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77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合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



背景技术:

工装模具就是指生产制造模具的技术与辅助工具。随着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目前的防护组合工装不方便调节,不能使用于多种不同大小的轮毂使用。

现有的防护组合工装存在着不方便调换工装,不适合给多种不同的轮毂喷粉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以解决现有的防护组合工装存在的不方便调换工装,不适合给多种不同的轮毂喷粉的问题,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包括安装座,防护盘,支撑架结构和组合工装,所述的防护盘安装在安装座的上部;所述的组合工装安装在防护盘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架结构固定在安装座的中下部;所述的组合工装包括第一工装,第二工装,第三工装和定位芯,所述的第一工装套接在定位芯的中下部;所述的第二工装安装在第一工装的上部;所述的第三工装套接在定位芯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支撑架结构包括套管,支撑架,调节螺栓,固定底座,所述的支撑件支撑架插接在套管的上部;所述的固定底座安装在套管的下部;所述的调节螺栓设置在套管与支撑架的连接点。

所述的第一工装和第三工装内分别开设在有安装孔,有利于适合安装形状不同大小的轮毂。

所述的支撑架与套管相适配,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调节组合工装与地面的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的第一工装采用截面为阶梯状的工装。

所述的固定底座采用圆盘状的底座,有利于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效果。

所述的定位芯截面为梯形,有利于方便调换不同大小的工装。

所述的安装孔采用截面为梯形,有利于更加的方便安装第一工装和第三工装,提高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效果,通过定位芯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调换不同大小的工装,通过支撑架与套管的配合设置,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调节组合工装与地面的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座;2-防护盘;3-支撑架结构;31-套管;32-支撑架;33-调节螺栓;34-固定底座;4-组合工装;41-第一工装;411-安装孔;42-第二工装;43-第三工装;44-定位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喷粉安装面防护组合工装,包括安装座1,防护盘2,支撑架结构3和组合工装4,所述的防护盘2安装在安装座1的上部;所述的组合工装4安装在防护盘2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架结构3固定在安装座1的中下部;所述的组合工装4包括第一工装41,第二工装42,第三工装43和定位芯44,所述的第一工装41套接在定位芯44的中下部;所述的第二工装42安装在第一工装41的上部;所述的第三工装43套接在定位芯44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支撑架结构3包括套管31,支撑架32,调节螺栓33,固定底座34,所述的支撑件支撑架32插接在套管31的上部;所述的固定底座34安装在套管31的下部;所述的调节螺栓33设置在套管31与支撑架32的连接点。

所述的第一工装41和第三工装43内分别开设在有安装孔411,有利于适合安装形状不同大小的轮毂。

所述的支撑架32与套管31相适配,有利于更加方便的调节组合工装4与地面的高度,使用更加方便。

所述的第一工装41采用截面为阶梯状的工装。

所述的固定底座34采用圆盘状的底座,有利于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效果。

所述的定位芯44截面为梯形,有利于方便调换不同大小的工装。

所述的安装孔411采用截面为梯形,有利于更加的方便安装第一工装41和第三工装43,提高稳定性。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在给不同大小的轮毂喷粉时,需要调整组合工装4,首先调整好第一工装41,第二工装42和第三工装43的位置,然后把轮钴安装在调整好的组合工装4上进行喷粉,通过防护盘2可防止喷出的粉落入到其他地方,通过调整调节螺栓33使支撑架32在套管31内拉出,可以增加或缩短组合工装4的高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