹紧机构首先实现滑撬与辊床之间的精确定位,在两者精确定位的基础上再进行对车身相对滑撬的调整,提高了车身定位精度。对车身进行位置调整时,车身放置干支撑块上,通过滑轨可对车身进行前后方向的调整,通过调整支撑块可对车身进行左右方向的调整。顶升装置的设置,实现了车身定位装置与滑撬的分离,从而便于完成对车身位置的调整,调整完成后,顶升装置再将上述车身定位装置下移至滑撬上,滑撬上的定位销穿过车身定位孔将车身定位,最后滑撬载着 车身进入机器人喷涂エ位进行喷涂即可。滑撬夹紧机构可选用多种机构,为便于装配,降低安装成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滑撬夹紧机构包括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驱动齿轮转动的夹紧机构电机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齿轮的转轴上且相向设置的夹紧臂。为保证顶升过程中本发明车身定位装置垂直做上下运动,可在所述的支撑座的两侧设置用于引导所述支撑座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同时在所述支撑座的边缘处设置与所述的导向机构配合的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可通过多种方式与支撑座铰接。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ー步优选,所述的支撑座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导向轮铰接在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此时可选用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机构安装座以及铰接在导向机构安装座上且轴线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导向轮,两个第二导向轮的圆周面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安装板背向第一导向轮的ー侧侧面抵接;所述的第一导向轮的圆周面与导向机构安装座朝向第一导向轮的一侧侧面抵接。所述的导向机构安装座相对顶升机构的底座静止不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便于加工,所述的第一导向轮也可由滑块代替,此时,导向机构为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或滑槽。或者,所述的导向机构也可选用结构简单的导向槽,此时第一导向轮能够沿导向槽上下移动。为防止支撑块划破车身,所述的支撑块可选择弹性块,所述的弹性块可选用橡胶块或其他弾性材质。弹性块的大小可根据车身上的相应支撑位的大小确定。为便于车身沿车身宽度方向上的调整,可选择在所述的支撑块侧面与托盘内壁之间设置沿车身宽度方向伸縮的弹簧,弹簧设置的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沿支撑块两侧对称设置。同吋,弹簧也起到复位的作用,车身喷涂完成后,被移至下ーエ位,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托盘恢复原位。为进ー步减小支撑块与托盘之间的摩擦作用力,支撑块与托盘顶面之间设有万向滚轮。为进ー步提高支撑块对车身支撑的稳定性,可在支撑块顶面设置与车身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槽,条形槽设置的宽度和深度可根据实际车身定位点的形状确定。 为提高定位效率,降低调整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滑撬夹紧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夹紧机构电机的控制电路,以及接入该控制电路的以下传感器滑撬到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滑撬夹紧机构的夹紧信号,以及所述辊床的暂停信号;夹紧臂到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滑撬述夹紧机构的复位信号;
夹紧臂复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以及所述辊床的恢复运行信号。控制所述夹紧机构电机的控制电路的设置,实现了滑撬夹紧机构的自动控制,避免人工控制,提高了滑撬定位效率,从而提高了车身调节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滑撬夹紧机构和辊床来说,所有动作都是分别由夹紧机构电机和辊床电机带动的,因此暂停信号对于夹紧机构电机或辊床电机来说就是停止信号,而夹紧信号、复位信号、恢复运行信号对于夹紧机构电机或棍床电机来说就是相应的开启信号。顶升装置可选用多种机构,例如可选用在支撑座底部设置ー个或多个气缸,或者其他能实现相同功能的顶升机构。为 便于装配,降低安装成本,同时为实现自动控制,ー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固定在辊床的安装座上的底座、铰接在底座上的偏心轮以及驱动偏心轮转动的顶升装置电机,偏心轮的圆周面抵接在支撑座的底面。随着偏心轮的转动,支撑座带动车身上下往复移动。为便于车身前后方向的调节,可选择在所述的支撑架ー侧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孔的牵引板;所述的支撑座ー侧设有一端穿出所述螺纹孔并与牵引板螺纹配合的传动杆以及驱动该传动杆转动的支撑架电机。利用支撑架电机带动支撑架往复移动,降低了员エ的劳动强度,同时便于实现自动化。为保证支撑架在移动或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左右摇晃,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支撑座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上设有所述的滑轨;所述的支撑架底部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限位竖杆,两个限位竖杆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的支撑座两个长边外侧贴合。为进ー步增加支撑架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的支撑座下方设有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竖杆底端固定连接的限位横杆,限位横杆的顶面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底侧贴合。限位竖杆和限位横杆一般为一体设置。所述的支撑架底部两侧设有与所述滑轨配合的四个滑块,四个滑块中位于两个滑轨上的相互对正的两个滑块外侧设有所述的两个限位竖杆。为便于加工,可选择在所述的滑块底面设置与滑轨配合的燕尾槽。为防止上述滑块滑出滑轨,所述的滑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ー个垂直设置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向的ー侧分别设有ー个限位块,限位块可选择弹性块。滑块底面也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槽型结构,此时滑轨的形状需要与滑块上的槽型结构配合。为进ー步实现自动化,降低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调节效率,所述的车身调节装置中还包括控制所述顶升装置电机和支撑架电机的控制电路,以及接入该控制电路的以下传感器所述夹紧臂到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顶升装置的上升信号;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支撑架的滑动信号,以及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车身到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顶升装置的下降信号,以及所述支撑架的暂停信号;所述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以及支撑架的复位信号;支撑架复位传感器,用于输出所述支撑架的暂停信号。
对于顶升装置和支撑架来说,所有动作都是分别由顶升装置电机和支撑架电机带动的,因此暂停信号对于顶升装置电机和支撑架电机来说就是停止信号,而上升信号、下降信号、滑动信号、复位信号对于顶升装置电机和支撑架电机来说就是相应的开启信号。其中所述夹紧臂到位传感器以及所述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同时向控制所述夹紧机构电机的控制电路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所述顶升装置电机和支撑架电机的控制电路发送信号,作为优选所上述两个控制电路可集成一体,形成ー个总的控制电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传感器均可选用常规的传感器,传感器设置的位置需要根据采集信号的控制目的以及设备或装置本身的结构特点确定,均以达到控制目的为标准。本发明的辊床上的车身自 动定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利用车身定位机构、滑撬夹紧机构和车身调节装置三者配合作业,可实现车身、滑撬和辊床三者之间的精确定位,挺高了定位精度和喷涂效率。(2)本发明通过增加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实现了滑撬定位和车身定位的自动化,提高了车身定位效率,降低了现场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劳动力投入成本。


图I为本发明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的滑撬夹紧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的车身调节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的导向机构与第一导向轮的配合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3所示,ー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包括辊床I、与辊床I滑动配合的滑撬45、固定在滑撬上的车身定位机构46以及固定在辊床I的安装座上的滑撬夹紧机构A和车身调节装置B。图I中滑撬夹紧机构A和车身调节装置B的具体结构部分省略,详细结构參见局部放大2和图3。如图2所示,滑撬夹紧机构A的具体结构如下滑撬夹紧机构A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2、驱动齿轮2转动的夹紧机构电机4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齿轮2的转轴上且相向设置的夹紧臂3,夹紧机构电机4通过减速机构33与其中一个齿轮2的转轴连接。辊床I的安装座下方固定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为U形板,安装板9上固定有支撑两个齿轮2的齿轮箱10。齿轮箱10平行于辊床I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箱壁上设有两对对正的容纳槽,用于放置两个齿轮2的转轴,两个齿轮2的转轴分别通过一个轴承与齿轮箱10侧壁铰接。两个夹紧臂3底端分别与两个齿轮2的转轴相互固定,夹紧臂3顶端焊接固定有与夹紧臂3垂直设置的夹紧块12,两个夹紧块12上分别设有相互对正的V形槽,两个夹紧块12底面与两个夹紧臂3顶端设置的弧形缺ロ形成弧形槽,两个弧形槽相向设置,用于夹持滑撬的横杆。车身调节装置B的具体结构如下车身调节装置B包括支撑座13、固定在支撑座13下方驱动支撑座上下移动的顶升装置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3上方的车身支撑部,车身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3顶面的滑轨14以及能够沿滑轨14往复移动的支撑架15,滑轨14的方向与滑撬运行方向平行;支撑架15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16以及与托盘16滑动配合的支撑块17。顶升装置由固定在地板上的底座19、铰接在底座19上的偏心轮20以及驱动偏心轮20转动的顶升装置电机21,偏心轮 20的圆周面抵接在支撑座13的底面,底座19和偏心轮20的个数均为四个,分别设于支撑座13下方沿辊床长度方向的两侧。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座13为由四根方钢头位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根据需要可在矩形框架内部设置加强筋。支撑座13与辊床I长度方向垂直的两侧设有用于引导支撑座13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支撑座13的边缘处设有与导向机构配合的第一导向轮31。支撑座13的边缘处设有两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第一安装板34,第一导向轮31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两个第一安装板34之间。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机构安装座35以及铰接在导向机构安装座35上且轴线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导向轮36,两个第二导向轮36的圆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板34背向第一导向轮31的ー侧侧面抵接,第一导向轮31的圆周面与导向机构安装座35朝向第一导向轮31的ー侧侧面抵接。导向机构安装座35为倒T形安装板,倒T形安装板的竖板与横板之间设有加强板39 ;倒T形安装板的竖板上固定有两个平行且竖直设置第二安装板37,每个第二安装板37靠近另一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分别垂直固定两个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第三安装板38,两个第三安装板38之间铰接有第二导向轮36。第ニ安装板37与倒T形安装板的竖板之间设有加强板40。滑轨14固定在支撑座13上与辊床长度方向平行的两根方钢顶面,两者可通过焊接固定,也可通过螺栓固定。滑轨1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ー个垂直设置的限位板41,两个限位板41相向的一侧分别固定有ー个限位块42,限位块42为橡胶件。支撑架15为相互平行的两个,每个支撑架15由两根竖直设置的立柱以及固定在两根立柱顶部的横杆组成,立柱和横杆均可利用方钢切割而成。立柱的底端分别固定有四个滑块43,滑块43底面设有与滑轨14配合的燕尾槽。四个滑块中位于两个滑轨上靠近车身尾部的的相互对正的两个滑块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限位竖杆26 ;限位竖杆26的内侧与支撑座13两个长边外侧贴合。支撑座13下方设有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竖杆26底端固定连接的限位横杆27,限位横杆27的顶面与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底侧贴合。限位竖杆26和限位横杆27 —般为一体设置的U形限位杆。如图3所示,支撑架15的立柱的顶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托盘16。托盘16为四边向上折起的正方形盒体。托盘16内设有ー个支撑块17,支撑块17为橡胶块。支撑块17侧面与托盘16内壁之间设有沿车身宽度方向伸縮的弹簧32。每个托盘16内的弹簧32的个数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支撑块17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两侧。支撑块17与托盘16顶面之间设有万向滚轮。支撑块17顶面设有与车身长度方向一致的条形槽。需要自动化控制时,滑撬夹紧机构和车身调节装置需要根据需要增添相应的控制夹紧机构电机4、顶升装置电机21、支撑架电机24以及辊床电机的控制电路,以及接入该控制电路的以下传感器
滑撬到位传感器5,用于采集滑撬到位信号,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夹紧信号,以及辊床I的暂停信号;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用于采集夹紧臂夹紧到位信号,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同时输出顶升装置的上升信号;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用于采集顶升装置下降复位信号,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复位信号,同时输出输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以及支撑架15的复位信号;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用于采集夹紧臂展开复位信号,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以及辊床I的恢复运行信号。 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28,用于采集顶升装置顶升到位信号,并输出支撑架15的滑动信号,以及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车身到位传感器29,用于采集车身到位信号,并输出顶升装置的下降信号,以及支撑架15的暂停信号;支撑架复位传感器30,用于采集支撑架返回复位信号,并输出支撑架15的暂停信号其中,滑撬到位传感器5、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28、车身到位传感器29和支撑架复位传感器30均为光电传感器,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和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均为接触传感器;滑撬夹紧机构中两个齿轮2中有一个齿轮的转轴上设有触发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以及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的触发爪8。滑撬到位传感器5固定在安装板9上,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与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通过固定板11与安装板9固定。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28和车身到位传感器29分别通过传感器安装杆44固定在支撑座13上。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与地板固定。支撑架复位传感器30固定在靠近车身尾部的限位板41顶端。本发明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的实际运行过程如下( I)载有车身的滑撬45进入到滑撬夹紧机构区域,当滑撬最前方的横杆位于滑撬到位传感器5上方时,触发滑撬到位传感器5,滑撬到位传感器5输出滑撬夹紧机构A的夹紧信号,以及辊床I的暂停信号,辊床I暂停运行,夹紧机构电机4开始朝第一方向转动,同时带动两个齿轮中的主动轮顺时针转动,从动轮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两个夹紧臂3进行夹紧动作;(2)当两个夹紧臂3夹紧到位后,触发爪8触发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夹紧机构电机4停止运行,滑撬与辊床I之间相互固定;(3)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同时输出输出顶升装置的上升信号,顶升装置电机21开始运行,支撑座13开始上升,最后将车身顶起,脱离滑撬,顶升装置电机21顶升到位后,触发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28,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28输出支撑架15的滑动信号,以及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顶升装置电机21暂停运行,同时支撑架电机24开始向第一方向运行,支撑架15开始滑动,当车身到位传感器29感应到车身到位信号后,发出顶升装置的下降信号,以及支撑架15的暂停信号,支撑架电机24暂停运行;顶升装置电机21开始运行,偏心轮转动,支撑座13下降,在支撑座下降到位前可同时人工辅助车身左右微调,顶升装置下降到位后,利用定位销将车身与滑撬相互固定,同时支撑座13触发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复位信号,同时输出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以及支撑架15的复位信号,顶升装置电机21停止运行,支撑架电机24朝第二方向运行,支撑架15复位到位后触发支撑架复位传感器30,支撑架电机24停止运行。(4)车身调整完成后,接收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的控制信号,夹紧机构电机4朝第二方向转动,同时带动两个齿轮中的主动轮逆时针转动,从动轮顺时针转动,同时带动两个夹紧臂3进行展开复位动作;(4)当两个夹紧臂3展开复位到位后,触发爪8触发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输出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以及辊床I 的恢复运行信号,夹紧机构电机4停止运行,辊床驱动电机恢复运行,即完成一次车身与滑撬以及滑撬与辊床之间的定位过程。
权利要求
1.ー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包括辊床(I )、与辊床(I)滑动配合的滑撬(45)以及固定在滑撬(45)上的车身定位机构(4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辊床(I)的安装座上的滑撬夹紧机构和车身调节装置;所述的车身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座(13)、固定在支撑座(13)下方驱动支撑座上下移动的顶升装置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3)上方的车身支撑部,所述车身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3)顶面的滑轨(14)以及能够沿滑轨(14)往复移动的支撑架(15),滑轨(14)的方向与滑撬运行方向平行;所述的支撑架(15)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16)以及与托盘(16)滑动配合的支撑块(1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撬夹紧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2)、驱动齿轮转动的夹紧机构电机(4)以及分别固定在两个齿轮(2)的转轴上且相向设置的夹紧臂(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夹紧机构电机的控制电路,以及接入该控制电路的以下传感器 滑撬到位传感器(5),用于输出所述滑撬夹紧机构的夹紧信号,以及所述辊床(I)的暂停ィ目号; 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用于输出所述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 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用于输出所滑撬述夹紧机构的复位信号; 夹紧臂复位传感器(7),用于输出所述滑撬夹紧机构的暂停信号以及所述辊床(I)的恢复运行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装置包括固定在辊床(I)的安装座上的底座(19)、铰接在底座(19)上的偏心轮(20)以及驱动偏心轮(20)转动的顶升装置电机(21),偏心轮(20)的圆周面抵接在支撑座(13)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支撑架(15)—侧固定连接有带有螺纹孔的牵引板(23);所述的支撑座(13) —侧设有一端穿出所述螺纹孔并与牵引板(23)螺纹配合的传动杆(22)以及驱动该传动杆(22)转动的支撑架电机(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13)为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上设有所述的滑轨(14);所述的支撑架(15)底部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两个限位竖杆(26),两个限位竖杆(26)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的支撑座(13)两个长边外侧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13)下方设有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竖杆(26)底端固定连接的限位横杆(27),限位横杆(27)的顶面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底侧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顶升装置电机(21)和支撑架电机(24)的控制电路,以及接入该控制电路的以下传感器 所述夹紧臂到位传感器(6),用于输出所述顶升装置的上升信号; 顶升装置到位传感器(28),用于输出所述支撑架(15)的滑动信号,以及顶升装置的暂停ィ目号; 车身到位传感器(29),用于输出所述顶升装置的下降信号,以及所述支撑架(15)的暂停信号;所述顶升装置复位传感器(18),用于输出所述顶升装置的暂停信号以及支撑架(15)的复位信号; 支撑架复位传感器(30),用于输出所述支撑架(15)的暂停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支撑座(13)的两侧设有用于引导所述支撑座(13)上下移动的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座(13 )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的导向机构配合的第一导向轮(31)。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支撑块(17)为弹性块,支撑块(17)侧面与托盘(16)内壁之间设有沿车身宽度方向伸縮的弹簧(32),支撑块(17)与托盘(16)顶面之间设有万向滚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床上的车身自动定位装置,包括辊床、与辊床滑动配合的滑撬以及固定在滑撬上的车身定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辊床的安装座上的滑撬夹紧机构和车身调节装置;所述的车身调节装置包括支撑座、固定在支撑座下方驱动支撑座上下移动的顶升装置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座上方的车身支撑部,所述车身支撑部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座顶面的滑轨以及能够沿滑轨往复移动的支撑架,滑轨的方向与车身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的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托盘以及与托盘滑动配合的支撑块。本发明利用车身定位机构、滑撬夹紧机构和车身调节装置三者配合作业,可实现车身、滑撬和辊床三者之间的精确定位,挺高了定位精度和喷涂效率。
文档编号B25B11/00GK102689792SQ20121017655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
发明者王程远, 陈小平, 陈灵芝, 顾伟明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