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制动爪和携动机构的机动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91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具有制动爪和携动机构的机动车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具有锁定装置的锁以及一种用于打开锁定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锁定装置包括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的、用于接纳挡块的转动锁叉和能为了关闭而锁定转动锁叉的锁定爪。由金属和/或塑料制成的锁定装置部件通常被以能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由金属制成的锁板上。

机动车锁的转动锁叉通常具有通过负载臂和捕获臂形成的叉形的进入狭槽,当门或舱盖被关闭时,车门或舱盖、例如发动机舱盖或行李舱舱盖的挡块到达该进入狭槽中。挡块随后使得转动锁叉从打开位置转动到关闭位置中。如果转动锁叉到达关闭位置,则该转动锁叉在该位置中通过锁定爪锁定。挡块随后不能再离开转动锁叉的进入狭槽。

用于机动车的锁的锁定装置可以在结构上这样设计,即通过锁定产生关闭力矩,致动装置必须克服该关闭力矩以打开锁定装置。

关闭力矩意味着,锁定爪不能由于通过转动锁叉施加的压力而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优选地,转动锁叉随后可以将这种转矩导入锁定爪中,即力朝向锁定位置的方向被施加到锁定爪上,以便因此特别可靠地锁定。这种锁定装置的锁定爪在下面被称为具有关闭力矩的锁定爪。

如果以关闭力矩使得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中摆动出来,则转动锁叉的侧向的轮廓区域在锁定爪的邻接的侧向的锁止轮廓区域上滑动并最后越过锁定爪的棱边。如果转动锁叉的侧向的轮廓区域越过该锁定爪棱边滑动,则转动锁叉和锁定爪随后被突然剧烈加速。在此产生被称为打开异响(oeffnungsplopp)的噪音。

在de102009029031a1中为了减小打开异响提出一种具有首先关闭的力矩的锁定爪,其锁定轮廓这样伸展,即在打开的过程中随后通过转动锁叉将打开力矩导入锁定爪中。当然如果锁定爪以较大的速度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则转动锁叉不会或不会立刻贴靠在引起打开力矩的轮廓区域上。则不能避免打开异响。

具有打开力矩的爪、例如锁定爪如下所述地理解,即转动锁叉能通过压力将打开力矩导入爪中,通过该打开力矩能使得爪从其位置中移出。具有打开力矩的锁定爪由de102007003948a1已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低噪音打开的、用于锁的锁定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锁具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转动锁叉、用于在锁定位置中锁定转动锁叉的锁定爪和制动爪,该制动爪能对在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之后或在移出期间发生的转动锁叉的转动运动进行初始制动。通过这种初始制动可以减小打开噪音。锁还包括具有变换功能的携动机构,该携动机构能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由此确保了,制动爪被可靠地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以打开锁。

只要下面没有其它说明,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包括在任意的组合中的一个或多个前述的特征。

变换功能表示,携动机构将一个爪的转动角度变换为另一爪的另一转动角度,其中,两个转动角度间的比例是固定的、但不等于1。有利地,为使得制动爪摆动,为此设置的爪不必以相同的方式摆动,由此能灵活地和进而以特别合适的方式设计锁部件。变换功能可以通过传动机构或杆机构实现。

有利地这样设计变换功能:将为此设置的爪的转动角度变换为制动爪的较大的转动角度。那么有利的是,为此设置的爪的相对较小的摆动运动就足以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

有利的是,变换功能为至少2:1、优选至少4:1。这种变换功能能以足够小的结构空间实现。

制动爪在锁定位置中原则上贴靠在转动锁叉上,以进一步改进地避免产生打开噪音。但也可能足够的是,在锁定爪移出之后或在移出期间将制动爪移到其制动位置中。

原则上,转动锁叉可以在制动期间向制动爪中导入打开力矩。这带来以下优点,即转动锁叉能通过沿打开方向转动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为了打开锁定装置,在锁定位置中首先使得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如果锁定爪已经被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则转动锁叉贴靠在制动爪上。因此避免了,转动锁叉和锁定爪都不突然剧烈加速。代替的是,转动锁叉在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移出之后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这相对噪音小地发生。在该设计方案中,携动机构原则上仅当基于打开力矩、例如由于干扰而不足以实现(制动爪的)移出时才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

总体上由此提供了一种锁,该锁与其它锁相比可以被噪音特别小地打开并能可靠地打开和关闭。这尤其适合于锁定爪具有关闭力矩的锁。但是锁定爪也可以是具有打开力矩的锁定爪。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前述的为此设置的爪是锁定爪,用于将部件数量保持较少。那么特别有利的是,具有较小摆动角度的小幅度转动运动就足以通过携动机构使制动爪进行较大转动角度的摆动运动。因为首先有利的是较小的致动运动就足以可靠地打开锁。其次随后可能的是,锁定爪能首先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同时一方面携动机构不必立即也使得制动爪摆动,另一方面不必使锁定爪从其锁定位置总体上摆动一过大的转动角度才能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携动机构包括转向杆,该转向杆将为此设置的爪——特别是锁定爪——的摆动运动变换为制动爪的摆动运动。由此,可以以较小的结构空间保持在例如2:1,3:1,4:1或5:1的数量级中的通常很合适的变换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从通过携动机构引起的携动起,为此设置的杆的从3°至7°、优选从4°至6°的摆动运动足以通过携动机构使得制动爪完全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制动爪由塑料制成。这有利地减少了重量和制造花费并还进一步改进地有助于减小打开噪音。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锁定爪完全或至少大部分由金属制成。由此确保了锁定装置在锁定状态中承受在机动车中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机械负载。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锁定爪比制动爪厚。由此进一步改进地实现了,锁定装置在锁定状态中可靠地承受机械负载,同时不必为此过多地增大重量、结构空间和制造花费。优选地,锁定爪因此至少是制动爪的两倍厚。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锁定爪和制动爪通过相同的轴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这也减小了结构空间、重量和制造花费。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转动锁叉大部分至少和锁定爪一样厚和/或比锁定爪和制动爪的总厚度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转动锁叉的锁定轮廓的区域比转动锁叉的前述厚度厚,这两个爪、也就是说锁定爪和制动爪可以贴靠在该区域上以分别用于锁定和制动。该设计方案进一步改进地有助于使得锁定装置可靠地承受机械负载,而不会为此使得重量和材料花费过大。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由弹簧使制动爪被朝向制动位置的方向预紧。由此可以合适地增强制动力,从而能噪音特别小地打开。该设计方案是独立的发明。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弹簧的预紧力是能调节的。有利地可以针对相应的安装情况个性化地调节制动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用于预紧制动爪的弹簧是螺旋扭力弹簧。此外设有多个保持件,用于保持螺旋扭力弹簧的其中一个腿部。弹簧的另一腿部预紧地贴靠在制动爪上。由此可能的是,调节弹簧预紧力和进而调节制动力。可以设有螺纹件、例如螺栓以用于调节弹簧预紧力。弹簧的一个端部则贴靠在螺纹件上。螺纹件的调节则改变预紧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设计方案中,转动锁叉通过弹簧朝向打开位置的方向预紧。弹簧的预紧力如此设计,即基于制动爪的制动力不能单独地通过弹簧预紧力克服。必须首先添加门密封压力,才能在没有辅助时通过携动机构使得制动爪从其制动位置中移出。制动力也就相对较大,这能够实现噪音特别小的打开。如果门密封压力证实为不足够大,则至少此时进行制动爪的强制控制的携动以减小打开噪音。

锁定爪的制动轮廓或制动面的造型(vorschnitt)原则上这样设计,即从释放点起直至制动爪摆出为止都产生打开力矩以减小打开噪音。锁定轮廓的角半径或过渡半径有利地>0.8mm,以用于在特别高的程度上改进力分布(kraftabriss)和打开声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其中示出

图1:在俯视图中处于锁定状态中的锁定装置;

图2:在透视图中的锁定装置;

图3:在打开过程期间的锁定装置;

图4:转动锁叉、锁定爪和制动爪在锁止面/制动面区域中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转动锁叉1,具有负载臂2和捕获臂3。转动锁叉1可以围绕其轴4转动。在锁定状态中,挡块5不能离开转动锁叉1。转动锁叉1可以像在图1中所示那样通过锁定爪6锁定。在锁定爪6后方设有制动爪7。两个爪6和7通过共同的轴8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锁还具有转向杆9,该转向杆能将锁定爪6的摆动运动传递到制动爪7上。转向杆9是具有变换功能的携动机构。转向杆9通过轴10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

在锁定状态中,锁定爪6的锁止面12像在图1中所示那样贴靠在转动锁叉1的锁止面11上。同时在其后方,制动爪7以制动面13(见图2)贴靠在转动锁叉1的锁止面11上。

弹簧的弹簧腿部14贴靠在制动爪7上,以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制动爪7能朝向其制动位置的方向运动。该弹簧的另一腿部15位于保持件16中,其中设有多个所述保持件,以能调节具有弹簧腿部14和15的弹簧的预紧力。

图2以透视图从背面示出图1中的显示内容。图2显示出制动面13贴靠在转动锁叉1的锁止面11上。此外图2表明,杆9以其杆端部18贴靠在制动爪7端部上的销17上。此外,弹簧腿部14如此贴靠在销17上,即制动爪7被朝向制动位置的方向挤压。图2示出,转动锁叉1的锁止面11的区域相比于转动锁叉1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加宽(也参见图4)。由此实现了,制动爪7和锁定爪6可以同时贴靠在转动锁叉的锁止面11上,而不必将转动锁叉1总体上设计为相应厚。这有助于最小化材料消耗及重量。

图3示出锁的释放过程或打开过程的开始。锁定爪6逆时针地围绕其轴8转动一小角度。锁定爪6离开其锁定位置。锁定爪6的侧向的轮廓区域19由此到达转向杆9的突出的销20。锁定爪6也就从其锁定位置中移出,而不将摆动运动传递到制动爪7上。

转动锁叉1的锁止面11现在仅还贴靠在制动爪7的制动面13上。由于转动锁叉1将打开力矩导入制动爪7中,因此在足够大的转矩的情况下现在制动爪7也从其止动位置中克服弹簧14、15的力移出。对此原则上将转动锁叉1朝向打开位置的方向预紧的预紧弹簧的力是不足够大的。必须首先添加足够大的门密封压力。由于转动锁叉1基于制动爪7不突然地,而是相对较缓慢地加速,因此避免了打开噪音。

如果例如门密封压力由于疲劳现象不足以将足够大的转矩通过转动锁叉1导入制动爪7中,则携动机构起作用,在此情况下锁定爪6继续逆时针地转动。由此现在传递杆9同样逆时针地围绕其轴10摆动。传递杆的杆端部18随后移动销17并进而使得制动爪7从其制动位置中摆动出来。变换功能为4:1。因此,为了使制动爪7摆动20°,锁定爪6摆动仅5°便足够了。因此,通过传递杆9由锁定爪6的相对较小的额外的摆动运动便能使制动爪7从其制动位置中完全移出。随后,转动锁叉1可以摆动到其打开位置中,挡块5离开锁或锁的锁定装置。

图4在剖面图中表明转动锁叉1在锁止面11的区域中连同在制动爪7和锁定爪6的与该区域邻接的区域中的加宽部。

附图标记列表:

1转动锁叉

2负载臂

3捕获臂

4转动锁叉轴

5挡块

6锁定爪

7制动爪

8用于锁定爪和制动爪的轴

9转向杆

10转向杆的轴

11转动锁叉的锁止面

12锁定爪的锁止面

13制动爪的制动面

14用于制动爪的弹簧腿部

15弹簧腿部

16用于弹簧腿部的保持件

17销

18杆端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