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64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机械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机械手。



背景技术:

机械手本体用于模仿人手的某些动作,完成在固定程序控制下的自动抓取物体,其可以替代人类从事繁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机械手本体正在由简单向复杂,由笨拙向灵巧的方向快速发展,现需要一种能在超狭小空间里抓取物件的机械手本体。

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本体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应用前景

随着网络技巧的发展,机械手本体的联网操作问题也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工业机器人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本体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本体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

机械手本体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本体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本体的发展,使得机械手本体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本体虽然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本体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我国塑料机械已成为机械制造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年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我国塑料机械产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有以下两个大因素:一是对高技术含量装备的需求所带来的设备更新及陈旧设备的淘汰;二是海内塑料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塑料机械的需求旺盛。

但现今的多功能机械手本体容易使被夹物体表面受到磨损,不能够实现多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物体表面的磨损,能够实现多角度的调节的多功能机械手本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龙门固定架、横梁、连接转轴、竖直支撑杆、滑块座和机械手本体,所述横梁焊接于龙门固定架上,所述龙门固定架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机械手本体包括伸缩缸、齿条、支撑柱、齿轮块、指臂、驱动轴和弹性垫,所述齿条安装于伸缩缸的驱动轴上,所述齿条贯穿于支撑柱中心,且固定在伸缩缸上,所述指臂焊接于齿轮块上。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块铰接支撑柱内,且齿合连接于齿条,通过齿条的推动,使齿轮块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垫连接于指臂上,够防止施加在物体上的应力过大,导致物体表面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转轴滑动连接于横梁上,通过横梁使连接转轴在其上滑动调节机械手本体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机械手本体通过螺栓连接于竖直支撑杆下端,通过竖直支撑杆的移动,可以使机械手本体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于滑轨,通过滑轨,使滑动座滑动在其上方,实现要夹物体准确到达机械手本体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竖直支撑杆通过连接转轴连接于横梁上,通过连接转轴的移动,从而带动竖直支撑杆的移动。

工作原理

将物件放置在滑动座上,通过调节滑动座的位置,使物件初步到达机械手本体的下方,通过连接转轴调节设置于竖直支撑杆上的机械手本体的横向位置,到达可夹持物件的精确位置,通过伸缩缸的驱动轴向前移动,使齿条移动,从而带动齿轮块转动,最终使指臂呈张开状态,到达所要夹持的物体上,通过伸缩缸的驱动轴向后移动,使指臂加紧物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弹性垫连接于指臂上,够防止施加在物体上的应力过大,导致物体表面磨损,竖直支撑杆通过连接转轴连接于横梁上,通过连接转轴的移动,从而带动竖直支撑杆的移动,使机械臂移动到物体上方,可以多角度调节机械手本体的位置,齿条安装于伸缩缸的驱动轴上,齿条贯穿于支撑柱中心,且固定在伸缩缸上,所述指臂焊接于齿轮块上,伸缩缸带动两个指臂上的弹性垫相靠拢,实现将物体稳固的夹持在两个弹性垫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机械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机械手的机械手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多功能机械手,包括龙门固定架1、横梁2、连接转轴3、竖直支撑杆4、滑块座5和机械手本体6,所述横梁2焊接于龙门固定架1上,所述连接转轴3滑动连接于横梁2上,连接转轴3可以在横梁2上滑动,所述竖直支撑杆4通过连接转轴3连接于横梁2上,通过连接转轴3的移动,从而带动竖直支撑杆4的移动,通过横梁2使连接转轴3在其上滑动调节机械手本体6的位置,所述机械手本体6通过螺栓连接于竖直支撑杆4下端,通过竖直支撑杆4的移动,可以使机械手本体6移动,所述龙门固定架1底部设有滑轨7,所述滑动座5滑动连接于滑轨7,通过滑轨7,使滑动座5滑动在其上方,实现要夹物体准确到达机械手本体6的下方。

所述机械手本体6包括伸缩缸8、齿条9、支撑柱10、齿轮块11、指臂12、驱动轴13和弹性垫14,所述齿条9安装于伸缩缸8的驱动轴13上,通过伸缩缸8的驱动轴13的移动,从而使齿条9移动,所述齿条9贯穿于支撑柱10中心,且固定在伸缩缸上8,通过支撑柱10固定齿条9,所述齿轮块11铰接支撑柱10内,且齿合连接于齿条9,通过齿条9的推动,使齿轮块11转动,所述指臂12焊接于齿轮块11上,通过齿轮块11的转动,从而使指臂12移动,所述弹性垫14连接于指臂12上,能够防止施加在物体上的应力过大,导致物体表面磨损。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弹性垫连接于指臂上,够防止施加在物体上的应力过大,导致物体表面磨损,竖直支撑杆通过连接转轴连接于横梁上,通过连接转轴的移动,从而带动竖直支撑杆的移动,使机械臂移动到物体上方,可以多角度调节机械手本体的位置,齿条安装于伸缩缸的驱动轴上,齿条贯穿于支撑柱中心,且固定在伸缩缸上,所述指臂焊接于齿轮块上,伸缩缸带动两个指臂上的弹性垫相靠拢,实现将物体稳固的夹持在两个弹性垫之间。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